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68节
他和先生不是另类,不孤独,有很多一样的人。
“阿年,咱们吃素斋去,看看庖厨做的红烧素鸡如何。”
两人便疾步往禅房去。
阿鹏默默地跟上。
小珍珠原本带着宝儿来找阿年和小少爷,听他们跟先生争辩就机智地没进屋,在这边转悠一圈,不但认识了主持还吃了一些点心。
吃了一肚子点心,这会儿素斋也不要吃了。
宝儿被裴云灌了一通见到小少爷要礼貌,要规矩,要如何如何。
原本还怕怕的呢,以为小少爷是什么吓人的东西,结果发现就是个好好看的哥哥。
宝儿立刻不怕了,像对阿年哥哥一样对阿恒哥哥。
他把藏在口袋里的点心拿出来给俩哥哥吃。
不等阿年和阿恒嫌弃,小珍珠一把抢过去,“说好的一人三块,你怎么还偷藏?”
说着塞自己嘴里去了。
她嘴巴塞得像仓鼠,然后看着宝儿震惊的双眸,想笑又怕呛着,就捂着嘴嚼。
小少爷给她倒了一杯山楂水,“小心噎着。”
小珍珠一饮而尽,“这点心不好吃,没有我家的好吃,我替你们吃了。”
小少爷:“多谢珍珠。”
小珍珠颇为讲义气地道:“没事儿啦,毕竟我现在是阿鹏哥哥的挂单弟子嘛。”
几人颇为惊讶地看着她,“什么挂单弟子?”
没听过这个说法啊。
阿鹏肩头抖动。
小鹤年扶额,“珍珠,你哪里学来的新词儿?”
不爱读书,偏爱学新词儿。
小珍珠指了指另一边禅房,“住持教的,她说这里有挂单弟子,还有钱拿呢,我也想来当个挂单弟子赚钱。”
几人忍不住笑起来,宝儿好奇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快告诉他哪里好笑啊。
要不他都不知道该不该笑,要笑多大声。
小少爷好心给珍珠解释,“寺庙的挂单弟子,是给那些云游的僧道准备的,他们在这里挂单,就可以出去化缘、讲经、做法事。”
“哇,阿恒,你懂好多啊!你不像八岁,你像十八岁!”
小少爷:“看你表情,我差点以为你要说八十岁。”
小鹤年:“放心吧,她就是说你八十岁,只是给你面子而已。”
小珍珠用肩膀拐拐小鹤年,还是你懂我啦,但是别说出来嘛。
娘娘庙委实没什么好逛的,他们也不求什么,游玩一下没意思就回了。
裴云却还得陪着郑氏等人上香祈福,求这个拜那个的。
路上小珍珠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平安福,得意道:“我跟慧心主持求的,给了她两块驴打滚儿,她就免费给我啦。”
然后她就开始坐在驴背上歪着身子分平安福,小少爷一个,阿年一个,阿鹏哥哥一个。
谢掌柜、爹娘爷奶也没落下,回去再分。
宝儿都有呢,之前给了的。
小姑父小姑自己会求,她就没管了。
小鹤年:“……”
小少爷:“……”
阿鹏也难得地开玩笑:“珍珠真贴心,真不愧是好挂单弟子。”
小珍珠得意大笑,“当然。”
【作者有话说】
珍珠:我干啥都得争上游,求平安福也得最多,还得省钱免费!
————
第68章 后悔 温暖的火炕,不来一发?
宋福瑞和裴云回到宋家,正想要水给宝儿洗澡就被宋母请去了。
才九月,宋母已经生上小火炉了,屋里热乎乎的。
宋大嫂陈氏、二嫂郑氏也在。
宝儿见大伯娘和二伯娘在,就没去宋母怀里撒娇,因为他知道这俩人不喜欢他和奶奶太腻歪。
宋母呷了口茶,笑道:“宝儿,过来,今儿玩得开心啊?”
宝儿这才到奶奶怀里,“开心,可惜哥哥姐姐们没去,只看到我二舅家姐姐哥哥了。”
宋母笑道:“你悟哥哥他们要读书,所以不能去玩儿,你还小,开心玩就好了。”
陈氏则小声和俩弟妹说话,问问玩的如何,“咱这里没山,以后你们去捉云山玩。”
裴云没说什么。
以前她没资格参加这种场合,现在让她来她也不觉得有啥好的。
郑氏就活泼很多,叽叽呱呱跟大嫂说东说西,顺便阴阳一下裴云。
她对裴云侄子跟在小谢公子身边耿耿于怀。
陈氏自然也知道,家里的下人都是她和婆婆安排的,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们。
她一听说就过来找婆母了。
老三家的娘家有这等关系,家里自然要重视。
不是说立刻拿来做文章,要好处,而是要看看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投入。
商人之家就是如此的,重利轻义,有利可图就扶持,无利可图就冷落。
若是能搭上谢家,那自然是大好事儿,即便多花钱,也能从其他方面得回报。
身份、地位、孩子读书、名望、联姻等,都是一连串的,是无形却利益巨大的。
宋母和宝儿腻歪一会儿,这才让他吃橘子,她则跟几个儿媳妇聊聊家常儿。
今儿特意问裴云,“老三媳妇,你二哥家房子盖得如何了?”
裴云有点受宠若惊,婆婆先问自己这种事儿还是第一次呢,“差不多了。估计这会儿结顶了,正盖围墙吧。”
宋母:“哎哟,那……得粉刷墙壁,肯定需要不少石灰。”
她对宋福瑞道:“老三,你这两天赶紧给你二舅兄送两车石灰过去,他忙,估计没空来买呢。”
宋福瑞:“成呀。我前几日刚去看过,现在确实好刷墙了。”
宋母笑道:“都是自家实在亲戚,要多走动才好。你们也常去走动着,要不亲戚家有什么事儿咱也不知道,都帮不上忙。”
宋福瑞:“娘,我二舅兄家阿年要进学了,咱是不是得送启蒙礼呀?”
宋母颔首,“那是自然。”她看向老大媳妇陈氏,“你按惯例置办,要厚两成。”
宋福瑞不客气地道:“娘,大嫂,别的还算了,两大匹布要的,天冷了布料要厚实些,一匹宝蓝色一匹草绿色就行。”
郑氏忍不住撇嘴,咋滴,你岳丈家没钱买布,以后要咱家供他们全家穿衣服了呗?
还大匹,恁不要脸呢?
陈氏微笑着,没表现出态度来,只看婆母。
宋母笑道:“应该的,都是实在亲戚,合该多帮衬。”
裴云以前没机会也没资格参与这种家庭话题,现在却觉得不对味儿了。
听婆母的意思,好像她娘家以后要靠宋家穿衣服似的。
你以前没给一尺布,人家不也过到现在吗?
只是她不敢跟婆婆叫板,低着头不吭声。
郑氏撇嘴笑道,“娘,咱是该多帮衬一下弟妹娘家,今儿我们碰到那位小侄子,还穿着草鞋呐。这要是明白人,都知道是弟妹娘家要强,不喜欢找亲戚帮衬,可有那起子不辨是非喜欢嚼舌头的,可不管真相是啥,只会说咱家开着布庄,怎么还让亲戚家孩子穿草鞋?这不是抠门儿不管亲戚么?”
裴云低着头,也撇嘴,就你喜欢嚼舌头!
宋母眉头皱了皱,不悦地看了二儿媳一眼。
“各家有各家的事儿,谁会手那么长管到咱家来?”
陈氏见状,笑了笑,就起身说还要回去理账先告辞,“娘放心,我保管给置办得妥妥的。”
这时候宝儿突然喊道:“奶,我姥爷给我送了那个驴打滚儿豆面糕,你给我收着了吗?拿给我吃吧。”
宋母一怔,“什么驴打滚儿?”
宝儿:“今儿姐姐说她没舍得吃,让姥爷给我送了一盒子,早上就送了,我咋没见着呢?”
他以为奶不让娘给他吃点心,给收起来了。
今儿在娘娘庙看到哥哥姐姐们吃,他馋,珍珠姐姐却说你自己吃了一盒子,不要再吃我们的,不肯给他。
他可委屈呢,说自己没捞着吃,姐姐才给他一块。
他没吃够。
宋母抬头看正要离开的陈氏。
陈氏脸色微微一沉,柔声道:“是吗?我叫人来问问看,是不是送到后门被小子们弄混了。”
说着她就出去了。
“阿年,咱们吃素斋去,看看庖厨做的红烧素鸡如何。”
两人便疾步往禅房去。
阿鹏默默地跟上。
小珍珠原本带着宝儿来找阿年和小少爷,听他们跟先生争辩就机智地没进屋,在这边转悠一圈,不但认识了主持还吃了一些点心。
吃了一肚子点心,这会儿素斋也不要吃了。
宝儿被裴云灌了一通见到小少爷要礼貌,要规矩,要如何如何。
原本还怕怕的呢,以为小少爷是什么吓人的东西,结果发现就是个好好看的哥哥。
宝儿立刻不怕了,像对阿年哥哥一样对阿恒哥哥。
他把藏在口袋里的点心拿出来给俩哥哥吃。
不等阿年和阿恒嫌弃,小珍珠一把抢过去,“说好的一人三块,你怎么还偷藏?”
说着塞自己嘴里去了。
她嘴巴塞得像仓鼠,然后看着宝儿震惊的双眸,想笑又怕呛着,就捂着嘴嚼。
小少爷给她倒了一杯山楂水,“小心噎着。”
小珍珠一饮而尽,“这点心不好吃,没有我家的好吃,我替你们吃了。”
小少爷:“多谢珍珠。”
小珍珠颇为讲义气地道:“没事儿啦,毕竟我现在是阿鹏哥哥的挂单弟子嘛。”
几人颇为惊讶地看着她,“什么挂单弟子?”
没听过这个说法啊。
阿鹏肩头抖动。
小鹤年扶额,“珍珠,你哪里学来的新词儿?”
不爱读书,偏爱学新词儿。
小珍珠指了指另一边禅房,“住持教的,她说这里有挂单弟子,还有钱拿呢,我也想来当个挂单弟子赚钱。”
几人忍不住笑起来,宝儿好奇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快告诉他哪里好笑啊。
要不他都不知道该不该笑,要笑多大声。
小少爷好心给珍珠解释,“寺庙的挂单弟子,是给那些云游的僧道准备的,他们在这里挂单,就可以出去化缘、讲经、做法事。”
“哇,阿恒,你懂好多啊!你不像八岁,你像十八岁!”
小少爷:“看你表情,我差点以为你要说八十岁。”
小鹤年:“放心吧,她就是说你八十岁,只是给你面子而已。”
小珍珠用肩膀拐拐小鹤年,还是你懂我啦,但是别说出来嘛。
娘娘庙委实没什么好逛的,他们也不求什么,游玩一下没意思就回了。
裴云却还得陪着郑氏等人上香祈福,求这个拜那个的。
路上小珍珠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平安福,得意道:“我跟慧心主持求的,给了她两块驴打滚儿,她就免费给我啦。”
然后她就开始坐在驴背上歪着身子分平安福,小少爷一个,阿年一个,阿鹏哥哥一个。
谢掌柜、爹娘爷奶也没落下,回去再分。
宝儿都有呢,之前给了的。
小姑父小姑自己会求,她就没管了。
小鹤年:“……”
小少爷:“……”
阿鹏也难得地开玩笑:“珍珠真贴心,真不愧是好挂单弟子。”
小珍珠得意大笑,“当然。”
【作者有话说】
珍珠:我干啥都得争上游,求平安福也得最多,还得省钱免费!
————
第68章 后悔 温暖的火炕,不来一发?
宋福瑞和裴云回到宋家,正想要水给宝儿洗澡就被宋母请去了。
才九月,宋母已经生上小火炉了,屋里热乎乎的。
宋大嫂陈氏、二嫂郑氏也在。
宝儿见大伯娘和二伯娘在,就没去宋母怀里撒娇,因为他知道这俩人不喜欢他和奶奶太腻歪。
宋母呷了口茶,笑道:“宝儿,过来,今儿玩得开心啊?”
宝儿这才到奶奶怀里,“开心,可惜哥哥姐姐们没去,只看到我二舅家姐姐哥哥了。”
宋母笑道:“你悟哥哥他们要读书,所以不能去玩儿,你还小,开心玩就好了。”
陈氏则小声和俩弟妹说话,问问玩的如何,“咱这里没山,以后你们去捉云山玩。”
裴云没说什么。
以前她没资格参加这种场合,现在让她来她也不觉得有啥好的。
郑氏就活泼很多,叽叽呱呱跟大嫂说东说西,顺便阴阳一下裴云。
她对裴云侄子跟在小谢公子身边耿耿于怀。
陈氏自然也知道,家里的下人都是她和婆婆安排的,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们。
她一听说就过来找婆母了。
老三家的娘家有这等关系,家里自然要重视。
不是说立刻拿来做文章,要好处,而是要看看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投入。
商人之家就是如此的,重利轻义,有利可图就扶持,无利可图就冷落。
若是能搭上谢家,那自然是大好事儿,即便多花钱,也能从其他方面得回报。
身份、地位、孩子读书、名望、联姻等,都是一连串的,是无形却利益巨大的。
宋母和宝儿腻歪一会儿,这才让他吃橘子,她则跟几个儿媳妇聊聊家常儿。
今儿特意问裴云,“老三媳妇,你二哥家房子盖得如何了?”
裴云有点受宠若惊,婆婆先问自己这种事儿还是第一次呢,“差不多了。估计这会儿结顶了,正盖围墙吧。”
宋母:“哎哟,那……得粉刷墙壁,肯定需要不少石灰。”
她对宋福瑞道:“老三,你这两天赶紧给你二舅兄送两车石灰过去,他忙,估计没空来买呢。”
宋福瑞:“成呀。我前几日刚去看过,现在确实好刷墙了。”
宋母笑道:“都是自家实在亲戚,要多走动才好。你们也常去走动着,要不亲戚家有什么事儿咱也不知道,都帮不上忙。”
宋福瑞:“娘,我二舅兄家阿年要进学了,咱是不是得送启蒙礼呀?”
宋母颔首,“那是自然。”她看向老大媳妇陈氏,“你按惯例置办,要厚两成。”
宋福瑞不客气地道:“娘,大嫂,别的还算了,两大匹布要的,天冷了布料要厚实些,一匹宝蓝色一匹草绿色就行。”
郑氏忍不住撇嘴,咋滴,你岳丈家没钱买布,以后要咱家供他们全家穿衣服了呗?
还大匹,恁不要脸呢?
陈氏微笑着,没表现出态度来,只看婆母。
宋母笑道:“应该的,都是实在亲戚,合该多帮衬。”
裴云以前没机会也没资格参与这种家庭话题,现在却觉得不对味儿了。
听婆母的意思,好像她娘家以后要靠宋家穿衣服似的。
你以前没给一尺布,人家不也过到现在吗?
只是她不敢跟婆婆叫板,低着头不吭声。
郑氏撇嘴笑道,“娘,咱是该多帮衬一下弟妹娘家,今儿我们碰到那位小侄子,还穿着草鞋呐。这要是明白人,都知道是弟妹娘家要强,不喜欢找亲戚帮衬,可有那起子不辨是非喜欢嚼舌头的,可不管真相是啥,只会说咱家开着布庄,怎么还让亲戚家孩子穿草鞋?这不是抠门儿不管亲戚么?”
裴云低着头,也撇嘴,就你喜欢嚼舌头!
宋母眉头皱了皱,不悦地看了二儿媳一眼。
“各家有各家的事儿,谁会手那么长管到咱家来?”
陈氏见状,笑了笑,就起身说还要回去理账先告辞,“娘放心,我保管给置办得妥妥的。”
这时候宝儿突然喊道:“奶,我姥爷给我送了那个驴打滚儿豆面糕,你给我收着了吗?拿给我吃吧。”
宋母一怔,“什么驴打滚儿?”
宝儿:“今儿姐姐说她没舍得吃,让姥爷给我送了一盒子,早上就送了,我咋没见着呢?”
他以为奶不让娘给他吃点心,给收起来了。
今儿在娘娘庙看到哥哥姐姐们吃,他馋,珍珠姐姐却说你自己吃了一盒子,不要再吃我们的,不肯给他。
他可委屈呢,说自己没捞着吃,姐姐才给他一块。
他没吃够。
宋母抬头看正要离开的陈氏。
陈氏脸色微微一沉,柔声道:“是吗?我叫人来问问看,是不是送到后门被小子们弄混了。”
说着她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