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49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令不少盼着徐祖狄与赵都安再次爆发冲突的乐子人大失所望。
  京城再次获得了难得的平静,可随着冬日渐进,湖亭开市的话题也逐步升温,成为了朝野内外关注的焦点。
  而就在大虞正式迎来“立冬”,步入冬季的那天,一艘官船扬帆,乘着凛冽北风朝湖亭而去。
  ……
  ……
  哗哗——
  官船劈波斩浪,风帆烈烈鼓舞。
  装饰的与寻常房间相近的船舱内,赵都安盘膝坐在一块西域进贡的羊毛垫上,双手虚握,双眸紧闭。
  面前地板上摆放一尊兽形香炉,散发出袅袅青烟。
  “呼!”
  突然,无风的船舱中青烟轻轻扰动,赵都安深深吐出一口气,从冥想修行中回归现实。
  撑开眼皮时,黑亮的瞳孔中隐约掠过刺目金光。
  “终于晋级神章中品了!”
  赵都安脸上难掩喜色,经过这段时日的“消化”,蛊惑真人自爆带来的魂力助推下,他终于平稳地迈入神章中品境界。
  佛道斗法在初秋,彼时踏入神章,如今才过了三个月,就再跨上一层小境界。
  “按照这个速度,我岂不是年前就能高品,明年入‘世间’境?达到与贞宝双修的最低门槛?恩……前提是还有第二个蛊惑真人给我送经验。”
  赵都安不禁遐想。
  小境界的突破,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除了气海充盈外,较为明显的能力在于,他具有了“神念”的雏形。
  “现在,我哪怕闭上眼睛,也可以凭借感知,隐约‘看’到外界,虽仍旧模糊,且距离有限,但也很神奇了。”
  “并且,我的反应速度,记忆力,乃至精力等,都有所提升。怪不得贞宝能连轴批阅奏折,高强度工作还不显疲态,修行带来的生命层次升华,的确不俗。”
  赵都安感慨间忽地耳廓一动,听到门外脚步声靠近。
  他隔着门板望去,脑海中忽然勾勒出门后的模糊图影。
  就仿佛眼睛开了透视,“看”到了门后一双踩着牛皮靴的大长腿逼近,伴随着抖动的黑色马尾。
  “海缉司,请进吧。”赵都安嘴角上扬。
  下一秒舱门给推开,露出一张英姿飒爽,眼角点缀泪痣的脸孔。
  海棠一身锦衣官袍,腰间鼓囊囊是插满了飞刀的布袋,眼神惊疑不定地看向他:“你怎么知道是我?”
  赵都安微笑不语。
  海棠眼睛撑大,难以置信道:“你中品了?”
  见后者没有反驳,这位水仙堂主屏住呼吸,神色复杂至极,心中却荡起涟漪:
  她想起赵都安入诏衙时,还是九堂中最弱的一个,如今几个月而已,却已经跻身前列了。
  “有事吗?”赵都安含笑道,默默享受女同事的崇拜。
  海棠收敛思绪,板着脸道:“马上到湖亭了,海供奉叫你。”
  “终于到了么?”赵都安精神一振,跟随前者走出船舱,登上甲板。
  此行他奉女帝命令,来湖亭监察朝廷开市,任重道远,在大运河上飘了好些天,终于抵达。
  ……
  赵都安登上甲板,迎着江面吹来的风,视野豁然开朗。
  广阔的江面上,远处大大小小的船只航行于江面。既有官船也有商船,彼此拉开距离。
  冬日的风并不和煦,哪怕众人一路南下,亦是如此。
  船的桅杆上风帆已经降了一半,降低风速,远处可见山势轮廓,城池码头依稀可辨。
  “大人!”
  他一露面,甲板上随行的梨花堂官差纷纷招呼,这次“四朵梨花”出动的两朵,钱可柔与郑老九留守京城。
  侯人猛与沈倦两个糙汉子率领一队锦衣跟随,船上还有一队禁军为跟船护卫。
  额外借调添了个海棠,作为赵都安的副手。
  “出来了?”
  甲板上,站在栏杆边上的大内太监笑眯眯转身。
  这位真名“海春霖”的供奉之首,此番护送赵都安南下。
  年岁早超出百年的大内宦官没穿那身极为招摇的鲜红蟒袍,身上唯有一条棉布袍子,虽已是年迈,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庞上却是红扑扑的,也不知是气血旺盛,还是冷风吹的。
  “咦?你……入中品了?”
  海公公眼睛一眯,仔细打量一身华服,同样没穿官袍的赵都安,略感惊讶。
  “呵呵,瞒不过公公。”赵都安微笑道。
  老供奉咂咂嘴,忽地看了眼海棠,感叹一声:
  “可惜陛下先出手了,不然公公我还真起了收徒的念头。”
  海棠面无表情,眼睛恼火地瞪了他下:“公公说他就单说他,看下官做什么?”
  海春霖嘿嘿一笑,半点不恼。
  整个朝堂,有几人胆敢这般与老供奉说话?但周围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必如此严肃嘛。”赵都安笑呵呵道,“我若早知,海棠你是海供奉的亲属,咱两个堂口早就更该亲近了。”
  海公公当年入宫时,家里还是有人的。
  彼时也是小门小户,才甘心将子嗣送入宫中做太监。
  海春霖入了供奉后,外头的“海家”也得到了照顾,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保了这一家百年顺遂。
  海棠若论辈分,其太爷爷是海春霖的兄弟,实打实的亲眷。
  她也是海家这百年里,除开海春霖外,第二个修行天赋不俗的,加上心思缜密,办事妥当,才能进入诏衙当差。
  海公公对这个玄孙女也是极为喜爱,但海棠是个不愿依靠背景的,所以愣是只有极少人知晓二者关联。
  “唉,有这么大的背景不用,偏偏要靠自己打拼,出身好的富贵人家子女脑子都这么有大病吗?”
  赵都安得知祖孙二人关系后,心中疯狂吐槽,他过去以为这种事只有在电视剧才有,没想到身边就一个。
  “赵大人,工作时候称职务。”
  海棠翻了个白眼,表示拒绝,语气微讽道:
  “赵大人若关爱下属,可以去关心下那边的两个。”
  赵都安无奈,目光循着她的视线,望向官船甲板的角落。
  那里赫然是贞宝给他安排的另外两名高手护卫。
  浪十八与霁月。
  此刻,那名为浪十八的刀客盘膝坐在甲板一角,长发遮住一只眼睛。
  粗布青衫单薄,他膝上横放一把刀,身旁是那只格外巨大的青皮葫芦,葫芦口敞开,溢出烈酒的香气。
  浪十八手中捏着只破陶碗,眼神直勾勾地发呆,偶尔饮一口碗中烈酒。
  若喝光了,便从大酒葫芦里再捞一碗。
  是个“酒鬼”……
  在其五步外,是一袭红衣,瞳孔中眼白占据大多数如同女鬼般的术士“霁月”。
  她身上永远潮乎乎的,手腕脚腕上原本的禁锢她的锁链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禁锢磨损而留下的疤痕。
  霁月垂着头,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很少说话。
  根据赵都安这一路上的观察,确定她是个深度社恐……
  “公公,我一直想问,陛下安排的这两人,究竟是什么来路?”
  赵都安叹息,轻声求教,“总觉得不大靠谱的样子。”
  老供奉背着双手,笑眯眯慈祥的如同村中长者,笑道:
  “不是与你小子说过?一个北边来的,一个东边来的。”
  我不想听废话……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我这些天观察,那个浪十八虽看似醉醺醺的,像个不羁的江湖客,但隐有去不掉的行伍气,但不浓。只怕曾也是军中强者?北地?京城往北就是铁关道,燕山王的地盘……
  但其在京城,想来与燕山王无关,如此高手又不该籍籍无名,那是朝廷在铁关道屯兵的拒北城人士?我猜得对不对?”
  “至于那个霁月,社恐的厉害……恩,社恐就是畏惧与人接触的意思,口音有点怪,不像青州,也不像滨海道……模样也不是岭南那边日晒偏黑的模样,偶尔还会说些叽里咕噜的方言,莫非是东海千岛上的人?并非大虞朝人士?”
  海公公笑意不改:“你这不是猜到了很多?”
  赵都安苦笑道:“我是想知道更详细些的,不然用的不放心。”
  海公公哈哈笑道:
  “陛下给你的,有何不放心?安心就好,你死之前准保这两个死在你前头。”
  刀客酒鬼仿佛没听到这边议论,依旧呆呆地自饮自酌。
  白瞳女鬼飞快地朝这边瞄了眼,对上赵都安视线后,又嗖地转回头去,默默看着脚上湿淋淋的绣鞋鞋尖。
  “行吧……”赵都安叹了口气,老头子坏得很,愣是不透露半点,但也没法子。
  他扶着栏杆,望向前方的港口与城池,说道:
  “湖亭……在京中就听说临封与淮水交界处,有这样一个地方,最早是前朝开凿大运河的时候,中途建造的停泊码头,后来逐步发展而来。
  至今在六部的册子里还只是个‘镇’,这规模却早已比县城还大的多了,无非孤零零这么一座地盘,运河上商船吞吐,往来交换货物的港口,没有下辖足够的村镇,才成不了县。
  可这岸上楼宇,千帆竞渡的景象,说是如太仓那等的府城,也不意外了才是。”
  顿了顿,赵都安又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