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0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肯定是沈氏奸猾,不肯好好教自己!
  她实在是不想看年过半百的老两口秀恩爱,嘴角都撇得她要抽筋了,趁着公爹不备她悄悄溜了。
  大伯娘朱氏、张氏、裴三婶儿、裴四婶儿都聚集在裴大伯家练习点豆腐,一人守着一口小铁锅两口砂锅。
  她们没有高里正的文化,也没法直接形容浆子到底要多烫才能点卤水,就根据自己的记忆来。
  失败了继续,失败了继续,如此反复,很快张氏成功,大伯娘成功。
  三婶儿和四婶儿慢一些。
  张氏找到窍门儿就开始教她们,“我感觉稍微凉一点,稍微烫一点都没事儿,太凉太烫不行。我看阿宁是真厉害,伸手在浆子上面试试,差不多就能感受温度呢。”
  四婶儿舌头都烫红了,牙龈也烫起皮,结果还是没点对。
  “咋就我最笨?不行,我得再去问问阿宁!”
  大伯娘一把拉住她,“阿宁太熟练了,估计不知道咱这种初学的情况,你还是问我们更对劲儿呢。”
  她们开始帮四婶儿总结经验教训,直到点成功为止。
  反正她们磨了两桶浆子呢,足够学的。
  灶房外赵氏探头探脑,气得不行,咋滴啊,她不是裴家儿媳妇是吧?
  学点豆腐还避着她!
  她娘家又不是没交材料,以后也是要学点豆腐的,让她看看怎么了?
  再说了她才懒得学做豆腐呢,学会了不得天天做呀?
  当谁傻呢?
  灶房里,张氏道:“娘,泡的豆子还有呢,我这就去推磨,咱今晚上再做一锅,明儿一早我和弟妹回趟娘家?”
  眼瞅着就中秋节了,闺女都要回一趟娘家,送点节礼。
  一斤豆子出三斤多豆腐呢,那她们一人带个六斤豆腐回去,也就两斤豆子。
  有面儿,还出数儿,可比带两斤豆子能看到东西。
  关键她要回去显摆!
  她要让她娘和嫂子弟妹们瞅瞅,她是最早学会做豆腐的!
  这么一想,张氏乐不可支,扬眉吐气了,嘿!
  荷花嫂子家和高里正家差不多,她学得快,只失败一次就都成功了。
  荷花嫂子又手把手耐心教张母,试过好几次张母也成功了,之后张母自己点也基本都成功了。
  张母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会点豆腐对她而言意义太重大了。
  豆腐是啥?
  以前别说她,就是老头子、公婆也不会。
  是满村男人女人都不会。
  是满龙庙镇只有柳家豆腐坊会做,他们高里正挖门盗洞都没学会的手艺。
  而她,一个被男人骂了一辈子笨女人,连生孩子都不会的笨婆娘。
  今儿,学会点豆腐了。
  你敢信!
  荷花嫂子笑道:“娘,你看到了吧,甭管什么就是一个学。不学谁能会啊?要是学,谁敢说咱女的不如他们男的?反正你比我爹厉害。”
  小儿子约莫看到爷爷的身影,喊道:“爷爷。”
  荷花嫂子立刻喊:“爹,快来!我和娘学会点豆腐了,现在就教你,你肯定一学就会!”
  会啥啊。
  张父躲在影壁墙那里往灶房瞅半天了,虽然张母学的时候他心里骂笨蛋,要是我上手一下就会,可真让他去做了,他直接麻爪儿。
  以前他可没少听别人说高里正四处找人学点豆腐,咋都学不会,可见点豆腐有多难。
  他可以随意嘲笑自己婆娘,他敢嘲笑里正?
  嘴给打烂。
  他不但不嘲笑,还非常崇拜里正呢,村里几个老头子不崇拜里正能耐?
  不能耐人家能当里正呀?
  他虽然嘴上吹,我这个会那个会,可实际婆娘不在家,他自己做顿饭都手忙脚乱,不是豆子焖糊就是煮粥夹生。
  点豆腐?
  他直接溜了,继续下地干活儿去,假装没回来过。
  儿媳妇娇娇软软但催命的声音自后面传来,“爹,爹,快来,我娘教你点豆腐呢。”
  他甩开老膀子老腿儿赶紧跑出巷子了。
  能躲一时是一时,晚上再说晚上滴。
  荷花嫂子站在院门口笑得咯咯的,扭身回家继续带着婆婆点豆腐了。
  这一次她们煮大锅浆子。
  又成功了!
  张母笑道:“荷花呀,你手就是巧。”
  她瞅瞅灶房外,日头西斜,但是还没落山,离天黑还有个时辰。
  她催着荷花嫂子给娘家送豆腐。
  她们做了一大锅也吃不完,给亲家一半,剩下的给左邻右舍和本家的分分,让他们也为荷花儿高兴高兴。
  果然,她在门口一吆喝,附近的邻居们都纷纷过来瞅。
  毛蛋儿娘、黑壮嫂子、二蔫巴媳妇儿都跑过来看。
  “哎呀,荷花儿真的做成啦?”
  “不孬,尝着和二郎媳妇儿做的差不多味儿。”
  “荷花儿,难学不?你学了多久啊?”
  阮荷花急着给娘家送豆腐,就让她婆婆招待邻居们。
  张母先把沈宁好一个夸,又夸她儿媳妇学得快,“儿媳妇说了,明儿你们来俺家换六两的豆腐,给二郎媳妇留着换七两的,行不?”
  邻居们笑道:“行呀,豆腐娘子也说过了,今儿学会了几家,大家可以就近换豆腐。”
  众人又纷纷夸沈宁大方,“一点都不小气,教咱做豆腐,也不怕咱抢她生意。”
  毛蛋儿娘对二蔫巴媳妇儿道:“对吧,嫂子?”
  二蔫巴媳妇儿尴尬地笑笑。
  她心道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吴秀娥送块豆腐吃。
  以前沈宁做豆腐,吴秀娥是坚决不买的,现在这么多人会做,那她也能吃豆腐了吧?
  她破天荒大方一回,换两斤豆腐,打算给吴秀娥送一斤。
  顺便吐槽一下沈宁。
  做个豆腐就全村最大方的人了?
  那么大方咋还要东西呢?
  她男人没时间,也没人给晒土坯,家里也没不好的自家不需要的木头,她只能得空去捡点不要钱的石头。
  可石头多难捡啊,村里村外的都被人捡光送给裴二郎了,哪里还轮到她?
  地下的那么大,她也挖不动呀。
  所以她至今也没凑齐那二百文的材料!
  沈宁和裴母一天做了三锅豆腐,不等下午就被换光了。
  只有不够的,没有剩下的。
  大家伙儿纷纷说二郎媳妇儿你行行好,再多做点豆腐,一天做五锅也不会剩下的。
  沈宁自然婉拒啊,让他们去另外几家换也是一样的。
  盘盘账,除开多换了几斤豆子,还收获了二十多斤豆渣。
  第二天一早又是三锅浆子磨出来,自然又有二十多斤豆渣。
  一下子家里豆渣泛滥。
  裴母拿豆渣喂鹅,结果一丢过去,大白小白看见豆渣就嘎嘎叫着往外跑。
  裴母跟沈宁笑道:“这鹅跟儿媳妇你似的,看见豆渣就躲。哈哈。”
  沈宁:“可不么,我真吃够了,再吃要吃伤了。”
  在沈宁看来,这东西本身就不好吃,毕竟精华都被拿走了呀。
  小豆腐,它毕竟不是豆腐,但凡一个xx,再出一个小xx,那这个小xx基本就不够味儿。
  现代就是当饲料和肥料的东西。
  每天当调剂吃吃还行,顿顿吃谁能受得了?
  反正她和裴长青本来不爱吃,珍珠也不咋喜欢,阿年是出于过去的饥饿才说好吃的,现在也不爱吃了。
  也就裴母和裴父这种任劳任怨从不挑剔吃喝的老黄牛能一直吃。
  裴母:“那我给你大伯母他们送些?”
  沈宁:“他们三家现在也做豆腐呢,不缺豆渣,送过去就是喂鸡喂猪。”
  送给人家吃还行,送给人家喂猪裴母就舍不得了,毕竟自家还穷着呢,干啥不好啊。
  可人家能喂鸡喂猪,她家就两只鹅,还每天去河里觅食,压根儿不稀罕豆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