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明明石静娴是个女儿身,却要在外面顶着压力,殚精竭虑,而他空有一身的抱负和学识见解,却只能囿困于后宅。
这样的无力无奈,已经快要将胤礽压垮。
石静娴也急,但她不能让她的情绪再带给胤礽压力,于是她故作轻松的安抚胤礽。
“别急,没事的,一切都有我,我自问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不会有事的。”
她现在也算是了解了胤礽为什么好好的坐着太子之位,却总想着篡位。
实在是这样的滋味太过折磨人,昨天还好好的夸你是好大儿。
第二天就能让你坐冷板凳,让你一坐就是几个月,也不见你,对你也冷言冷语的。
活活的能将人逼疯。
石静娴话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安慰胤礽的,可等没到两日,她和胤礽嘴角都起了一圈的火泡,俗称烂嘴丫。
别说胤礽和石静娴了,胤禛最近也上火。
一连数日康熙开始召见胤禛伴驾,偶尔还喊来十四阿哥,让他们兄弟两人一起伴驾,说说话,联系联系感情。
胤禛最近上朝,身边围拢的大臣们对着他也更加热情了几分。
若是他真有夺位的心思,可能也乐的见到此景。
但胤禛现在不想夺位啊,每每看见老三对着他控诉的眼神,仿佛在说: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胤禛。
没想到,你居然背叛了太子二哥,我真是看错你了。
每次胤禛想要和太子解释解释,但实在是抽不开这个时间。
下了朝,他便要去伴驾,等伴驾结束,不是有公务等着他,就是太子没在毓庆宫。
他也想和石静娴解释,但无奈康熙太粘人。
<img src="

这是自动回复,小可爱们的打赏都会给我们的胤礽买衣裳首饰!~
第二百八十四章 康熙的小故事
“胤禛啊。”康熙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胤禛舔了舔嘴里的口腔溃疡叹了口气。
“儿臣在。”这几天皇阿玛不是让他来乾清宫,不是夸他两句,便是让他在乾清宫干活。
(真)干活,不是用掸子清扫书架,就是摆放奏章,要么就是给皇阿玛读书……
他也不知道皇阿玛到底要干什么?
真当他没事可做吗?刑部还有那么多案子在积压。
而且就算他没事,他还可以回去和福晋一起吐槽别人家的八卦啊。
哪个不比干巴巴的坐在乾清宫里好?
“你算是朕这些儿子中,对公务最认真的一个。”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将桌子上的奏章递给梁九功:“你来看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胤禛走上前,从梁九功手中接过奏章,看向里面的内容。
这是简亲王联合宗亲们上奏的奏章,里面大概意思,便是不同意全国普及免费学堂。
“你来说说,简亲王他们为什么不同意?”
胤禛合上奏章,思索了片刻,才道:“儿臣认为简亲王等宗室子不同意,无非是因为惰性,因为害怕。”
康熙点点头,饶有兴致的示意胤禛继续说。
“天下之大,若是日后书院开遍大清疆土,所有大清子民无论贫瘠富有都有机会入学堂,榜上之人定是经过角逐留下的有才之士。”
事情很简单,一万个人竞争一百个名额,和十万人竞争一百个名额到底是有所不同的。
平时那些宗室子弟,就算文采不太行,也不用功,但只要知道一些时事,答题时能够把握准上位者想要的答案,那差不多都会榜上有名。
可现在不同了,人多竞争大,难保一千一万个中,不会出现一个天才。
平民依靠努力上榜的多,那宗室子弟就会被挤下来。
“多数的农家子,他们的父母最先考虑的便是生存糊口,钱财不会用来让他们去读书,更不用说科举,但现在二哥…太子提出了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这一项举措,便会有大量的农家子,平民子弟来读书。”
“届时他们便会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会拼了命的努力,那些仗着从小有名师大儒教导的勋贵子弟,便多了无数个竞争者。日后便会有无数的平民子弟寒门学子走入朝堂。”
康熙肯定的点头:“不错,就是因为读书的人太少,所以八旗子弟才越发的惫懒,有恃无恐啊!”
“你觉得太子此举如何?”
胤禛将奏章还给康熙,对着康熙抱了抱拳:“儿臣以为太子此举既能施恩,又能真正意义上的实行满汉一家,发掘更多人才为朝廷效力,又能激励那些八旗贵族子弟,让他们被鞭策,不再懈怠。”
康熙点头,将奏章拿在手上,像是无意识似的问道:“若你是太子,朝中大臣不赞同,宗室上折反对,你该如何做?”
胤禛此时就是再傻也察觉出来皇上的用意了。
他也不言语,直接跪在地上。
对康熙刚才的言论无声的来表达不满,浑身上下由内而外的散发着抗拒。
康熙本还在等着胤禛说话,半晌没听到声音,他抬起头,看胤禛跪在地上不言不语。
心里有些无语,他的这些儿子们都被太子灌什么迷糊汤儿了?
就这问题,怎么连想都不敢想。
“但说无妨,这里就我们父子二人。”
谁知道胤禛没回答康熙的问题,反而说了一句牛马不相及的话。
“儿臣认为储君之位稳,乃我大清之幸。”
康熙的笔尖儿一顿,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胤禛,最终不明所以的“哦?”了一声。
“太子真就这么好?”
康熙十分好奇:“怎么你们一个两个的都不想要朕这个位置?”
康熙故作不解道:“你的才华超过太子多矣。朕虽疼爱太子,但也要为大清的未来多做考虑,太子不适合坐到这个位置。”
胤禛抬头看向康熙,有些不明白,二哥做的这么好,为什么他皇阿玛还挑三拣四?
心里有些为太子打抱不平:“皇阿玛二哥并无过错,一直以来恪尽职守。儿子的能力不及太子良多。”
康熙点点头,心里说不上是骄傲还是怎么的,转而开始给胤禛讲起了他的小故事。
“你想没想过日后想做什么?”
胤禛刚想说话,康熙便继续说道:“你不用着急回答朕,那时候先皇…………”
等说完了小故事,康熙再次看向胤禛:“朕现在明确的告诉你,太子不适合这个位置,你也不用担心,你身份不及太子,出身不及太子这件事。朕会为你安排好一切。”
“你只需要告诉朕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心中怎么想的?想要什么?朕只给你这一次机会,所以你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胤禛对着康熙深深叩首,再次起身时,看向康熙,一字一顿道:“儿只愿为贤王。”
等胤禛走了之后,康熙才沉思,这个故事难道不吸引他们?
他这些儿子好像不太正常,难道这个位置,对他们就那么没有吸引力?
当他提出将给他们机会争夺皇位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不是高兴,不是生出欲望,而是觉得他这个皇阿玛太差劲?
觉得他在无理取闹,妄图动摇储君的之位?
第二百八十五章 康熙专属小故事
原本康熙想着,若是有人想要和太子争一争,那便好好的给他的保成铺条路。
可他发现不管是能力出众的老四,还是背景强硬的老十,都对他屁股下面的龙椅不感兴趣。
老八自然是感兴趣的,但康熙自动将他忽略了,这就是个跳梁小丑,不足以对他的保成产生什么威胁。
“梁九功啊,朕给老四的这个封号,真是没给错。”康熙站起身来,看向门外。
“慎,谨慎,朕希望他日后,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慎重一些,才不负朕对他的期望。”
康熙心情又开心,又是嫉妒,各种滋味都掺杂到了一起。
老三,老四,原本还有一个老大,都是康熙给太子培养的左膀右臂。
可没想到大皇子起了不该起的心思,还好老三,老四都没有走错。
石静娴自然是不知道康熙的所思所想,只是觉得最近老四总是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她。
每次下朝老四都被康熙叫走,两人也没说上什么话。
他们两个也没磨练出一个眼神就能懂得对方意思的默契,更何况现在胤礽心情不好,又有些着急上火的生了病。
石静娴虽然气愤老康不做人,但也只能安慰自己和胤礽,正好快过年了,就当休息了。
老四和老十也不清楚他们的皇阿玛都给他们两个讲过先皇问途的小故事。
还都以为这是他们与皇阿玛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