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拿出去闻一闻,这衣服上定是同熏香了一般,甚至味道不同于熏香那般浓烈。”
  石静娴就见老三老十,拎着她的衣服跑到了外面,像个痴汉似的,对着她的衣服可劲儿的闻。
  “老四,老五,老七,你们快过来闻闻,真是不一样…”
  胤礽脸色发黑看着这些人对着石静娴的衣服到处闻。
  气的牙痒痒!
  “好了好了,别闹了,快过来看这个。”
  石静娴赶紧制止他们。
  “这个呢,就是我改良过的,但弊端也挺大,掌握不好时间,衣服就会湿。”
  胤禟举起另一个熨斗:“这个比那个轻便。”
  先放碳,然后通过把手那里在隔层注水。
  水珠慢慢滴落到碳上会形成水蒸气,从而用水蒸气来熨烫衣服。
  “这就是一次性的,碳火湿透了就需要再更换。不过轻便,女子用也不会吃力。当然,造价也更低廉一些。”
  众人围着这两样东西到处打量。
  老三老四还暗戳戳的摸了摸熨斗,结果被烫了手。
  “不错。”石静娴高兴的拍了拍老九的肩膀。
  “这东西,就由你进献给皇阿玛吧。只要推广出去,就能替代踹匠了,只要加小心,就能让踹匠的工作量降很多。”
  有了这东西,定会减少不少开支,就说皇上的龙袍。
  就这5年间,康熙已经换了2件了,龙袍工艺太过繁复。
  过了水后,会造成绸,纱,丝线褶皱。
  龙袍是皇帝皇权的象征。穿着皱皱巴巴的出去不像话。
  所以一般会有一个部门,专门给皇帝保养龙袍,给龙袍熏香。
  避免龙袍包浆,有味道,穿出去丢人现眼。
  现在这个熨斗,至少可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提升一下龙袍的寿命。
  要知道一件龙袍可是需要绣娘工作两年赶制出来,造价三四百两,相当于现在十几万。
  (资料,非杜撰!)
  小型脏污会用到高度酒利用酒精挥发,带走一些不明显的脏污。
  一旦龙袍上出现必须过水才能除掉的污渍,那这件龙袍的寿命也到了终点。
  会有专人将龙袍烧掉。
  这熨斗的出现,将是一个给朝廷省不少钱的贡献。
  而现在,这个功劳被太子给了老九。
  一时间老三,老十看向石静娴眼里都放着光芒。
  “二哥~给弟弟也…”
  “像话吗!”老三不悦的打断老十的话。
  老十挠了挠头,好像也觉得不太好,毕竟…
  “二哥,有什么需要弟弟的吗?”
  老三转过头,看向石静娴,大有一种你随便吩咐,弟弟一直在。
  老十看着老三厚颜无耻的样子瞠目结舌,就连石静娴也无奈的看向几人。
  “你们别急,让二哥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做的,让你们一人捞一个功劳。”
  “二哥,弟弟不用。”老四摇了摇头。
  老三一胳膊肘怼了怼老四,这老四这么傻呢!
  他硬挺着不说话,他不高兴,为什么功劳是老九的?
  按照亲疏来分配。不应该是他,然后是老四吗?
  第357章 军火局
  石静娴有些好笑的看着他们期待的看着自己。
  “等有适合你们的,我再给你们…”
  说到这,石静娴想到制冰!
  “老三,还真有个事情要和你说。”
  石静娴想到看小说中说到的制冰的法子,但具体怎么弄,放多少,她也不清楚。
  “制冰,我只知道是用硝石制冰,但具体用量多少,还得靠你自己琢磨。”
  石静娴看向老三:“怎么和皇阿玛说,同意你取硝石,也得你自己想办法。”
  现在硝石属于管制品,民间几乎不流通,烟花爆竹之类的,也都是官府给民间的商户供货。
  毕竟这东西是做火药火器的关键。
  “行!”老三点点头。
  石静娴将制冰的法子告诉老三,无非是大盆套小盆。
  大盆里加水,小盆也加水,大盆里放硝石,因为硝石吸热。
  小盆里的水便会结冰。
  但具体用多少,石静娴不知道,她没弄过。
  这件事得让皇阿玛批准,才能拿到硝石。
  等说完了,几人才走,临走时,老四磨磨蹭蹭:二哥,那我们先走了。”
  石静娴点点头:“去办差吧。”
  胤禛抿着嘴,看着老三老九都神采奕奕的,这不是功绩。
  这是太子二哥想着他们的证明,一想到这,胤禛又有些不大开心。
  早知道自己就不说什么不需要了。
  “等我再想到别的,再和你说。”石静娴对着其他几位皇子说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她还是知道的。
  胤禛眸光一亮:“弟弟先走了。”
  二哥还是想着他的,说完胤禛也心情十分好的和其他皇子走了。
  送走几个人后,胤礽目光复杂的看着石静娴。
  石静娴转头看向胤礽的的目光,脚步一顿。
  她该怎么解释她知道的这些事?
  “那个…”
  “你也真是大度,也不怕他们拿了功劳威胁你的地位。”
  胤礽低下头,看着隆起的腹部叹了口气。
  石静娴心一松,还好还好,没问她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皇阿玛…应该不能废了我…”石静娴先生说道。
  “这几日的改革,都是我提出来的,皇阿玛给我补充了一些。”
  胤礽点点头,不再纠结这件事,转头说起了让老九再做个熨斗来,好给他留着熨烫衣服用的。
  第二天上朝,老九就将熨斗带了上去,还现场给演示了一番。
  “好!不错!”康熙大悦:“魏晋时期便有火斗,如今吾儿又改进熨斗。”
  汉魏时期便有火斗普及使用,但渐渐的,熨斗好像又在这一时期销声匿迹。
  <img src="
?rk3s=a0246922&x-expires=1752857309&x-signature=cE%2Fmzrp6VSPODVZNJvowu3QhUb4%3D" width="800" height="449" alt=""/>
  熨斗最开始相传是纣王炮烙之刑的灵感来源
  后来陆续再次有人使用,但到了明清,这熨斗再次消失。
  如今九阿哥胤禟又改良火斗,为熨斗。
  康熙高兴自己的儿子成才,有能耐,直接在朝堂上封赏老九为固山贝子。
  十阿哥羡慕的看着老九,这是二哥对老九好呢。
  看到熨斗,康熙直接命内务府,快速造几个熨斗,若是试验过后,真的能顶替踹匠,那就算是造福百姓了。
  分田制的推广,让满朝文武都忙了起来。
  也让康熙看到了弊端。
  负责登记的吏卒大多不识字,身在贱籍,没有科考应试的机会。
  所以大多数的小吏都不识字,可现在衙门登记,光靠一些师爷又忙不过来。
  这几天大臣们一个个忙的脚打后脑勺。
  康熙也知道地不够分,每次上朝都扫视着朝堂,想看看谁还贪污受贿,到时候好抄家发配去开垦荒地去。
  既富裕了国库,又清了朝廷蛀虫,还多了劳力开垦荒地。
  一举三得。
  朝中众臣,都夹紧尾巴,没谁是全然干净的。
  水至清则无鱼,官至清则饿死。
  他们生怕皇上觉得他们干活不卖力,查到他们身上,将他们发配到黑龙江,吉林等处去开垦荒地。
  下了朝也不寒暄了,撒丫子往宫外走,争取多干点事,别让皇上盯上他们。
  可就在这时候,因为诚郡王想要制冰,磨了皇上开军火局,取硝石制冰。
  就这库一开,又出事了。
  诚郡王(3)要去取硝石,康熙便大手一挥。
  “走,朕带你们去看看咱们大清的军火局!”
  康熙兴冲冲的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包括太子,去参观军火局。
  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大清京中的军火局乃朝廷重地,闲人不得入内,看管的比银库还严。
  恨不得几百辈子都不开一次,边境战乱也都是用边境的火炮。
  等开门之后,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在场所有人的嗅觉都收到了冲击。
  石静娴有些惊讶,这军火库,怎么着,也不应该是这个味道吧?
  康熙脸色阴沉,走进泛着潮味的库房。
  地面上都是水渍,老九对这些东西比较喜欢,也擅长一些。
  “皇阿玛,这弹药和这枪也不配套啊?怎么放在一起了?”
  胤禟指了指墙上挂着的枪和下方配套的弹药。
  康熙也好久没来过这里了,毕竟几十年也没有什么战乱能乱到京城。
  上次来,还是他刚刚登基不久。
  可京中的军火库,是京城中最后一道防线,若是京中真的乱起来了,那这里便是抵御外敌的武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