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配换亲错嫁年代文大佬 第12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凳子还没坐稳,还没等着叫一声师父,师父一转头,主动说了话:“小鬼,可以呀。这才刚来几天?争到了这么大的荣誉,我和唐老师都没敢指望你,没想到,你自己就出息了。哈哈。”
  林雪梅心里勉强藏住了一句吐槽。心说我也没敢指望你们俩,指望你们俩,还不如干脆跳槽得了。
  既然师父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林雪梅也配合他的情绪,甜甜笑一下:“都是师父教的好。”
  话音未落,柳如带着郭可云一前一后,进了会议室。恰好听见这句话。
  林雪梅声音也不高,架不住会议室太静。
  柳如当时,脸色就是一黑。
  郭可云也垂了头,脸上带点灰溜溜。
  随后进来的是王凯,进了会议室,站到了一边,手上整理着什么资料,没有立刻落座。
  张团长最后进了会议室,大家脸色一肃,会议正式开始。
  王凯坐到了张团长身边,准备做会议记录。
  一看这场面,林雪梅对他有点刮目相看。
  原来他身兼多职。不光是主持人,非常有灵气、善于学习模仿的项目策划,同时还是团长助理。
  她瞟一眼自己师父刘利民,心说幸亏王凯和他不是一代人,否则,刘团,你危了。
  张团长清一清嗓子:“今天本来是常规业务会,但第一项内容,我要表扬一个不常规的喜事儿。我们林雪梅,小林同志,刚考进来没几天,就要代表团里去参加电视比赛。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机遇呀!”
  张团长高兴得直搓手,又把目光转向了唐文竹和柳如:“文竹,柳如,你们俩是咱们女歌手的台柱子,你们俩入团多久,才有机会出去参加比赛的?”
  唐文竹回答:“我记得是一年。”又瞟一眼柳如。
  柳如不情愿地接了话:“两年。”
  她自己,至今还没有参加过电视比赛,以后只怕,机会也是不多了。收了个徒弟,也是指望不上。
  张团长接着说:“也要对利民,提出隆重表扬!当时招考的时候,慧眼识珠,现在,指导有功。”
  刘利民马上谦虚一句:“雪梅赶上了好的时代好的机遇,加上张团领导的好。”
  表扬刘利民,无异于批评柳如,招考的时候有眼不识金镶玉。
  柳如本来心情就欠佳,这下脸色更黑,偏偏还不能发作,因为张团长说的是事实,她无可推脱。
  会场的氛围有点微妙,所有人的眼神都躲了柳如走。
  只有唐文竹,拿眼睛直视了柳如,脸上带着笑。
  在演员业务会上,被二十年的宿敌拿眼神这么奚落一下,柳如如同被剜了一刀。又拿手捂住了胸口,感到一阵绞痛。
  张团长心情格外好,乐得合不拢嘴,脸上皱纹像核桃:“这是我们团第一次有演员参加电视比赛,全团支持,全团配合,全团为林雪梅同志当后盾,全团为林雪梅同志让路!”
  郭可云,从坐在桌上就一直垂了头,没说话,从进门到现在,就听见林雪梅这,林雪梅那,现在团长居然说,全团都要为林雪梅让路,整的跟喊口号誓师似的,实在太扎心了。
  各种刺耳刺心之下,郭可云只觉得浑身如同长了刺,眼神都没处放,四处乱飘之中,看到王凯面前放了一份报纸,上面的大黑标题触目惊心。
  郭可云明知这个时候自己不该插嘴,可还是忍不住叫出了声:“这报纸上面写的是什么?是咱们团林雪梅同志的事?怎么回事?”
  她刚进团,这一下插嘴非常不得体,全体参会人员都看向了她。她故作出一个天真的表情,拿手掩住了嘴,好像刚才无知无觉一样,对张团长道歉:“对不起,张团……”
  林雪梅无心搭理郭可云这低劣伎俩,对这个事儿本身,打醒了精神。这是怎么回事?
  脑子转着念头,昨天晚上刚进行的演出,今天居然登报了?……
  脑子转了一道弯,大致就明白了,安下心来。
  随即好好看了郭可云一眼,眼神带着尖针一样的笑意,等着一会儿看她怎么打脸。
  郭可云也知道自己这波操作太明显,心虚躲开了林雪梅的视线。
  张团长挥挥手:“小郭提出来的好。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会议议题。”
  张团长接着拿起报纸:“今天的时报登了一篇文章,文化版的头版头条,写了咱们军区文工团林雪梅同志第一次登台,从唱法到着装,都引起争议,要是上了电视,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这波反调唱的突然,一下子引起了刘利民这当师父的不安,赶紧拿起那份报纸,快速浏览了一遍,皱了眉头“这全篇都是反对和怀疑的语气,难道,是那天晚上投反对票的人写的?”
  一听有人写文章反对林雪梅,都登报了,本来已经蔫蔫的柳如,这下可来劲了心绞痛之中打了一个强心针:“是吗?我看看。”
  从刘利民手里接过报纸,她也快速浏览完了一遍,带了个幸灾乐祸的笑意:“写文章的同志,代表群众的心声了。那天晚上,争议就很大。”
  参会其他演员一听,也是一愣之后,心里发堵。
  本来林雪梅这大好前途,眼瞅着一步就怎么突然冒出一篇报纸的反对的文章?真是节外生枝。
  柳如一看大家的脸色,都对这事产生了疑虑,脸上露出自得之色:“张团长,您看,要不要重新考虑一下人选?”
  对于柳如这种做派,大家都忍不住皱了眉头。虽然说这些年也领教了她这副嘴脸,可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点。
  又为林雪梅暗暗叹息一声,难道能因为这张报纸,丢了这个机会?忍不住瞟一眼林雪梅的表情,见她一脸的气定神闲,透着胸有成竹。年纪轻轻的,倒是让人看不透。
  张团长被柳如点名逼着表态,沉吟一下没等答话,王凯先说了话:“柳老师,您说的不对。”
  柳如冷了脸。
  最近几天也真是流年不利,小辈们进团才没几天,一个两个的挑战她,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她一挑眉:“你说说?”
  王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舆论这个战场,要想引起轰动,首先要有吸引眼球的劲爆点。平平无奇的夸奖,反而不如引发争议。你说东,他说西,最大程度的,能引起人的好奇心。”
  刘利民脑子快,王凯一说,他就明白了,马上接了话:“小王说的对!看到这篇文章,本来不想看电视比赛的,是不是也忍不住,要去看看?”
  平时刘利民自然是有拥趸的,哪能不及时跟上节奏?
  七嘴八舌附和他:“对,都得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张团长满脸带笑,听完大家的议论:“听完大家的发言,我赞成王凯的看法。就像我们说相声的,讲究三翻四抖,是不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大家一听,这事儿有定论了,不用再争了。
  林雪梅和唐文竹,分别带着胜利的笑意,往柳如和郭可云师徒的脸上,看了一眼。
  柳如和郭可云,又输了个彻底,根本就没敢再抬头。
  散会之后,唐文竹走在前面,林雪梅跟王凯走在最后,一起出了文工团的大门口。
  林雪梅悄悄问一句王凯:“报纸上的这篇文章,你写的?”
  王凯脸上一个惊讶的微笑:“你怎么知道?”
  关于林雪梅怎么知道的,她如果当真解释的话,需要说的话有点多。
  策划和营销,她都干过。她也制造过媒体爆款话题,是个值高薪的本事。当时她跟艺人团队沟通的时候,强调一句话,黑红也是红,先红起来再说。
  三句话都是重点,都是干货。但是哪句,也不能跟王凯说。
  为了转移话题,她反问一句:“你是提前准备好稿子,递到报社去的吧?”
  王凯微笑:“我看你彩排的时候,稿子就写好了。不然哪能来得及?”
  林雪梅通过反问,转移话题成功,那就继续反问,也是一份真实的好奇:“这套营销的办法,你是从哪学来的?”
  王凯回答得言简意赅:“我在学校的时候,看过一本西方翻译过来的传媒学。”
  林雪梅又一个意外:“你是大学毕业生?”
  王凯点点头:“京都广播学院毕业的。”
  林雪梅再次刮目相看。他毕业的院校后来改名叫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届的清北。
  两个人往前走,迎面差点撞上一个人。
  林雪梅抬眼一看,陆恒。
  双方简单打过招呼之后,林雪梅跟陆恒转了身,并肩往车旁边走。
  等坐上了车后座,林雪梅发现,自己被审视了。
  林雪梅没有问,错开眼,开始思考他这么看她的原因。后知后觉地,她发觉陆恒每次见到王凯之后,眼神都透着有点怪。
  她还没等想明白,陆恒先说了话:“你今天是不是干了一件大事?”
  林雪梅心里一划算,不知道他指的哪件事,索性自己先交代一件:“王凯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写我的。你看见了?”
  陆恒一听,自己老婆上报纸了?
  这还真没听说。
  又和那个王凯有关?
  林雪梅听他没说话,知道自己猜错了,说多了。干脆单刀直入,问明白吧。
  于是侧了头,问:“你指的是哪件事?”
  陆恒罕见的皱了眉:“徐进来找我了,失魂落魄的,说是和你有关。”
  原来是徐进那件事。
  林雪梅也是一个迷惑不解。
  自己和徐进,本来应该因为苏文忠,才会拉响战斗的号角的。
  现在因为陈小花,要提前开战了?
  第112章 第一次美貌变现 徐进和林雪梅爱恨交加……
  刚聊了几句,林雪梅发现驾驶座的小刘发动了车子,赶忙往外张望:“妈还在外面,怎么不带上她一起?”
  陆恒简单解释一句:“我们不顺路,现在去跟光明食品厂的厂长见面,赵明诚,你还记得吧?”
  林雪梅嗔了他一眼:“我又不是白痴,才这么几天的事儿,怎么会忘?”
  说起光明食品厂,不能不想起那天晚上小巷里的血腥场面,林雪梅心有余悸,问一句:“韩潮怎么样了?”
  小刘在前座接了话:“我明天早上去接韩哥出院,以后他就是我们的领班了。”
  林雪梅一看小刘换下了军装,穿上了便装,这可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变化,关切一句:“你退伍的手续都办完了?”
  小刘愉快地答应一声:“办完了。我还带出来几个兄弟,都来给营长当安保。这回,就算有十个流氓混混出来偷袭,我们都不会有人受伤。”
  林雪梅见过一次陆恒带着他们训练。阳光底下,汗气蒸腾,钢铁一般的腱子肉混合着汗水,闪闪发亮。
  真要是格斗起来,街头混混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