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自己没银子怎么办呢?
  从国库借呗,反正也是为了随驾建的宅子园子,都是为了更好的侍奉皇帝,别人能借,我自然也是能借的。
  如果说,十多年前官员从国库里借银子是真的手头紧,为了救急、为了周转,不得不从国库借,等发了俸禄和赏赐,再还上就是了。
  那么这十来年,官员从国库里借银子,那就是攀比之风作祟了。
  如今,国库已经空虚到,康熙帝都不能视而不见的地步了,所以,他开始下令追缴欠款。
  最后,这个差事,兜兜转转的,落在了胤禛头上。
  德亨都可以想象,胤禛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德亨虽然人不在京城,但他是有助援的。
  他的助援,就是给康熙帝修缮南海子,建造行宫。
  讨康熙帝高兴了,康熙帝看不到他,但能看到胤禛啊,胤禛追讨不来欠银,就不至于让老爷子太过为难他,建了他就不高兴了。
  近两年春天,康熙帝不大爱巡视京畿了,一来是为太后薨逝伤心难过,伤了身体,更是没那个体力和精力了。
  二来,南海子实在是太破旧了,墙体多处坍塌不说,行宫更是修修补补,住的一点都不舒服。
  德亨第一次跟随康熙帝出巡,就是去南海子。
  南海子给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破旧和陈朽。
  德亨到现在都还记得,他第一次在雨中看见南海子围墙时,如蚯蚓一般流淌下来的黄泥水,和跪在黄泥水里淋雨迎驾的海户民。
  德亨知道康熙帝的捉襟见肘,也知道胤禛现在正是举步维艰之时,就跟地方上想要上进的官员一般,为报皇恩,提出要为康熙帝修缮南海子,为皇帝在南海子建一所行宫的请求。
  所有耗费,全都由德亨承包。
  收到德亨的请求后,康熙帝大喜过望。
  当然,德亨没有说的那么直白,说皇上啊,我看南海子破的您都不爱去了,我为您修一修,您继续去住吧。
  掉价儿。
  让皇帝看了怎么想,哦,嫌弃朕的行宫破,你怎么不嫌弃你的国公府破呢?
  在信里,德亨是这样说的:
  “……皇上,臣年年在外,时常想起和皇上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尤记得第一次随您出行,去的是南海子……不知今日之南海子如何了?放鹰台还好吗……大水泡子里的野鸭子还那么多吗……南红门内的行宫围墙,臣记得有一块红墙皮掉了,已经修补好了吗……”
  康熙帝看了信,就回道:“……朕近些时日,少有去南海子,行宫无人居住,恐已荒废了……”
  德亨回:“怎么能荒废了呢?皇上,您应该多去南海子散散心,若是行宫住的不合圣心,臣有一妄想……”
  那些时日,每每见到八旗王公、朝廷众臣们,康熙帝都要夸上德亨两句,说臣子当中,能当大任的,无以出德亨之右者。
  听的远在外海的德亨都摇头叹息不已。
  但不管怎么说,修一所园子,建一座行宫,如果能保自己太平无事的话,还是值得的。
  在建材、人工俱全的情况下,修建一座行宫并不太难,不到一年时间,南海子外围墙和行宫就都修建好了,现在,开始朝里面填家具摆设了。
  这一年,往京里运输大木、金砖、水泥、石材等建筑用料,就是陈家孝负责的,从民间采集这些材料,绕不开江宁苏杭等江南之地。
  所以,这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陈家孝都在苏杭。
  即在苏杭,就绕不开李家。
  曹寅、曹连生(曹顒)已经过世了,如今接任江宁织造的,明面上是过继给曹寅为继子的曹頫,但曹頫不通经济学问,实际掌管江宁织造诸多事务的,是李煦。
  李煦还担着杭州织造,为了还接驾亏空,他还兼管着两淮盐务,再加上一个江宁织造,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
  所以,真正做事的,是他的长子,李鼎。
  李鼎知道陈家孝为德亨做事,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就起了将爱女许配的心思。
  有参加大选、小选资格的李家,肯定不会将参选的女儿嫁给陈家孝的,所以,这个女儿,身份上存疑。
  陈家孝心里膈应,但又实在绕不过李家,可巧,两广商总齐齐去杭州请人,陈家孝大喜,他连即将要开窑的官窑瓷器都不看了,直接登船走人。
  这些心思,陈家孝是不会说给德亨听,惹他厌烦的,他只说了打家具的木材问题。
  陈家孝道:“据芳菲姑娘所说,印度多产有紫檀木,尤其是小叶紫檀,所见甚多,但印度现在是洋人盘踞,若是我派遣陈氏海船去采购,要注意些什么,还要请大哥示下。”
  若只是去做生意,要什么示下啊,直接开船去就是了。
  但他这不不是普通商人嘛,德亨和两国海战才刚赢了,这个时候要去印度,不得听听老板什么指示?
  咱们这次去,是只做木材生意,还是再顺便做些设呢么其他的?
  德亨笑道:“若是你半个月前来,我可能还要有一番布置,现在嘛,正是时候。”
  陈家孝兴奋的眼睛都要放光了,凑近了些,道:“大哥的意思,是可以去攻打马六甲了?”
  而且,德亨有意马六甲,且派了先头商队去打前锋的事情,他们陈氏也是有参与的,如今,这个开战的时机终于到了吗?
  德亨摇头,道:“马六甲海岛诸多,上面还有不少的岛国势力,我们是去征服,建立新的秩序的,不是去屠杀奴役的,洋人不是那么好打的……和洋人开战,还不到最好时机。目前,还是以做生意为主。”
  见陈家孝有些失望,德亨不由失笑道:“你还没打消领军作战的念头呢?”
  陈家孝笑嘻嘻道:“大哥,我也想像大哥一样,建功立业嘛。”又瘪了嘴叹气道:“我也知道,只要我一日不通过军官考核,大哥就一日不会让我领军作战。”
  陈家孝或许在读书和做生意上有两下子,但在领军作战上,他是个白痴。
  地地道道的军事白痴。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他倒是倒背如流,但等上了沙盘,他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
  若明知道他是个军事白痴,还让他领着船队去作战,那就是让他去送命。
  德亨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德亨:“你知道就好。”
  陈家孝:“那,大哥说现在‘正是时候’是什么意思?”
  “主子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试着接手葡萄牙的部分势力了,是吗,主子?”芳菲洗漱过后,换了一身轻便简单的家常衣裳回来,听到两人三言两语的话,猜到两人正在说的事,接口道。
  虽然已经看了很多年,但芳菲一出现,陈家孝还是会被惊艳一下,继而笑道:“这么说,佩德罗已经被大哥收服了?”
  芳菲也去看德亨,她刚才看到佩德罗从德亨这里离开,不知道两人谈的怎么样了。
  德亨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而是道:“佩德罗只是我们的一块敲门砖,一块试金石。南洋是我们的地方,我们要想真正掌握这里,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不可太依赖他人。”
  两人都郑重应下。
  德亨道:“不管佩德罗那边会是什么回答,印度之行,势在必得。”
  芳菲道:“就交给我吧,印度我也去过几次,与那边土著有过接触,我可以继续拉拢他们,好成大事。”
  陈家孝忙道:“我也去,我还要收购小叶紫檀呢。”
  德亨刚要张口说些什么,就见芳冰疾步进来,在德亨耳边说了句话,然后递给德亨一封拆开的条子,德亨打开条子一看,顿时眉头紧皱起来。
  第285章
  早在康熙五十四年, 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抢掠哈密,惹的康熙帝震怒,正恰逢与鄂罗斯人谈判, 鄂罗斯皇帝派出远征军兵临准噶尔,康熙帝就趁机派遣三路大军进驻准噶尔,震慑鄂罗斯远征军和策妄阿拉布坦不敢妄动。
  条约签订过程中前后,鄂罗斯远征军被庄敏郡主、嘉仪郡主、土尔扈特人合力歼灭, 策妄阿拉布坦表面恭顺,等清军一撤出准噶尔,趁庄敏郡主回京省亲之时,自己留在伊犁迷惑清廷驻军,另派台吉大策凌敦多布出奇兵长途迂回,奔袭拉萨,杀和硕特藏王拉藏汗,占据西藏。
  康熙五十七年, 康熙帝收到西藏求援, 派遣两只援军从川入藏,皆被大策凌敦多布歼灭。
  康熙五十七年冬, 康熙帝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以天子亲征规格出征西北,安定西藏。
  康熙五十九年,清军从三方五路进军西藏。
  抚远大将军王胤禵、平逆将军延信率众从中路出发,护送新册封的西宁灵童去拉萨坐床。
  年羹尧坐镇四川部署后勤粮草,定西将军噶尔弼和副将岳钟琪率领川滇军打穿四川入藏通道, 说服藏地贵族率藏军、百姓归降, 从南路进入XZ。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