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这有何难,但凡天下老子娘,就没有不疼儿女的,你去找马尔汉夫人,让她带着你的东西去看女儿去。这十三阿哥又不是大阿哥,连同府邸一大家子一块儿被圈了,进出不得,皇上也没说不让人去探视十三阿哥和十三福晋,帮扶这事儿,除了马尔汉夫人,谁去都不合适。
你以后也少去,听到没?”
让马尔汉夫人带着生活物品去看望兆佳氏,简直是个绝佳的妙招儿,德亨听了,真觉自家老娘诸葛在世,妙算神机。
不过吧,这最后一句,德亨有些不乐意。
纳喇氏冷哼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觉着世情凉薄,想要做个雪中送炭不畏惧人言不趋炎附势的大好人是不是?我告诉你,你越是去,十三阿哥受到的非议越多,皇上就越不喜欢他,他就越得不了好儿。”
“皇上还没解气呢,他倒好,呼朋唤友的,日子过的舒舒坦坦的,你叫皇上怎么想?”
德亨瞬间了然,忙伺候的更加殷勤了,保证道:“我年前都不去了,只和弘晖一起,送些简单的节礼罢了,毕竟他教了我一场,春围和秋围他也都有照顾我,一点不走动是不行的。”
纳喇氏道:“都交给我,怎么办,我跟你四额娘商量着来。请郎中的事儿交给四贝勒去办,你可以推荐,但别插手,这不是好玩的。”
德亨知道纳喇氏是在为他好,且纳喇氏的安排的确比德亨自己考虑的药周全,就狗腿道:“辛苦额娘了,额娘真乃神人也,儿子就都交给额娘料理了,今年的蜜桔真甜,儿子伺候您吃一颗。”
叶勤见德亨殷勤伺候的模样儿,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不满道:“我说,你是不是看不到你老子还在呢?”
于是德亨又立即去服侍老爹,一时间,简直比在御书房里还要忙,看的窗下炕上的萨日格摇头晃脑的跟小福和小鸣晓嘀咕:“阿玛吃醋了,咱们家,就数他最难伺候。”
小福抿唇而笑,低头去逗小婴儿,小鸣晓忙捏了一颗红枣子塞萨日格嘴中,要她快吃东西,可不要非议的说话了。
小鸣晓入冬后生了一场病,虽是大好了,整个人却是瘦了许多,就剩一双大眼睛挂在脸上,平添几分楚楚之态。
这也是为什么德亨接到家中信件立即回京的原因之一,家中妇孺相继生病,实在让人担心。
好在都过去了。
回京那日,康熙帝给德亨准了半个月的假,让他在家好好陪一陪父母,尽一尽孝道,所以,接下来半个月,德亨都可以留在家里。
因为立皇太子的事情,朝中王公宗室以及满汉们都齐聚畅春园,四贝勒府和简亲王府都搬去了畅春园附近自家园子,其他地方,德亨也不想去,就猫在家中带着妹妹读书。
其实,德亨更想带着妹妹去陈廷敬、李光地、徐潮等这些大儒家中拜访,请教学问,虽然之前康熙帝有说过让他跟着这些阁老们读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德亨还是决定避一避,等事情平息,或者到了康熙帝面前时,他再请教学问不迟。
现在嘛,就借着给妹妹讲书的机会,温故知新,倒也别有乐趣。
除了读书,德亨还要见一见陆续入京的庄头,问一问今年庄子产出如何。
以及组织自家佐领内人属和府上伺候的奴仆文考、武考。
进入腊月就是年了,一年一度的福礼又要发放下去了,因为德亨的三个半佐领下,有不少都入了学馆,所以,德亨决定,除了按照爵位和职位高低发放过年节礼之外,还要根据考试成绩再细分一回节礼等级。
往年,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旗人,既没有爵位,也没有职位,那就只能拿大溜儿。
但现在不同了,你要是参加了国公府的考试,不管是文考还是武考,只要是得了好成绩,都能多拿一份旁人没有的。
成绩越好,拿的越多。
光彩!
所以,德亨每天正经过的挺忙碌。
即便再忙碌,有一个地方,德亨差不多隔天就去一次,那就是衍潢府上。
这日,敏珠尔喇布坦来德亨府上,让德亨陪他一起去显王府走一趟。
按说,敏珠儿喇布坦已经被封一等塔布囊爵位,特许去织造局当差,他可以直接留在承德织造局,不用跟德亨他们一起回京的。
但流程不是这样的。
敏珠尔喇布坦受封授职,承德离的又不远,他需要先回京,和太皇太后请安,然后去宝钞局领金印,再去和皇上谢恩,最后才是回承德上任。
如果今年没有废太子这回事,流程在塞外就能走完,敏珠尔喇布坦就不用回京,直接去织造局上任就行了。有了废太子这回事,一切都要靠后,一切都不重要了,所以这都快进腊月了,他的册封金册和宝印才拿到手,也谢恩过了,他得回承德了。
临走前,除了跟小伙伴们告别,他还要去显王府走一趟,替衍潢看看母亲和妻子,顺便捎带一些信件、物品之类的回织造局,这是他交好衍潢这位上司的心意。
这是敏珠尔喇布坦的好心,德亨自然是支持的,就带着他去了显王府。
娜依嘎的预产期在腊月初,因为是头胎,她可能在十一月末尾就要生,算算,正经没几天了。
衍潢、月兰和卓克陀达都留在了承德,显王府上虽然有成信这个成年男丁在,德亨还是不放心,就隔三差五的来看一看。
显王府闭门谢客,李太妃和富察太妃陪着儿媳养胎。
娜依嘎每天就两件事,一是学习数学和语言,二是织毛衣。
萨日格那里的教材和笔记,娜依嘎这里都有一份,数学她学的云里雾里的,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但她还是坚持学,因为认识交好的小伙伴们都在学,她自然也要学。她的语言倒是学的很不错,不拘是学习外国语还是汉语,每天都要学着说一说,就当是给自己找乐子了。
衍潢差不多快一年不在家了,她要是不给自己找乐子,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织毛衣是娜依嘎消磨时间的爱好,跟先生学语言的时候,她手里也不停下,她还会盲织,大家一起看戏的时候,别的女眷都在嗑瓜子喝茶看戏,她就织毛衣看戏。
总之,手里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她就心慌慌,不知道是不是怀胎带来的症状。
索性,显王府不缺这些,她喜欢织,李太妃和富察太妃就给她打了好些个金、银、铜、玉、玛瑙等不同材质的织针给她,衍潢知道,特地为她开了个窑,专门烧了一窑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玻璃针来,讨她欢心。
德亨和敏珠尔喇布坦来的时候,娜依嘎手上毛衣正织的飞快,耳朵在听女先生说段子呢,这女先生段子说的寻常,但她说话的神态和语气,可是太可乐了。
光听她说话,娜依嘎就笑个不停,偏还不敢放声大笑,她怕一不小心将孩子给笑出来了。
李太妃和富察太妃就陪着,当前两位太妃最希望的,就是娜依嘎每天都好好的,然后平安顺利生产。
这一胎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好兆头,她们都高兴。
听到德亨带着客人来了,李太妃忙叫请。
都是亲戚,娜依嘎和敏珠尔喇布坦还是正经的两姨表姐弟,没什么好避讳的,叫进来一起见客。
敏珠儿喇布坦说明来意,他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康熙帝让衍潢先带敏珠尔喇布坦一段时间,熟悉一下织造局,估计在过年前,雅尔江阿就能去替衍潢,然后衍潢就能回京了。
李太妃和富察太妃先是一喜,后是一忧,衍潢为什么不能回京,德亨已经跟她们解释过了,现在皇上又让回京,那显王府,会不会……
这事儿,德亨已经知道了,而且,敏珠尔喇布坦还给德亨透露了一个秘密消息,康熙帝是因为雅尔江阿偏向胤禩,然后召衍潢回京的。
对雅尔江阿偏向胤禩,德亨是理解的,毕竟,那年德隆遭难拘禁在宗人府,查案过程中,胤禩也曾偏袒德隆,还在康熙帝面前巧言说情,让德隆最后只得了康熙帝的训斥,回府修养去了。
如果康熙帝问询雅尔江阿重立皇太子人选,于情于理,雅尔江阿都要为胤禩说上一句话的。只是,雅尔江阿可能不知道,他只是中肯的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一句话,听在康熙帝耳中,可能不大好听。
甚至怀疑他是胤禩一党的。
只是他是宗人令,还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叫他皇父的侄子,一向忠心,又一向没少替他赚钱,勤勤恳恳的,所以面儿上不显罢了。
不过,召衍潢回京这一个指令,就已经透露了他的不满了。
但又是让两人调换,说明康熙帝并没有怪罪雅尔江阿,只是让他去承德躲一躲,不要他掺和立太子的事情罢了。
德亨真心希望,雅尔江阿不要犟头,就一根筋儿的跟着胤禩了。就跟叶勤说的,有恩报恩,这种要命的大事儿,就不要头铁了。
可能,德亨觉着参与立储君之事是要命的大事儿,对雅尔江阿这样的宗室来说,只是他们应得应分的工作?
你以后也少去,听到没?”
让马尔汉夫人带着生活物品去看望兆佳氏,简直是个绝佳的妙招儿,德亨听了,真觉自家老娘诸葛在世,妙算神机。
不过吧,这最后一句,德亨有些不乐意。
纳喇氏冷哼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觉着世情凉薄,想要做个雪中送炭不畏惧人言不趋炎附势的大好人是不是?我告诉你,你越是去,十三阿哥受到的非议越多,皇上就越不喜欢他,他就越得不了好儿。”
“皇上还没解气呢,他倒好,呼朋唤友的,日子过的舒舒坦坦的,你叫皇上怎么想?”
德亨瞬间了然,忙伺候的更加殷勤了,保证道:“我年前都不去了,只和弘晖一起,送些简单的节礼罢了,毕竟他教了我一场,春围和秋围他也都有照顾我,一点不走动是不行的。”
纳喇氏道:“都交给我,怎么办,我跟你四额娘商量着来。请郎中的事儿交给四贝勒去办,你可以推荐,但别插手,这不是好玩的。”
德亨知道纳喇氏是在为他好,且纳喇氏的安排的确比德亨自己考虑的药周全,就狗腿道:“辛苦额娘了,额娘真乃神人也,儿子就都交给额娘料理了,今年的蜜桔真甜,儿子伺候您吃一颗。”
叶勤见德亨殷勤伺候的模样儿,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不满道:“我说,你是不是看不到你老子还在呢?”
于是德亨又立即去服侍老爹,一时间,简直比在御书房里还要忙,看的窗下炕上的萨日格摇头晃脑的跟小福和小鸣晓嘀咕:“阿玛吃醋了,咱们家,就数他最难伺候。”
小福抿唇而笑,低头去逗小婴儿,小鸣晓忙捏了一颗红枣子塞萨日格嘴中,要她快吃东西,可不要非议的说话了。
小鸣晓入冬后生了一场病,虽是大好了,整个人却是瘦了许多,就剩一双大眼睛挂在脸上,平添几分楚楚之态。
这也是为什么德亨接到家中信件立即回京的原因之一,家中妇孺相继生病,实在让人担心。
好在都过去了。
回京那日,康熙帝给德亨准了半个月的假,让他在家好好陪一陪父母,尽一尽孝道,所以,接下来半个月,德亨都可以留在家里。
因为立皇太子的事情,朝中王公宗室以及满汉们都齐聚畅春园,四贝勒府和简亲王府都搬去了畅春园附近自家园子,其他地方,德亨也不想去,就猫在家中带着妹妹读书。
其实,德亨更想带着妹妹去陈廷敬、李光地、徐潮等这些大儒家中拜访,请教学问,虽然之前康熙帝有说过让他跟着这些阁老们读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德亨还是决定避一避,等事情平息,或者到了康熙帝面前时,他再请教学问不迟。
现在嘛,就借着给妹妹讲书的机会,温故知新,倒也别有乐趣。
除了读书,德亨还要见一见陆续入京的庄头,问一问今年庄子产出如何。
以及组织自家佐领内人属和府上伺候的奴仆文考、武考。
进入腊月就是年了,一年一度的福礼又要发放下去了,因为德亨的三个半佐领下,有不少都入了学馆,所以,德亨决定,除了按照爵位和职位高低发放过年节礼之外,还要根据考试成绩再细分一回节礼等级。
往年,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旗人,既没有爵位,也没有职位,那就只能拿大溜儿。
但现在不同了,你要是参加了国公府的考试,不管是文考还是武考,只要是得了好成绩,都能多拿一份旁人没有的。
成绩越好,拿的越多。
光彩!
所以,德亨每天正经过的挺忙碌。
即便再忙碌,有一个地方,德亨差不多隔天就去一次,那就是衍潢府上。
这日,敏珠尔喇布坦来德亨府上,让德亨陪他一起去显王府走一趟。
按说,敏珠儿喇布坦已经被封一等塔布囊爵位,特许去织造局当差,他可以直接留在承德织造局,不用跟德亨他们一起回京的。
但流程不是这样的。
敏珠尔喇布坦受封授职,承德离的又不远,他需要先回京,和太皇太后请安,然后去宝钞局领金印,再去和皇上谢恩,最后才是回承德上任。
如果今年没有废太子这回事,流程在塞外就能走完,敏珠尔喇布坦就不用回京,直接去织造局上任就行了。有了废太子这回事,一切都要靠后,一切都不重要了,所以这都快进腊月了,他的册封金册和宝印才拿到手,也谢恩过了,他得回承德了。
临走前,除了跟小伙伴们告别,他还要去显王府走一趟,替衍潢看看母亲和妻子,顺便捎带一些信件、物品之类的回织造局,这是他交好衍潢这位上司的心意。
这是敏珠尔喇布坦的好心,德亨自然是支持的,就带着他去了显王府。
娜依嘎的预产期在腊月初,因为是头胎,她可能在十一月末尾就要生,算算,正经没几天了。
衍潢、月兰和卓克陀达都留在了承德,显王府上虽然有成信这个成年男丁在,德亨还是不放心,就隔三差五的来看一看。
显王府闭门谢客,李太妃和富察太妃陪着儿媳养胎。
娜依嘎每天就两件事,一是学习数学和语言,二是织毛衣。
萨日格那里的教材和笔记,娜依嘎这里都有一份,数学她学的云里雾里的,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但她还是坚持学,因为认识交好的小伙伴们都在学,她自然也要学。她的语言倒是学的很不错,不拘是学习外国语还是汉语,每天都要学着说一说,就当是给自己找乐子了。
衍潢差不多快一年不在家了,她要是不给自己找乐子,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织毛衣是娜依嘎消磨时间的爱好,跟先生学语言的时候,她手里也不停下,她还会盲织,大家一起看戏的时候,别的女眷都在嗑瓜子喝茶看戏,她就织毛衣看戏。
总之,手里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她就心慌慌,不知道是不是怀胎带来的症状。
索性,显王府不缺这些,她喜欢织,李太妃和富察太妃就给她打了好些个金、银、铜、玉、玛瑙等不同材质的织针给她,衍潢知道,特地为她开了个窑,专门烧了一窑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玻璃针来,讨她欢心。
德亨和敏珠尔喇布坦来的时候,娜依嘎手上毛衣正织的飞快,耳朵在听女先生说段子呢,这女先生段子说的寻常,但她说话的神态和语气,可是太可乐了。
光听她说话,娜依嘎就笑个不停,偏还不敢放声大笑,她怕一不小心将孩子给笑出来了。
李太妃和富察太妃就陪着,当前两位太妃最希望的,就是娜依嘎每天都好好的,然后平安顺利生产。
这一胎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好兆头,她们都高兴。
听到德亨带着客人来了,李太妃忙叫请。
都是亲戚,娜依嘎和敏珠尔喇布坦还是正经的两姨表姐弟,没什么好避讳的,叫进来一起见客。
敏珠儿喇布坦说明来意,他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康熙帝让衍潢先带敏珠尔喇布坦一段时间,熟悉一下织造局,估计在过年前,雅尔江阿就能去替衍潢,然后衍潢就能回京了。
李太妃和富察太妃先是一喜,后是一忧,衍潢为什么不能回京,德亨已经跟她们解释过了,现在皇上又让回京,那显王府,会不会……
这事儿,德亨已经知道了,而且,敏珠尔喇布坦还给德亨透露了一个秘密消息,康熙帝是因为雅尔江阿偏向胤禩,然后召衍潢回京的。
对雅尔江阿偏向胤禩,德亨是理解的,毕竟,那年德隆遭难拘禁在宗人府,查案过程中,胤禩也曾偏袒德隆,还在康熙帝面前巧言说情,让德隆最后只得了康熙帝的训斥,回府修养去了。
如果康熙帝问询雅尔江阿重立皇太子人选,于情于理,雅尔江阿都要为胤禩说上一句话的。只是,雅尔江阿可能不知道,他只是中肯的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一句话,听在康熙帝耳中,可能不大好听。
甚至怀疑他是胤禩一党的。
只是他是宗人令,还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叫他皇父的侄子,一向忠心,又一向没少替他赚钱,勤勤恳恳的,所以面儿上不显罢了。
不过,召衍潢回京这一个指令,就已经透露了他的不满了。
但又是让两人调换,说明康熙帝并没有怪罪雅尔江阿,只是让他去承德躲一躲,不要他掺和立太子的事情罢了。
德亨真心希望,雅尔江阿不要犟头,就一根筋儿的跟着胤禩了。就跟叶勤说的,有恩报恩,这种要命的大事儿,就不要头铁了。
可能,德亨觉着参与立储君之事是要命的大事儿,对雅尔江阿这样的宗室来说,只是他们应得应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