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今日的男女主角就是弘晖和采采,看似德妃她们都在说自己的话,但她们有一半的眼睛,都分在两人身上呢。
将两个小儿女如此,都忍不住掩唇笑了起来,打起了眼神官司。
那是一句调侃的话都不能说出口的,怕两个孩子害羞之下,好事变坏事了。
德妃笑道:“弘晖,我院子太平缸里养的锦鲤有点不大精神,你去替我看看去。”
弘晖如蒙大赦,立即站起身来行礼:“是,娘娘。”
闻弦歌知雅意。就在刚才,钮祜禄夫人跟德妃说了,采采擅养鱼,而且,永和宫怎么会有“不大精神”的锦鲤,所以,这是一个借口。
钮祜禄夫人就说了:“禀娘娘,奴才孙女儿在养锦鲤上有些心得,不如让她去给娘娘看一看?”
德妃忙道:“再好不过了。采采?”
采采忙起身福礼:“娘娘。”
德妃笑道:“好孩子,你随弘晖去,帮我看看那锦鲤怎么了,可好?”
采采恭敬应道:“奴才谨遵娘娘懿旨。”
德妃笑眯眯:“弘晖,快带采采去吧。”
弘晖:……
德亨目送弘晖同手同脚的带钮祜禄大小姐看那“不大精神”的锦鲤去了,等两人出了门,呲溜一下来到依尔哈和萨日格这里,八卦兮兮问两个妹妹:“你们觉着这位大嫂怎么样?”
依尔哈先小声道:“说话怪好听的。”
萨日格摇头晃脑:“是个有手段的。”
德亨忙小声道:“你该夸她为人和气圆融。”
萨日格受教小鸡啄米点头,又道:“果然是大家族教出来的,说话绕弯子,还怪好玩儿的。”
周围人都是德亨这样说话做事打直球的,不需要萨日格动脑筋就能明白什么意思,这一下子来了个爱绕弯儿的,跟猜谜语似的,萨日格就觉着很有趣儿。
依尔哈苦恼道:“她这样说话,我都听不懂,以后可怎么办?”
萨日格劝慰她:“多听几次就能听懂了,或者等她过门了,你跟她说,你听不懂弯话,让她说直话好了。”
依尔哈将信将疑:“这样可以吗?”
萨日格:“为什么不可以,你可是王府格格……”
德亨:……
知道了,经过初步相处,妹妹们也很喜欢这位钮祜禄家的大小姐。
第229章
从永和宫回王府路上, 德亨时不时的就要看一眼弘晖,想看出他对这个媳妇儿什么看法,或者是否满意。
但很可惜, 弘晖似乎得了胤禛的衣钵,修炼了某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神功,不管德亨怎么看,除了一张云淡风轻的脸, 什么都没看出来。
只有在进王府那一瞬间,他才从弘晖脸上看出一种“沉重”感,德亨顿时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个刚进门的小格格等着他去宠幸呢。
德亨很不厚道的哈哈大笑起来,弘晖恼羞成怒瞪他一眼,恨恨道:“等你有这么一天,看我怎么笑话你。”
德亨笑道:“你放心吧,我不会有这么一天的。”又调侃道:“哎哟,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你今晚小登科, 什么时候请酒啊?”
走在前面的四福晋听到了,回头对弘晖道:“栋鄂氏不是小门小户的,不可轻忽了,她人虽然进府了,并不是说就是你的人了。等你阿玛回府了,我跟他请个吉利日子, 你们再圆房。”又说德亨:“你也老大不小了, 该懂些避讳了, 别什么话都往外说, 让人听了不像样。”
两人乖乖低头应道:“是,额娘,儿子知道了。”
看着两个乖儿子,四福晋满意点头,吩咐道:“我这里不用你们了,你们回东院儿歇息去吧。赶明儿,你们还要随我去端静公主府贺喜呢。”
“是。”
两人一直等四福晋走的看不见背影了,德亨才小心跟弘晖道:“额娘似乎不喜欢栋鄂格格?”
四福晋刚才那番话的意思是,栋鄂格格虽然进府了,但你们别说洞房了,就连见面都不行。要等胤禛回府之后,算出个吉利日子来,办了酒,两人才能正式洞房,成为两口子。
看似是对栋鄂格格的重视,但这个吉利日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新娘都进府了,还不让新郎官见面,这怎么看,都不像是隆重的样子吧?
弘晖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道:“我现在才发现,后宅这些事儿太磨人了,还是都交给额娘管吧,我都听额娘的。”
德亨:……
德亨悄咪咪问道:“你是不是被钮祜禄家的大小姐给吓到了?”
“怎么会!我会怕她?”弘晖矢口否认。
德亨:“……弘晖,你…太刻意了。你不用这么认真的,真的。”
弘晖恼羞成怒:“好啊你,你今天是不是就不让我痛快了?”说着就要去挠他痒痒肉,德亨边逃边躲,喊冤道:“我都是为了谁,我都是为了谁……哎哟,明天还得去给乌苏苏贺喜呢,你下手轻点啊……”
这次大选,几乎所有适龄皇孙和宗室子弟都被指婚了,比如废太子的长子弘皙,胤祉府上的弘晟,胤禛府上的弘晖,胤祺府上的弘昇……
这次大选,也可以叫做皇孙媳妇大批发,凡是生于康熙三十七年之前的适龄皇孙都被指了嫡福晋。
到了四福晋现在的地位,能让她亲自去府上贺喜的少之又少,去端静公主上贺喜,除了贺端静公主嫁女之外,还要贺女儿嫁回了皇家。
乌苏苏被指给了弘皙做嫡福晋。
和弘晖一样,弘皙除了被指乌苏苏做嫡福晋之外,还另外指了一个汉军旗秀女做格格。
从这次给小辈指婚上,可以看出未来朝廷权利主体动向发展。
自从顺治朝开始,皇后就跟蒙古无缘了,到了康熙帝,一连死了好几任皇后,但没有一个是蒙古贵女,到了给儿子们指婚,除了十阿哥胤的原配嫡福晋来自草原,其余儿子,都是满洲著姓出身。
反倒是给铁帽子王们指婚,嫡福晋和侧福晋,大多是出自蒙古诸部。
反向来看,凡是被指婚蒙古贵女的,基本上与皇位无缘了。
所以,废太子废了,而且是废的彻底。废太子没有嫡子,他的长子弘皙被指婚蒙古贵女,和显亲王衍潢一样,都是公主之女,算是宗室王公的待遇了。
同时,康熙帝也给出了个信号,虽然二阿哥胤礽不是太子了,现在也还圈禁着,但他的儿子和其他皇孙一样,各种待遇上不会多,但也一分不会少。
只是,到底是不一样了。
乌苏苏虽然身份上是公主之女,但是养女,她的父亲被康熙帝圈禁了,她的长兄跟她不是一个生母,她的养母端静公主,本身也不如端敏、荣宪、恪靖这些公主受宠和受重视,虽然有个兄长敏珠尔喇布坦,但敏珠尔喇布坦并没有受袭郡王爵位,年纪也还小,当差有限,更别提功劳……
所以,在家世实力上,乌苏苏比不上钮祜禄采采,这也是临指婚前,端静公主甚至要将乌苏苏给德亨做侧室的玩笑话都说的出来原因。
再说格格,弘皙的格格是个平平无奇的汉军旗秀女,这个不多做解释,弘晖的格格是胤祉的内侄女儿,栋鄂氏也是满洲大姓,能比吗?
弘晖这一正一副配置,直接甩胤禛当年大婚时候三条街去。
这也就难怪德妃会兴高采烈的将四宫都请到永和宫,一起接待钮祜禄采采了。
实在是,康熙帝太给永和宫面子了。
经此大选之后,京中势力发生了微妙的扭转,胤禩前所未有的感到了喘不过气来的压力,这就是后话了。
德亨对弘晖娶媳妇的事儿参与不多,事实上,各府摆酒庆贺的宴席他也几乎都没有参加,他刚到端静公主府没一会,就被胤禛给叫到了畅春园。
康熙帝让皇子们参赞政事,各有负责。
以前胤禛在工部给兄弟王公们盖房子娶媳妇,后来就负责修补城墙,再后来就是修补河道,这两年,随驾办差种类就多了,甚至包括了祭祀祖宗、天地等,前些日子,他又主张海运运粮运银,所以,现在内阁一有关于海盗、捕鱼等折子,就都先拿来给他看。
端静公主带着儿子女儿目前就住在畅春园里,所以,德亨到内阁到的很快。
内阁人不多,因为大多数人要么在兴庆苑修书,要么都跟着康熙帝巡视京畿去了。胤禛这次没去,他留下来看家。
胤禛拿了几个折子给德亨看。
有东京辽阳驻扎总兵上的折子、有山东登州驻扎将军上的折子、有浙闽总督范时崇上的折子、浙江巡抚黄秉中上的折子、福建将军祖良璧上的折子、还有兵部的题奏等,全部都是有关于海防海盗的。
德亨奇怪:“怎么一下子多出这么多海盗来?”
以前也不是没有关于海上剿匪的折子,但都很少,一年也就一件两件的小案子,涉事人员也就五六人,算什么“海盗”啊。
德亨严重怀疑,以前那些小打小闹都是凑数的,表明沿海地方官员不是尸位素餐,他们是有在管海防的,瞧,这些抓捕的海盗就是我们的政绩。
将两个小儿女如此,都忍不住掩唇笑了起来,打起了眼神官司。
那是一句调侃的话都不能说出口的,怕两个孩子害羞之下,好事变坏事了。
德妃笑道:“弘晖,我院子太平缸里养的锦鲤有点不大精神,你去替我看看去。”
弘晖如蒙大赦,立即站起身来行礼:“是,娘娘。”
闻弦歌知雅意。就在刚才,钮祜禄夫人跟德妃说了,采采擅养鱼,而且,永和宫怎么会有“不大精神”的锦鲤,所以,这是一个借口。
钮祜禄夫人就说了:“禀娘娘,奴才孙女儿在养锦鲤上有些心得,不如让她去给娘娘看一看?”
德妃忙道:“再好不过了。采采?”
采采忙起身福礼:“娘娘。”
德妃笑道:“好孩子,你随弘晖去,帮我看看那锦鲤怎么了,可好?”
采采恭敬应道:“奴才谨遵娘娘懿旨。”
德妃笑眯眯:“弘晖,快带采采去吧。”
弘晖:……
德亨目送弘晖同手同脚的带钮祜禄大小姐看那“不大精神”的锦鲤去了,等两人出了门,呲溜一下来到依尔哈和萨日格这里,八卦兮兮问两个妹妹:“你们觉着这位大嫂怎么样?”
依尔哈先小声道:“说话怪好听的。”
萨日格摇头晃脑:“是个有手段的。”
德亨忙小声道:“你该夸她为人和气圆融。”
萨日格受教小鸡啄米点头,又道:“果然是大家族教出来的,说话绕弯子,还怪好玩儿的。”
周围人都是德亨这样说话做事打直球的,不需要萨日格动脑筋就能明白什么意思,这一下子来了个爱绕弯儿的,跟猜谜语似的,萨日格就觉着很有趣儿。
依尔哈苦恼道:“她这样说话,我都听不懂,以后可怎么办?”
萨日格劝慰她:“多听几次就能听懂了,或者等她过门了,你跟她说,你听不懂弯话,让她说直话好了。”
依尔哈将信将疑:“这样可以吗?”
萨日格:“为什么不可以,你可是王府格格……”
德亨:……
知道了,经过初步相处,妹妹们也很喜欢这位钮祜禄家的大小姐。
第229章
从永和宫回王府路上, 德亨时不时的就要看一眼弘晖,想看出他对这个媳妇儿什么看法,或者是否满意。
但很可惜, 弘晖似乎得了胤禛的衣钵,修炼了某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神功,不管德亨怎么看,除了一张云淡风轻的脸, 什么都没看出来。
只有在进王府那一瞬间,他才从弘晖脸上看出一种“沉重”感,德亨顿时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个刚进门的小格格等着他去宠幸呢。
德亨很不厚道的哈哈大笑起来,弘晖恼羞成怒瞪他一眼,恨恨道:“等你有这么一天,看我怎么笑话你。”
德亨笑道:“你放心吧,我不会有这么一天的。”又调侃道:“哎哟,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你今晚小登科, 什么时候请酒啊?”
走在前面的四福晋听到了,回头对弘晖道:“栋鄂氏不是小门小户的,不可轻忽了,她人虽然进府了,并不是说就是你的人了。等你阿玛回府了,我跟他请个吉利日子, 你们再圆房。”又说德亨:“你也老大不小了, 该懂些避讳了, 别什么话都往外说, 让人听了不像样。”
两人乖乖低头应道:“是,额娘,儿子知道了。”
看着两个乖儿子,四福晋满意点头,吩咐道:“我这里不用你们了,你们回东院儿歇息去吧。赶明儿,你们还要随我去端静公主府贺喜呢。”
“是。”
两人一直等四福晋走的看不见背影了,德亨才小心跟弘晖道:“额娘似乎不喜欢栋鄂格格?”
四福晋刚才那番话的意思是,栋鄂格格虽然进府了,但你们别说洞房了,就连见面都不行。要等胤禛回府之后,算出个吉利日子来,办了酒,两人才能正式洞房,成为两口子。
看似是对栋鄂格格的重视,但这个吉利日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新娘都进府了,还不让新郎官见面,这怎么看,都不像是隆重的样子吧?
弘晖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道:“我现在才发现,后宅这些事儿太磨人了,还是都交给额娘管吧,我都听额娘的。”
德亨:……
德亨悄咪咪问道:“你是不是被钮祜禄家的大小姐给吓到了?”
“怎么会!我会怕她?”弘晖矢口否认。
德亨:“……弘晖,你…太刻意了。你不用这么认真的,真的。”
弘晖恼羞成怒:“好啊你,你今天是不是就不让我痛快了?”说着就要去挠他痒痒肉,德亨边逃边躲,喊冤道:“我都是为了谁,我都是为了谁……哎哟,明天还得去给乌苏苏贺喜呢,你下手轻点啊……”
这次大选,几乎所有适龄皇孙和宗室子弟都被指婚了,比如废太子的长子弘皙,胤祉府上的弘晟,胤禛府上的弘晖,胤祺府上的弘昇……
这次大选,也可以叫做皇孙媳妇大批发,凡是生于康熙三十七年之前的适龄皇孙都被指了嫡福晋。
到了四福晋现在的地位,能让她亲自去府上贺喜的少之又少,去端静公主上贺喜,除了贺端静公主嫁女之外,还要贺女儿嫁回了皇家。
乌苏苏被指给了弘皙做嫡福晋。
和弘晖一样,弘皙除了被指乌苏苏做嫡福晋之外,还另外指了一个汉军旗秀女做格格。
从这次给小辈指婚上,可以看出未来朝廷权利主体动向发展。
自从顺治朝开始,皇后就跟蒙古无缘了,到了康熙帝,一连死了好几任皇后,但没有一个是蒙古贵女,到了给儿子们指婚,除了十阿哥胤的原配嫡福晋来自草原,其余儿子,都是满洲著姓出身。
反倒是给铁帽子王们指婚,嫡福晋和侧福晋,大多是出自蒙古诸部。
反向来看,凡是被指婚蒙古贵女的,基本上与皇位无缘了。
所以,废太子废了,而且是废的彻底。废太子没有嫡子,他的长子弘皙被指婚蒙古贵女,和显亲王衍潢一样,都是公主之女,算是宗室王公的待遇了。
同时,康熙帝也给出了个信号,虽然二阿哥胤礽不是太子了,现在也还圈禁着,但他的儿子和其他皇孙一样,各种待遇上不会多,但也一分不会少。
只是,到底是不一样了。
乌苏苏虽然身份上是公主之女,但是养女,她的父亲被康熙帝圈禁了,她的长兄跟她不是一个生母,她的养母端静公主,本身也不如端敏、荣宪、恪靖这些公主受宠和受重视,虽然有个兄长敏珠尔喇布坦,但敏珠尔喇布坦并没有受袭郡王爵位,年纪也还小,当差有限,更别提功劳……
所以,在家世实力上,乌苏苏比不上钮祜禄采采,这也是临指婚前,端静公主甚至要将乌苏苏给德亨做侧室的玩笑话都说的出来原因。
再说格格,弘皙的格格是个平平无奇的汉军旗秀女,这个不多做解释,弘晖的格格是胤祉的内侄女儿,栋鄂氏也是满洲大姓,能比吗?
弘晖这一正一副配置,直接甩胤禛当年大婚时候三条街去。
这也就难怪德妃会兴高采烈的将四宫都请到永和宫,一起接待钮祜禄采采了。
实在是,康熙帝太给永和宫面子了。
经此大选之后,京中势力发生了微妙的扭转,胤禩前所未有的感到了喘不过气来的压力,这就是后话了。
德亨对弘晖娶媳妇的事儿参与不多,事实上,各府摆酒庆贺的宴席他也几乎都没有参加,他刚到端静公主府没一会,就被胤禛给叫到了畅春园。
康熙帝让皇子们参赞政事,各有负责。
以前胤禛在工部给兄弟王公们盖房子娶媳妇,后来就负责修补城墙,再后来就是修补河道,这两年,随驾办差种类就多了,甚至包括了祭祀祖宗、天地等,前些日子,他又主张海运运粮运银,所以,现在内阁一有关于海盗、捕鱼等折子,就都先拿来给他看。
端静公主带着儿子女儿目前就住在畅春园里,所以,德亨到内阁到的很快。
内阁人不多,因为大多数人要么在兴庆苑修书,要么都跟着康熙帝巡视京畿去了。胤禛这次没去,他留下来看家。
胤禛拿了几个折子给德亨看。
有东京辽阳驻扎总兵上的折子、有山东登州驻扎将军上的折子、有浙闽总督范时崇上的折子、浙江巡抚黄秉中上的折子、福建将军祖良璧上的折子、还有兵部的题奏等,全部都是有关于海防海盗的。
德亨奇怪:“怎么一下子多出这么多海盗来?”
以前也不是没有关于海上剿匪的折子,但都很少,一年也就一件两件的小案子,涉事人员也就五六人,算什么“海盗”啊。
德亨严重怀疑,以前那些小打小闹都是凑数的,表明沿海地方官员不是尸位素餐,他们是有在管海防的,瞧,这些抓捕的海盗就是我们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