第178章
为什么对待他们两个人的态度会是如此千差万别?
他不解,也不能接受。
就像现在一样,他明明当了皇帝,可是这群文武百官对他的态度也跟之前不一样,整日上朝的时候就像是哑巴一样。
为什么,他都已经是九五之尊了,有些事情分明也应该发生变化了,可却偏偏没有。
于是奚无伤又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
可是任他如何歇斯底里,那些大臣们都只是跪下来惶恐地求饶,可却始终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开口提出来任何反对意见。
有那么一瞬间,奚无伤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跳梁小丑,他觉得自己就像是戏台子上唱戏的丑角。
因着盛怒之下的缘故,他右脸上的疤痕就显得更加狰狞了,硬生生破坏了他原本还算是华贵的容貌。
奚无伤很不喜欢这些大臣看他的眼神。
他在朝堂上摔了许多东西却还是觉得不解气。
朝堂上一片黑气压蔓延开来。
终于,奚无伤冷静了下来,他看着朝堂上乌压压跪着的一群人,冷声道:“当初阻止朕登基的时候,你们一个个的话不都是很多吗,怎么现在都不说话了,哑巴了不成?”
“行,既然你们都不愿意说话,那舌头留着也没什么用了,都拔了,把这些人的舌头都给朕拔了。”
只是这话落地许久,侍卫们却还是都迟迟没有动手,就像是在有所顾虑什么。
见此,奚无伤顿时就更加愤怒了,“都听不见吗,朕难道还使唤不动你们这些人了吗?”
闻言,那些侍卫们才开始动作,只是不想这个时候,有几个大臣忽然从地上站了起来,随后直直地撞向了柱子。
伴随着几道声响,那些大臣都头破血流倒在了地上。
不过是顷刻间就没了呼吸。
以死明志,不外乎是如此。
第97章 城破。
见到这群文臣居然敢以死明志,奚无伤气急攻心,眼底泛红,刚准备说话,可是下一瞬就眼前一黑彻底昏迷了过去,顿时金銮殿上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如今朝堂上下都以为那位太子殿下已经死了,偶然有几位与先太子比较交好的人,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会惋惜一二,毕竟是那样好的一个人。
但再好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可只有几个知道实情的人才知道那位先太子在遭受着何等的折磨。
如果当时先太子直接死了就好了,如此也不用遭受那些非人的折磨了。
可惜,他还活着。
到底是怎样的折磨才能将这位从前清贵的太子爷折磨成了这幅不人不鬼的样子?
到底是怎样的仇恨才会让新帝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
无人知晓,也无从知晓。
奚无伤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兵权和人心都不在他这里,他就算是不想答应江铮的要求也没有办法,这件事情硬生生拖了几天之后,眼看江铮那边逼得越来越急,奚无伤也只能答应了。
划江而治,南面称王。
只能不情不愿地封了江铮定北王。
当日江铮便带着百万大军下了江南,从此划江而治。
奚无伤一直都不是个看得长远的人,他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些遥远的事情,即便只是明日的事情,他也都是不愿意过多去考虑的。
如果他看事情长远一些的话,只怕早就该死了。
等到二月初的时候,关外又发生了一件事情,今年京城的冬日要来的早一些,大雪也一连下了很多日,当然寻常百姓是能察觉到天气的不对劲的。
但是奚无伤不能,他待在皇宫中到处都是地龙,宫中到处都是暖烘烘的,从前他当皇子的时候,听见奚仲柏传召的时候还会出一下宫殿,好歹会知道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
但是自从他当了陛下之后,他就越发为所欲为了,就连上朝都不去,昼夜颠倒也越发严重了,乾清宫内又是十分温暖,他连下没下雪都不知道。
直到关外的一封奏折快马加鞭送了过来。
但是奚无伤一向都没有什么治国天赋,他小时候被扔在了冷宫,每日要为了一日三餐而发愁的,但是比他年纪还小的奚玉辞却早早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和治国良策了。
其实在心中,奚无伤一直是十分嫉妒奚玉辞的。
当然,他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来自关外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就又被耽搁了许久,等到奚无伤从群臣口中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事情早就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了。
关外常年下大雪,可是今年的风雪却是格外严重,积雪足足有半人高,粮食早就不够用了,灾情十分严重,是以关外的官员早早就写了奏折向朝廷求救。
因着京城和关外距离较远的缘故,新帝的事情还没有传得这么远,那些关外的官员根本就不清楚京城到底是什么情况。
原本只要京城送过去些许粮食就能平息这场争端,可偏偏奚无伤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一再耽搁,等到奚无伤从群臣的口中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关外已经有许多人揭竿而起造反了。
奚无伤听见这件事情的第一反应不是抓紧时间赈灾,而是要派兵去镇压这些谋反的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a>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