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者有话说】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在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一定就会喜好得更厉害。领导人的德行是风,老百姓的德行是草。草受风吹,必然随风倒。
谢谢大家的喜欢,可以的话请收藏和评论一下!【比心】
32折柳
◎那你知不知道,他们素日里也走得这么近?◎
狄汀作神秘状,表情夸张,宣王一案今日有了判决,他把责任都推到了楚州刺史李越身上,说都是李越的主意,他只是把白鹿放进了林中想假装是在上林苑捕猎而得。还向陛下哭诉他一片孝心可鉴。
虽然能想到此案宣王注定是要推一个替罪羊出来,但没想到这顶罪的羊居然是富庶之地的一方刺史。陛下如何判的?
现在已经按欺君图谋不轨之罪,下令押送李越回京关入天牢,择日问斩。妻儿尽没入奴籍,流放三千里。狄汀面露不忍,压低了声音道。
叶晨晚神色略显唏嘘,也没想到李越不过是进贡个白鹿想拍拍马屁,结果天降横祸,家破人亡,自己被收押问斩,妻儿还被流放。但这怜悯只在须臾,片刻后就只听得一声哂笑,这狗官这些年在楚州刺史这个位置上赚得盆满钵满,却不知这银钱终究是没机会带到阎王面前用的。
宣王又受了什么罚?
宣王被斥责了一番,罚俸三月,禁足一月闭门思过。
皇帝有心包庇,宣王这点惩罚比起那替他顶罪的楚州刺史李越来说,自然显得不痛不痒。不过作茧自缚丢了这么棵摇钱树,也够他心疼得要死要活了。
只是楚州刺史一职空缺,怕是几方势力又要为这个肥差挣破头了。
无论如何,这个案子最后的结果于她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她如是安慰自己。
虽然宣王在府上闭门思过的时间肯定会把建议皇帝彻查的自己恨得牙痒痒,不过谁又没两个仇家呢?比起他们先前的仇怨,这点小恩怨不过无足轻重。
念及此,叶晨晚只悠悠起身,修剪窗边白釉骨瓷瓶内新剪的桃花。她一边修剪,一边自扶风楼高楼向下眺望,九衢街四通八达,看街上行人往来也是她的乐趣之一。
烟柳纷飞处,叶晨晚却看见一柄三十二骨的素色纸伞,伞上白梅枝干清癯,梅花却又开得冽而灼灼,笔力遒劲,入木三分。伞下女子只能看见背影,黑发如瀑,白衣胜雪,如此黑白二色在三月的烟雨中有如笔下水墨氤氲,白得明澈亦黑得深沉。
而她身旁的男子,身姿笔挺胜芝兰玉树,自带倾目风姿,与她站在一道,就是一对上好的璧人。
指尖轻敲窗棂,叶晨晚神色不明地眯起了眼,倒是一旁凑热闹的狄汀睁大了眼惊呼,那不是祭司与洛将军嘛!
她当然知道那是墨拂歌与洛祁殊,毕竟整个墨临城也找不出几个能有这般养眼的男女,她只是奇怪,为什么这二人此刻还待在一起。算算时间,洛祁殊已经在京城待了一月有余,早该回芜城处理节度使的事务了。
你倒是知道得清楚。看狄汀在窗边看得起劲,叶晨晚斜睨他一眼。
狄汀虽不明白为什么,但也能听出叶晨晚语气中那点微妙的不悦,当即后退了一步远离窗边,两个人都是名人,小的知道也在情理之中。再说了,老板您叮嘱过这二人的消息要一字不落地告诉您,所以我这不也多关注着。
那你知不知道,他们素日里也走得这么近?
这应当是没有的。若是有,怕是这墨临城中也传遍了。再说了,祭司每日的行踪,能有几个人知晓。狄汀耸肩,一脸的无辜。
因为隔了好些距离,叶晨晚只能勉强看清二人是在交谈,随后洛祁殊折了一根杨柳递给了墨拂歌。
折柳送别?那看上去是洛祁殊终于要走了。叶晨晚心中长舒一口气,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她总觉得自洛祁殊入京后,虽然看似低调沉稳,但事事都有他横插一脚的影子,他要走了是件大好事,此刻她心中的心态不亚于终于送走了一尊瘟神。
洛祁殊要走的话,不应该是祭司给他柳条吗?为什么是他给祭司?狄汀趴在窗口,看出了点不对劲。
那不是说明祭司根本懒得送他。叶晨晚随口回答。
这下轮到狄汀一脸好奇地转头看她,这样吗?老板,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了不得的内情啊?
不知道。她怎么会知道墨拂歌在想些什么,和洛祁殊更不熟,只是想起了墨拂歌在宫宴上对洛祁殊爱答不理又碍于礼数不得不应付的模样。
不知道你还这么笃定,平日还老喜欢和我说捕风捉影的废话就不要浪费你的时间。狄汀表情颓丧,撅起了嘴。
叶晨晚懒得惯着他那点脾气,指了指楼下的洛祁殊和墨拂歌,你自己看。
狄汀往下看去,只见二人应当是说完了话,洛祁殊告辞,骑上马离开了。墨拂歌仍然撑着伞站在细雨中,直到洛祁殊骑马走远后,才看了眼手中折柳,随手插进了路边的泥土后就撑伞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这一幕倒是让狄汀瞪大了眼,对叶晨晚再添了几分洞若观火的崇敬,老板真是慧眼!
但叶晨晚还有更多思衬的细节,现在寄荷长公主几乎就是挑明了中意洛祁殊当自己的驸马,他还与墨拂歌往来,无异于把人架在火上烤。他究竟是看上了墨拂歌哪一点,而墨拂歌为什么不推拒他?
、
中宫景和宫内,珠帘垂幕,金碧绮罗。无论过去多少年,每当玄昳进入景和宫,坐在皇后面前,对上自己母亲那殷切的目光时,还是觉得无所适从。
他的母亲目光总是这样殷切,灼热,内里裹挟着熊熊燃烧的欲望,只看上一眼这样灼烧的贪欲都要将他燃尽。
这次春狩的案子,你做得不错。可惜陛下总是偏心,只让老五禁足了一个月,不过也算是杀了那姓周贱人的锐气。好在今日的皇后心情愉悦,难得夸赞了他。
听见久违的夸赞,玄昳终于放松了些许,松开了下意识拽紧的衣摆。
皇后也习惯了他这三棍子放不出个闷屁的模样,又自顾自地问他,你查案的时候,突然开了窍要去查那只白鹿,可是有谁提点了你?
自家儿子那点水准,楚媛还是清楚的。
好在玄昳有个优点就是什么都不会瞒着他的母亲,很快就如实回答,儿臣去查案时,先是洛祁殊告诉儿臣,悬崖的泥土蹊跷,被人动过手脚,这是此案最重要的证据,不得不查。可儿臣去查时,只有几个有嫌疑的侍卫,但是背景干干净净,一直没有进展。正好卓文远和儿臣说,可以去问问昭平郡主,她也是当事人。是她提点儿臣说,那只白鹿出现得蹊跷,不若去查查这白鹿的来历。
听着玄昳的讲述,皇后面色却意味深长起来,良久地摩挲着指上赤金嵌翡翠滴珠的护甲,你可有想过,昭平为什么愿意帮你?
这个问题明显问到了玄昳,他沉吟许久,昭平郡主她似乎对谁都很友善。
皇后重重一叩扶手,面色又阴沉下来,这是友不友善的问题吗?你可有想过,她为何愿意提点你?这案子她要是装聋作哑,对她也没有一点损失。
玄昳自然是想不明白叶晨晚的目的,连被她当了枪使都没有察觉,只想起那日与叶晨晚接触时,觉得这女人着实会说话,也不是个能轻易拿捏的角色。
见自己这儿子又是这样沉默着不作回应,楚媛感觉今天自己的好心情又要被火气烧没了,她愿意帮你,所以才会提点你,这都想不明白?
玄昳的嘴唇抿起又松开,咽了口唾沫后才游移着问,母后是想让我拉拢昭平郡主?
自然。皇后悠悠端起汝窑天青釉的茶盏,动作优雅,虽然昭平现在在京城内没有实权,但她既然有心帮你,就可以做这个顺水人情。
他没有立刻应答,脑海里回想起叶晨晚的笑意,在日暮的薄光里看不真切,如青烟如流沙,任凭如何触碰也只会在指尖流过后就沿着指缝尽数消散。她的语气也是不卑不亢的,三言两语就能拨弄着话题向她倾斜。
本能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个危险的女人,在她身边时不知为何总会觉得压抑。可他又看见了自己母亲眼中那种几近狂热的欣喜,又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放弃了告诉她,叶晨晚应当不是她想象中那样,是一个温良无害又识趣,极好说话的无权无势的质子。
景和宫金碧辉煌,珠光璀璨映在楚媛眼瞳,尽管她现在只是个郡主,但给这些臣下恩惠总是不错的。总难保她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万一真的回到焘阳继承了王爵,她记得你的恩情,有一个效忠于你,手握北地兵权的异姓王总是好的。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在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一定就会喜好得更厉害。领导人的德行是风,老百姓的德行是草。草受风吹,必然随风倒。
谢谢大家的喜欢,可以的话请收藏和评论一下!【比心】
32折柳
◎那你知不知道,他们素日里也走得这么近?◎
狄汀作神秘状,表情夸张,宣王一案今日有了判决,他把责任都推到了楚州刺史李越身上,说都是李越的主意,他只是把白鹿放进了林中想假装是在上林苑捕猎而得。还向陛下哭诉他一片孝心可鉴。
虽然能想到此案宣王注定是要推一个替罪羊出来,但没想到这顶罪的羊居然是富庶之地的一方刺史。陛下如何判的?
现在已经按欺君图谋不轨之罪,下令押送李越回京关入天牢,择日问斩。妻儿尽没入奴籍,流放三千里。狄汀面露不忍,压低了声音道。
叶晨晚神色略显唏嘘,也没想到李越不过是进贡个白鹿想拍拍马屁,结果天降横祸,家破人亡,自己被收押问斩,妻儿还被流放。但这怜悯只在须臾,片刻后就只听得一声哂笑,这狗官这些年在楚州刺史这个位置上赚得盆满钵满,却不知这银钱终究是没机会带到阎王面前用的。
宣王又受了什么罚?
宣王被斥责了一番,罚俸三月,禁足一月闭门思过。
皇帝有心包庇,宣王这点惩罚比起那替他顶罪的楚州刺史李越来说,自然显得不痛不痒。不过作茧自缚丢了这么棵摇钱树,也够他心疼得要死要活了。
只是楚州刺史一职空缺,怕是几方势力又要为这个肥差挣破头了。
无论如何,这个案子最后的结果于她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她如是安慰自己。
虽然宣王在府上闭门思过的时间肯定会把建议皇帝彻查的自己恨得牙痒痒,不过谁又没两个仇家呢?比起他们先前的仇怨,这点小恩怨不过无足轻重。
念及此,叶晨晚只悠悠起身,修剪窗边白釉骨瓷瓶内新剪的桃花。她一边修剪,一边自扶风楼高楼向下眺望,九衢街四通八达,看街上行人往来也是她的乐趣之一。
烟柳纷飞处,叶晨晚却看见一柄三十二骨的素色纸伞,伞上白梅枝干清癯,梅花却又开得冽而灼灼,笔力遒劲,入木三分。伞下女子只能看见背影,黑发如瀑,白衣胜雪,如此黑白二色在三月的烟雨中有如笔下水墨氤氲,白得明澈亦黑得深沉。
而她身旁的男子,身姿笔挺胜芝兰玉树,自带倾目风姿,与她站在一道,就是一对上好的璧人。
指尖轻敲窗棂,叶晨晚神色不明地眯起了眼,倒是一旁凑热闹的狄汀睁大了眼惊呼,那不是祭司与洛将军嘛!
她当然知道那是墨拂歌与洛祁殊,毕竟整个墨临城也找不出几个能有这般养眼的男女,她只是奇怪,为什么这二人此刻还待在一起。算算时间,洛祁殊已经在京城待了一月有余,早该回芜城处理节度使的事务了。
你倒是知道得清楚。看狄汀在窗边看得起劲,叶晨晚斜睨他一眼。
狄汀虽不明白为什么,但也能听出叶晨晚语气中那点微妙的不悦,当即后退了一步远离窗边,两个人都是名人,小的知道也在情理之中。再说了,老板您叮嘱过这二人的消息要一字不落地告诉您,所以我这不也多关注着。
那你知不知道,他们素日里也走得这么近?
这应当是没有的。若是有,怕是这墨临城中也传遍了。再说了,祭司每日的行踪,能有几个人知晓。狄汀耸肩,一脸的无辜。
因为隔了好些距离,叶晨晚只能勉强看清二人是在交谈,随后洛祁殊折了一根杨柳递给了墨拂歌。
折柳送别?那看上去是洛祁殊终于要走了。叶晨晚心中长舒一口气,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她总觉得自洛祁殊入京后,虽然看似低调沉稳,但事事都有他横插一脚的影子,他要走了是件大好事,此刻她心中的心态不亚于终于送走了一尊瘟神。
洛祁殊要走的话,不应该是祭司给他柳条吗?为什么是他给祭司?狄汀趴在窗口,看出了点不对劲。
那不是说明祭司根本懒得送他。叶晨晚随口回答。
这下轮到狄汀一脸好奇地转头看她,这样吗?老板,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了不得的内情啊?
不知道。她怎么会知道墨拂歌在想些什么,和洛祁殊更不熟,只是想起了墨拂歌在宫宴上对洛祁殊爱答不理又碍于礼数不得不应付的模样。
不知道你还这么笃定,平日还老喜欢和我说捕风捉影的废话就不要浪费你的时间。狄汀表情颓丧,撅起了嘴。
叶晨晚懒得惯着他那点脾气,指了指楼下的洛祁殊和墨拂歌,你自己看。
狄汀往下看去,只见二人应当是说完了话,洛祁殊告辞,骑上马离开了。墨拂歌仍然撑着伞站在细雨中,直到洛祁殊骑马走远后,才看了眼手中折柳,随手插进了路边的泥土后就撑伞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这一幕倒是让狄汀瞪大了眼,对叶晨晚再添了几分洞若观火的崇敬,老板真是慧眼!
但叶晨晚还有更多思衬的细节,现在寄荷长公主几乎就是挑明了中意洛祁殊当自己的驸马,他还与墨拂歌往来,无异于把人架在火上烤。他究竟是看上了墨拂歌哪一点,而墨拂歌为什么不推拒他?
、
中宫景和宫内,珠帘垂幕,金碧绮罗。无论过去多少年,每当玄昳进入景和宫,坐在皇后面前,对上自己母亲那殷切的目光时,还是觉得无所适从。
他的母亲目光总是这样殷切,灼热,内里裹挟着熊熊燃烧的欲望,只看上一眼这样灼烧的贪欲都要将他燃尽。
这次春狩的案子,你做得不错。可惜陛下总是偏心,只让老五禁足了一个月,不过也算是杀了那姓周贱人的锐气。好在今日的皇后心情愉悦,难得夸赞了他。
听见久违的夸赞,玄昳终于放松了些许,松开了下意识拽紧的衣摆。
皇后也习惯了他这三棍子放不出个闷屁的模样,又自顾自地问他,你查案的时候,突然开了窍要去查那只白鹿,可是有谁提点了你?
自家儿子那点水准,楚媛还是清楚的。
好在玄昳有个优点就是什么都不会瞒着他的母亲,很快就如实回答,儿臣去查案时,先是洛祁殊告诉儿臣,悬崖的泥土蹊跷,被人动过手脚,这是此案最重要的证据,不得不查。可儿臣去查时,只有几个有嫌疑的侍卫,但是背景干干净净,一直没有进展。正好卓文远和儿臣说,可以去问问昭平郡主,她也是当事人。是她提点儿臣说,那只白鹿出现得蹊跷,不若去查查这白鹿的来历。
听着玄昳的讲述,皇后面色却意味深长起来,良久地摩挲着指上赤金嵌翡翠滴珠的护甲,你可有想过,昭平为什么愿意帮你?
这个问题明显问到了玄昳,他沉吟许久,昭平郡主她似乎对谁都很友善。
皇后重重一叩扶手,面色又阴沉下来,这是友不友善的问题吗?你可有想过,她为何愿意提点你?这案子她要是装聋作哑,对她也没有一点损失。
玄昳自然是想不明白叶晨晚的目的,连被她当了枪使都没有察觉,只想起那日与叶晨晚接触时,觉得这女人着实会说话,也不是个能轻易拿捏的角色。
见自己这儿子又是这样沉默着不作回应,楚媛感觉今天自己的好心情又要被火气烧没了,她愿意帮你,所以才会提点你,这都想不明白?
玄昳的嘴唇抿起又松开,咽了口唾沫后才游移着问,母后是想让我拉拢昭平郡主?
自然。皇后悠悠端起汝窑天青釉的茶盏,动作优雅,虽然昭平现在在京城内没有实权,但她既然有心帮你,就可以做这个顺水人情。
他没有立刻应答,脑海里回想起叶晨晚的笑意,在日暮的薄光里看不真切,如青烟如流沙,任凭如何触碰也只会在指尖流过后就沿着指缝尽数消散。她的语气也是不卑不亢的,三言两语就能拨弄着话题向她倾斜。
本能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个危险的女人,在她身边时不知为何总会觉得压抑。可他又看见了自己母亲眼中那种几近狂热的欣喜,又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放弃了告诉她,叶晨晚应当不是她想象中那样,是一个温良无害又识趣,极好说话的无权无势的质子。
景和宫金碧辉煌,珠光璀璨映在楚媛眼瞳,尽管她现在只是个郡主,但给这些臣下恩惠总是不错的。总难保她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万一真的回到焘阳继承了王爵,她记得你的恩情,有一个效忠于你,手握北地兵权的异姓王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