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最近很多人家的黄豆都已经打出来了,林家晖也收到了不少,但平日里用得也多,林春桃要看看自家的弄出来有多少,看看情况,她准备让林家晖去买豆子的时候顺带卖豆种,品种不同,豆子的产量更好一些,对种豆子的农民来说更划算。
翻完楼上的豆苗,林春桃才去后院弄干辣椒,那豆子晾晒一两天就可以,新的酱料和之前的做法有些许不同,之前那个是捂晒,新酱料需要配好料,用豆油炒。
之前的酱料生意好,所以胡氏和邓氏她们做活一直做到现在,瞧见林春桃又开始弄新酱料,胡氏笑着说道:“春桃,若你新酱料生意也和老酱一样红火,岂不是还要添人来做活?”
林春桃闻言笑了笑:“借婶娘吉言,若是也需要那么大的量,肯定还要添人的,不然做不完。”
胡氏闻言心底有些激动,林春桃做出了好吃的酱在县城卖,周边村子里的人早就听说了,就比如她们娘家那边的村里,都知道她们在帮林春桃做活,日日都有几十文的工钱,羡慕坏了。
关系不错的亲戚还总会说如果需要人的话,请她们帮忙引荐一下。
引不引荐先不说,林春桃做这事儿,她们都跟着沾光了,颇为骄傲。
邓氏笑问:“若是添新人,春桃你有人选吗?”
林春桃看了看她们说道:“我还没想到这儿,不过应该会先紧着村子里的人来,如果村子里找不到合适的人再从周边村子找。”
听到这话,大家都心中有数了。
在场的人和林春桃都是关系不错的,但以后人多了,林春桃也不想全是一家人在这里做活,这人相处久了容易有矛盾,到时候一大家子的撂挑子也是麻烦事儿,虽说现在大奶奶在,她比较相信大奶奶,但她年纪大了,估计也做不了几年就会歇息了,到时候要做活的人全是几家的人,对她来说不太好。
村子里的人虽说一大姓,但毕竟都有自己的小家,要联合起来做什么没那么容易。
林春桃也要为日后考虑。
胡氏和邓氏她们听出了林春桃的意思,也没什么情绪,其实就现在来说,她们一家子好几个人在这边做活,村子里的人都会觉得她们霸道,等着再需要人,林春桃从村子里找一些人一起做,大家也就不会这么想了。
老两口总说林春桃这买卖以后会做得很大,到时候村子里的这些人去做活肯定都不够,所以不用急着喊什么亲戚来占位置,该有的以后都会有。
大家在一起聊着闲天,聊了好一会儿大奶奶才问起林春桃:“我瞧你舅舅家俩孩子跟着春杏,是打算跟春杏去做买卖吗?”
“是的大奶奶,我们准备开个铺子,春杏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这俩表弟表妹想来帮忙,我就让她们来了。”
大奶奶道:“都是差不多大的年纪,一起做买卖也不错。”
林春桃笑道:“可以做个伴。”
胡氏道:“开铺子要不少钱吧?”
林春桃:“是要开销不少,最近在忙着弄铺子,等铺子弄好,开业时候跟大家说,有空就过去玩。”
林春杏最近都在学做新的汤粉和卤味,日日都会带一些猪头肉和粉什么的回来,还有那老母鸡,只要看到也都买上,此时的家中已经有好几只老母鸡了。
今日回来裴英赶车,林春杏和徐盛他们抱着老母鸡坐在骡车上。
跟着做了几日,她们也算是熟练了,林春杏对此也很开心,到时候铺子开业时,徐盛和徐欢俩人都能上手一起做,肯定不会有啥问题了。
第139章
村子里的人刚才看到林春桃赶着一头骡子回来,这会儿又看到林春杏赶着一头回来,两头骡子的毛色不一样,林春桃赶回来的那头是深棕色,这头偏红。
正在摘菜的妇人们低声讨论道:“哎哟,这林春桃姐妹几个不会是买了两头骡子吧?刚才看到林春桃赶了一头回去,这林春桃又赶着一头。”
听到这话,上面地里的妇人微微皱起了眉头。
“不会吧,这骡子一头还不够用吗?”
旁边的人听着这对话笑道:“哎,你们问一下春杏不就好了?”
最初说话的人挑了挑眉,笑道:“嫂子,你那儿近点,你问。”
几块地离路边都不算远,林春杏还没走近,就听到妇人的招呼声。
“春杏,回来啦?”
林春杏听到这话笑着回道:“伯娘,拔菜呢?”
妇人应了一声,随即笑道:“早上刚瞧见你姐赶着一头骡子回来,你们家这是买了两头?”
林春杏看着慢悠悠往前走的骡子,扬声回话。
“嗯,买了两头,本来只想买一头的,但那个卖骡子的非要两头一起卖,说这两头骡子离开了另一头就会不吃草,没办法,我姐才两头一起买了。”
妇人们一听林春杏这话都怔住了,纷纷道:“你们这是被骗了吧?哪有这样的说法?”
林春杏故作惊讶地啊了一声,又补充了一句:“没这样的说法吗?那卖骡子的说了,这两头小骡子从出生就一起养的,平日里一头不在另一头都不吃草,我姐瞧上了一头,也怕买回来不吃草,这才两头一起买了!”
林春杏的言辞真切,丝毫不像扯谎的,妇人们哎哟一声,忙说道:“那卖骡子的肯定见你们是年轻娘子就扯谎骗你们了!买了多少钱?”
林春杏摇了摇头,回道:“我姐买的,我忘了问她买的多少钱了。”
说话间,林春杏她们渐渐走远了,妇人们在地里叹息。
“这春桃瞧着挺聪明的,怎么还会被一个卖骡子的给忽悠了!”
一人这么感叹,旁边的人扯了扯嘴角笑道:“还是因为有钱了,这要是没钱,再忽悠也买不起两头。”
“有钱又如何?脑子不好使的时候这钱还不是被人给骗去了。”
不过是一下午,林春桃买骡子被骗的事情就在村子里传遍了,那些心里本有些眼红的人听到这被忽悠的说辞后瞬间就心里平衡了许多。
到家后裴英就把林春杏和村里人说的这些话告诉了林春桃,林春桃笑了笑,刚盖起新房子的时候村子里有些人就眼红,但那会儿她都在说欠着钱呢,而且她们还没粮食。
现在粮食已经收了,她们的玉米从地里背回来的时候村子里人都见到了,那玉米收成很好,本来种的晚大家都觉得她白种,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收成,心中肯定会有一些不平。
她们日日去县城摆摊,柴行昱她们也经常来家里拉酱,村子里人都猜她们赚了很多钱,不往家里添置东西大家也猜不到你赚了多少钱,这一添置东西可就藏不住了。尤其是添牲口这些,村里人对鸡鸭牛羊骡子这些特别珍视,几乎家家户户都想有,奈何并不便宜,添置起来难,更容易让人眼红。
林春杏这么说也好,可以让心里有想法的那些人心里平衡一些。
今天的午饭是臭豆腐罐罐粉,最近林春杏练手,除了汤粉还是汤粉,林春桃其实已经吃得有些腻了。
她笑着和林春杏说道:“这味道感觉也算稳定了,咱们晚饭吃炒菜吧。”
这几日猪头肉吃了不少,鸡也吃了不少,一家人都肉眼可见的有些胖了。
“味道稳定了吗?”林春杏问,林春桃和裴英还有林春荷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林春杏笑了笑,“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怕铺子开业的时候做不好呢。”
话落林春杏又道:“姐,余嫂子她们做活快,咱们是不是可以瞧一个开业日子了,到时候摊子这边也要和食客们说一说,不然上搬过去人家找不到。”
林春桃点了点头。
“是要提前看个日子,等我明天去看一下余嫂子她们的进度,好确定开业的日子,到时候确定了日子咱们再给老食客们发个打折券。”
“什么是打折券?”
妹妹们异口同声问道,林春桃顿了一瞬,随即说道:“简单理解就是给他们发一个条,到时候来吃粉可以便宜。”
这么说,林春杏虽然没见过这个东西,但她理解了林春桃的说辞。
就像是当时送卤香鸡蛋一样,就一个鸡蛋,都能让很多人蜂拥而至,等后续收费后,喜欢卤香鸡蛋的人还是会来买。
“姐,咱们那个号牌签也要再做一些吧?”
“嗯,还需要再做一些。”
裴英道:“这两日我得空给你们做出来。”
林春杏笑道:“谢谢姐夫。”
话落裴英询问林春桃,“你那个打折券是不是也要用竹子做?”
林春桃摇摇头,“那个量大用竹子做太麻烦了,得用纸张。”
裴英道:“一张一张的写?”
“找个木头刻字,刻一个印章,到时候直接往纸张上印就行。”
林春桃这么说,妹妹们都崇拜地看向她,裴英道:“那你要刻什么字你写给我,我找木头来给你刻。”
“你还会这个?”
裴英笑了笑,以前无聊没有消遣,刻个小玩意慢慢就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