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8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瓦匠哼了一声,“过两天咱再看。”
  说完他和宋母告辞,先走了。
  宋家的门子又赶紧给他送出去。
  宋母看了陈氏一眼,却也没多说什么。
  陈氏领会婆母的意思,这是怀疑她故意放张瓦匠过来找茬儿的?
  她转身对宋管事儿道:“以后来人要通传,不要不经通传就往里送。”
  实际是通传了的,郑氏立刻扭头假意不知道了。
  宋母对裴长青的火炕很满意,留他们晚上一起吃饭。
  裴长青婉拒了,说要去接孩子回家。
  宋母可能觉得跟谁吃饭就是给谁脸面,抬举谁,他却没兴趣。
  裴长青告辞,说明儿来给宋福瑞屋里盘炕。
  出门的时候裴云等着呢,塞给他一个小包袱,“二哥,我给珍珠和阿年做的鞋子。”
  裴长青也没拒绝,接过去,“做这些就行了,不必再做。你没事儿就去陪娘说说话儿。”
  裴云笑着应了。
  裴长青几个到了书肆后院儿门口,因为身上都是泥灰也不进院儿,就在外面吆喝一声。
  小少爷和阿鹏一起送珍珠和阿年出来。
  小少爷:“裴叔叔,来了先进屋喝口茶再走。”
  裴长青笑道:“以后时间宽裕再说,今儿时辰不早了。”
  小少爷知道他们急着回家,也没多聊,只对小鹤年道:“阿年,明儿我去学堂,你可以来抄书。”
  小鹤年笑道:“好的师兄。”
  这几日因为算筹珠算的缘故,他们一边学启蒙书籍,一边共同研读九章算术。
  小鹤年虽然启蒙晚,但是有裴长青和沈宁的小灶加持,加之他爱思考好钻研,算术进度倒是和小少爷差不多。
  最近两人为了研究珠算,翻阅不少书籍,搜罗了不少题目研究。
  快到家的时候小珍珠吸着鼻子,“猜,娘今儿做什么好吃的?”
  虽然家里就那么几样食材,但是自打有高里正帮衬,家里食材也多起来,娘总能想办法做点不一样的、别家没吃过的吃食给他们。
  小珍珠每天都盼着回家吃饭呢。
  猜不出来,她就蹬蹬往家跑,“娘,奶,爷,我们回来了!”
  然后就闻到了香甜的气息,又炒鹅蛋的味道,还有什么?香喷喷的。
  她冲进灶房,“娘,做什么好吃的呢?”
  沈宁笑道:“白菜面糊汤。”
  听着简单,做起来却很漂亮,吃起来很香甜的一种吃食。
  先把一大碗面粉小火炒熟,然后加温水搅和开,烧开以后加白菜,愿意吃酸的加点泡萝卜,再加点油豆皮笋。
  沈宁用油摊了一个大大的鹅蛋饼,然后切条倒进去。
  这样一锅奶白汤里混着绿色的白菜、黄色的蛋卷、浅黄色的油豆皮的面糊白菜汤就好了。
  沈宁做了一大盆,让在这里干活儿的几人一人喝一碗再回去。
  王大几天没吃到沈宁做的饭,想得不行,也不怕烫,端着碗呼噜呼噜就是一顿喝。
  喝完就走,他就在灶房这里喝,也不用进屋上桌。
  王木匠偷偷瞪他,让他斯文点。
  王大却转个身躲着喝。
  面粉炒得香喷喷的泛着甜味儿,煎蛋饼也香,白菜带着脆甜,还有酸萝卜的微酸。
  这一碗深秋的白菜面糊汤,好吃得汉子们都不吭声,一口气喝掉,然后悄悄擦一把额头渗出来的汗珠,再去西边儿收拾一下就回家了。
  沈宁他们也进堂屋吃饭。
  只有面糊白菜汤可不管饱,所以沈宁又把卤好的素鸡、香干、熏素鸡给端上来。
  用一个釉面小坛子装着,沈宁还削了一些柳条插着,反复使用,跟吃麻辣烫似的。
  小珍珠一边喝面糊汤,一边笑,“娘,你不知道,我刚才看到你用面粉做面糊,还以为是疙瘩汤呢。我还寻思‘哎呀,这不是浪费面粉吗,干嘛不包饺子或者包包子呢,擀面条也比面疙瘩更像好饭啊’,结果一吃,我滴个老天奶奶啊,真香,又香又甜!比面条可好吃呢!”
  沈宁就笑,闺女这小甜嘴哎,早晚要给她灌迷糊了。
  小鹤年也喝得额头冒汗,“娘,这个可以叫白玉翡翠汤。”
  大家笑起来。
  小珍珠:“你们读书人就是会糊弄人,白菜面糊汤成了白玉翡翠汤。”
  小鹤年:“那你说是不是吧?”
  小珍珠猛点头:“白面很珍贵,白菜也挺好,但是鹅蛋呢?鹅蛋没有排面儿吗?应该叫白玉黄金翡翠汤。”
  小鹤年:“读书人觉得黄金是俗物。”
  小珍珠:“你觉得是吗?”
  小鹤年:“我觉得我是俗人。”
  小珍珠就哈哈大笑,“我喜欢黄金,虽然我没见过!”
  沈宁:“等爹娘赚钱了,就给你买金子。”
  前世她就喜欢金子和金饰品,还想给自己孩子攒可多金子。
  结果没孩子,裴长青倒是给她买了不少金子和金饰品。
  吃完饭,裴长青拿出裴云给的包袱,交给沈宁,“阿云给孩子做的鞋子。”
  沈宁拿出去大家一起看,打开包袱里面一共四双鞋子。
  两双草绿色,两双宝蓝色。
  草绿色的掐着黄边儿,鞋头还缝了两朵黄色的小绒花,宝蓝色掐着墨绿边儿,没有装饰,但是鞋头微微翘起,正是那日娘娘庙看到的学堂学子们穿的样子。
  不是单布鞋,而是多层夹鞋,正是秋天到初冬穿的。
  小孩子脚热,没那么怕冷,所以不到冬天不肯穿棉鞋。
  沈宁夸赞道:“阿云的针线活儿可真漂亮呀!”
  正在洗碗的裴母也点头,笑道:“甭管她婆婆对她好不好,可给她练出一手好针线活儿。”
  鞋子、衣服,都是去了宋家练的。
  沈宁喊小鹤年和小珍珠过来试试。
  因为小孩子脚长得快,鞋子需要略大一圈,否则很快就挤脚了。
  不过裴云也花了巧思的,鞋底大一些,鞋面收口紧一点,回头脚大了可以放一放,这样能穿到来年天热乎起来换单鞋。
  俩孩子把鞋子穿上,很合脚。
  小珍珠用力蹦了蹦,发现黄色的绒花会散开收拢,“哇,好好看,我好喜欢!”
  她穿着布鞋跑几步,又来个金鸡独立,“哇,原来穿布鞋是这样的感觉呀,好舒服呢。”
  小鹤年虽然没说那么多,但是眉梢眼角也有散不去的笑意。
  他也很喜欢。
  沈宁也连夸漂亮,“穿上新鞋子,我咋觉得你俩更俊了呢?以前就是最靓的崽,现在是最最靓的崽了。”
  这下不只是珍珠和阿年,裴母和裴父都笑起来。
  二郎媳妇儿呀,现在是真会说话。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靓这个说法呢,她说是南边儿的说法,小时候有人夸她靓女。
  小珍珠和小鹤年高兴了一阵儿就把布鞋脱下来换上自己的草鞋,“明儿去书肆再穿。”
  沈宁:“没关系啦,随便穿,爹娘也赚钱了,以后咱做一堆布鞋,让你们月月穿新鞋。”
  这时候裴父抓了一把两色草过来,让阿年帮他设计一下福字怎么弄,他想先编编试试,练顺手了回头直接编席。
  小珍珠好奇,却听得云里雾里,觉得根本不可能。
  她才没这个耐心呢。
  小鹤年却感兴趣,过去帮爷爷一起研究。
  裴母会织布,也是懂经纬的,编席其实也是经纬压来压去,共通的。
  最后沈宁和裴长青也参与进来,一起出谋划策,才帮裴父研究明白。
  裴母笑道:“还得是阿宁啊。”
  裴长青一把给媳妇儿抱起来,“可不么,我媳妇儿可厉害呢。”
  沈宁请捶他,“裴长青,你注意影响”
  小珍珠和小鹤年已经习以为常。
  影响是什么?
  影响是谁?
  他们家没人叫影响
  而傍晚时分麦掌柜也带着小厮和婆子到了龙庙镇。
  他们没有入住客栈,而是去了柳家豆腐坊。
  麦掌柜跟豆腐坊的门子亮明身份,说好运来大掌柜找柳大爷。
  门子立刻跑去通报。
  很快柳大爷便快步迎了出来,亲自挽着麦掌柜的手臂,热情道:“大掌柜,杨老板可好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