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87节
她脸上沾灰,裹着一条灰扑扑的布巾,袖口与裤脚很高,踏着一双破旧草鞋。
这副打扮,与原本精干敏锐的女镖师不同,完完全全便是个乡野妇人的模样。
景昭赞道:“扮得真像。”
朱砂哼一声:“都是拿刀,拿镰刀和拿腰刀没区别。”
说着,她胡乱扯下头上裹着的布巾,皱眉道:“你们过来干什么。”
景昭轻描淡写道:“卢氏递帖,邀请我们参加卢老太爷冥诞。”
紧接着,她仿佛能窥见朱砂心底所想,一口否决:“不能带你进去,卢家知道你的模样。”
见朱砂面露不悦,裴令之只作未觉,问:“有发现?”
或许是因为她吃过裴令之送的山参,朱砂总算没对着他发作,说道:“出出进进的人太多,我不可能全跟住。不过有一点奇怪的事,卢氏坞堡天黑之前关闭外门,禁止进出,但前天和昨天半夜,外门各自开了一次,进去两辆车。”
“马车?”
“是板车。”朱砂比划道,“拉货的板车,上面装得满满当当,盖着大块麻布,我当时没敢靠近,现在想起来,应该过去看看的。”
景昭心想你靠过去可能就变成刺猬了。
朱砂给出的信息太少,偏偏景昭听说过的高门大户阴私又太多,一时半会根本无法判断,只好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朱砂皱眉,怒道:“我只关心他们夫妻的生死,你问些莫名其妙的事,把我一竿子支到这里来,让我看田地,我才不关心那些没用的东西!”
景昭敛去笑容,平静道:“当日我说过,不信任我,可以从开始就不参与,而不是中途质疑甚至反悔。”
朱砂恼怒说道:“因为我不明白你让我干那些没用的事情是为了什么,还是说,你根本就没想查他们的下落!”
声音略高,幸好天色已晚,乡民们已经回了家,远处那些低矮房屋各自亮起暗淡的光芒,不至于有人听到院内传来争执声。
穆嫔很是生气,向前走出两步,护到景昭身前,愤怒地瞪着面前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
裴令之蹙眉,道:“先不要吵。”
他注意到,景昭的神色越来越淡,这不是心情很好的表现。
裴令之言出必践,为了避免产生疑虑与隔阂,不但自己很少外出,也约束积素。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和景昭待在一处。
相处的时间越长,裴令之便越意识到,他这位同伴手腕与能量同样过人。
他很有分寸,不主动问,景昭自然也不会和他交代,因此直到现在,裴令之仍然不清楚景昭是如何巧妙利用郡守与别驾之间的不合逼退郡守,直接搅乱临澄局势,但他很清楚,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裴令之自己也不行。
是以,他出声打断朱砂,不仅是替景昭解围,其实也是在为朱砂着想。
然而景昭的心思并不放在朱砂身上。
她短暂地走神,想起皇帝教过她帝王心术,其中一条便是永远不要向臣下解释。
帝王天生便要高居云端之上,所谓上天之子,凡世神明,即使再平易近人的皇帝,也要与臣僚百姓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
天子不能离凡人太近。
太近,便容易被了解、被猜透,失去威严。
但是现在,这里不是京中,她的身份不是太女。
景昭忽然有些惭愧。
她对位置、对人心的把握产生了疏漏。
当她高居东宫时,她当然可以熟练运用帝王之术,没有人敢于表露不满,所有人都会默认那本就是天子、是皇储的模样。
但当她行走在山野间时,那种刻意保持的神秘疏远,很可能便会适得其反。
于是她看向朱砂,平静说道:“愚蠢,你以为你是来找证据、找线索?不,我让你来找的是把柄。”
朱砂愣住。
愣住的不止朱砂。
“证据除了说服我们自己,没有任何用处。族中私刑杀人,判徒刑,可缴金赎罪;若被杀者有错在先,罪减一等。卢妍夫妇私奔在先,卢家即使打杀他们,传出去也是情有可原,律法不能约束。”
“即使你想以血还血、以命还命,也不可能潜入坞堡杀人,最多白白赔上一条性命。”
“要想为他们复仇,杀人的罪名没有用,杀人凶手更不可能受到处置。”
景昭看着院外那片浓郁夜色,微微冷笑,说道:“卢妍夫妇因何而死?卢家那个不能窥视的把柄究竟是什么?查清这个把柄,我就有办法利用现在的局势,把卢家满门送下去陪葬,至于钟家,也不是没有机会。”
第76章 裴令之缓缓道:“你可以直……
冥诞前一日,景昭与裴令之打叠行装,持帖前往卢氏坞堡。
多出来的一天对他们来说,似乎没能派上应有的用场。
不出意料的是,黄花乡的土地看似属于乡民,实际上在之前的数年里,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归属卢家所有,乡民们实际上便是卢家的佃户。
出乎意料的是,乡民们对卢家的评价还算可以。据说这是因为卢家那位老夫人出身贫寒,更能体恤民间疾苦,每逢灾年,卢家盘剥不算苛刻,有时还会象征性地减免一些租子。
幸福需要对比,黄花乡乡民们虽说失去了自家土地,但和其他家族的佃户相比,又觉得主家宽厚仁慈,很是感激。
景昭对此有些诧异。
斟酌再三,她还是没有答应带朱砂进去。不止如此,她连穆嫔也留在外面,交给穆嫔一封信,并把苏惠留下保护她。
景昭不带苏惠,裴令之倒是带上了积素。
卢氏是本地豪族,经营许久,家大业大。无论是朝廷,还是裴氏,都来不及将手伸入这里,要想找到问题所在,多半还是要再去卢家看看。
老太爷冥诞办的极为盛大,坞堡前排满车马,大门口站满了接待宾客的管事。
递上帖子,景昭和苏惠又送上带来的礼物,是一尊在临澄县内博古斋买来的上品玉佛。
这尊玉佛是穆嫔帮忙准备的,秉持着只买贵的这一原则,穆嫔临时又去兑了些银票,才将这尊羊脂玉佛从博古斋请了出来。
果不其然,看见这般贵重的上品玉佛,管事的眼睛都瞪大了很多——倒不是说没人送更贵的礼物,而是他们这些迎来送往的管事心里自有一本账,私交越好、关系越近,送的礼物便越贵重,然而没听说丹阳顾氏从前和卢家有紧密联系,送来厚礼当然奇怪。
不知是不是托这尊玉佛的福,景昭和裴令之又住进了上次那间客院。
老太爷冥诞在即,客院中当然不会再准备专司侍奉的美姬。或许是来客太多的缘故,侍从也变成了两个小丫鬟——毕竟以卢家的身份,前来做客者不带侍从是很罕见的。
知道卢家正忙着迎客,这一次景昭和裴令之没有不识趣地求见卢家主及夫人,而是安安静静待在客院里,顺便叫来两个小丫鬟陪着聊天。
天色渐晚。
窗外传来轻响,景昭正坐在窗前小榻上,信手打开窗户。
裴令之翻窗而入。
景昭看着他,率先说道:“卢娴五日前归府,然后再也没有离开。”
作为长女,卢大娘子回家帮着操持父亲冥诞,非常合理,挑不出毛病。
但景昭刻意提及这一点,当然是意在言外。
裴令之道:“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那封信……真的探出了卢家一些底细。”
至少卢大娘子肯定猜到了某些事。
景昭想了想,说:“我们晚上出去走走?”
坞堡很大,卢家的花园也很大。
由于明日就是冥诞,来客为表礼貌,大多选在今日到达。卢家客院里住满大半,都是宾客,客院外那片花园也不复平日的安静。
即使是皇宫,每逢宫宴,也无法解决宫中人员混杂、易生枝节的问题。所以当年皇帝直接让太后病倒,无法踏出华阳宫,才减少了很多麻烦。
卢家当然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走进灯火通明的花园里,沿途很多侍从来来往往。看见景昭和裴令之,认出他们衣衫装扮像是来客,便会停下来行个礼。
裴令之忽然说:“有人跟着我们。”
景昭点点头,没说话。
远处走来一队送热水的侍从,小路偏窄,侍从们停下来,直到景昭和裴令之走过,才推着小车经过。
景昭一拉裴令之,二人同时站住。
她哎呀一声,手中多出一封信。
裴令之就站在她身边,愣是没看出景昭从哪里掏出那封信。任凭她反手隔袖抓住自己,快步走回客院。
咣当!
客院大门关上,不久,两名小丫鬟面色惊惶地跑了出来,站在门外脸色苍白。
动静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还不足以惊动宾客,只有附近几间客院的守门侍从探头出来看看情况,见没什么大事,又缩回门里打哈欠。
小丫鬟倒没受呵斥,只是她们年纪尚小,以往只做些洒扫外院的普通活计,从来没有近身侍奉的机会,对府里的情况更是两眼一抹黑,没经过事就容易害怕,以为自己不慎冒犯了贵客,吓得战战兢兢。
就在这时,远处走来一位素服女子,到得跟前,提起灯对她们一照:“你们怎么不进去服侍客人?”
那名素服女子是外院的管事大侍女珊瑚,两名小丫鬟立刻脸色苍白地哭着请罪,只说二位贵客夜间出去游园,不知怎么的,一回来就关起门躲在房中,她们去敲门送茶,却被那名年轻侍从遣出院外,疑心自己开罪了贵客。
珊瑚皱眉,又问了几句,引得小丫鬟想起,贵客从院外回来时手中拿了一封信。
听完这句话,珊瑚皱眉沉吟片刻,忽的脸色难看起来,掉头就走。
听着院门外陌生女子的声音消失,脚步声远去,景昭微笑道:“卢家即使再忙,明天想来也有时间见我们了。”
说完,她随意将手中信纸揉成一团,道:“走吧,回去睡觉。”
.
“睡了吗?”
卢老夫人幽幽地问。
一名鬓发花白的妇人从角落走出来,叹息道:“屋里的灯还没熄,但大娘子不愿见奴婢。”
笃、笃、笃。
木鱼声回荡,卢老夫人合掌跪在蒲团上,眼睛紧紧闭着。
良久,她叹息道:“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现在又要失去另一个了。”
妇人劝慰道:“大娘子只是一时想不通,母女血浓于水,等过一段时间,大娘子必然会醒悟过来。何况许家也没少拿钱,俗话说出嫁从夫,就算为了夫婿和儿女,也没有一直拗着性子的道理。”
这副打扮,与原本精干敏锐的女镖师不同,完完全全便是个乡野妇人的模样。
景昭赞道:“扮得真像。”
朱砂哼一声:“都是拿刀,拿镰刀和拿腰刀没区别。”
说着,她胡乱扯下头上裹着的布巾,皱眉道:“你们过来干什么。”
景昭轻描淡写道:“卢氏递帖,邀请我们参加卢老太爷冥诞。”
紧接着,她仿佛能窥见朱砂心底所想,一口否决:“不能带你进去,卢家知道你的模样。”
见朱砂面露不悦,裴令之只作未觉,问:“有发现?”
或许是因为她吃过裴令之送的山参,朱砂总算没对着他发作,说道:“出出进进的人太多,我不可能全跟住。不过有一点奇怪的事,卢氏坞堡天黑之前关闭外门,禁止进出,但前天和昨天半夜,外门各自开了一次,进去两辆车。”
“马车?”
“是板车。”朱砂比划道,“拉货的板车,上面装得满满当当,盖着大块麻布,我当时没敢靠近,现在想起来,应该过去看看的。”
景昭心想你靠过去可能就变成刺猬了。
朱砂给出的信息太少,偏偏景昭听说过的高门大户阴私又太多,一时半会根本无法判断,只好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朱砂皱眉,怒道:“我只关心他们夫妻的生死,你问些莫名其妙的事,把我一竿子支到这里来,让我看田地,我才不关心那些没用的东西!”
景昭敛去笑容,平静道:“当日我说过,不信任我,可以从开始就不参与,而不是中途质疑甚至反悔。”
朱砂恼怒说道:“因为我不明白你让我干那些没用的事情是为了什么,还是说,你根本就没想查他们的下落!”
声音略高,幸好天色已晚,乡民们已经回了家,远处那些低矮房屋各自亮起暗淡的光芒,不至于有人听到院内传来争执声。
穆嫔很是生气,向前走出两步,护到景昭身前,愤怒地瞪着面前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
裴令之蹙眉,道:“先不要吵。”
他注意到,景昭的神色越来越淡,这不是心情很好的表现。
裴令之言出必践,为了避免产生疑虑与隔阂,不但自己很少外出,也约束积素。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和景昭待在一处。
相处的时间越长,裴令之便越意识到,他这位同伴手腕与能量同样过人。
他很有分寸,不主动问,景昭自然也不会和他交代,因此直到现在,裴令之仍然不清楚景昭是如何巧妙利用郡守与别驾之间的不合逼退郡守,直接搅乱临澄局势,但他很清楚,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裴令之自己也不行。
是以,他出声打断朱砂,不仅是替景昭解围,其实也是在为朱砂着想。
然而景昭的心思并不放在朱砂身上。
她短暂地走神,想起皇帝教过她帝王心术,其中一条便是永远不要向臣下解释。
帝王天生便要高居云端之上,所谓上天之子,凡世神明,即使再平易近人的皇帝,也要与臣僚百姓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
天子不能离凡人太近。
太近,便容易被了解、被猜透,失去威严。
但是现在,这里不是京中,她的身份不是太女。
景昭忽然有些惭愧。
她对位置、对人心的把握产生了疏漏。
当她高居东宫时,她当然可以熟练运用帝王之术,没有人敢于表露不满,所有人都会默认那本就是天子、是皇储的模样。
但当她行走在山野间时,那种刻意保持的神秘疏远,很可能便会适得其反。
于是她看向朱砂,平静说道:“愚蠢,你以为你是来找证据、找线索?不,我让你来找的是把柄。”
朱砂愣住。
愣住的不止朱砂。
“证据除了说服我们自己,没有任何用处。族中私刑杀人,判徒刑,可缴金赎罪;若被杀者有错在先,罪减一等。卢妍夫妇私奔在先,卢家即使打杀他们,传出去也是情有可原,律法不能约束。”
“即使你想以血还血、以命还命,也不可能潜入坞堡杀人,最多白白赔上一条性命。”
“要想为他们复仇,杀人的罪名没有用,杀人凶手更不可能受到处置。”
景昭看着院外那片浓郁夜色,微微冷笑,说道:“卢妍夫妇因何而死?卢家那个不能窥视的把柄究竟是什么?查清这个把柄,我就有办法利用现在的局势,把卢家满门送下去陪葬,至于钟家,也不是没有机会。”
第76章 裴令之缓缓道:“你可以直……
冥诞前一日,景昭与裴令之打叠行装,持帖前往卢氏坞堡。
多出来的一天对他们来说,似乎没能派上应有的用场。
不出意料的是,黄花乡的土地看似属于乡民,实际上在之前的数年里,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归属卢家所有,乡民们实际上便是卢家的佃户。
出乎意料的是,乡民们对卢家的评价还算可以。据说这是因为卢家那位老夫人出身贫寒,更能体恤民间疾苦,每逢灾年,卢家盘剥不算苛刻,有时还会象征性地减免一些租子。
幸福需要对比,黄花乡乡民们虽说失去了自家土地,但和其他家族的佃户相比,又觉得主家宽厚仁慈,很是感激。
景昭对此有些诧异。
斟酌再三,她还是没有答应带朱砂进去。不止如此,她连穆嫔也留在外面,交给穆嫔一封信,并把苏惠留下保护她。
景昭不带苏惠,裴令之倒是带上了积素。
卢氏是本地豪族,经营许久,家大业大。无论是朝廷,还是裴氏,都来不及将手伸入这里,要想找到问题所在,多半还是要再去卢家看看。
老太爷冥诞办的极为盛大,坞堡前排满车马,大门口站满了接待宾客的管事。
递上帖子,景昭和苏惠又送上带来的礼物,是一尊在临澄县内博古斋买来的上品玉佛。
这尊玉佛是穆嫔帮忙准备的,秉持着只买贵的这一原则,穆嫔临时又去兑了些银票,才将这尊羊脂玉佛从博古斋请了出来。
果不其然,看见这般贵重的上品玉佛,管事的眼睛都瞪大了很多——倒不是说没人送更贵的礼物,而是他们这些迎来送往的管事心里自有一本账,私交越好、关系越近,送的礼物便越贵重,然而没听说丹阳顾氏从前和卢家有紧密联系,送来厚礼当然奇怪。
不知是不是托这尊玉佛的福,景昭和裴令之又住进了上次那间客院。
老太爷冥诞在即,客院中当然不会再准备专司侍奉的美姬。或许是来客太多的缘故,侍从也变成了两个小丫鬟——毕竟以卢家的身份,前来做客者不带侍从是很罕见的。
知道卢家正忙着迎客,这一次景昭和裴令之没有不识趣地求见卢家主及夫人,而是安安静静待在客院里,顺便叫来两个小丫鬟陪着聊天。
天色渐晚。
窗外传来轻响,景昭正坐在窗前小榻上,信手打开窗户。
裴令之翻窗而入。
景昭看着他,率先说道:“卢娴五日前归府,然后再也没有离开。”
作为长女,卢大娘子回家帮着操持父亲冥诞,非常合理,挑不出毛病。
但景昭刻意提及这一点,当然是意在言外。
裴令之道:“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那封信……真的探出了卢家一些底细。”
至少卢大娘子肯定猜到了某些事。
景昭想了想,说:“我们晚上出去走走?”
坞堡很大,卢家的花园也很大。
由于明日就是冥诞,来客为表礼貌,大多选在今日到达。卢家客院里住满大半,都是宾客,客院外那片花园也不复平日的安静。
即使是皇宫,每逢宫宴,也无法解决宫中人员混杂、易生枝节的问题。所以当年皇帝直接让太后病倒,无法踏出华阳宫,才减少了很多麻烦。
卢家当然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走进灯火通明的花园里,沿途很多侍从来来往往。看见景昭和裴令之,认出他们衣衫装扮像是来客,便会停下来行个礼。
裴令之忽然说:“有人跟着我们。”
景昭点点头,没说话。
远处走来一队送热水的侍从,小路偏窄,侍从们停下来,直到景昭和裴令之走过,才推着小车经过。
景昭一拉裴令之,二人同时站住。
她哎呀一声,手中多出一封信。
裴令之就站在她身边,愣是没看出景昭从哪里掏出那封信。任凭她反手隔袖抓住自己,快步走回客院。
咣当!
客院大门关上,不久,两名小丫鬟面色惊惶地跑了出来,站在门外脸色苍白。
动静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还不足以惊动宾客,只有附近几间客院的守门侍从探头出来看看情况,见没什么大事,又缩回门里打哈欠。
小丫鬟倒没受呵斥,只是她们年纪尚小,以往只做些洒扫外院的普通活计,从来没有近身侍奉的机会,对府里的情况更是两眼一抹黑,没经过事就容易害怕,以为自己不慎冒犯了贵客,吓得战战兢兢。
就在这时,远处走来一位素服女子,到得跟前,提起灯对她们一照:“你们怎么不进去服侍客人?”
那名素服女子是外院的管事大侍女珊瑚,两名小丫鬟立刻脸色苍白地哭着请罪,只说二位贵客夜间出去游园,不知怎么的,一回来就关起门躲在房中,她们去敲门送茶,却被那名年轻侍从遣出院外,疑心自己开罪了贵客。
珊瑚皱眉,又问了几句,引得小丫鬟想起,贵客从院外回来时手中拿了一封信。
听完这句话,珊瑚皱眉沉吟片刻,忽的脸色难看起来,掉头就走。
听着院门外陌生女子的声音消失,脚步声远去,景昭微笑道:“卢家即使再忙,明天想来也有时间见我们了。”
说完,她随意将手中信纸揉成一团,道:“走吧,回去睡觉。”
.
“睡了吗?”
卢老夫人幽幽地问。
一名鬓发花白的妇人从角落走出来,叹息道:“屋里的灯还没熄,但大娘子不愿见奴婢。”
笃、笃、笃。
木鱼声回荡,卢老夫人合掌跪在蒲团上,眼睛紧紧闭着。
良久,她叹息道:“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现在又要失去另一个了。”
妇人劝慰道:“大娘子只是一时想不通,母女血浓于水,等过一段时间,大娘子必然会醒悟过来。何况许家也没少拿钱,俗话说出嫁从夫,就算为了夫婿和儿女,也没有一直拗着性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