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74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都安摇摇头,指了指身后的雾气:“就在后头。”
  见一群人下意识屏息凝神,紧张戒备的模样,赵都安有点好笑地,用云淡风轻的语气道:
  “放松点,反贼恒王已被本官生擒活捉,正要带回营地。”
  生擒……活捉?袁锋难以维持如临大敌的姿态,错愕地望向赵都安。
  小公爷也怔了怔,年轻英朗的脸上,带着一丝丝不敢确信。
  “哒哒哒……”
  这时,水蒸气凝结的雾气飞速消散,雾中更多的人走了出来。
  赵都安麾下的那一队火枪骑兵走出,人人衣衫完好,没有经历厮杀的痕迹。
  最前头的两匹战马被空出来,由行走的士兵牵着缰绳。
  一匹战马上,趴着被牛皮绳捆缚,易容乔装后的青州王徐恒,处于昏迷状态。
  另一匹马上,同样趴着一名沉淀着岁月风情的女子,乃是同样昏迷的萧冬儿,身上的绳索已被割断,只是为了稳固,又在腰肢上缠了一条绳子,固定在马鞍上。
  在那场厮杀开始前,恒王将萧冬儿所在的马车丢在火海外。
  后面哪怕因火海扩散,意外波及,但在徐恒的刻意控制下,车厢中的萧夫人并未被烧死,只是被热浪闷晕了。
  “徐恒被我刺伤,不过伤势不致命,死不了,带回去再教军中医师包扎一下,本官需要将这对父子押回京城,向陛下复命。”
  赵都安随口道:
  “东湖萧家的女家主被恒王绑架,萧家乃是朝廷的皇商,应予以优待,需要带回去调养一番。如今恒王既已被捕,青州叛军失去主子,已再难成气候。”
  恒王当真被生擒了?还救回了民间传闻中,那个虞国第一寡妇?
  袁锋、汤平,以及其余武官都震惊了,面面相觑,突然怀疑徐祖狄给出的情报了——
  若真那么危险,为何赵都安轻松解决?连点伤都没有?
  可随即,众人又想到赵都安从带兵抵达前线,到现在,不过区区几个时辰而已,却已将反王生擒,青州军大败……
  这等平叛速度,简直不是人……
  这就是传闻中的赵阎王吗?连带兵打仗都比我们强?他难道就没有不擅长的领域?陛下到底如何能挖出来这么一个妖孽?
  袁锋等五军营武将恍惚失神,望向赵都安的视线,既敬又畏,心头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
  这等领兵作战手段,怕是连“军神”薛神策都远远不如吧?
  可旋即,众人就将这个可笑的想法抛到脑后:
  仔细想来,赵都安之所以能大胜,一个是依仗火器优势,敌人缺乏了解和防备,才败的彻底。
  二来,众所周知,青州叛军本不擅战,若无恶獠战车与卫显宗的指挥,毫无威胁。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回去?本官还等着察看此战战果。”赵都安淡淡道。
  众人方甫回神,是了,厮杀还没结束呢。
  ……
  然而等赵都安一行人风风火火,返回前线时,不出预料,发现两军交锋已然结束。
  青州军溃败,大营中军旗被砍倒,换了神机营的旗帜。
  火器局主官陈贵等老熟人,正率领士兵,在青州军营地内收押战俘,接手战果。
  得知赵都安生擒了恒王归来,两营将士大喜过望:
  只是一战,非但击溃叛军,连首领都抓了,这等大胜,虞国数十年来,当排第一。
  “石猛呢?没看到他人?”赵都安环视一周,询问道。
  陈贵拱手笑道:
  “青州军虽溃败,但那卫显宗还率领一群精锐,且战且退,朝后败退了,石指挥使带兵追击,尚未归来。”
  这样么……赵都安点了点头,并没有去帮忙的想法,以石猛的战力以及人手,加上士气如虹,根本不会有意外发生。
  唯一不确定的,只有最终战果,比如能否生擒叛军指挥使卫显宗。
  “整个青州叛军,一群庸人,倒唯有这个卫显宗,似是个例外。”赵都安好奇道:“之前此人怎么名声不显?”
  他虽不大懂带兵战阵,但基本的眼力和判断力是有的。
  无论是三败五军营,还是方才结束的这一战中,卫显宗安排的周密、谨慎、临场反应的果决和迅速,都可圈可点。
  若非青州叛军内部争权夺利,人心不齐,想要一战就攻破叛军,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是这样的……”袁锋开口解释。
  赵都安抬手打断他:“去营帐里说。”
  ……
  很快的,他带着一群人,坐在了青州军的大帐内,原本属于恒王的位置。
  “说吧。”赵都安靠坐在椅背上,身心放松,开口命令继续。
  袁锋这才说道:
  “卫显宗此人,之所以名声不显,一个是在青州地方任职,青州在各地军府中排行倒数第二,只比岭南强大。
  另一个,则是其被提拔任职的时间不长,说起来,此人之所以能担任指挥使,还是依靠朝中清流党派的推举。”
  “这个卫显宗,是清流党的人?”赵都安愣了下。
  后者慎重点头,犹豫了下道:
  “当初,正是御史大夫袁立,袁公保举此人上任的。”
  袁立的人?赵都安挑起眉毛。
  ——
  除夕快乐,恩,考虑到马上就过零点了,应该是新年快乐。祝大家和我自己心想事成。
  第505章 回京复命
  青州叛军的“军头”,竟然隶属于袁立那个老阴比的阵营。
  这个答案令赵都安颇为意外,但仔细一想,又不算诧异了。
  虞国已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因此,地方武将的晋升就变得艰难许多。
  更多时候,比拼的并非“战功”、“能力”,而是背景。
  虞国太祖皇帝虽是武人,却推崇文官治国的策略,故而,朝堂上以枢密院为代表的武官集团,地位远低于内阁。
  难以避免的,地方军府的武将官职,也一定程度受到朝堂党派的干预。
  袁立率领的“清流党”作为仅次于“李党”的第二大集团,联手推举安排个指挥使,并不意外。
  “我在京中时,不曾听人提及此事。”赵都安回忆了下,那日朝臣们聚集商讨青州叛军事宜的经过,迟疑开口。
  袁锋苦笑一声,道:“卫显宗虽隶属于清流党,投效恒王,但袁公忠于朝堂,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呵,你确定真实情况,不是朝堂动荡,李党刚造反,诸卿心照不宣,默契地没有在这个关节,去针对袁立?
  以免“清流党”也崩盘,致使朝堂瘫痪?
  赵都安轻哼一声,以他对朝堂厚黑学的了解,若非局势所迫,弹劾袁立的奏书早堆成小山了。
  甭管卫显宗是否代表袁立的意志,总之,保举的人出了这么大问题,身为党魁的袁立一顶“用人不明”的帽子,是摘不掉的。
  恩,我敢打赌,只要等李彦辅政变的事平息下去,接下来,要倒霉的就是袁立……毕竟,朝堂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如今李党覆灭,哪怕出于平衡,清流党也必须被敲打……
  赵都安念头闪烁,忽然问道:
  “你们可知,这个卫显宗为何反叛?”
  众人对视一眼,尽皆摇头,表示事发突然,身为将领的他们没有渠道调查。
  “大人问这个做什么?总归是谋反大罪,无论因何,都难逃一死。”陈贵捋着山羊须吐槽。
  赵都安笑而不语,大咧咧靠坐在雕花大椅中,手指轻轻敲击膝盖,目露思索,忽然道:
  “劳烦诸位稍后对俘虏多加审问,我需要知道这段时间内,恒王叛军集团内部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涉及这个卫显宗的,命军中书吏整理成资料,我要上呈陛下。”
  众人神情一凛,不敢多问,忙应下。
  接着,不时开始有武官进营帐汇报战果,赵都安对这些善后事宜并不插手,都丢给其余人做。
  俄顷,外头一名士兵走来:
  “禀告少保,东湖萧家女家主已苏醒,想见您一面。”
  萧冬儿醒了?赵都安略一沉吟,起身道:
  “前头带路。”
  ……
  萧冬儿被安置在营内的一间独立帐篷内,门口有守卫看守。
  赵都安抵达时,一名军医恭敬站立:
  “禀大人,人已无碍,只是中了暑热,加之近期精神紧绷,少眠焦躁导致体虚,已喂了汤药。”
  “很好。”赵都安满意颔首,掀开大帐帘子步入其中,帐内空荡,摆放一张简单的木板床。
  身穿暗色马面裙,云鬓散乱,精神萎靡,神情憔悴的萧夫人正坐在床上,双腿搭在床沿上,箩袜暴露在空气中,一双绣花鞋整齐摆放在床下。
  她正将一碗汤药喝尽,双手将陶碗放在一旁的简易木桌上,看到赵都安走进来,萧冬儿目光骤然明亮,因酷热而依旧泛红的脸庞上浮现激动,双手撑着身躯就要下床。
  结果似因多日捆绑,体虚乏力,竟站立不稳,双膝一软跪在地上:
  “使君……”
  “萧家主小心!”赵都安一怔,收回手,任凭身后厚厚的营帐帘子垂落,将医师与守卫挡在外头,快步上前,正要搀扶。
  却见萧冬儿顺势一个五体投地,细嫩的双手撑在泥地上,肘部弯曲,向前匍匐,头颅低垂,额头近乎触及地面,丰满桃形的臀部绷紧,高高翘起,虎口脱险的萧夫人泪水涟涟:
  “使君救命大恩,妾身无以为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