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站在大门口看天使走远,心下开始发愁,自家男人不在家,大姑姐(简王妃)也在热河,她一个人,要找谁来体面的办锦绣的大事呢?
亲家母要是来访,或者去雍亲王府请安,她总该有个陪侍的吧?
见到斜对面胡同吹吹打打的,不由问道:“谁家在办喜事呢?”
管家回道:“是阿灵阿中堂家。”
傅尔丹夫人诧异:“前些日子不是才迎娶了觉罗氏进门,怎么又办喜事了?”
办喜事那天她还去喝喜酒了,要说也奇怪,钮祜禄家这喜事办的不伦不类的,不仅喜事办的急,拜堂的时候,只见新娘,不见新郎,可不是怪异?
现在,更加怪异的又来了。
管家小声回禀道:“奴才打探了下,说是刚进门的新媳妇,要带着嫁妆去热河,和咱们的新姑爷会和,然后一起北上,去和新郎团聚去呢。”
傅尔丹夫人眼眼皮子连跳两下,捂着心口问道:“咱、咱们府上妞妞,不会也要等、等好几年都等不来姑爷,自己成亲,自己北上寻夫去吧?”
管家忙“呸呸呸”几声,道:“定然不可能,不说姑爷,就是雍亲王和简王爷,也不能让咱们大小姐受这样的委屈的。”
傅尔丹夫人忙道:“对对对,就算姑爷不看咱们家,成亲的时候,也不能不拜高堂的,雍亲王可受不了这个委屈,定然是不可能的。快,着人来洗地,将我刚才说的晦气话都洗去……”
德亨可不知道未来岳母所想所忧之事,只是送了一沓子家书回京后,他就带着康熙帝派给他的拉锡、纳布森等人,去秦皇岛港和觉罗氏会和。
阿灵阿派遣的人,会护送着觉罗氏,和即将上任的务尔登一起,去天津港,然后由德亨安排的船去接人,接到人后,一起出海,德亨带着觉罗氏北上,从海上回庙屯。
务尔登南下,从海上去琼州府上任。
五月末六月初,南风已经刮起来了,德亨回程,可比来的时候快多了。
在船上,觉罗氏找到德亨,亲手交给了德亨一封信和一个匣子,是锦绣托她送给德亨的。
德亨来的时候想了很多,就是没想过,自己回去的时候,会多一个小媳妇。
不过,也不差就是了。
在福山港,德亨暂且停靠,上岸巡视一下领地。
在虾夷岛,德亨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神秘莫测的领主,一个是出手阔绰为人侠肝义胆的陈家小公子陈家骆。
德亨一上岸,就遇到了吴三和陈五显,两人见到德亨,惊喜非常,纷纷上前打招呼:“陈小兄弟,好久不见,今年又来进货了?”
跟随的拉锡和纳布森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眼中看到了兴味。
德亨笑道:“可不是吗,六月份了,草原上的新羊毛一定已经梳洗出来了,我可得赶在头里,进最掐尖的那一批货。”
陈五显看到德亨身后跟着的拉锡和纳布森,谨慎问道:“后面两位兄弟,是和你一起来的?”
德亨忙在他和吴三耳边道:“是此地领主的贵客,之前在我那便宜姐夫那里见过一面,在码头遇上了,他们要去找巴音千总,我呢,要去办事处找周大当家的,顺路,就一起了。”
陈五显面色变了变,咬牙恨道:“鞑子。”
德亨告诫道:“你可别惹事儿啊,祸是你一个人闯,却要我们所有人一起背锅,你还想不想在这里混了?”
陈五显恨恨啐了一口,扭头走了。
福山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活路,他不想被赶走,就只能眼不见为净了。
陈五显的敌意太明显,拉锡和纳布森掰着拳头上前,就要去揍陈五显。
德亨忙上前挡住两人,用满语急切的和他们说了些什么,好歹将人给拉走了。
吴三看着三人带着跟随的人走远,抹了把汗,决定以后跟那个陈五显走远些。
要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等真走远了,拉锡用蒙古语道:“你怎么把这里弄的鱼龙混杂的,不好管教,”
德亨得意笑道:“鱼龙混杂的才好呢,看到咱们来时候的那长长的一块大岛了吗?上面的人可不安分,总想着来找茬,将这岛打回去呢,有了这些狠人,对面的打过来了,可吃不了好果子。”
纳布森摇头道:“莫要养虎为患才好。”
德亨:“不会的。”
纳布森挑眉:“你这么肯定?”
德亨笑道:“当然,等到了庙屯你就知道了,只要我手里有枪有炮有人,这些人,就不足为虑。”
说着,到了绿营营所,等关起门来,巴音跪地请安:“奴才给主子请安,主子吉祥。”
德亨让起,笑道:“一路走来,我看去年还是荒地的地方,都开垦成农田,秧苗都长出来了,你治理此地有方,辛苦了。”
巴音憨笑道:“都是主子运筹帷幄,奴才不过是按章做事罢了。从河南、山东地方来的汉人,也不知道那手怎么长的,经过他们的侍弄,荒地就能变成耕田,奴才瞧那秧苗壮的,说不得今年就能丰收,主子,咱们真不收田税吗?”
不管从船上收上来多少银子,巴音还是觉着,只有地里长的粮食才算是实打实的税收,对德亨不向农民收田税的行为,巴音始终不能理解。
德亨道:“不收。这地才开荒出来,等养成熟地还不知道要多久呢,他们能自给自足,不要我接济就谢天谢地了,要是在这个关键时候收粮,我怕他们都跑了,这好不容易开出来的耕田,就又成荒地了。”
巴音道:“不会的,只要有土地,那些汉人就不会跑的,主子多虑了。”
德亨仍旧坚持,道:“田税不能收,咱们只收船税,这是虾夷岛的铁规,不容质疑,更不能改动。若有作乱为祸,强自征收田税和人头税的,不管是谁,先拿下,该杀杀,该打打,不好处置的,押入牢中,等我来定夺。”
巴音只好道:“是,主子,奴才记下了。奴才会替主子看好虾夷岛的。”
第261章
德亨说去拜访周大朗, 那是一定要去的,做戏做足嘛。
巴音这里无事,周大朗这里倒是有个消息。
周大朗:“我带人巡视海岸线时, 发现在东北角,有一串延绵大小不一岛屿,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原本以为是荒岛, 谁知道,竟然在上面发现了欧洲人行迹。”
德亨挑眉:“具体是哪国人,能确定吗?”周大朗说的,应该就是千岛群岛了。
周大朗摇头,道:“是去年腊月的事情,可能是躲起来过冬去了,也可能凑巧,没碰到, 只发现了粗陋的码头和简陋的驻点, 没发现人。今年开春之后,我再去, 驻点上多了些污秽杂物,人应是离开了,但看码头修建和驻点上棚舍等建筑,是有些年岁了。”
“我正在带人画那一带的海图,等图出来了,再献给主上。”
德亨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周大朗:“我问过老水手, 说这些岛屿, 从水上看是一个一个的, 但从水下看, 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就跟那山有高有低一样,低的没在水下,就是暗礁,高的山头露在水面上的,就是岛屿。说不得那些露在水面上的岛屿,就是和咱们的虾夷岛连在一起的,那也是咱们的底盘。”
“属下的意思是,迁移一些人过去,或耕种,或打鱼,若是有船去了,就收税,属下再日常巡逻一番,那地方,就算是占住了。”
德亨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就按你说的做。不过,岛屿小的话,耕种可能不合适,你在上面设正经驻点,我再拨给你十条带火炮的船,将那里给守住了。”
周大朗先是喜了一下,又犹豫道:“驻守的话,是巴音千总管辖,属下去做,合适吗?”
有越权的嫌疑啊。
德亨笑道:“临走前,我会召开一次会议,将此事公布说明。谁发现的,谁去守,若以后再有发现的岛屿、陆地,就照此例,可以从办事处领初始物资,作为我个人资助和奖励。就当是不成文的规矩吧,你也可将此消息散播出去,告诉其他有意于此之人。”
德亨不想走官方吗?
看看大清对虾夷岛的态度,德亨实在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和那群走不出京城半步的人去说道理,讲规则。
如果朝廷不给力,那就民间来好了。
民间若有实力去将美洲大陆上的西班牙人、英国人赶跑,就算他们在美洲大陆上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德亨也管不着?
说不得,到时候他还得带着丰厚的礼物亲去致贺呢。
周大朗笑道:“若果真如此,那些人不得疯了。据属下所知,南洋之上,遍布岛屿呢。”就算是有主的又怎么样,谁能打下来,就是谁的。
德亨:“盗亦有道,虽然不走官方,行事也必须要有规矩,这里面的条例,你先起个草稿,也可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咱们一起定下来。以后但凡行事,不管是来此的海盗,还是投奔于此的良人,都照此规矩。”
亲家母要是来访,或者去雍亲王府请安,她总该有个陪侍的吧?
见到斜对面胡同吹吹打打的,不由问道:“谁家在办喜事呢?”
管家回道:“是阿灵阿中堂家。”
傅尔丹夫人诧异:“前些日子不是才迎娶了觉罗氏进门,怎么又办喜事了?”
办喜事那天她还去喝喜酒了,要说也奇怪,钮祜禄家这喜事办的不伦不类的,不仅喜事办的急,拜堂的时候,只见新娘,不见新郎,可不是怪异?
现在,更加怪异的又来了。
管家小声回禀道:“奴才打探了下,说是刚进门的新媳妇,要带着嫁妆去热河,和咱们的新姑爷会和,然后一起北上,去和新郎团聚去呢。”
傅尔丹夫人眼眼皮子连跳两下,捂着心口问道:“咱、咱们府上妞妞,不会也要等、等好几年都等不来姑爷,自己成亲,自己北上寻夫去吧?”
管家忙“呸呸呸”几声,道:“定然不可能,不说姑爷,就是雍亲王和简王爷,也不能让咱们大小姐受这样的委屈的。”
傅尔丹夫人忙道:“对对对,就算姑爷不看咱们家,成亲的时候,也不能不拜高堂的,雍亲王可受不了这个委屈,定然是不可能的。快,着人来洗地,将我刚才说的晦气话都洗去……”
德亨可不知道未来岳母所想所忧之事,只是送了一沓子家书回京后,他就带着康熙帝派给他的拉锡、纳布森等人,去秦皇岛港和觉罗氏会和。
阿灵阿派遣的人,会护送着觉罗氏,和即将上任的务尔登一起,去天津港,然后由德亨安排的船去接人,接到人后,一起出海,德亨带着觉罗氏北上,从海上回庙屯。
务尔登南下,从海上去琼州府上任。
五月末六月初,南风已经刮起来了,德亨回程,可比来的时候快多了。
在船上,觉罗氏找到德亨,亲手交给了德亨一封信和一个匣子,是锦绣托她送给德亨的。
德亨来的时候想了很多,就是没想过,自己回去的时候,会多一个小媳妇。
不过,也不差就是了。
在福山港,德亨暂且停靠,上岸巡视一下领地。
在虾夷岛,德亨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神秘莫测的领主,一个是出手阔绰为人侠肝义胆的陈家小公子陈家骆。
德亨一上岸,就遇到了吴三和陈五显,两人见到德亨,惊喜非常,纷纷上前打招呼:“陈小兄弟,好久不见,今年又来进货了?”
跟随的拉锡和纳布森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眼中看到了兴味。
德亨笑道:“可不是吗,六月份了,草原上的新羊毛一定已经梳洗出来了,我可得赶在头里,进最掐尖的那一批货。”
陈五显看到德亨身后跟着的拉锡和纳布森,谨慎问道:“后面两位兄弟,是和你一起来的?”
德亨忙在他和吴三耳边道:“是此地领主的贵客,之前在我那便宜姐夫那里见过一面,在码头遇上了,他们要去找巴音千总,我呢,要去办事处找周大当家的,顺路,就一起了。”
陈五显面色变了变,咬牙恨道:“鞑子。”
德亨告诫道:“你可别惹事儿啊,祸是你一个人闯,却要我们所有人一起背锅,你还想不想在这里混了?”
陈五显恨恨啐了一口,扭头走了。
福山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活路,他不想被赶走,就只能眼不见为净了。
陈五显的敌意太明显,拉锡和纳布森掰着拳头上前,就要去揍陈五显。
德亨忙上前挡住两人,用满语急切的和他们说了些什么,好歹将人给拉走了。
吴三看着三人带着跟随的人走远,抹了把汗,决定以后跟那个陈五显走远些。
要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等真走远了,拉锡用蒙古语道:“你怎么把这里弄的鱼龙混杂的,不好管教,”
德亨得意笑道:“鱼龙混杂的才好呢,看到咱们来时候的那长长的一块大岛了吗?上面的人可不安分,总想着来找茬,将这岛打回去呢,有了这些狠人,对面的打过来了,可吃不了好果子。”
纳布森摇头道:“莫要养虎为患才好。”
德亨:“不会的。”
纳布森挑眉:“你这么肯定?”
德亨笑道:“当然,等到了庙屯你就知道了,只要我手里有枪有炮有人,这些人,就不足为虑。”
说着,到了绿营营所,等关起门来,巴音跪地请安:“奴才给主子请安,主子吉祥。”
德亨让起,笑道:“一路走来,我看去年还是荒地的地方,都开垦成农田,秧苗都长出来了,你治理此地有方,辛苦了。”
巴音憨笑道:“都是主子运筹帷幄,奴才不过是按章做事罢了。从河南、山东地方来的汉人,也不知道那手怎么长的,经过他们的侍弄,荒地就能变成耕田,奴才瞧那秧苗壮的,说不得今年就能丰收,主子,咱们真不收田税吗?”
不管从船上收上来多少银子,巴音还是觉着,只有地里长的粮食才算是实打实的税收,对德亨不向农民收田税的行为,巴音始终不能理解。
德亨道:“不收。这地才开荒出来,等养成熟地还不知道要多久呢,他们能自给自足,不要我接济就谢天谢地了,要是在这个关键时候收粮,我怕他们都跑了,这好不容易开出来的耕田,就又成荒地了。”
巴音道:“不会的,只要有土地,那些汉人就不会跑的,主子多虑了。”
德亨仍旧坚持,道:“田税不能收,咱们只收船税,这是虾夷岛的铁规,不容质疑,更不能改动。若有作乱为祸,强自征收田税和人头税的,不管是谁,先拿下,该杀杀,该打打,不好处置的,押入牢中,等我来定夺。”
巴音只好道:“是,主子,奴才记下了。奴才会替主子看好虾夷岛的。”
第261章
德亨说去拜访周大朗, 那是一定要去的,做戏做足嘛。
巴音这里无事,周大朗这里倒是有个消息。
周大朗:“我带人巡视海岸线时, 发现在东北角,有一串延绵大小不一岛屿,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原本以为是荒岛, 谁知道,竟然在上面发现了欧洲人行迹。”
德亨挑眉:“具体是哪国人,能确定吗?”周大朗说的,应该就是千岛群岛了。
周大朗摇头,道:“是去年腊月的事情,可能是躲起来过冬去了,也可能凑巧,没碰到, 只发现了粗陋的码头和简陋的驻点, 没发现人。今年开春之后,我再去, 驻点上多了些污秽杂物,人应是离开了,但看码头修建和驻点上棚舍等建筑,是有些年岁了。”
“我正在带人画那一带的海图,等图出来了,再献给主上。”
德亨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周大朗:“我问过老水手, 说这些岛屿, 从水上看是一个一个的, 但从水下看, 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就跟那山有高有低一样,低的没在水下,就是暗礁,高的山头露在水面上的,就是岛屿。说不得那些露在水面上的岛屿,就是和咱们的虾夷岛连在一起的,那也是咱们的底盘。”
“属下的意思是,迁移一些人过去,或耕种,或打鱼,若是有船去了,就收税,属下再日常巡逻一番,那地方,就算是占住了。”
德亨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就按你说的做。不过,岛屿小的话,耕种可能不合适,你在上面设正经驻点,我再拨给你十条带火炮的船,将那里给守住了。”
周大朗先是喜了一下,又犹豫道:“驻守的话,是巴音千总管辖,属下去做,合适吗?”
有越权的嫌疑啊。
德亨笑道:“临走前,我会召开一次会议,将此事公布说明。谁发现的,谁去守,若以后再有发现的岛屿、陆地,就照此例,可以从办事处领初始物资,作为我个人资助和奖励。就当是不成文的规矩吧,你也可将此消息散播出去,告诉其他有意于此之人。”
德亨不想走官方吗?
看看大清对虾夷岛的态度,德亨实在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和那群走不出京城半步的人去说道理,讲规则。
如果朝廷不给力,那就民间来好了。
民间若有实力去将美洲大陆上的西班牙人、英国人赶跑,就算他们在美洲大陆上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德亨也管不着?
说不得,到时候他还得带着丰厚的礼物亲去致贺呢。
周大朗笑道:“若果真如此,那些人不得疯了。据属下所知,南洋之上,遍布岛屿呢。”就算是有主的又怎么样,谁能打下来,就是谁的。
德亨:“盗亦有道,虽然不走官方,行事也必须要有规矩,这里面的条例,你先起个草稿,也可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咱们一起定下来。以后但凡行事,不管是来此的海盗,还是投奔于此的良人,都照此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