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25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娘子既已做出决定,反而没了方才的柔弱胆怯,说出这话来,也不曾掩饰。
  只是跪在佛前,等待他的指示。
  赵都安缓缓在殿内踱步,思索着,如何用这件事做文章。
  片刻后,他心头隐隐有了个计划,道:
  “很好。这个线索,很有价值。”
  他并不担心林娘子说谎。
  因为这个答案非常好验证,以他如今的身份,想要弄到元妃的画像,甚至找机会亲眼目睹,都并非难事。
  “大人,我需要做什么?”林娘子复仇心切,格外主动,说话时,眼神中带着迫切的刀子。
  所以说,绝对不要低估女人。
  尤其是绝境中,重新抓住希望的女人。
  “这样……”赵都安沉吟片刻,问道:
  “你近期,还能想办法再出来一趟么?”
  林娘子犹豫了下,道:
  “有些难,但若我虚与委蛇,应该可以,我可以说再来神龙寺还愿。李应龙对我的一些要求,还不算为难,一般会同意。”
  赵都安点头,说道:
  “那好,我需要你想办法,尽可能套取有关他与元茹的情况,但不能令他察觉,你在刻意套取。
  如果可以,最好弄到一件李应龙常年用的器具,能代表他本人的东西,更准确来说,是元茹能认识的东西。”
  在江南地界,曾只差一步便踏入花魁行列的艺妓又岂会是愚蠢之辈?
  闻弦音知雅意,林娘子目光闪烁,隐隐猜出这位赵大人的想法。
  但聪慧地没有挑明,只是点头:
  “奴家知道了。大人还有吩咐吗?”
  赵都安摇了摇头:
  “你只做好这些就够了,本官会派人盯着李家,你出来时不用考虑太多,只要想办法制造独处的机会,自会有人与你接触。”
  如今执掌梨花堂的他,手底下并不缺乏心腹干将。
  林娘子表示记下,说道:
  “奴家在殿中已许久了……”
  “恩,回去吧,记得小心些,不要被李家人察觉异样,否则……本官倒是不会有任何损失,但你的安危,却说不准了。”赵都安淡淡道。
  这次,随手尝试布局,于他而言,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没结果。
  毕竟他与李家早已撕破脸,赵都安并不担心,李应龙知道自己在搞事。
  但这位六夫人,若事败,下场可想而知。
  “大人且放心,是奴家自己的选择,只希望事成之后,大人不忘今日所说,奴家便已感恩戴德,大恩不敢忘。”
  林娘子款款行礼。
  “去吧。”
  赵都安迈步,径直消失在佛殿两侧的帷幔后。
  林娘子望着他消失的背影,又抬眸看了眼殿内巨大慈悲的药师佛。
  心想,莫非自己的祈祷,真的应验了么?
  摇摇头,她飞快整理仪容,推门走出佛殿时,脸上已是再无半点异样。
  台阶下方。
  等候的丫鬟与护院同时望来,看到她脸上泪痕,愣了下,但都没有任何意外。
  六夫人以泪洗面,又不是秘密。
  “回府吧。”
  林娘子平静说道,隐隐有了些夫人的威严气度。
  表演……对她这个曾名动江南的艺妓而言,本就是最擅长的事。
  ……
  等三人离去。
  佛殿内,赵都安才慢条斯理走出来,静立不动。
  不多时,侯人猛与钱可柔从远处走来:
  “大人,事情办妥了?”
  “恩,那些和尚如何?”
  “大人请放心,咱们诏衙虽不招这帮和尚待见,但咱们背后可是陛下,今天神龙寺不会有人‘记得’大人您来过这。”
  “很好,那就走吧。”
  “大人,咱们回衙门?还是……”
  赵都安走了两步,略一沉吟,问道:
  “陈正儒和许翰林那对师徒,放了没有?”
  当日,女帝下令,马阎执行,将带头骂赵都安那帮文人都抓了回去,收拾了一通。
  不过归根结底,只是骂几句,不是大罪。
  主要的目的是杀鸡儆猴,所以一帮人被收拾一通后,也就陆续放人了,算是给了个深刻教训。
  钱可柔说道:
  “哦,那两个翰林院的文人啊,前天刚释放,大人,您要把他们重新抓回来吗?那个许翰林咱们能直接抓,但陈正儒毕竟是大学士,还得找督公才……”
  “不必,”赵都安眯起眼睛,似乎想到了某种有趣的事,嘴角扬起:
  “不必那么麻烦,这样……”
  他低声吩咐,两人专注听完,面面相觑。
  都生出同样一个念头:
  大人他……又要算计人了!
  ……
  ……
  傍晚。
  京城醉仙楼内,许明远坐在一间包厢中,与一群同样被释放的文坛友人觥筹交错。
  前天,缴纳罚金,且受了一顿不轻不重刑罚后的许翰林,终于从诏狱那个恐怖的地方出来,重新回到人间。
  先回了家,与家人团聚。
  之后,他本以为以自己的人脉身份,会有许多读书人前来,为他“接风洗尘”。
  结果,许明远从白天等到日暮,往日里门庭若市的许家门槛,愣是无一人踏入。
  “一群鼠辈!”
  许明远大骂。
  明白是那群往日里道貌岸然,将圣人之学挂在嘴边的读书人不敢接触自己。
  生怕因此得罪女帝,得罪太师,甚至惧怕那个赵都安。
  不由感慨,太师当日骂的也真不算错。
  愤懑睡下后,翌日去了翰林院,也是无人搭理。
  倒是老师陈正儒待遇比自己好太多。
  出狱后,就被小阁老李应龙亲自接走,只怕还见了相国。
  陈正儒在李党中,权势虽不大,但名望不小。
  此番替李应龙背锅,李彦辅必须出面安抚。
  许明远无奈,只好去寻那批同样释放出来的文人。
  得知大家处境相仿,一群人报团取暖,报复似的一连两日,饮酒消愁。
  关起门来大骂不公,大骂赵贼。
  “许兄!要说,我们这些人被当做弃子也就罢了,你可是深受相国大人器重,更是陈大学士的弟子,怎么竟也被冷落么?为何不寻小阁老?”
  酩酊大醉间,一名读书人吐着酒气,说道。
  许明远脸色尴尬,不知如何回答。
  旁边另一人道:
  “此言差矣,这段时日,朝堂上风起云涌,可谓一片混战。
  小阁老便是那中军大将,事务繁忙,想必是抽不出空来,这才冷落了功臣。
  否则,单明远兄这次入狱受苦的功劳,便理应受赏,你们说,对不对?”
  一群醉醺醺的读书人纷纷附和。
  却没发现,许明远如芒在背,脸色通红。
  功臣?
  呵,打了胜仗的才叫功臣,自己这败军之将,算什么?
  他不敢说,自己昨日私下里,去李府拜访,结果吃了闭门羹的事。
  毕竟,经此一事后,他已经彻底得罪了董太师与修文馆一系,更被陛下厌恶,能依靠的,也只剩下李应龙。
  而这一切,都拜“赵都安”所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