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58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噗嗤!”
  毫无预兆地给他一句逗闷子突袭,徐贞观终于破防,维持不住皇帝的端庄姿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开心的笑容。
  没人知道,这几日她心中积攒了多大的压力,涉及一地边军,与朝堂斗争又不同。
  此刻,得知大事已成,女帝只觉肩膀一松,生出难言的畅快。
  赵都安看的有趣,眨眨眼,揶揄道:
  “陛下就这样与臣站在门口说话么?”
  女帝这才从喜悦中醒来,风情万种地瞪了他一眼,劈手夺过那张请辞的奏折,转身朝书房走进去。
  喜滋滋地翻看起来——活像是个拿到新年礼物的少女。
  ……
  等赵都安也进屋,摘下斗篷,君臣二人落座,女帝自然地询问起细节。
  赵都安便将整个经过,全数讲述了一番,还不忘给其余人邀功:
  “此番能一举奠定胜局,除却陛下的英明领导,袁公把控大局,汤国公也出力不小。”
  徐贞观难掩好奇道:
  “此前袁公向朕透露,他拉你一起参与此事,说的并不详细,现在可以说了吧,你究竟如何让汤国公帮你?”
  女帝很惊奇,因为汤国公的出现,并不在她的计划中。
  原本在她设想的方案中,京城的勋贵集团,很可能帮助曹茂,在“浪十八”的案子上反复纠缠拉扯,少不了多次博弈。
  但在赵都安加入后,这一个原本令她有些头痛的关节,却迎刃而解了。
  “准确来说,并不是臣请动汤国公,而是汤国公从一开始,就暗示了臣可以找他。”赵都安认真道。
  说起这次夺兵权的过程,复盘起来,他同样觉得意外的顺利。
  那一日,他回家路上被袁立阻截,在马车中看了后者给他的一份“绝密资料”。
  其核心内容,便是当年的太子殿下,在拒北城安插的那一批间谍的资料。
  赵都安也是看过后,才猛地意识到,贞宝早已经磨刀霍霍,之前女帝顺水推舟,准许曹茂将浪十八丢入大牢时,就已经开始谋划,借助此案夺权。
  而在得知了“罗克敌”这个大间谍的存在后,赵都安一瞬间联想许多。
  比如汤国公在刑部大牢的出手。
  当时,他以为是对方因汤昭的事情,在还自己人情,但仔细一想,就觉得不对劲。
  还人情的方式有很多,帮他直接打曹茂的脸,无疑有些过了。
  哪怕二者有矛盾,也有些突兀。
  在意识到这点后,赵都安仔细回想,这次年关,诸多将领回京。
  汤国公是唯一毫无保留的,非但唯一的儿子始终放在神机营,不调走,回京一趟,还特意将女儿也带了回来。
  哪怕一开始不给他面子,但也只针对他,而不是朝廷。
  “臣那时才恍然察觉,在汤国公的立场上,他去刑部帮我撑腰,看似是还臣人情,实则是在表明立场。”
  赵都安感慨道:
  “赵师雄的不归,必然令汤国公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向朝廷表忠心,尤其臣得知两位国公本就有宿怨,干脆顺水推舟,上门与汤国公表达了臣想弹劾曹茂的想法。
  汤国公答应的极痛快,几乎是主动揽下了说服勋贵的任务……
  而一位先帝时期的实权国公亲自出面,势必比臣,乃至于陛下去说更恰当……陈国公答应出面,也是意识到了如今虞国局势,不想看到再起纷争。”
  赵都安说完这些,心头同样感慨。
  可以说,夺权曹茂,是他过往扳倒权臣中,最顺利的一次,但仔细想想,又不意外。
  因为在这场夺权中,曹茂几乎完全处于劣势。
  他若不回京,或许还会异常艰难,但从他回京那一刻起,就如踏入蛛网的飞虫.
  女帝、汤国公、陈国公、袁立、罗克敌……从各个方向,封锁绞杀。
  赵都安在其中,起到的最大作用,除了鼓动舆论,便是穿针引线,将各方势力联合起来,以发起雷霆一击。
  如此阵仗,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曹茂败的不快,反而才稀奇。
  而从另外角度看,一年前的赵都安,还是个只能狐假虎威,才能勉强调集人手,艰难扳倒强敌的小人物。
  可今时今日的他,早已实际上手握大权,合纵连横,这次能如此顺利,又何尝不是因为他地位早已不同于往日?
  “汤国公有心了,”徐贞观听完,亦颇受触动,自嘲般道:
  “若那些将领,皆如汤国公一般,朕又何愁江山不固?”
  赵都安迟疑了下,试探道:
  “那赵师雄……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提起这个名字,徐贞观美眸含煞,却终归还是深吸口气,缓缓道:
  “且安抚为上。”
  赵都安点头,并不意外。
  这是最好的办法,赵师雄不回来,就难以制衡,尤其曹茂解甲的消息传开后,赵师雄更不敢回来了。
  “慕王屡次拉拢赵师雄,如今只怕初见成效。”
  徐贞观叹息道:“虞国病重已久,不宜操刀过急,好歹如今解决了拒北城的风险,北方的燕山王便难以成隐患了。”
  赵都安想了想,说道:
  “汤国公与我透露,他这次之所以听到臣与小公爷的传言,乃是西平道的河间王透露;曹茂得知浪十八身份,虽尚未审问,但想必也与靖王,或燕山王有关。这帮人,还真是挑拨离间的高手。”
  徐贞观轻蔑道:“挑拨离间,终归是见不得台面的伎俩。”
  赵都安点点头,笑道:
  “不过,也多亏他们这一番挑拨,促使汤国公进一步倒向朝廷,曹茂提前跳反。
  经此一事,西平道的河间王,有汤国公压制,铁关道的燕山王有罗克敌制衡。如此八王中,就断了两个。
  再算上已经动摇的淮安王,以及身处岭南,实力最弱,难成气候的琼王……仅剩下四位。”
  徐贞观好笑地瞥了他一眼:
  “你倒是会宽慰人,朕身边的太监都没你会说话。”
  赵都安大惊失色,摆手严词拒绝:
  “臣还需留下有用之身,为陛下操劳,可不敢和公公们比。”
  徐贞观啐了一声:“恬不知耻。”
  赵都安惊讶了:
  贞宝竟然听懂了?厉害了我的陛下……
  君臣二人说笑了一阵,赵都安起身告别:
  “若无别的事,臣这就告辞。”
  这次轮到徐贞观愣住了,她匪夷所思地盯着他,心说你不该死皮赖脸,以风雪太大为由,留在宫中过夜吗?
  再不济也要蹭顿饭,这次怎么利落地就走?
  转性了?
  赵都安好似看出她想法,表情认真道:
  “陛下莫非以为,臣当真是那轻佻之人?”
  说完,见女帝愣愣的,说不出话,赵都安拱了拱手,潇洒地披上斗篷,拿起放在门板的油纸伞,迈步再入风雪,径直离开。
  一口气走出寝宫,赵都安才嘴角微微上扬:
  “贞宝啊贞宝,看我给你上点套路……”
  舔狗一直舔,只会被当做理所当然,适当地转性,反而会起到奇效。
  ……
  寝宫内。
  徐贞观静静站在门口,望着赵都安离开的方向,陷入沉思。
  附近的女官们小心翼翼偷瞄,一个个交换眼神:
  陛下这是怎么了?方才不还挺高兴的么……
  还有,这次赵大人离开的好快,不留下过夜了么?
  忽然,遏制不住八卦之心的女官们被一股视线注视,缩了缩脖子,垂首向从远处走来的莫昭容行礼。
  再不敢多想。
  “第一女官”莫愁走到女帝身旁,轻声问:“陛下?”
  徐贞观这才回过神,她看了心腹的侍女一眼,忽然鬼使神差问出一句:
  “赵大人这几个月,屡次立功,朕是不是忘记赏赐他了?”
  “啊?”莫愁呆了呆。
  徐贞观自言自语了几句含糊句子,忽然仿佛有了什么决定,说道:
  “再过几日,就是新年,届时按照规矩,皇帝当摆下‘大宴仪’,朕须在皇宫宴请百官,一同过除夕……你将东宫属官叫来……一切都要保密,不得泄露。”
  女帝低声吩咐了几句,莫愁起初茫然,逐渐转为愕然之色:
  “陛下,这……不合适吧?赵大人只是个四品指挥佥事,如何能……”
  徐贞观沉吟了两秒:“那先给他升个官?”
  又愁眉苦脸道:“可有点来不及了啊。”
  “……奴婢这就去东宫!”
  莫愁忙打断女帝的胡思乱想与奇妙想法,领命离去,脚步匆匆,近乎逃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