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9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都会疑惑吧。
  德亨自然是有的。
  德亨答应给出亲笔信件和两支新式火枪做送给国王的礼物。
  当天晚上,安营扎寨后,德亨摆开架势书案上至少摆了三种印章开始给瑞典国王写信。
  信的内容和说给安德森的差不多,只不过,德亨是用汉语、清语、拉丁语三种文字措辞书写的。没错,汉语在前,清语在中, 拉丁语在后, 书写模式看着就跟圣旨似的,只不过圣旨是清语在前, 汉语在后。
  这种书写方式一出现,安德森立即欣喜若狂,无他,他曾经在伊凡那里看到过。作为自己受到东方大国盛情接待和重视、友好的证据,伊凡曾经不止一次在舞会上拿出这种书写方式的文书展示给他们看。
  安德森见自己居然得到了和伊凡一样地位的对待,顿时对德亨所说更加相信了几分, 正是如此重视, 方能让人安心。安德森到现在都对德亨居然委以他重任有所怀疑呢。
  大概是自己以前太倒霉了吧, 安德森如此安慰自己。
  在安德森的注视下亲笔写完书信, 德亨开始盖章。
  未免安德森看不明白,德亨盖一个,就跟他解说一个:“这是我的国公印信,代表我的皇族身份……”安德森连连点头,这个印章他也见过,也是在伊凡那里。
  “这个是我的副都统印信,这个是我的将军虎符,代表我的权力……”德亨道。
  安德森立即恭维:“您真是我见过最位高权重的大公了。”那什么副都统什么官儿他不知道,但虎符他是能认得的。
  上帝啊,他们全瑞典的兵加起来,恐怕都没他一人手下的兵多吧?
  德亨笑笑,又拿起一个小章,道:“这是我的私人印信……”
  红艳艳的四个印章,差不多盖满一页纸。
  德亨道:“做这个决定,虽然是我的私人意向,但一定程度上,同样代表了国家的态度,我们的皇帝不在此处,所以,没有皇帝印信。不过,你们想要的,我手里都有,也无需劳累我们的皇帝。你说是吗?”
  “是,是,您的力量,我已经看到了,我会向我们的国王说明的。”安德森点头道。
  并不是吹捧,而是真的亲眼看到的,毕竟,他可是曾经在庙屯做了小一年的俘虏呢。
  难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皇帝有多么的倚重这位大公,不仅让他拥有自己的军队,还给他独立造船、炼铁、收税、制造武器的权利。
  皇太子享有的政治和军事权利都不会有他的大。
  这封信晾干后,德亨将这封信封进一只小小的竹筒内,盖上盖子,封好油蜡,交给了安德森。
  安德森以最高国礼,郑重将之接过来,收好,并表示,天一亮,他就带着最可靠的仆从回瑞典,剩下的商队和货物,请德亨帮忙照看。
  德亨笑道:“既如此,不如我将你商队的货款一次性结给你,有钱财傍身,你回程路上也好宽裕些。”
  意思是你的货和人我都要了。
  安德森不疑有他,全都接受,感谢过德亨的慷慨后,如奉至宝般离开了德亨的帐篷。
  郭少仪掀开帐篷帘子看了下外头,见人的确是走远了,就又回来,见到德亨又抽出一张纸在写信,就站在一旁伺候,等德亨写完了,奉茶,进言道:
  “将军,这招合纵连横虽然用的妙,但瑞典毕竟离咱们太远了,等瑞典国王那边有了回应,咱们再资助,再等瑞典和鄂罗斯国打起来,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去了。远水解不了近火,眼下中鄂谈判这局要怎么解呢?”
  柳家耀在地上来回走动,思考道:“你说的,将军一定考虑到了。固然要解决当下的问题,但布局长远,才能运筹帷幄。资助瑞典,仍旧是一步好棋。”
  郭少仪白眼他:“说点有用的。”当别人想不到呢。
  柳家耀贼笑两声,搓手道:“将军,反正离的远,恰克图的鄂罗斯人也无法求证,不如就利用那些瑞典人,将咱们和瑞典国王联合的计划给做实了。到时候,鄂罗斯人以为自己将会腹背受敌,不怕他们不慌脚。”
  他们现在只是找了个商人回瑞典送信,人瑞典国王可能不是个傻的,会信吗?会答应吗?答应了会如约履行吗?
  都是变数。
  变数太大了,他们不可能等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变数的。
  郭少仪:“难道他们不会求证吗?和咱们的谈判一直拖着,他们回圣彼得堡求证,除了费些时间,也费不了什么?”
  柳家耀:“那就求证呗,咱们又不怕他求证。就算求证是假的又能怎么样,勒拿河已经是我们的了。”
  郭少仪皱眉:“你……”
  柳家耀:“将军,属下一直不明白,咱们明明打赢了,为什么还要谈判?该求着咱们和谈的应该是鄂罗斯方吧?”
  只有战败者才会“和谈”,什么时候战胜者也要巴巴的上赶着和战败者谈判了?
  柳家耀现在的疑惑,就是德亨先出兵勒拿河的初衷。
  他是真的怕大清那帮子老家伙不给力,谈不过鄂罗斯,从文书上将东西伯利亚给划出去了,才将勒拿河变成既定事实上的中国领土。
  所以,事情发展到现在,就出现了一种看似很矛盾的局面,战胜者反倒要和战败者谈判。
  谈判个球啊,有本事再抢回去啊。
  你能抢回去吗?
  不能,就老老实实的卷铺盖滚蛋吧。
  这才是德亨心中真正的想法。
  其实,对中国来说,要那什么一纸合约就是自降身价,自古以来,你看中国有和哪个异族国家签订过什么边界线、什么合约?
  内战除外。
  我们从始至终就是天朝上国,凡是来我们国家的外国人,都是怀着虔诚的心来朝拜、来进贡的。
  我们的国家没有边界线,不需要设边界线,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虽然但是,德亨也得承认一个历史事实,大明,已经亡了很多年了。
  现在有很多百姓,都不知道曾经有一个大明了。
  世界是发展的,而且,很快就会进入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进而迈入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
  当距离不再成为阻碍,当地球成为一个村落,那么,国与国之间的边界线,就最好有一个明确的划分。
  事关主权,必须慎重。
  德亨现在,就是在为子孙后代打算,他无法保证明天会如何,以后会如何,他死之后会如何……
  能保住吗?
  能一直强大吗?
  能比祖宗打下的江山更加强大吗?
  不知道。
  所以,一纸定性还是需要的吧。
  如果能废掉祖宗的一纸条约,将国土打的更加开阔,祖宗一定以你为荣啊。
  德亨来,就是要拿到这样一张纸的。
  虽然他觉着无所谓,虽然现在的鄂罗斯不堪一击,但万一子孙后代觉着需要呢?
  国土实际上已经拿到手了,但德亨仍旧担心谈判桌上的那些个老家伙再给他出幺蛾子,不亲眼来看看他不放心。
  德亨没有跟两人多做解释,只是道:“莫要轻敌。虽然武力上鄂罗斯逊于我们,但你得承认,如今鄂罗斯出兵准噶尔,打不打得过另说,但从局势上看,双方达成了平衡。恰克图那边,一定陷入了僵局,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打破这个僵局,让谈判顺利进行下去。”
  郭少仪试探问道:“将军,皇上那里……会不会因为准噶尔,下令谈判团,对鄂罗斯有所让步?”
  虽然郭少仪觉着自己问的这句话的内容很蠢,但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而且,康熙皇帝毕竟离得远,不能快速准确的了解当下的局势,能做出“愚蠢”的决定也不一定。
  德亨笑道:“从庙屯出发前,我就已经给皇上上了奏折,也预判了现在的局势,皇上应当心中有数,他让我放手施为,对鄂罗斯就不会有任何退让。”
  而且,德亨猜测,因为当年噶尔丹之叛,康熙帝对鄂罗斯不得不退让,说不得心下还憋着一股火呢,现在,当然要趁机找补回来。
  所以,此次谈判,康熙帝一定会寸土不让。
  郭少仪憨憨笑道:“是属下小人之心了,该打,该打。”
  德亨摇头笑道:“无妨。”
  柳家耀:“那…我们还是用瑞典人,晃鄂罗斯人一枪?”
  德亨笑道:“何必要晃,我给他们来真的。”
  郭少仪和柳家耀对视一眼,一时间都没能明白德亨什么意思。
  来真的?
  怎么个真法?
  两个人四只眼睛齐齐看向了德亨。
  德亨拿起自己刚才写好的信纸,笑道:“你们看看,这封信怎么样?”
  郭少仪和柳家耀拿起来信纸一看,这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条命令。
  命令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细探,截胡他给安德森的信件和火枪,然后送去给彼得皇帝。
  也就是说,被安德森带走的那封信件,与其说是给瑞典国王的,不如说是给彼得皇帝的?
  柳家耀心思急转,道:“如果彼得皇帝截获了将军的信件,会怎么样?”
  郭少仪:“会睡不着觉吧。”毕竟,那可不是空口白牙,那是盖了印信的纸和两把新式火枪啊。
  柳家耀:“腹背受敌,是该睡不着觉了。”
  郭少仪:“但信件已经截获了,瑞典国王得不到那封信和火枪了。”
  柳家耀:“人还在呢,只要咱们双方想联系,早晚能联系的上,无非是时间问题罢了。”
  郭少仪:“所以……”
  柳家耀:“所以,彼得皇帝一定会辗转反侧,心焦神慌的……”
  “会吧?将军?”二重奏。
  德亨被两人一唱一和闹的哈哈大笑,道:“我倒是希望他会,如果彼得皇帝够聪明,够谨慎,他一定会先选择尽快和瑞典谈妥,以防有变,而我们这边,他就无暇他顾了。”
  郭少仪:“那瑞典那边,我们就此作罢吗?”、、
  德亨摇头:“不会,没有了信件,还有信使呢,我相信安德森一定会完成任务的。就算这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欧洲不只有瑞典,还有比利时、芬兰、波兰、荷兰、德国……多得很,我们能选择的也有很多。”
  柳家耀赞叹道:“这么多国家啊,真想去看一看。”
  郭少仪撇嘴:“你可得了吧,听说那里茹毛饮血的,连口铁锅都没有呢,你去了吃什么?吃生牛肉吗?”
  柳家耀“哈”了一声,道:“你傻啊,你就空手去?你不会自己带着铁锅去啊。”
  郭少仪回嘴:“那里到处都是屎尿,你还没处下脚呢,你难道要自己带着役夫去给自己修条道出来?”
  柳家耀:“哎我说你,专门抬杠的是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