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魏珠应声去叫人了。
魏珠走了,梁九功那会子明显是去办事,也没跟进来,一时间,这间屋子里就只有康熙帝和德亨、阿尔松阿三个了。
德亨很想问一问,师傅赵昌来了,他们就有三个人当差了,是不是可以走一个了?
但他没问出口,好像他贪图安逸,不乐意来皇帝跟前当差似的。
康熙帝轻咳一声,德亨见阿尔松阿无动于衷,就上前端起放在一旁小案几上的茶碗,掀盖儿看一下,是残茶,碧螺春。
德亨拿着茶碗去了隔壁小间,将茶碗里的残茶倒进木桶里,见一旁的茶桌之上有紫砂壶,摸了摸,热的,颠了颠,里面有水,应是之前梁九功泡好的茶。
德亨将紫砂壶里的茶倒进茶碗里,清香四溢,茶汤清绿,正是泡的恰到好处的碧螺春。
德亨倒茶七分满,端着茶碗出来,放到康熙帝手边,道:“皇上,请用茶。”
阿尔松阿:……
阿尔松阿低下头去,他来当差,家中长辈再三告诫,该做的做,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多嘴多手多事儿。
皇上入口的东西,是能随意碰触的吗?
康熙帝扔下折子,接过茶碗,喝了一口,道:“梁九功的泡茶功夫越发炉火纯青了。”
德亨笑笑,没说什么,退后,站好。
阿尔松阿:……
看来,长辈们的话也不尽然。
康熙帝倚着靠背喝了两口茶,歇了两息,直起腰身,德亨及时上前,接过他手里的茶碗,放到了之前的小案几上。
康熙帝继续翻看折子,德亨回到原位置站好。
康熙帝翻看着抽出来的奏折,排了一下顺序,道:“收起来吧。”
德亨碰了碰阿尔松阿的手,阿尔松阿上前,手伸向了抽出来的那几个奏折,德亨用气音轻轻“呵”了一声,阿尔松阿的手转了个方向,将那堆稍显凌乱的奏折理好,然后收在御案旁的小箱子里。
不是阿尔松阿没眼色,不机灵,实在是康熙帝这话说的太含糊,模棱两可的。
你命令下达不清楚,要别人怎么迎合伺候你?
康熙帝起身,伸出手来,道:“德亨,陪朕走走。”
德亨上前,伸出手腕让他扶着,朝屋外走去。
得了,他成大BOSS身边贴身伺候的小太监了。
屋外太阳已经起来了,德亨问道:“皇上,要不要摆驾?”
摆驾有伞,可以遮阳。
康熙帝道:“不用,晒晒挺好。”
畅春园里树木葱郁、夏花绚烂,孔雀在草地上悠闲觅食,画眉鸟在树枝上啾啾歌唱,好一副明媚灿烂的好光景。
看着确实比压抑肃穆的紫禁城舒坦多了。
德亨眉目舒展,唇角含笑,好的心情自带气场,将身边人都给熏染了。
德亨欣赏着皇家苑林的美色,康熙帝亦是唇角含笑看着他。
身后跟着的阿尔松阿觉着德亨太过僭越了。
你陪皇帝散步,怎么自顾自的自己欣赏起来了,你将皇帝放到哪里去了?
德亨还没缺心眼到真忽视康熙帝的地步,康熙帝的视线他又不是没有察觉,他转过头来,询问道:“皇上?”
您有啥话儿,直说吧,你是皇帝,有什么不能说的。
那啥,德亨不止一次想给康熙帝介绍高跟鞋了,他觉着皇帝应该很需要。
德亨个子蹿的很快,他现在就已经比康熙帝矮不了多少了。
康熙帝笑道:“朕听说,你最近交了一个俄罗斯朋友?”
德亨:“那个俄罗斯人叫伊凡,是不是朋友,还要待定。”
康熙帝:“哦?你们不是互换了珠宝,还一起去喝了茶?”
德亨平铺直述:“伊凡带来的珠宝非珍品,我没要,倒是他带来的几柄欧洲女式折扇款式新颖,我拿回去给卓尔姐姐和两个妹妹玩了。”
“我带去的珠宝他倒是很喜欢,但他没出钱,我是不会送给他的。”
“我请他去茶楼吃差点,是为了跟他学习俄罗斯语。”
康熙帝点头:“原来如此,你跟他学到俄罗斯语了?”
德亨叹气:“学了三十三个音标字母,还有弹舌音。”
康熙帝:“说来听听?”
于是,德亨给康熙帝介绍了俄罗斯的音标字母,又演示了弹舌音。
康熙帝了然:“原来这就是弹舌音,朕还以为这是他们国家的人说话习惯。”
德亨:“也是算是一种习惯吧,习惯久了,就成了风俗,这也算是他们国家的语言特点了。”
康熙帝:“你为什么想着要去学俄罗斯语呢?”
德亨看了他一眼,道:“不是您要建俄罗斯学馆?”
康熙帝:“朕建俄罗斯学馆,可没要你去学。”
德亨停了下脚,康熙帝脚步如常,他跟上,道:“我听马奇说,他学馆和学生都预备好了,就还差教习老师了,我先去考察一番,也好给他寻觅几个教习老师?”
康熙帝:“说实话。”
德亨:“……”
“是实话……之一。”
“那啥,皇上,我还没想好要怎么上奏呢。”
康熙帝:原来你小子是真的别有想法啊。
康熙帝只以为德亨是少年心性,对俄罗斯人好奇,加之住的近,就去看稀奇去了,让他说“实话”,只是直觉使然,这不又是在随意散步吗,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属实是没话找话了。
实在没有想到,德亨居然有想法到了要“上奏”的地步了。
看来,是真的有想法了。
康熙帝:“咱们就当闲聊,你随意说说,朕也随意听听。”
德亨想了想,道:“我觉着,他们来京除了贸易应该另有目的,他们国家的皇帝还要求增加来京贸易人数。”
康熙帝:“是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要求增加贸易人数,不是他们国家的皇帝。”
德亨点头,道;“那他们增加贸易人数,不是很可疑吗?”
康熙帝:“西伯利亚贫瘠苦寒,他们要求增加贸易人数是正常的。”
德亨:“既然西伯利亚苦寒,没什么好东西,就那点子皮毛,咱们也不缺,那咱们为什么还要和他们做贸易。”
康熙帝:“咱们天朝上国要有大国的胸怀和气度,要用真诚和包容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臣服于天朝威仪。既然他们的王派遣使臣来纳贡称臣,咱们自是要以礼相待,不能慢待他们。”
德亨:……
德亨捋了一下:臣服、纳贡称臣、礼、慢待……
原来,在康熙帝眼中,俄罗斯国和朝鲜、琉球、暹罗一样,都是大清的附属国。
谁给你的错觉?!
你收人家做附属国,人俄罗斯知道吗?
他们承认吗?
多么可怕。
到底是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这种认知,还是掩耳盗铃下的自我升华。
德亨不愿意相信这是“皇帝的新衣”,要不然,那百年苦痛就太悲哀了,也太可笑了。
德亨想解释一下,却发现无从说起。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一个皇帝。
毕竟他不会引经据典,高谈阔论。
他也没有证据证明俄罗斯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强国。
康熙帝见德亨不语,就告诫道:“你跟那个伊凡交往,莫要失了国公的身份和皇家贵胄的体面。”
德亨:“……是。”
康熙帝已经散步有十五分钟了,道:“回去吧。”
德亨突然想起来,道:“皇上,我将羊绒锦给伊凡看了,伊凡是商人,他定会想方设法将这种布料弄到手,皇上,您能不能不要将这种布料赏赐给他们?”
康熙帝:“你想做什么?”
德亨:“掏干净他们的口袋。”
康熙帝无语片刻,道:“朕记得,你不缺钱?”
德亨:“好玩儿嘛。”
康熙帝斥责道:“胡闹!”
德亨:“伊凡曾经游历欧洲,我想听他说些其他国家的奇闻轶事,等我听到一些新闻,就回来说给您听怎么样?”
康熙帝:“朕身边耶稣教士很多,不缺洋新闻。”
德亨笑道:“可是,他们已经离开自己国家很多年了,且都是偏居一隅,属于一家之言,您不想听听商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的?”
康熙帝皱眉:“商人!欧洲那些国家都没什么规矩,他们的国王居然会委派商人来递送国书……”
康熙帝摇头,十分的不以为然。
德亨:“但咱们也不能否认,商人走南闯北,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
康熙帝似是被说服了,想了想,道:“也罢,你既能说拉丁语,又能和俄罗斯人交流,那筹办学馆的事情朕就交给你去做,去给马奇打下手吧。”
德亨惊喜,忙应下:“嗻。”
又问康熙帝:“您有什么吩咐吗?”
康熙帝看他,德亨又多加解释了一句:“比如,您想知道什么,臣帮您去打听?”
魏珠走了,梁九功那会子明显是去办事,也没跟进来,一时间,这间屋子里就只有康熙帝和德亨、阿尔松阿三个了。
德亨很想问一问,师傅赵昌来了,他们就有三个人当差了,是不是可以走一个了?
但他没问出口,好像他贪图安逸,不乐意来皇帝跟前当差似的。
康熙帝轻咳一声,德亨见阿尔松阿无动于衷,就上前端起放在一旁小案几上的茶碗,掀盖儿看一下,是残茶,碧螺春。
德亨拿着茶碗去了隔壁小间,将茶碗里的残茶倒进木桶里,见一旁的茶桌之上有紫砂壶,摸了摸,热的,颠了颠,里面有水,应是之前梁九功泡好的茶。
德亨将紫砂壶里的茶倒进茶碗里,清香四溢,茶汤清绿,正是泡的恰到好处的碧螺春。
德亨倒茶七分满,端着茶碗出来,放到康熙帝手边,道:“皇上,请用茶。”
阿尔松阿:……
阿尔松阿低下头去,他来当差,家中长辈再三告诫,该做的做,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多嘴多手多事儿。
皇上入口的东西,是能随意碰触的吗?
康熙帝扔下折子,接过茶碗,喝了一口,道:“梁九功的泡茶功夫越发炉火纯青了。”
德亨笑笑,没说什么,退后,站好。
阿尔松阿:……
看来,长辈们的话也不尽然。
康熙帝倚着靠背喝了两口茶,歇了两息,直起腰身,德亨及时上前,接过他手里的茶碗,放到了之前的小案几上。
康熙帝继续翻看折子,德亨回到原位置站好。
康熙帝翻看着抽出来的奏折,排了一下顺序,道:“收起来吧。”
德亨碰了碰阿尔松阿的手,阿尔松阿上前,手伸向了抽出来的那几个奏折,德亨用气音轻轻“呵”了一声,阿尔松阿的手转了个方向,将那堆稍显凌乱的奏折理好,然后收在御案旁的小箱子里。
不是阿尔松阿没眼色,不机灵,实在是康熙帝这话说的太含糊,模棱两可的。
你命令下达不清楚,要别人怎么迎合伺候你?
康熙帝起身,伸出手来,道:“德亨,陪朕走走。”
德亨上前,伸出手腕让他扶着,朝屋外走去。
得了,他成大BOSS身边贴身伺候的小太监了。
屋外太阳已经起来了,德亨问道:“皇上,要不要摆驾?”
摆驾有伞,可以遮阳。
康熙帝道:“不用,晒晒挺好。”
畅春园里树木葱郁、夏花绚烂,孔雀在草地上悠闲觅食,画眉鸟在树枝上啾啾歌唱,好一副明媚灿烂的好光景。
看着确实比压抑肃穆的紫禁城舒坦多了。
德亨眉目舒展,唇角含笑,好的心情自带气场,将身边人都给熏染了。
德亨欣赏着皇家苑林的美色,康熙帝亦是唇角含笑看着他。
身后跟着的阿尔松阿觉着德亨太过僭越了。
你陪皇帝散步,怎么自顾自的自己欣赏起来了,你将皇帝放到哪里去了?
德亨还没缺心眼到真忽视康熙帝的地步,康熙帝的视线他又不是没有察觉,他转过头来,询问道:“皇上?”
您有啥话儿,直说吧,你是皇帝,有什么不能说的。
那啥,德亨不止一次想给康熙帝介绍高跟鞋了,他觉着皇帝应该很需要。
德亨个子蹿的很快,他现在就已经比康熙帝矮不了多少了。
康熙帝笑道:“朕听说,你最近交了一个俄罗斯朋友?”
德亨:“那个俄罗斯人叫伊凡,是不是朋友,还要待定。”
康熙帝:“哦?你们不是互换了珠宝,还一起去喝了茶?”
德亨平铺直述:“伊凡带来的珠宝非珍品,我没要,倒是他带来的几柄欧洲女式折扇款式新颖,我拿回去给卓尔姐姐和两个妹妹玩了。”
“我带去的珠宝他倒是很喜欢,但他没出钱,我是不会送给他的。”
“我请他去茶楼吃差点,是为了跟他学习俄罗斯语。”
康熙帝点头:“原来如此,你跟他学到俄罗斯语了?”
德亨叹气:“学了三十三个音标字母,还有弹舌音。”
康熙帝:“说来听听?”
于是,德亨给康熙帝介绍了俄罗斯的音标字母,又演示了弹舌音。
康熙帝了然:“原来这就是弹舌音,朕还以为这是他们国家的人说话习惯。”
德亨:“也是算是一种习惯吧,习惯久了,就成了风俗,这也算是他们国家的语言特点了。”
康熙帝:“你为什么想着要去学俄罗斯语呢?”
德亨看了他一眼,道:“不是您要建俄罗斯学馆?”
康熙帝:“朕建俄罗斯学馆,可没要你去学。”
德亨停了下脚,康熙帝脚步如常,他跟上,道:“我听马奇说,他学馆和学生都预备好了,就还差教习老师了,我先去考察一番,也好给他寻觅几个教习老师?”
康熙帝:“说实话。”
德亨:“……”
“是实话……之一。”
“那啥,皇上,我还没想好要怎么上奏呢。”
康熙帝:原来你小子是真的别有想法啊。
康熙帝只以为德亨是少年心性,对俄罗斯人好奇,加之住的近,就去看稀奇去了,让他说“实话”,只是直觉使然,这不又是在随意散步吗,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属实是没话找话了。
实在没有想到,德亨居然有想法到了要“上奏”的地步了。
看来,是真的有想法了。
康熙帝:“咱们就当闲聊,你随意说说,朕也随意听听。”
德亨想了想,道:“我觉着,他们来京除了贸易应该另有目的,他们国家的皇帝还要求增加来京贸易人数。”
康熙帝:“是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要求增加贸易人数,不是他们国家的皇帝。”
德亨点头,道;“那他们增加贸易人数,不是很可疑吗?”
康熙帝:“西伯利亚贫瘠苦寒,他们要求增加贸易人数是正常的。”
德亨:“既然西伯利亚苦寒,没什么好东西,就那点子皮毛,咱们也不缺,那咱们为什么还要和他们做贸易。”
康熙帝:“咱们天朝上国要有大国的胸怀和气度,要用真诚和包容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臣服于天朝威仪。既然他们的王派遣使臣来纳贡称臣,咱们自是要以礼相待,不能慢待他们。”
德亨:……
德亨捋了一下:臣服、纳贡称臣、礼、慢待……
原来,在康熙帝眼中,俄罗斯国和朝鲜、琉球、暹罗一样,都是大清的附属国。
谁给你的错觉?!
你收人家做附属国,人俄罗斯知道吗?
他们承认吗?
多么可怕。
到底是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这种认知,还是掩耳盗铃下的自我升华。
德亨不愿意相信这是“皇帝的新衣”,要不然,那百年苦痛就太悲哀了,也太可笑了。
德亨想解释一下,却发现无从说起。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一个皇帝。
毕竟他不会引经据典,高谈阔论。
他也没有证据证明俄罗斯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强国。
康熙帝见德亨不语,就告诫道:“你跟那个伊凡交往,莫要失了国公的身份和皇家贵胄的体面。”
德亨:“……是。”
康熙帝已经散步有十五分钟了,道:“回去吧。”
德亨突然想起来,道:“皇上,我将羊绒锦给伊凡看了,伊凡是商人,他定会想方设法将这种布料弄到手,皇上,您能不能不要将这种布料赏赐给他们?”
康熙帝:“你想做什么?”
德亨:“掏干净他们的口袋。”
康熙帝无语片刻,道:“朕记得,你不缺钱?”
德亨:“好玩儿嘛。”
康熙帝斥责道:“胡闹!”
德亨:“伊凡曾经游历欧洲,我想听他说些其他国家的奇闻轶事,等我听到一些新闻,就回来说给您听怎么样?”
康熙帝:“朕身边耶稣教士很多,不缺洋新闻。”
德亨笑道:“可是,他们已经离开自己国家很多年了,且都是偏居一隅,属于一家之言,您不想听听商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的?”
康熙帝皱眉:“商人!欧洲那些国家都没什么规矩,他们的国王居然会委派商人来递送国书……”
康熙帝摇头,十分的不以为然。
德亨:“但咱们也不能否认,商人走南闯北,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
康熙帝似是被说服了,想了想,道:“也罢,你既能说拉丁语,又能和俄罗斯人交流,那筹办学馆的事情朕就交给你去做,去给马奇打下手吧。”
德亨惊喜,忙应下:“嗻。”
又问康熙帝:“您有什么吩咐吗?”
康熙帝看他,德亨又多加解释了一句:“比如,您想知道什么,臣帮您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