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事情谈妥,这下真该走了,但走出几步花时安忽然又想到一件事,赶忙叫住还未走远的树飞:“欸,族长!我等下准备教族人垒灶台,你们有没有兴趣?”
树飞步子一顿,面露疑惑,“灶台?”
“就是煮饭的,更……精致一点的火塘?”花时安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树飞立马点头,“有兴趣,我等下多叫几个人过去!”
花时安嘿嘿一笑,“好哦。”
正愁人手不够呢,这不就有了。
俗话说得好,徒弟等于苦力,等于免费劳动力。
不光压榨树鼩部落的人,自己人压榨起来也毫不手软。
好不容易把高炉垒好,岩知乐和亚兽小伙伴刚走回营地,水都没喝上一口就被花时安抓了壮丁。
东拼西凑也有了十多个人,说干就干,花时安走到众人身前,立马开始安排:“你们几个去收拾东西,留几个大小不一样的陶锅,其他锅碗瓢盆、簸箕背篓全部搬到草地上去;你们三个去搬干柴,先搬到旁边树林里放着;你们去和泥,和垒高炉的泥一样,掺点芦苇碎进去。”
“好的祭司大人!”
“走走走,干活。”
“我的天,这么大一山干柴,搬到什么时候去了?”
“赶紧找背篓装,有时间抱怨不如多干点活。”
众人言听计从,吵吵嚷嚷地四散开来。
所有人都被花时安安排了事情,岩知乐除外。
他不急着问自己该干嘛,而是在意这件事本身,好奇地戳了戳花时安的胳膊,“祭司大人,又是搬锅碗又是搬背篓簸箕的,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呀?”
“你猜。”花时安卖了个关子。
岩知乐脑袋一歪,“搬家?”
这也太离谱了,花时安在他头上胡乱揉了一把,轻声笑道:“住得好好的,往哪搬?营地如今这样太乱了,我打算改造一下,先垒几个灶台,再盖个遮风挡雨的厨房和食堂。”
按理说应该先盖房子再修灶,但房子一两天根本盖不好,部落不可一日无灶,所以只能先把灶台搭好,等会儿拆了火塘至少要有个煮饭的地方。
“厨房和食堂是什么?”岩知乐听不懂就问。
“厨房是煮饭的地方,食堂是吃饭的地方。”
这下听懂了,但岩知乐不理解,“为什么要费这个劲?我们现在有地方煮饭吃饭啊。”
花时安侧目看向凌乱又狼藉的营地,不自觉地皱了下眉,嘴角却是微微扬起,“现在是有地方煮有地方吃,但再过不久又要进入雨季了,一个露天厨房,露天食堂,你是想在煮饭的时候加点水,还是想在吃饭的时候加点汤?”
“当然这是次要的,就算不下雨我也想改造一下营地。森林情况复杂,住在哪里我们没得选,但如今日子越过越好,条件允许了,为什么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呢?”
第98章
锅碗瓢盆搬走, 背篓簸箕搬走,干柴石锅搬走,火塘直接暴力拆卸,大块石头也搬走, 最后把柴灰清扫干净, 乱七八糟的营地渐渐变成了一个露天大广场。
开阔平坦, 干干净净,这下看着就舒服多了。
拆火塘搬石头累得要命,花时安原地歇了会儿,让其他人都去和稀泥,自己则带着岩知乐在靠近灌木丛那边铲泥土。
如若从上方俯瞰,营地呈一个不规则的正方形, 左侧边缘挨着族人居住的树洞,右侧与羊圈接壤,而上下两端,一边是尚未清理的灌木丛,一边挨着草地。
营地面积其实很大,他们之前没有认真规划,东堆一个火塘, 西放一个背篓, 又杂又乱所以显得不大,此时把东西搬空再看, 虽比不上足球场, 但比起篮球场还是绰绰有余。
花时安都想好了,厨房盖在灌木丛一侧,这边鲜少有人走动,不用担心炊烟, 地方不够大还可以往森林里面拓展,方便堆放柴火与杂物。
靠近草地这边人来人往,盖一个干净整洁的大食堂。
嗯,就这么办!
空地平坦但免不了有些坑洼,花时安和岩知乐一刻不停地挥舞着锄头,一点点将凸起的地方铲平,凹陷的地方填平。
垒灶台不需要打地基,地面修平整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此时营地宛如一张空白画纸摆在面前,花时安放下锄头捡起木炭,提笔在画纸上描绘起来。
部落人多,一两个灶台,一两口锅肯定不够用,花时安打算整个大的,参考现代社会那种多功能组合式灶台,弄一个凹字形灶台。
凹这个形状就很妙,灶台稍微垒大一点,两边延伸出来的部分各开三个锅口,底部平面再开四个,这样一来就能有十口锅同时烹饪,再也不用担心食物不够分。
而添柴的灶膛开在凹字里面,烧火的人坐在凹陷部分,与外面烹饪族人互不打扰,唯一的坏处就是凹陷部分不够宽敞,无法堆放大量干柴。
但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凹字缺口对面开一扇门,旁边加盖一间简易柴房,拿取方便,想放多少柴都可以。
柴房这事儿先放一放,今天的目标是灶台和操作台。
人家正儿八经的组合式灶台集案板、洗菜池、炉灶为一体,他们的灶台开十个锅口,只能煮饭,一点儿功能也不多,所以还要单独垒砌一个切菜、切肉的操作台。
这个花时安也想好了,操作台就砌在灶台对面,砌成一个浅一点的凹字形,中间留一条行道,切好肉菜转过身就可以往锅里倒,方便又快捷。
操作台还可以稍微砌高一点,底部掏空当橱柜,锅碗瓢盆有地方放,将来的油盐酱醋也可以塞在底下。
以竹为尺,以炭为笔,花时安很快便在空地上画好图纸。
砌灶台需要的泥也和好了,花时安把木炭一丢,立马带着一群亚兽忙碌起来。
火塘已经全部拆掉了,今晚能不能吃上热食全看他们。
垒灶台比垒高炉麻烦得多,虽然刚开始步骤差不多,掺杂芦苇碎的黏土沿着黑线往上堆,但刚堆出一点高度就要开始留灰膛,用一双手捏、掏、抹,在堆起来的厚泥墙上造一个柴火燃尽后漏灰的灰膛。
没有任何缓冲,灰膛做好紧接着就是灶膛,而后又是烟道,边砌灶台的主体,边掏塞干柴的灶口、干柴升温燃烧的火膛,最后抹平台面,掏出放锅的锅口。
亚兽人都是新手,现学现做,难免出错,为此角落砌到一半的灶台还拆了一次。虽然花时安没说什么,还反过来安慰他们,但犯错的亚兽羞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上午到日暮沉沉的傍晚,一群亚兽在营地中来回打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十多个泥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夕阳的余晖洒落下来时,空无一物的营地多出一个简易的凹字形灶台,一个土黄色浅凹形操作台。
边垒边烤,简易却不简陋的灶台已经完全干透,铺满小石子的台面被绚烂的霞光染成了橘红色,十个黑洞洞的锅口完美得好似艺术品,圆溜光滑,看不见一点瑕疵。
大部分时间都是亚兽人在做饭,灶台最终高度与中等身高的亚兽小肚子齐平。亚兽站在灶前刚好能够着锅,不用踮脚不用弯腰,比以前那种只能蹲着煮饭的火塘好用多了。
垒砌灶台的材料不单是黏土与芦苇碎,拆火塘还剩下一堆石子,花时安和亚兽把大个的挑出去,将小个且光滑的石子洗净,一个挨一个,严丝合缝地镶嵌在灶台和操作台的台面上。
石子嵌入黏土中,平平整整,摸着一点都不硌手,看着也……呃,看久了可能会有点密恐,毕竟石子太小,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的。
但石子镶嵌出来的台面比泥台面好打理多了,做饭时难免洒出来一些汤汤水水,泥面可能就浸进去了,而石面一擦就干净。
当然了,他们用时一天打造出来的灶台也有个缺点,不太耐用。虽然黏土中掺了芦苇碎,但泥土始终是泥土,比不上钢筋混凝土,天天高频率使用,坚持个一年半载顶天了。
其实要是想的话,花时安也能弄一个更结实的灶台出来,比如制作模具将黏土晒成泥砖,再用泥砖来垒砌灶台,不过那样太麻烦了,如今这个简易版灶台够用了。
因为一年半载后,他们应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每家每户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厨房。
跟泥巴打了一天的交道,花时安和一群亚兽裹得跟泥人似的,不仔细看都认不出谁是谁。活儿干完了,该去洗一洗了,花时安朝小泥猴们招了招手,扯着嗓子大喊一声:“走了,洗澡去,等下洗完把柴火搬回来,一会儿又该准备晚饭了。”
树飞步子一顿,面露疑惑,“灶台?”
“就是煮饭的,更……精致一点的火塘?”花时安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树飞立马点头,“有兴趣,我等下多叫几个人过去!”
花时安嘿嘿一笑,“好哦。”
正愁人手不够呢,这不就有了。
俗话说得好,徒弟等于苦力,等于免费劳动力。
不光压榨树鼩部落的人,自己人压榨起来也毫不手软。
好不容易把高炉垒好,岩知乐和亚兽小伙伴刚走回营地,水都没喝上一口就被花时安抓了壮丁。
东拼西凑也有了十多个人,说干就干,花时安走到众人身前,立马开始安排:“你们几个去收拾东西,留几个大小不一样的陶锅,其他锅碗瓢盆、簸箕背篓全部搬到草地上去;你们三个去搬干柴,先搬到旁边树林里放着;你们去和泥,和垒高炉的泥一样,掺点芦苇碎进去。”
“好的祭司大人!”
“走走走,干活。”
“我的天,这么大一山干柴,搬到什么时候去了?”
“赶紧找背篓装,有时间抱怨不如多干点活。”
众人言听计从,吵吵嚷嚷地四散开来。
所有人都被花时安安排了事情,岩知乐除外。
他不急着问自己该干嘛,而是在意这件事本身,好奇地戳了戳花时安的胳膊,“祭司大人,又是搬锅碗又是搬背篓簸箕的,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呀?”
“你猜。”花时安卖了个关子。
岩知乐脑袋一歪,“搬家?”
这也太离谱了,花时安在他头上胡乱揉了一把,轻声笑道:“住得好好的,往哪搬?营地如今这样太乱了,我打算改造一下,先垒几个灶台,再盖个遮风挡雨的厨房和食堂。”
按理说应该先盖房子再修灶,但房子一两天根本盖不好,部落不可一日无灶,所以只能先把灶台搭好,等会儿拆了火塘至少要有个煮饭的地方。
“厨房和食堂是什么?”岩知乐听不懂就问。
“厨房是煮饭的地方,食堂是吃饭的地方。”
这下听懂了,但岩知乐不理解,“为什么要费这个劲?我们现在有地方煮饭吃饭啊。”
花时安侧目看向凌乱又狼藉的营地,不自觉地皱了下眉,嘴角却是微微扬起,“现在是有地方煮有地方吃,但再过不久又要进入雨季了,一个露天厨房,露天食堂,你是想在煮饭的时候加点水,还是想在吃饭的时候加点汤?”
“当然这是次要的,就算不下雨我也想改造一下营地。森林情况复杂,住在哪里我们没得选,但如今日子越过越好,条件允许了,为什么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呢?”
第98章
锅碗瓢盆搬走, 背篓簸箕搬走,干柴石锅搬走,火塘直接暴力拆卸,大块石头也搬走, 最后把柴灰清扫干净, 乱七八糟的营地渐渐变成了一个露天大广场。
开阔平坦, 干干净净,这下看着就舒服多了。
拆火塘搬石头累得要命,花时安原地歇了会儿,让其他人都去和稀泥,自己则带着岩知乐在靠近灌木丛那边铲泥土。
如若从上方俯瞰,营地呈一个不规则的正方形, 左侧边缘挨着族人居住的树洞,右侧与羊圈接壤,而上下两端,一边是尚未清理的灌木丛,一边挨着草地。
营地面积其实很大,他们之前没有认真规划,东堆一个火塘, 西放一个背篓, 又杂又乱所以显得不大,此时把东西搬空再看, 虽比不上足球场, 但比起篮球场还是绰绰有余。
花时安都想好了,厨房盖在灌木丛一侧,这边鲜少有人走动,不用担心炊烟, 地方不够大还可以往森林里面拓展,方便堆放柴火与杂物。
靠近草地这边人来人往,盖一个干净整洁的大食堂。
嗯,就这么办!
空地平坦但免不了有些坑洼,花时安和岩知乐一刻不停地挥舞着锄头,一点点将凸起的地方铲平,凹陷的地方填平。
垒灶台不需要打地基,地面修平整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此时营地宛如一张空白画纸摆在面前,花时安放下锄头捡起木炭,提笔在画纸上描绘起来。
部落人多,一两个灶台,一两口锅肯定不够用,花时安打算整个大的,参考现代社会那种多功能组合式灶台,弄一个凹字形灶台。
凹这个形状就很妙,灶台稍微垒大一点,两边延伸出来的部分各开三个锅口,底部平面再开四个,这样一来就能有十口锅同时烹饪,再也不用担心食物不够分。
而添柴的灶膛开在凹字里面,烧火的人坐在凹陷部分,与外面烹饪族人互不打扰,唯一的坏处就是凹陷部分不够宽敞,无法堆放大量干柴。
但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凹字缺口对面开一扇门,旁边加盖一间简易柴房,拿取方便,想放多少柴都可以。
柴房这事儿先放一放,今天的目标是灶台和操作台。
人家正儿八经的组合式灶台集案板、洗菜池、炉灶为一体,他们的灶台开十个锅口,只能煮饭,一点儿功能也不多,所以还要单独垒砌一个切菜、切肉的操作台。
这个花时安也想好了,操作台就砌在灶台对面,砌成一个浅一点的凹字形,中间留一条行道,切好肉菜转过身就可以往锅里倒,方便又快捷。
操作台还可以稍微砌高一点,底部掏空当橱柜,锅碗瓢盆有地方放,将来的油盐酱醋也可以塞在底下。
以竹为尺,以炭为笔,花时安很快便在空地上画好图纸。
砌灶台需要的泥也和好了,花时安把木炭一丢,立马带着一群亚兽忙碌起来。
火塘已经全部拆掉了,今晚能不能吃上热食全看他们。
垒灶台比垒高炉麻烦得多,虽然刚开始步骤差不多,掺杂芦苇碎的黏土沿着黑线往上堆,但刚堆出一点高度就要开始留灰膛,用一双手捏、掏、抹,在堆起来的厚泥墙上造一个柴火燃尽后漏灰的灰膛。
没有任何缓冲,灰膛做好紧接着就是灶膛,而后又是烟道,边砌灶台的主体,边掏塞干柴的灶口、干柴升温燃烧的火膛,最后抹平台面,掏出放锅的锅口。
亚兽人都是新手,现学现做,难免出错,为此角落砌到一半的灶台还拆了一次。虽然花时安没说什么,还反过来安慰他们,但犯错的亚兽羞红了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上午到日暮沉沉的傍晚,一群亚兽在营地中来回打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十多个泥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夕阳的余晖洒落下来时,空无一物的营地多出一个简易的凹字形灶台,一个土黄色浅凹形操作台。
边垒边烤,简易却不简陋的灶台已经完全干透,铺满小石子的台面被绚烂的霞光染成了橘红色,十个黑洞洞的锅口完美得好似艺术品,圆溜光滑,看不见一点瑕疵。
大部分时间都是亚兽人在做饭,灶台最终高度与中等身高的亚兽小肚子齐平。亚兽站在灶前刚好能够着锅,不用踮脚不用弯腰,比以前那种只能蹲着煮饭的火塘好用多了。
垒砌灶台的材料不单是黏土与芦苇碎,拆火塘还剩下一堆石子,花时安和亚兽把大个的挑出去,将小个且光滑的石子洗净,一个挨一个,严丝合缝地镶嵌在灶台和操作台的台面上。
石子嵌入黏土中,平平整整,摸着一点都不硌手,看着也……呃,看久了可能会有点密恐,毕竟石子太小,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的。
但石子镶嵌出来的台面比泥台面好打理多了,做饭时难免洒出来一些汤汤水水,泥面可能就浸进去了,而石面一擦就干净。
当然了,他们用时一天打造出来的灶台也有个缺点,不太耐用。虽然黏土中掺了芦苇碎,但泥土始终是泥土,比不上钢筋混凝土,天天高频率使用,坚持个一年半载顶天了。
其实要是想的话,花时安也能弄一个更结实的灶台出来,比如制作模具将黏土晒成泥砖,再用泥砖来垒砌灶台,不过那样太麻烦了,如今这个简易版灶台够用了。
因为一年半载后,他们应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每家每户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厨房。
跟泥巴打了一天的交道,花时安和一群亚兽裹得跟泥人似的,不仔细看都认不出谁是谁。活儿干完了,该去洗一洗了,花时安朝小泥猴们招了招手,扯着嗓子大喊一声:“走了,洗澡去,等下洗完把柴火搬回来,一会儿又该准备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