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荃真闹着要出去,侍卫们也就拦着,却不敢伤了他。
  到头来真让曹荃成功跑出去,那就麻烦大了。
  曹寅不管对外怎么说,曹荃跑出去胡说八道,那他再说多少都没用。
  曹荃被身边人挑拨后,如今满脑子只有对曹寅的憎恨,肯定会不管不顾,嚷嚷着把曹寅和曹家的事说出去。
  曹家不说,就是织造府就有不少关于织业的秘密。
  各种布料、染织和织机等等,造就了如今织造府的辉煌,全是秘密,透露出去一些,那织造府就要大伤元气。
  可以说如今最重要的矿业和织造业,全都在曹家手上。
  矿业能保证金银铜铸造的钱币能够流通,根本就不能缺,不然就要乱套了。
  织造业也是如此,人总要穿衣服,只是身份不同,布料穿的可能不一样,却几乎都是垄断的行业。
  尤其是上等的布料,基本上都是江南织造府生产出来的。
  曹荃作为曹家人,肯定知道不少关于织造府的事,所以绝不能轻易把他放出去。
  好在曹寅还算果断,把曹荃的身边人都控制住了,才没走漏太多秘密,不然皇帝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
  哪怕皇帝再看重曹寅,曹寅不够当机立断,让事情扩大,也绝不会继续保住他的,还会让江南织造府换人了。
  当然了,在云岚看来,皇帝再换人,估计还是换的曹家人,暂时应该不会选别人。
  曹家人心里可能也明白,才会对曹寅多有微词。要是曹寅这次做的不好,被皇帝厌弃,其他人说不定就有机会了。
  云岚只能说,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就是复杂,甚至比皇家还要厉害。
  各种利益纠缠之下,哪怕是亲人,彼此的关系都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大阿哥听了云岚的话后拍手笑道:“姐姐这个办法好。”
  小太子也跟着点头附和道:“是啊,大姐姐这个解决的法子最合适了。皇阿玛,这要告诉曹大人吗?”
  皇帝摇头道:“先等等,看曹寅会怎么做。”
  言下之意,要是曹寅做的不好,让人把云岚的解决办法再告知他也不迟。
  云岚看的出,皇帝还是想捞曹寅一把,他显然十分念旧情。
  她后来得知曹寅的做法,其实也差不多,就是没打断腿,而是在曹荃的吃食里下了一点巴豆。
  量不大,特意把控住,让人会断断续续腹泻不止,却又不会要命。
  云岚目瞪口呆:曹寅看着浓眉大眼的,不动手就算了,动起手来也挺损的。
  他居然给曹荃下巴豆,虽然死不了人,但是多难受啊!
  不过曹荃难受点,不致命,起码比打断腿还是好受一点。
  而且他也一样不能出去,估计都要腿软走不动了。
  虽然手段不算特别雅观,不过只要有用就行了,皇帝看着勉强满意。
  曹荃的事解决掉了,皇帝来江南,自然是要视察。
  云岚还以为皇帝第一时间去视察的地方,肯定是江南织造府了。
  皇帝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坐马车出门,等到了地方,云岚被抱下车的时候就有点懵了。
  这一大片看不到尽头的农田是什么鬼,把她给干哪里来了?
  云岚不可置信回过头来,才发现皇帝第一个视察的地方,竟然是江南的农田吗?
  这还真是出乎她意料之外,想了想又感觉挺合理的地方了。
  皇帝看了看地上,顺势把女儿抱了起来,免得她走在田里会弄脏鞋子。
  两个儿子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老老实实跟在皇帝后边。
  云岚看着两个官吏来行礼,显然这里是官田了。
  田埂太窄,两人不能走在皇帝侧边来领路,又不能走在皇帝前面,只能走在后边,努力跟皇帝说话。
  皇帝只左右看着已经插秧的农田,偶尔会停下来仔细多看几眼,问的不多,却都问在点子上。
  两人刚开始回答得还好,后边渐渐开始答不上来,有点支支吾吾的。
  云岚看他们答不上来都快哭了,一个人对后边的侍从拼命使眼色。
  她还想着这人想做什么,没多久有个老农就被侍从偷偷带了过来。
  云岚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回答不上来,这是去摇人找外援了!
  有老农在,想必能回答皇帝问的一些关于农田的事了。
  只可惜两个官吏就没想过,老农没见过皇帝,咋一见,不吓晕就不错了,还要他回答问题,怎么可能呢!
  果不其然,就跟云岚想的那样,老农过来就哆哆嗦嗦的,说话都不利索了,更别提是回答问题。
  皇帝也不为难老农,只看了那两个官吏一眼,这两人吓得缩了缩脖子,赶紧让人把老农带下去了。
  他虽然没说话,但是明显不高兴。那两个官吏回头估计要倒霉了。
  云岚正想着,就见皇帝突然又停了下来,还蹲下观察田里的水稻。
  水稻刚长起来,她也跟着看了看,发现中间有一颗水稻的叶子,叶片出现黄色斑纹线。
  云岚指着那一片水稻叶子问道:“皇阿玛,那颗水稻是生病了吗?”
  水稻这叶子该是绿色的,却会发黄,就跟头发一样,变黄后肯定是因为不健康。
  如果是水稻,很可能是生病了。
  皇帝点点头道:“是,这颗水稻染病了,该除出来才是。”
  他不用吩咐,两个官吏已经吓得蹦进田里,把那颗叶子变色的水稻苗挖了出来。
  凑近看,这褪色就更明显了。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好奇凑过来看,大阿哥扯了扯叶子问道:“皇阿玛,怎么整片田地里,就只有这颗水稻生病了?”
  在他看来,人生病的时候,很可能会传染人,怎么水稻就不会了?
  这话一出,那两个官吏的面色都变了。
  此地的官田是一片连着一片,要真是会传染,就不可能只有这么一颗生病的水稻了。
  小太子也附和道:“是啊,皇阿玛,周围的水稻也该好好检查一下才行。”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那两个官吏让人每一片田都仔细检查,把生病的水稻全挖出来。
  不然一颗传染一颗,很快一整片田地都要遭殃的。
  官吏很快喊了不少人来,里面有差役,有种地的老农,甚至是附近的百姓。
  黑压*压一大片人,皇帝就没站在田埂里,而是抱起女儿,领着两个儿子往回走。
  官田附近也有住人的地方,却比较普通,大多是守夜之人住的。
  李德全显然带人先收拾了一番,最后感觉里边实在收拾不出来,索性在外边摆了一张桌子,放了几张椅子。
  椅子又矮又宽大,还放了厚厚的垫子。
  云岚被皇帝放在椅子上,垫子软软的坐着很舒服,只是垫得太高,她两条腿根本踩不到地上,在半空中摇晃。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一样,根本上不去,只能被李德全一个个抱上去坐着。
  桌上还放了给皇帝的茶水,以及几个孩子的甜水。
  云岚看见桌子上铺了一大块布,边缘还有刺绣,看着像是宫里的东西,也不知道李德全怎么出门还带上这东西的。
  更别提是茶具了,就是她喝着甜水的杯子十分眼熟,显然也是一路用过的东西。
  还有椅子上的垫子就更眼熟了,上边的刺绣完全是针线房的风格。
  所以李德全真是叮当猫吧,怎么能随身带那么多东西的?
  还别说,在陌生的东西,用着熟悉的器皿,喝着熟悉的甜水,云岚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一点。
  桌子摆在树荫下,阳光从叶子的缝隙透进来,晒在身上也暖洋洋的,让云岚都有点昏昏欲睡了。
  好在检查农田的人足够多,所以没费多少时间就检查完了。
  挖出的水稻苗摆了一小片,云岚目测应该有几十颗。
  幸好发现得早,不然就不止这么一些了。
  当地官员也是一阵后怕,要不是皇帝细心发现了水稻的问题,等这水稻病扩散了,官田就要一起遭殃了,水稻减产就会非常严重。
  到时候当地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好过了。
  他们丢了乌纱帽不说,当地粮食减产,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粮价少了,价格就会变高,买不起的百姓就多了,最后要么卖身为奴,要么变卖子女来活命,要么就有饿死的,引起疫病之类的。
  甚至有活不下去的闹事,或者是上山为寇,抢掠过往的粮食商队等等。
  周边自然能开粮仓接济,没让失态发展太严重,却也只能接济一时,不可能一直下去。
  反正光是想想,当地官员都吓出一身冷汗来了。
  云岚好奇看了看,对农事并不熟悉,于是问道:“皇阿玛,这水稻得的是什么病?”
  皇帝听见女儿的话,耐心解释道:“这是一种叶枯病,刚开始的时候,叶子上会出现这种斑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