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邻居也回家叫上丈夫,邻居丈夫又叫了几兄弟。
  在众人四处寻找之下,最终入夜后,于距离院子不远的井里发现了崔董氏婆母已经被泡得皮肤发白的尸体。
  崔董氏抱着婆母尸体哭到昏厥,后半夜,辞谢了想要帮忙的邻居,昏昏沉沉差点命都没了的崔董氏自己执拗得在路边找了辆车,把婆母尸体安置在车上,夜色中推着婆母朝家中小院而去。
  还没到家,就看到了冲天的火光。
  家里着火了!?
  崔董氏看着远处把天空都烧红的大火,全身因为愤怒和恐惧而颤抖,远远听着街坊邻居吵吵嚷嚷救火,甚至没敢加入救火的人群。
  这哪里是走水?这分明就是要灭口!到底又是谁如此丧心病狂,竟是这般赶尽杀绝?!
  那场大火之后,崔董氏就藏了起来。她不知道到底是谁要致他们一家于死地,但她却明白对方来头绝对大得超乎她一个普通民妇的想象。
  平民如果有冤屈可以去州府报官,而开封百姓看起来似乎更加便利些,可直接去开封府喊冤。
  但她却是被开封府的人无故打了板子扔出来差点因此丢了性命。又哪里敢再去开封府?!
  相比大火那一夜,崔董氏躲藏的这几天每时每刻都要比那夜的大火更加煎熬。
  有冤无处可诉的绝望带给人的打击,甚至强于□□上的伤痛千倍万倍。
  那日的板子毫不留情。就是奔着打死人下的手,如此狠手的伤势尚难养好。加上连翻打击。崔董氏摇摇欲坠,看起来随时都会死去。她也想死,但是不甘的怨气催生出巨大的求生欲,逼着她咬牙坚持。
  她不能死!!!
  她本就和娘家疏远丈夫和婆母亦少有亲朋。一旦她死了,她一家经历的一切就将随着她的死去长埋地下,永无重见天日的可能。
  可凭什么?她不甘心!!!
  凭什么丈夫和婆母这么无声无息地在这世界消失,而害死他们的人却能够继续在这世界潇潇洒洒不受任何干扰?她恨!
  对于一个没有亲人,丈夫和婆母通通死去。孤苦无依,还被不知名力量追杀,时刻都活在提心吊胆里的女人而言,活着比死更难。
  但这个娇小脆弱的女人,为了丈夫一家的冤情,硬是抗住了一切,咬牙坚持。
  她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
  崔明死前相信天理昭昭,她就信。
  崔明死前几乎天天将陛下挂在嘴边,直言陛下是明君。那陛下就一定能帮他们昭雪。
  崔董氏强撑一口气,咬碎银牙拼了命也要告这个御状。
  可最大的问题便是,她须得躲避暗中的追杀,不敢明目张胆上街。皇上又身居皇城。
  这御状又如何能够上达天听?
  明明皇城就在那里,极目便能很轻易看到。可这么近的距离对于一个平民来说却是天堑。她的身份注定她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途径见到皇帝陛下。
  偏巧也就在此时,崔董氏听到了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的李寻欢李探花的婚事。
  人人传地有鼻子有眼。
  有人说李探花的官职是皇上钦点。
  另一个人说,什么呀,你怕是不知道,李探花这个婚事都是当今陛下给指的婚呢!
  人人皆道,他李探花隆恩正盛。
  听着周围人的言语,崔董氏已经有些绝望的双眸之中渐渐有了希望的火花。
  她计算着迎亲的日子,咬破自己的手指,凭借自己知道的字,生涩地在布上用血写了冤情书,塞到怀里。
  提前一天,趁夜色悄悄来到迎亲必经的路口。缩进角落隐藏好自己,等待着那位探花的出现。
  她拦马时早已把生死都抛下了,哪怕她最终不幸死于惊马,那她怀里的冤情书总归能够上达天听。
  李寻欢的这场婚礼终究是没有结成。
  听那民妇简单交代后,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让李寻欢不惜扔下了身后轿子里的新娘,把一身缟素,面色破败的崔董氏抱上骏马,简单跟随从交代了几句,随即朝皇城奔去。
  他不得不这么做。
  皇上圣旨赐婚,小李探花的这场婚礼说是轰动了大半个开封都一点不为过。如果这崔董氏说的都是真的,那那群想要要她命的人此时肯定也已经知道她还活着的消息了。
  为了崔董氏的这条性命,李寻欢也绝对耽误不得。此时也顾不上什么抛下婚礼,什么共乘一马的男女之嫌。策马在开封城内疾走。
  骏马飞驰,一路上很是顺利。等到了右掖门,通报之后,两人下马。
  等了片刻,就被太监引入皇城。
  崔董氏做梦都没有想到,之前在她眼里难如登天的面圣竟原来是如此简单。
  一路都有些恍惚,复又担心这顺利的一切皆是她的梦境。梦醒之后她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绝望。
  偷偷来回掐了自己许多次,直到掐得胳膊内侧红肿青紫,方才把提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太监引路至文德殿。崔董氏谨记太监路上的嘱咐,进了门之后低头行进几步,便就跪了下去,头低到几乎埋进自己胸口,恭敬而顺从:“民妇崔董氏,见过陛下。”
  说罢,崔董氏呼吸不自觉屏住呼吸,心跳加速。忐忑得等着头顶那位整个大宋最尊贵的男人开口。
  片刻,一个年轻的男人的声音从头顶的方向传了过来:“免礼起来罢。”
  她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全程头都压地极低,连眼角的余光都只能看到脚尖,再看不到其他,胆战心惊地害怕冒犯了皇上。
  “不行,你还是抬头吧。朕看你这个动作看得脖子疼。刚才小同子也没说太明白,你自己说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董氏想听从,又想到太监一路上交代“不可直视圣颜”。两相冲突,之下,她动作僵硬而缓慢。
  崔董氏天人交战,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带路后就回到赵霁身边的小同子都快急死了。
  这女人简直大胆!竟让陛下等这么久!!
  可平常,在所有太监眼里脾气古怪,经常神来一笔且喜怒无常的陛下。这次面对这磨磨唧唧甚至可以说是无礼的民妇却没有半分不耐烦。
  赵霁并未出言催促,耐心温和得等着她以及慢慢把头抬起来。
  崔董氏心理犹疑不定,可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抬眸,最终目光和那高高端坐在皇位上天子碰在一起。
  陛下和她想象中完全不同,年轻而俊秀。但过分漂亮的脸遮盖不住周身的高贵与威严。
  此时此刻,那个坐拥全天下最高权利的人,正很认真得注视着她,眼神柔和。
  对视的瞬间,似乎是看穿了她内心的忐忑担忧。陛下嘴角抿了一个极淡让人不易察觉的笑。
  崔董氏察觉到了着抹笑,也懂了来自于赵霁的安抚。时刻都提着的心,终于在这一瞬完全落在地上。
  夫君是对的。陛下是明君,一定会替他们昭雪的。
  崔董氏沸腾的心情难以平复,只得强压所有思绪,把她所知所见娓娓道来。
  待全部说完后,崔董氏感觉到脸上湿漉漉的。伸手偷偷一模,才发觉不知不觉间她竟然早就已经泪流满面。
  赵霁十分耐心,听着崔董氏把整个案子叙述了一遍,抬手让现在暂时使得最得心应手的小同子把崔董氏的那份冤情书拿了上来。
  大体扫了一遍。
  崔董氏识得的字不多字,但极其聪慧。在部分字并不认得的情况下依旧成功把整个过程复述了一遍。
  冤情书言简意赅,没有现在这时节拽文的废话。通俗易懂。
  赵霁看罢,指挥着身边的小太监:“去把开封府右军巡使判官叫来。”
  不到一炷香时间,太监回报:“开封府右军巡使判官求见!”
  第15章
  赵霁晓得证人保护的道理,在传巡使判官进来前,先道:“李寻欢,你和崔董氏先去偏殿等候。”
  两人被太监带入偏殿后,赵霁才示意手下太监宣召右军巡视判官。
  等待人进殿的过程中,赵霁紧张地吞咽了几下口水,右手也跟着不自觉搓起手指。说实话,他是真的非常紧张。
  单单只是当皇帝,这些日子的加班都已经让他几乎都没了半条命。
  更不用说再来个跨专业的审案了。查案和审案他是真的非常不可。
  当年玩逆转裁判这游戏,他都是靠所有选项都挨个试一遍才能勉强通的关。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几乎快濒临灭绝的‘敏感细胞’。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够精准抓住受审者的言语漏洞并且精准攻击。
  但他现在除了硬着头皮上,想不出其他好主意了。
  因为时间该死地紧迫!崔明的死,在崔董氏的叙述中,是开封右军讯使判官定案,开封府尹签字入册。
  这两个人几乎相当于代表了整个大宋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放在现代,那就是最高法院的院长,兼最高检检察长。这种关节出了问题,赵霁一时间上哪儿去找能审他们案子,后台又硬的官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