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看石静娴还站在原地,有些无奈:“这卷子明天就出名次,到时候满朝文武都看,早一时晚一刻的,不打紧。”
  “梁九功,去给太子爷守着门,别让人看见了。”
  石静娴面露无奈,只能拦住真的要去看门的梁九功,走到康熙御座前,双手接过卷子。
  她先扫了一眼字迹,不错,赶上印刷体了。
  再看名头…
  好家伙!大熟人啊!
  安徽桐城人,礼部尚书张英之子,张廷玉。
  石静娴恍然,怪不得她让索额图去找年羹尧和张廷玉,索额图只将年羹尧找到,却只字不提张廷玉。
  原来是礼部尚书张英之子。
  石静娴将张英的资料从脑子中调取出来。
  礼部尚书张英做过几位皇子的试讲师傅。
  也给胤礽做过师傅,后来因为犯了点事,被连降三级。
  去兵部的时候同大皇子开始接触,再加上跟着康熙出征。
  见识到了康熙对大皇子的器重,便一直是老大和老八的狂热粉儿。
  除了政治立场,张英做人做事都毫无挑剔。
  张英共有七个儿子,有意思的是,他所有的儿子名字都是从王字旁。
  只有张廷玉例外,石静娴捻着卷子,想到张英家的那个传闻。
  看来张廷玉就是那个一直养在乡下,让张英抬不起头的婢生子。
  “这张英有大才,他儿子也不错,若非张英嫡长子早早过世,必定会接替张英的位置。”
  康熙看着石静娴感慨道:“张英让朕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流传出来的六尺巷之事了!”
  石静娴点头,毕竟她前世也是听过,但是没想到是张廷玉的父亲说出来的。
  “儿臣也听闻过,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石静娴笑了笑,张英算是康熙最喜爱的汉臣之一。
  她沉下心思,想着将张廷玉拉拢到自己这一边的可行性。
  一边看着手中的试卷儿。
  总的来说算是两头堵。
  先是说了。新政若是出发点为百姓好,那他便支持新皇。
  国以民为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但若是劳民伤财,毫无用处,那他宁愿丢官,也要劝说皇上改变心意。
  石静娴看完后,将卷子送到御案上,康熙才说道。
  “这人不错,还需要再看看。”
  石静娴点头,剩下的时间也就没看到什么。特别好的。
  康熙也没让他再看卷子。一直等到最后考试结束,康熙快速看了所有人的卷子后,才石静娴陪着回了乾清宫。
  康熙看着不错的张廷玉,则被康熙用朱笔画了个圈,算是内定前十。
  其余的就打回去,让这些大臣斟酌着裁定。
  康熙回到乾清宫后便让梁九功去打听御花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没过多久便打听清楚,温宪公主确实当着太子妃的面诅咒几位毓庆宫的小阿哥和小格格。
  说养不住,容易早夭。
  至于说的是哪个皇子?康熙表示不重要。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啊。”康熙闭着眼睛感叹道:“让他们闹吧。”
  太子妃怀有身孕,和温宪公主在御花园发生冲突,双双动了胎气这件事儿就像长了翅膀一样。
  东西六宫全知道了,石静娴回毓庆宫的时候,荣宪公主和端敏公主都没走呢。
  两人得了消息,便带着东西到了毓庆宫。
  看到石静娴回来了,两人才起身告辞。
  “别担心,有二姐姐在呢。”荣宪看着石静娴安抚道。
  石静娴摇摇头:“无事,二姐姐和姑母不必担心。”
  端敏公主皱着眉:“你放心,万事有姑母,你好好陪着你媳妇儿,最近别乱走了,到时候打鼠伤了玉瓶就不好了。”
  石静娴不明所以地点点头。
  陪着胤礽用晚膳的时候,原本她还担心胤礽孕吐。
  结果胤礽和第一次怀孕截然不同,吃嘛嘛香,和平时一般无二。
  石静娴终于放下了心,至少不是吐啊吐的。便同胤礽说起了张廷玉的事情。
  “你说将张廷玉拉拢过来,能不能行?”石静娴看着胤礽不断吃着东西,也不由自主的加入。
  “张廷玉?谁?”
  “礼部尚书张英之子。”石静娴小声道:“可能就是外面流传,张英和洗脚婢的儿子。”
  <img src="
?rk3s=a0246922&x-expires=1752857286&x-signature=BR7S6c49xxj15CI6NsXwLjiTmGw%3D" width="978" height="1468" alt=""/>
  嘿嘿嘿,像不像九龙夺嫡啊~除了发型不太像,剩下的我都尽量找比较代表性的
  第三百零七章 洗脚婢之子
  说到张英私生活,石静娴有些不屑。
  “又不是人家主动拉着张英行事的,最后生了儿子,又觉得丢了面子,将人丢在桐城祖籍。”
  这件事之前一度成为张英政敌攻讦张英的黑历史。
  但康熙并不认为张英有什么错,毕竟当初良妃也是个辛者库的奴婢出身。
  “张英之子,我只听说过他已经过世的嫡长子张廷瓒,那个是皇阿玛都夸赞日后能接替张英之责的才子,可惜在前几年过世了。”
  胤礽想着张英的资料继续说道:“现在他的嫡次子张廷璐,也被誉为才子,才华横溢。”
  “如果我没猜错,张廷玉现在还没有上张家族谱。不过张英对外从不提这个儿子,便能看得出来,他不甚喜欢这个儿子。”
  毕竟这个年代都讲究家族宗室,就连名字都是要按照族谱排序的。
  “那张廷玉那边,倒是可以试一试。”石静娴颔首。
  懂事的,有出息的儿子多了,那么一两个让他不开心的,就也不重要了。
  是不是能金榜题名什么的,对他来说也不重要。
  就像康熙一样,哪个儿子都是杰出的,放在别的时代都是不错的接班人,但这么多儿子放在一起,就会有个长短高低。
  得他心的,便是好的,不得他心的,有没有,什么样也就无所谓了。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上朝时,康熙亲自点了大为赏识的张廷玉为状元。
  消息一出,众位大臣都暗戳戳的去观察礼部尚书张英的脸色。
  大臣们同僚这么多年,谁不清楚谁,张英的八卦丑闻更是在很早的时候就拿到朝堂中来说了。
  毕竟张英是汉臣,却能凭借一己之力走到六部尚书的位置。
  看不惯他的八旗官员,当初在朝堂上,恨不得将张英是哪个姿势宠幸的洗脚婢都说出来。
  如今听到这个让张英为耻的儿子,居然高中状元。
  想都不用想,张英现在的脸色会是什么样的难堪。
  点完了状元,康熙又点了两个人,凑了三甲,按顺序排了前十。
  这次的三甲头名都是汉人,八旗官家子弟一个都没有,这就让朝中不少人都紧皱着眉头。
  为什么张英刚走到六部尚书位时,那么多人弹劾他?
  就是因为他是汉人,走到了高位。
  现如今皇上将三甲头名都给了汉人和汉官子弟,这就让他们心里有些不舒服。
  但他们现在不会提出来,因为这是人家学子辛辛苦苦考试的,他们没理由反驳。
  于是下了朝,大家便开始对着张英阴阳怪气。
  “恭喜了,礼部尚书,儿子这么出息,当爹的心里也骄傲吧?”
  “是啊是啊,若是当初我府上有这么厉害的洗脚婢,恐怕我也要有个金榜题名的好儿子咯~”
  “恭喜恭喜啊~什么时候摆酒,可别忘了通知我们,都是同僚不是!”
  “是啊是啊,这尚书大人,将孩子藏得深啊!原来是有大才!”
  一些皇亲宗室们更是不断的去明夸暗讽张英。
  石静娴看张英不断变换的脸色,一边要强压着怒意,一边还要笑着感谢天恩,着实有些辛苦。
  今天放榜,明天就要传胪大典了。
  “哟~八哥,你这脸色没休息好吧?”
  老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石静娴看着胤禟站在胤禩的身边,高声调笑着胤禩。
  “八哥,不是弟弟说你,你这收了侧福晋,也得注意休息不是?”胤禟眼底冰冷,面上带笑。
  “孩子可不是说急就能急出来的~”
  胤?也笑着看向老九:“九哥还是别调侃八哥了,谁不知道人生三大喜,咱们八哥这是洞房花烛夜夜夜夜夜~”
  石静娴没忍住,笑出声,洞房花烛夜夜夜夜是什么鬼?
  胤禩脸上一贯的温和笑容现在都维持不下去,尤其是面对老九老十。
  曾经他的跟班,现在当着面的算计嘲讽他。
  更是让他难以接受,还有那个在背后敲晕他的人,别让他知道是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