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桔灯开始明明灭灭起来,里面的蜡烛燃烧完了,橘灯毕竟这样小,放不下太多的蜡烛,此时正在燃烧最后的烛油。
  最后的烛油也烧完了,烛芯“嗤”的一声,最后的火光也熄灭了。
  胤禩将这盏小灯握在了手心里,让它因为火焰短暂的炙烤留下的温暖散的慢一些,再慢一些……
  对有些人来说,今夜是无眠之夜,但对德亨来说,今夜是难得的安眠之夜,他在见过还不到半岁的小弟弟,和父亲、母亲、妹妹一起吃了团圆锅子,一家人欢欢喜喜话别离后,他也没回自己院子,就在父母耳房歇下,就好像还在牛角巷老宅一般。
  没有草原上的风吼和狼嚎,没有巡逻兵士的脚步声,没有篝火燃烧的哔啵声,没有抛洒熏虫的硫磺草药味……
  他就睡在父母房子的东间里,安睡一夜到天亮。
  “……内心之事宜缄口, 仓促之念莫妄行, 为人友善忌轻浮, 患难之友可深交, 酒肉之情应远离……”
  叽里呱啦的,大清早的一醒来入耳的就是“鸟语”花香,德亨闭着眼睛仔细倾听分辨,哦,原来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啊。
  小丫头学的真快,这才半年时间,都可以用拉丁语流利吟诵诗歌了。
  看来德格里将她教的很好,他得找机会谢谢这个意大利人才行。
  已经过了冬至,还有十来天就进入腊月,北京的天气已经很冷了,虽然只是睡在木床上,没有睡在炕上,但以德亨现在的体格,微微凉的温度正适合。
  他抱着被子打了一个滚儿,打算再睡个回笼觉。
  唉,也只有一个人在家里时候,他才能睡个回笼觉,要是弘晖和德隆也在,他是别想偷懒的。
  弘晖是听话守时的乖宝宝,德隆纯粹是精力旺盛,在床上待不住。
  “大哥,你醒啦!”床帐子被勾起来,萨日格一下扑上了床,压在了德亨身上。
  元气满满。
  德亨抱着被子闷头哼哼:“没。”
  萨日格乐的哈哈大笑,道:“我都听见你翻身的声音了,还应我的话了,还说没醒呢。快,今儿太阳可好了,暖房里的月季花儿都开了,咱们去剪几枝开的最好的,插在大肚玻璃花瓶里,额娘房里一个,你房里一个,我房里一个,好不好?”
  德亨不仅可以从城南玻璃窑提货,他自己就在东石河屯建了一个玻璃窑,专门烧供国公府用的透明玻璃和玻璃器具。
  国公府里的窗子都是镶嵌的透明玻璃窗,还特地建了一个玻璃暖房,专门用来冬天养鲜花儿和绿叶蔬菜。
  所以,一到冬天,暖房就成了纳喇氏和萨日格等府上女眷最喜欢去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还暖和。
  德亨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好好好,让我再睡一刻钟。”
  萨日格试图从被子里扒拉出他的脑袋,不依道:“小懒猪,太阳要晒屁股啦,快起床啦啦啦啦啦……”
  在妹妹的催促下,德亨只好起床刷牙,然后跟过家家一般,站在那里做个人偶娃娃,任由萨日格打扮。
  萨日格四五岁的年纪,正是对五彩缤纷的外界和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探寻究竟的时候,她见了什么都要问上一句,看到好玩的都要学上一学。
  比如给母亲上妆,比如给哥哥穿衣裳。
  给母亲上妆很大概率会挨两巴掌屁股,但给哥哥穿衣裳,只会获得赞美。
  于是就玩的更开心了呢。
  好在,只有今冬新做的四套冬衣可以让萨日格上手,要是在德亨的东院,估计等晌午,他都未必能有一套完整的衣裳穿。
  好好搭配的浓淡相宜雅致出尘的新衣,愣是被她搭配出了五彩缤纷的杂毛鹦鹉色。
  德亨不由问道:“你这颜色配比,可有出处?”
  萨日格将哥哥拉坐在板凳上,转到背后给他梳辫子,嘴上开心道:“我院里的八哥儿羽毛就长这个颜色,好看吧?”
  德亨:……
  小福和陶牛牛都扭头去笑,还不敢让萨日格给看到了。
  萨日格还在叨叨咕叨叨咕:“我跟你说,我养的这只八哥儿可聪明了,我每天都教它念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它都已经学会了……对了,大雪,你快将大雷带来给大哥瞧瞧。”
  大雪,是萨日格院子里的大丫鬟,二十来岁的年纪,很是得用。
  大雷是萨日格给她养的鹦鹉起的名字。
  萨日格已经有自己的小院儿了,只不过,她大多数跟着母亲住,只有偶尔由乳母和嬷嬷、大丫鬟们陪着去小院儿住一晚两晚的,这样,等她再大上一些,她就习惯一直住自己的院子了。
  不过现在,她的这个院子,书房的功能更大一些,平时德格里来教她学习外国语言,学习音乐,学习绘画,以及女先生教她汉语,哈拉嬷嬷教她蒙古语,都在这里。
  除了衣裳,萨日格几乎所有的东西也都放在这里。
  大雪抿唇而笑,忙应下,去格格院里拎那只八哥儿鸟儿去了。
  德亨也很好奇这只据说和他今日穿了同类型衣裳的鹦鹉,心道等拿来了他可得好好看看这只鹦鹉的羽毛有多花。
  萨日格手小,德亨的头发多,她一手握不过来,就道:“大哥,我给你梳两个辫子好不好?”
  德亨商量道:“你看,没有男人是梳两个辫子的,大哥不想和别人不一样,咱们就梳一个好不好?”
  萨日格知道大哥是顶天里的的男人,在着装和打扮上是要很讲究的,她也的确没有见到哪个男人是梳了两个辫子的,只好道:“那好吧,我尽量给你梳的整齐一些。”
  德亨小心建议道:“可以让小福帮你。”
  萨日格立即大声道:“不用,我可以梳的很好!”说着还警戒的看着小福。
  小福转头瞧了瞧,道:“呀,我记得在塞外时,阿哥爷给二格格用鹰的羽毛扎了一只毽子,放哪儿去了?”
  萨日格惊呼:“鹰毛毽子!”
  陶牛牛笑道:“应该被我放东院了。”
  小福:“那我去找找,拿来给二格格,只是,阿哥爷这里,要拜托二格格了。”
  萨日格扬起大大的笑脸:“都交给我吧,小福姐姐。”
  目送小福背影走开,德亨求救的眼神给了陶牛牛。
  陶牛牛嘿嘿一笑,捧着发饰盒子过来,问萨日格道:“二格格,您瞧今儿给主子栓哪一个好?”
  萨日格立即挑花了眼,觉着这好,觉着这个也好,手一松,德亨的头发重新散了下来。
  陶牛牛道:“不如您挑发绳,奴才帮您把辫子辫好,您再栓上好不好?”
  萨日格显然更喜欢挑琳琅满目的发绳,很痛快的答应了。
  德亨给了陶牛牛“还得是你”的视线。
  最后,他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的发辫。
  虽然半拉秃瓢辫子很难看,但能有一个,还是不要两个了吧。
  第198章
  一上午都在府里和父母家人享天伦之乐, 晌午之后,德亨和萨日格一起出门,去新建好的俄罗斯学馆参观。
  新的俄罗斯学馆建在朝阳门内, 罗刹庙旁,占地不甚大,但,特别显眼。
  因为相较于中国建筑的天圆地方和方正对称, 这个新学堂,是六面圆柱形的,顶端,是一只彩色洋葱头,建筑的颜色,也是红、绿、白三色相间的。
  这与其说是个学堂,不如说是个东正教堂。
  德亨看着这个浓烈东正风格的建筑,一时间还以为是到了莫斯科, 他问道:“这是半年内建成的?”
  孙来旺略有得意, 笑道:“是花用四个半月时间建成的。”
  德亨倒吸一口气,脱口而出道:“花了多少银子?”
  孙来旺:“…除了购买木材花费三千两纹银, 其他地砖、方砖、瓷砖、玻璃等,都是咱们东石河屯自己烧的,除了费些人力,并未有多余花用。”
  德亨喃喃:“这亏,可是吃大了。”
  孙来旺原本是邀功的,他爹孙州, 原本是镶黄旗汉军包衣, 他们一家以及其他几家一朝被分给了叶勤做包衣, 他老爹跟着叶勤, 他作为儿子,就理所当然的跟着了小主子大阿哥国公爷德亨。
  要孙来旺说,他可比他老子孙州前途远大多了,所以,对德亨的吩咐,能出十二分力,他绝对不出十分力。
  五月临北巡前,康熙帝下旨内务府督建俄罗斯学馆,德亨也让孙来旺在旁协助,目的是不让内务府拖欠工程进度,但没让你将整个建筑工程包圆了啊?
  孙来旺自认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建成了这么一个具有异国风情的学堂,会得到主子的夸赞,谁知道,竟是……
  办砸了?
  孙来旺面上笑容瞬间消失,心下开始缀缀了。
  德亨还在问他:“内务府可有出银两?”
  孙来旺:“内务府除了购买木材的三千银子,还出了一千银子付钱粮。”
  德亨:“内务府本来就有木材,还需要另出钱采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