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妇人道:“娘子若是有意做可以交个皮子的定钱,再领家里人来量一下脚尺寸,保准做出来合脚好穿。”
林春桃:“鞋子稍小的话,价格也是一样吗?”
妇人瞧着她笑道:“娘子做的多也可以给娘子便宜一些,如果不是特别小的小孩,其实皮子用量差不多,娘子要定吗?”
林春桃还没说话,妇人又道:“冬天快到了,皮子有些紧俏,娘子若要做的话可以定一下,我先把皮子留下来。”
林春桃问道:“定钱是多少?”
“五十文,当天决定不做的话可以退,过后就不能退了。”妇人解释道。
林春桃想了想说道:“定一个吧。”
“那我给娘子写个字据。”妇人说着便走到了柜子最里面,从里面取出了笔墨纸砚,迅速给林春桃写了个契,林春桃把钱数好交给她,拿了字据,“那我明早来。”
妇人笑着应下。
衣裳拿了,靴子也问好了,林春桃无事去了一趟酱铺,铺子里除了最开始的酱料,现在多了一些干菜干豆角,柴行昱和林春桃说道:“过几日看看,若是能谈好,那便酱油和醋都一起卖。”
林春桃点了点头,铺子里的东西种类多了,又都是普通百姓需要的东西,等日子久了,大家习惯来一个地方可以买到好几种自己需要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只会往这个地方跑了,是个挺好的开始。
林春桃看了看张晴晴和林青青,俩人神色都不错,看着也高兴,她也放心。
恰好柴行昱他们要来拉酱,林春桃便跟着一同坐骡车回来了。
到明日,这酱料铺子就恰好是一个月了,柴行昱算了一下账,除了预付的五十两,还有一些分成要给到林春桃。
路上他和林春桃说道:“姐,后日你有空吗?去铺子里算一下账吧,咱们这开了有一个月了。”
林春桃最近忙得恍恍惚惚的,这日子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她总感觉柴行昱这刚开业没多久呢。
这就要满一个月了。
“有空,后日我早些去。”
林春桃说完,柴行昱笑了笑,瞧着他这神色,林春桃询问道:“其他的酱料卖得怎么样?”
“其实都还可以,外迁的人多,他们喜欢淡一点的,就是那番茄酱他们都买不少。”
林春桃想说他三叔那边有没有意见,但感觉问了好像也不太合适,柴行昱像是知道她想法似的,自顾自的说道:“我三叔他们,找了我爹好几次,但我爹说我这就小打小闹,一个月赚那么点钱还不够三叔做一身衣裳的,让他看开点,他最近跑宣城去了,估计是找我二叔合计去。”
林春桃问题蹙了蹙眉,“你会难办吗?”
柴行昱摇摇头:“不会,若三叔回来还找,那我就只好说他的酱也可以寄存在我这里卖,分点钱就行。”
第122章
林春桃闻言笑了笑,这柴家的酱要怎么卖跟他没关系,柴行昱能够处理好且不影响她的酱售卖,那就随意。
柴家的事情就由他们自己去解决,万一要是柴行昱解决不好,他这铺子开不下去了,那她的酱也是大家伙都熟知的了,摆个摊子都能继续卖,不过是自己要辛苦一些罢了。
但听柴行昱这话,他爹娘还是站在他这边帮忙了,应该不会出现林春桃想的这种状况。
他们到家后,柴行昱他们也没多歇,装上酱缸绑好,几人就急急忙忙要回了,要称重记数,林春桃又跟着跑了一趟。
她忙活完时,裴英和林春杏也忙得差不多了,林春桃决定等她们一起,背着背篓去集市上转了转,趁着无人,从系统里兑换了五斗米,兑换了一些大料出来。
等她转一圈回去,林春杏也收完摊子了,裴英他们正在外面洗手。
回去的路上林春桃和裴英他们说起做靴子的事儿。
“二百八十文一双,我早上交了五十文的定钱,明天早上我们去量脚,一人做一双。”
先前是说过做靴子,但那次去铺子没开门,她们又买了布鞋,林春杏以为就不再做靴子了,没想到林春桃又去定了。
说起来那两双布鞋都还不舍得穿呢,皮子的有点太浪费了。
“姐,鞋子我们有两双能够换洗就可以了吧?”
“不是还要攒钱开铺子么?”
林春桃道:“铺子早几天晚几天没事儿,天晴穿布鞋没事,下雨布鞋也很容易弄湿,鞋子湿了脚肯定就不暖和了,我觉得还是要做一双放着。”
林春桃这话,林春杏感觉没法反驳,还是觉得有点太贵了。
裴英看着林春杏紧锁的眉头,便知道林春桃没有告诉妹妹们他们的那个银票,要是知道有那么多钱,肯定也不会这么舍不得了。
想了想,他和林春杏说道:“你姐说得有道理,冬日要是下雪下雨皮靴子比较好穿,我那里还有一些银子的,不用担心钱,放心做。”
林春杏点了点头。
她倒不是担心银子,就是觉得太贵,花起来有点心疼。
不过林春桃安排的,她们也不是不想要,接受就好了。
林春桃也说道:“明日去柴行昱的酱铺里算账,他应该还要给咱们一笔钱,这个月还是卖了不少酱的。”
裴英没怎么管酱的事儿,之前柴行昱给了个五十两的预付款,还要结点钱回来?
“这个月他们铺子里的酱卖了这么多?”
看着裴英惊讶,林春桃道:“我听张晴晴提过一嘴,有其他县城的人也来拉过酱,光咱们县城卖不掉那么多。”
裴英道:“原来如此。”
林春杏想到家里又有钱进账,心里高兴,暂时的放下了舍不得的想法。
此时的家里,林春荷已经把饭蒸下来了,菜也洗出来了,林春桃炒了菜就开始吃饭。
林家朗她们今天上午打扫了后院,又去挖了一些黄黏土背回来。
村子里的人瞧着他们背黄黏土,都好奇问道:“家朗,你们这是要砌墙?”
林家朗回道:“不是,我想晒点泥砖。”
问话的人也没再追根究底了,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晒泥砖,砌灶砌墙砌鸡圈都会用到泥砖,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林春桃说教大家烧木炭,他当然也有点私心,自己早早把窑子砌起来,到时候早早就能烧炭带去县城卖。
就算到时候村子里很多人烧木炭去卖,他也能提前找好一些买炭的人,后续再卖或许也容易一些。
所以人家不问,他也不解释晒泥砖做什么。
当时因为吵架分家,中间砌了石墙,他们在后院里忙活了一上午,旁边的林苗苗她们好奇极了,但是墙稍微高了一点点,他们要是不站在凳子上又看到这边,林苗苗喊了牛红喜过来看,牛红喜扫了一眼,没好气道:“就收拾后院,有啥好看的?估摸着就是嫌弃后院脏乱。”
林苗苗想了想她们不是挖坑,也就没去关注了。
午后,林春桃去炭窑旁边看了看,窑上面摸着还挺烫的,温度还很高,封口也都还很严实,再等两三日来开窑应该就可以了。
在这古代,虽然没电话没网络,但有不少懒汉四处蹿村子晒太阳。
林春桃都还没来得及和桂枝婶说林水莲前夫家的事儿,村子里就有人知道了。
她去看了炭窑回来,一妇人喜滋滋地瞧着她问道:“春桃,你桂枝婶在里面吗?”
林春桃道:“在我家呢,婶娘找她有事儿?”
妇人笑道:“大喜事儿,走走,去你家里说。”
林春桃不想带人去后院做活的地方聊天,领着人进来后,林春桃便喊了桂枝婶她们,“婶娘,歇会儿,去前院喝水去。”
孙氏她们瞧着进来的人,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儿,但林春桃喊了,也没多说什么,收拾了一下东西就跟着来了前院。
前几日做的玉米饼还有,林春桃拿了一些蒸着,端了点瓜子出来大家坐着嗑。
大家刚坐下,这妇人就和桂枝婶说道:“桂枝,我有你们家的好消息,你要不要听?”
桂枝婶眉头紧蹙,“我家有啥好消息是我不知道的?”
“水莲家那口子,我听说被人打了一顿丢下来,腿都摔断了,现在瘫痪在床。”
妇人嘚嘚说,呲着个大牙,满脸兴奋地看着桂枝婶。
然而桂枝婶刚听她提到第一句脸色就变了,坐在后面的林水莲也满脸茫然的看了过来。
渣男得了报应,听着是痛快了几分,只是这话从这人口中说出来就那么难听?
林春桃闻言轻笑一声,“婶娘,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水莲家那口子啊?人家和离了,以后各自娶妻嫁人互不相干,一个没关系的陌生人而已。”
妇人瞧着桂枝婶和林水莲她们脸色不好,讪讪道:“我这不是想着那也是俩孩子的亲爹嘛。”
旁边的大奶奶一听直接摆了摆手,“老木家的,什么亲爹不亲爹,俩孩子现在都姓林,没什么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