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伏棂和白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和喜悦。
清脆的碰杯声在暮色中响起,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晚饭后,李大娘和小音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
白潋陪着伏棂坐着,和父母闲聊。
夜色渐深,星光点点。
伏老爷和伏夫人看着眼前这对格外和谐的年轻人,心中想得更远。
也许,这条路并不如他们最初设想的那般“正统”,但女儿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做不得假,白潋又勤恳踏实、一片赤诚。
他们忽然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至于远在益州、当了“帮凶”的伏渊和伏熙…伏老爷和伏夫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回去继续算账”的默契。哼!
第40章 要!
伏家二老就在白家住了下来。
翌日, 天刚蒙蒙亮。
白潋已经轻手轻脚地忙开了。
米粥在锅里咕嘟作响,腌萝卜切得细丝入盘,淋了酱醋和几滴香油。
嫩豆腐用滚水一烫, 撒上细盐和葱花。
食物的香气弥漫在小院里。
伏老爷和伏夫人推开房门,二人已去了伪装,露出了本来的面容。
“伯父伯母早。”白潋脸上扬起真挚的笑容,“早饭好了,快趁热吃!”
“辛苦你了。”伏老爷点点头。
伏夫人闻着香气, 脸上堆满笑, “真香!看着就清爽开胃。潋儿,你这手艺真不错”
伏棂也到了, 四人围坐。
饭后, 伏棂提议带父母在村里转转。
白潋补充道,“是啊,伯父伯母,村里好些人都念叨着想看看您二位呢。”
伏夫人有些意外, 随即高兴起来。
白潋把有空闲的都喊来了一块。
王婶一见伏棂和白潋身边两位气度不凡的生面孔,眼睛一亮,立刻热情地招呼,“这两位莫不是…”
“正是家父家母。”伏棂笑着点头。
王婶满脸堆笑, “哎哟!真是贵客!伏老爷, 伏夫人, 伏夫子可是我们十里村的大恩人, 教娃娃读书,收的钱还少。心善。能教出这么能干的闺女, 真是有福气!”
王婶的嗓门亮,夸奖起人来情真意切。
伏夫人含笑拉住王婶的手, “大嫂快别这么说。”
三婆婆老人家耳背了些,但眼神极好,看到伏棂就站起身和几人招呼。
村长听说伏家二老来了,也特意过来。
一群人畅谈,相见如故。
在伏棂的陪同下,他们又到了十里村私塾。
白潋则被三婆婆给留下来了。
白潋正奇怪呢,三婆婆拉着她的手,浑浊的眼里闪着精明的光,“跟奶奶说实话,伏家老爷夫人,对你没意见吧?”
白潋心头一跳,三奶奶这话问的,怎么感觉怪怪的,难道三婆婆早就知道了?
一老一少相视一眼,对上眼神。
就这一瞬间,白潋开窍了的脑瓜就什么都明白了。
另一边,私塾。
刚走近,就听见里面传来孩子们清脆响亮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伏棂示意他们往里看。
只见里面二十几个年纪不一的孩童正端端正正地坐着,摇头晃脑地跟着一个夫子念书。
赵夫子年纪不轻,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伏棂低声对父母解释,“这位是赵夫子,经验老到,我把他请来的。”
她又指向翠儿,“那是我的学生。认字快,人又耐心,娃娃们都爱叫她‘小夫子’。”
伏老爷也是心潮起伏,拍拍夫人的手背。
他们那个从小主意大、显得有些“离经叛道”的女儿,在这里,正做着比许多男子更有意义、更能泽被后人的事!
短短一天下来,伏家二老真切地感受到这与益州的繁复迥异,却也自有其动人之处。
夜里,白潋家。
伏夫人翻了个身,轻声道,“老头子,睡了吗?”
“没,在想事。”伏老爷低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想白潋那孩子?”
“是。”伏老爷顿了顿,“是个好孩子。实诚,肯干,有担当,心思也正。”
“我们棂儿也真有本事了。”伏夫人声音带着难掩的骄傲。
伏老爷沉声应道,同样感慨万千,“是啊,看得我心里发烫。”
伏夫人翻了个身,面对着丈夫的方向,“你说,她们俩这婚事,咱是不是也该给她们正正经经办一办?”
黑暗里,伏老爷沉默了片刻。
“怎么个办法?咱们在益州办?可她们的心在这儿。在这儿办?到时候人来人往,怕是好心办了坏事,反倒让她们为难。”
“那总不能就一直这样?你看她们俩多登对!日子过得也像模像样!难道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一点不管?”
“谁说不管?”伏老爷安抚地拍拍妻子的手背,“我的意思是,这事得看她们自己的意思。我们别瞎插手。”
伏夫人安静下来,思索着丈夫的话。
若是贸然按着“规矩”大操大办一场婚宴,反倒可能打乱了她们现下踏实自在的日子,更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非议。
“你说得对。”伏夫人长长吁了口气,“女大不由娘,日子也是她们在过。”
“是这个理。”伏老爷表示赞同,“我这些天处处观察,白潋那孩子,处处以棂儿为先,知道分寸,懂得维护。有她在棂儿身边,咱们也能更放心些。至于形式嘛…我们找个时间问问他们,如何?”
伏夫人应着,心里那点意难平终于彻底放下了。
——
见了许多人,然而,还有一人要见,那就是沈念。
伏棂打算用这次机会,偿了沈念的人情。当然,这也要看沈念能不能利用好。
要是没有利用好,那可不能怪她。
沈记布庄。
沈念指尖正滑过一匹新到的素罗,仔细检视着纹理。
她眼神锐利却平和,有一种久经商场的干练与从容。
听得门外伙计的传话,她抬腿走了出去。
见是伏棂白潋还有一对气度不凡的夫妇,她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沈念当然找人打听过伏棂的身世,知道她是益州来的。
她微微颔首,“这两位贵客想必是伏老爷、伏夫人?沈念,见过二位。”
伏夫人含笑道,“沈掌柜不必客气,我们就是随便看看。”
沈念引着四人到沈念私人雅间的茶桌旁落座,姿态从容。
伙计很快奉上清茶。
伏夫人浅啜了口茶,目光自然而然地被店内琳琅的布料吸引。
她起身,走到一匹绸旁,并不急于上手,凝神片刻,捻了捻细密处,看印染的清晰度与晕染层次,“版套精巧,染得也好。”
沈念立在一旁静静看着,唇角微微上扬。
待伏夫人走回,她才开口,“夫人好眼力,这确是地道的手艺。”
沈念看向伏夫人,眼神坦然,“您是伏老板的娘亲,也就是我的贵宾长辈。初次登门,小号奉上这几匹料子,权作一份心意,略表地主之谊,还望二位勿要推辞。”
“沈掌柜厚意,令人感怀。”伏夫人笑了笑。
沈念微微抬手,轻轻摆了摆,“不必客气。一点本地心意,若推辞,反倒显得生分了。请务必收下。布料虽好,放在库中不如送到懂它、会用它的人手中更有价值。”
话已至此,伏夫人看了一眼伏老爷,便也爽朗一笑,“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厚颜领受了。多谢沈掌柜这份心意!你这儿的布料,无论花色还是质地,都属上乘。”
伏夫人端起茶杯,话锋自然而然地带到生意上,“待回到益州,我会与相熟的几位夫人聊聊,沈记布行的料子着实不俗。若她们也有兴趣,或许可以牵线一二?”
沈念心头微动,面上却没有显出急切,眼波微亮,朝着伏夫人微微欠身,“承蒙夫人抬爱。若有夫人提点促成,对沈记布行是莫大荣幸。益州地广物阜,若能得缘合作,小号必当竭尽全力,确保料样品质如一。”
精明又讲情义,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又是一番谈话,三两句敲定好了一桩生意。
从布庄出来,伏夫人才说道,“这沈掌柜,做事滴水不漏,难得。”
伏老爷点头,“是个明白人。”
对于沈念,他们也是很感激的,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到底是有帮扶过伏棂。
做人不能忘本,那么现在他们帮沈念一把,也无可厚非。
……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伏家二老两人快活得都快忘了哪是哪了。
直到这天傍晚,一封从益州快马加鞭送来的信,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信是伏熙写来的。先是问候父母身体,接着委婉地提到益州产业账目盘查、人情往来等一应事务繁杂,许多大事仍需父母定夺。
最后笔锋一转,半开玩笑地说:爹娘若再流连忘返,女儿怕是要亲自去‘接驾’了。
清脆的碰杯声在暮色中响起,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晚饭后,李大娘和小音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
白潋陪着伏棂坐着,和父母闲聊。
夜色渐深,星光点点。
伏老爷和伏夫人看着眼前这对格外和谐的年轻人,心中想得更远。
也许,这条路并不如他们最初设想的那般“正统”,但女儿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做不得假,白潋又勤恳踏实、一片赤诚。
他们忽然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至于远在益州、当了“帮凶”的伏渊和伏熙…伏老爷和伏夫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回去继续算账”的默契。哼!
第40章 要!
伏家二老就在白家住了下来。
翌日, 天刚蒙蒙亮。
白潋已经轻手轻脚地忙开了。
米粥在锅里咕嘟作响,腌萝卜切得细丝入盘,淋了酱醋和几滴香油。
嫩豆腐用滚水一烫, 撒上细盐和葱花。
食物的香气弥漫在小院里。
伏老爷和伏夫人推开房门,二人已去了伪装,露出了本来的面容。
“伯父伯母早。”白潋脸上扬起真挚的笑容,“早饭好了,快趁热吃!”
“辛苦你了。”伏老爷点点头。
伏夫人闻着香气, 脸上堆满笑, “真香!看着就清爽开胃。潋儿,你这手艺真不错”
伏棂也到了, 四人围坐。
饭后, 伏棂提议带父母在村里转转。
白潋补充道,“是啊,伯父伯母,村里好些人都念叨着想看看您二位呢。”
伏夫人有些意外, 随即高兴起来。
白潋把有空闲的都喊来了一块。
王婶一见伏棂和白潋身边两位气度不凡的生面孔,眼睛一亮,立刻热情地招呼,“这两位莫不是…”
“正是家父家母。”伏棂笑着点头。
王婶满脸堆笑, “哎哟!真是贵客!伏老爷, 伏夫人, 伏夫子可是我们十里村的大恩人, 教娃娃读书,收的钱还少。心善。能教出这么能干的闺女, 真是有福气!”
王婶的嗓门亮,夸奖起人来情真意切。
伏夫人含笑拉住王婶的手, “大嫂快别这么说。”
三婆婆老人家耳背了些,但眼神极好,看到伏棂就站起身和几人招呼。
村长听说伏家二老来了,也特意过来。
一群人畅谈,相见如故。
在伏棂的陪同下,他们又到了十里村私塾。
白潋则被三婆婆给留下来了。
白潋正奇怪呢,三婆婆拉着她的手,浑浊的眼里闪着精明的光,“跟奶奶说实话,伏家老爷夫人,对你没意见吧?”
白潋心头一跳,三奶奶这话问的,怎么感觉怪怪的,难道三婆婆早就知道了?
一老一少相视一眼,对上眼神。
就这一瞬间,白潋开窍了的脑瓜就什么都明白了。
另一边,私塾。
刚走近,就听见里面传来孩子们清脆响亮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伏棂示意他们往里看。
只见里面二十几个年纪不一的孩童正端端正正地坐着,摇头晃脑地跟着一个夫子念书。
赵夫子年纪不轻,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伏棂低声对父母解释,“这位是赵夫子,经验老到,我把他请来的。”
她又指向翠儿,“那是我的学生。认字快,人又耐心,娃娃们都爱叫她‘小夫子’。”
伏老爷也是心潮起伏,拍拍夫人的手背。
他们那个从小主意大、显得有些“离经叛道”的女儿,在这里,正做着比许多男子更有意义、更能泽被后人的事!
短短一天下来,伏家二老真切地感受到这与益州的繁复迥异,却也自有其动人之处。
夜里,白潋家。
伏夫人翻了个身,轻声道,“老头子,睡了吗?”
“没,在想事。”伏老爷低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想白潋那孩子?”
“是。”伏老爷顿了顿,“是个好孩子。实诚,肯干,有担当,心思也正。”
“我们棂儿也真有本事了。”伏夫人声音带着难掩的骄傲。
伏老爷沉声应道,同样感慨万千,“是啊,看得我心里发烫。”
伏夫人翻了个身,面对着丈夫的方向,“你说,她们俩这婚事,咱是不是也该给她们正正经经办一办?”
黑暗里,伏老爷沉默了片刻。
“怎么个办法?咱们在益州办?可她们的心在这儿。在这儿办?到时候人来人往,怕是好心办了坏事,反倒让她们为难。”
“那总不能就一直这样?你看她们俩多登对!日子过得也像模像样!难道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一点不管?”
“谁说不管?”伏老爷安抚地拍拍妻子的手背,“我的意思是,这事得看她们自己的意思。我们别瞎插手。”
伏夫人安静下来,思索着丈夫的话。
若是贸然按着“规矩”大操大办一场婚宴,反倒可能打乱了她们现下踏实自在的日子,更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非议。
“你说得对。”伏夫人长长吁了口气,“女大不由娘,日子也是她们在过。”
“是这个理。”伏老爷表示赞同,“我这些天处处观察,白潋那孩子,处处以棂儿为先,知道分寸,懂得维护。有她在棂儿身边,咱们也能更放心些。至于形式嘛…我们找个时间问问他们,如何?”
伏夫人应着,心里那点意难平终于彻底放下了。
——
见了许多人,然而,还有一人要见,那就是沈念。
伏棂打算用这次机会,偿了沈念的人情。当然,这也要看沈念能不能利用好。
要是没有利用好,那可不能怪她。
沈记布庄。
沈念指尖正滑过一匹新到的素罗,仔细检视着纹理。
她眼神锐利却平和,有一种久经商场的干练与从容。
听得门外伙计的传话,她抬腿走了出去。
见是伏棂白潋还有一对气度不凡的夫妇,她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沈念当然找人打听过伏棂的身世,知道她是益州来的。
她微微颔首,“这两位贵客想必是伏老爷、伏夫人?沈念,见过二位。”
伏夫人含笑道,“沈掌柜不必客气,我们就是随便看看。”
沈念引着四人到沈念私人雅间的茶桌旁落座,姿态从容。
伙计很快奉上清茶。
伏夫人浅啜了口茶,目光自然而然地被店内琳琅的布料吸引。
她起身,走到一匹绸旁,并不急于上手,凝神片刻,捻了捻细密处,看印染的清晰度与晕染层次,“版套精巧,染得也好。”
沈念立在一旁静静看着,唇角微微上扬。
待伏夫人走回,她才开口,“夫人好眼力,这确是地道的手艺。”
沈念看向伏夫人,眼神坦然,“您是伏老板的娘亲,也就是我的贵宾长辈。初次登门,小号奉上这几匹料子,权作一份心意,略表地主之谊,还望二位勿要推辞。”
“沈掌柜厚意,令人感怀。”伏夫人笑了笑。
沈念微微抬手,轻轻摆了摆,“不必客气。一点本地心意,若推辞,反倒显得生分了。请务必收下。布料虽好,放在库中不如送到懂它、会用它的人手中更有价值。”
话已至此,伏夫人看了一眼伏老爷,便也爽朗一笑,“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厚颜领受了。多谢沈掌柜这份心意!你这儿的布料,无论花色还是质地,都属上乘。”
伏夫人端起茶杯,话锋自然而然地带到生意上,“待回到益州,我会与相熟的几位夫人聊聊,沈记布行的料子着实不俗。若她们也有兴趣,或许可以牵线一二?”
沈念心头微动,面上却没有显出急切,眼波微亮,朝着伏夫人微微欠身,“承蒙夫人抬爱。若有夫人提点促成,对沈记布行是莫大荣幸。益州地广物阜,若能得缘合作,小号必当竭尽全力,确保料样品质如一。”
精明又讲情义,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又是一番谈话,三两句敲定好了一桩生意。
从布庄出来,伏夫人才说道,“这沈掌柜,做事滴水不漏,难得。”
伏老爷点头,“是个明白人。”
对于沈念,他们也是很感激的,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到底是有帮扶过伏棂。
做人不能忘本,那么现在他们帮沈念一把,也无可厚非。
……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伏家二老两人快活得都快忘了哪是哪了。
直到这天傍晚,一封从益州快马加鞭送来的信,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信是伏熙写来的。先是问候父母身体,接着委婉地提到益州产业账目盘查、人情往来等一应事务繁杂,许多大事仍需父母定夺。
最后笔锋一转,半开玩笑地说:爹娘若再流连忘返,女儿怕是要亲自去‘接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