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寻欢也摇头:“回陛下,臣对于江湖了解实在有限,暂时想不出此类门派。但江湖上或许有人知道。待臣出宫后立刻就花钱买消息打探。”
“启禀陛下,奴才……”搜身的小太监突然跪下,支支吾吾。
这是有发现他。赵霁眼睛一亮:“你知道些什么?”
小太监被赵霁这么专注地看着,下巴以下的脖子全红了。再抬眼睛,瞳孔含了满满水汽,鼻子旁边的脸颊也是一大片不自然的潮红:“奴才也只是猜测,或许也做不得数吧。”
赵霁心里头怪怪的。
是不是朕的GAY达出问题了?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个小太监想GAY我?
他一个太监,想GAY我?????
赵霁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区间,把头脑里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全扔出去,正儿八经询问:“你说,朕恕你无罪。”
小太监深深吸了一口气,又把头埋进自己胸口,声音极低极低地道:“奴才五六岁的时候在北边生活,正好赶上蝗灾,地里颗粒无收。日子是在过不下去了,奴才父母才带着奴才来到开封。奴才在北边见过那个地方纹纹身的军士。说是只有真正的勇士才配在身上纹纹身。那是荣耀。”
赵霁追问:“北边?哪个北边?”
小太监声音飘渺,似乎是哭了,说话声音里都带着轻微抽噎:“奴……奴才……忘了。”
赵霁:“那你父母呢?传他们进来见朕。”
小太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呜……奴才父母早就死了,奴才活不下去才自求进宫。”
突然从天而降的线索又这么突然地完全断了。
这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就在赵霁以为崔明是死于‘政,治’斗争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了钱叶帮和白驼山。
就在赵霁已经觉得这一切都是江湖门派阴谋的时候,突然又杀出来个‘疑似他国卧底’,硬生生把事件又拔高到了‘国战’程度。
赵霁觉得他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一堆事情挤在他脑仁里,撑得他脑子疼。恍恍惚惚地,顺嘴就问了那小太监一句:“你叫什么?”
小太监老实又顺从答曰:“回陛下,奴才师傅一直叫奴才小九。”
赵霁被挤爆的脑袋冒出一个念头——七?九?
更快地,所有的信息一拥而上,把他的某些疑惑挤开,踢到一边,攻占了他大脑的全部内存。
在他有限的地图记忆中。大宋的‘北方’目前是三个政权。
一个辽,一个高丽,一个西夏。
高丽的武力值基本为零,且和大宋隔着一道渤海湾,又有辽在边境压着。实在是不像做出吃饱了没事干出来祸祸别国事的人。
剩下辽和西夏两方政权。
西夏和宋最近是年年在打。虽然两国都是有输有赢,明面上宋输的次数更多些,但实际上通过这些战争,宋不断侵蚀了西夏不少的土地。西夏有这个嫌疑。
而辽——
讲真,宋朝在辽面前就是个弟弟。当然,宋弟弟也早就自称弟弟很久了。辽要想弄,一,下,他的宋弟弟,直接挥兵南下就得了。干嘛绕这么多弯子。故,辽动机不大。
但就是这几年的工夫,辽境内的女真族完颜他一家要造反。辽的动机不大,但是辽境内的金确实有可能挑拨宋辽关系,好让宋在他完颜家造反的空档给他站站台撑撑腰。所以女真的嫌疑也不小。
越想越觉得都有可能,又都没有可能。小九说的是真的?一个小孩子孩童时的记忆到底能不能作数?
头都炸了的赵霁十分想死。
不想干了。
真的不想干了。
再次在线求个皇帝辞职的最佳方案。
特别急,生死攸关人命关天的那种急。:)
我摊牌了,我就是个废物点心能力渣。
登基前赵霁还有脸骂原壳子里的赵霁太废物点心。现在他明白了,这个皇位绝壁就是谁坐谁废物。北宋末年的皇帝,想当咸鱼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咸鱼躺。但是想不被灭国地苟着,却是一路前行步步皆是坑。
赵霁自以为千算万算,却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说白了就是他的格局不够。
一个前世的加班狗,无论他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个劳累过度猝死的加班狗。他的视野还是太窄。
论能力,他甚至可能真的还不如看似吃喝玩乐,但从小在皇宫长大,经历过政治浸染熏陶的真赵霁。
第24章
登基之后赵霁的目光只集中在大宋境内。
所作出的对策也无非是些针对世家削权,保新政党,安抚旧政官员,消减冗官负面影响,还减少农民税负以避免北宋末年后期消耗国力的那连番的农民起义的出现。
只这些做法就已经让他有些焦头烂额。
他根基不稳,论后台只有一个扶他上位的向太后。可向太后能扶他上位,他一旦过分了,向太后一样可以赶他滚蛋。
还有更麻烦的是他无人可用。跟着端王的他凡是能叫的上名字的,都是能刻在石碑上遗臭万年的混蛋们,不混蛋的他又叫不上名字也不知道实力。好不容易挖到个崔明,已经被催命催死了。
偏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保持他原来的人设不崩,避免别人起疑。最后还得为了后世子孙文化传承,避免明珠蒙尘。把赵霁原来挖掘的艺术大师们给从民间揪出来。
唯一让他有些高兴的就是遇到了活着的纸片人李寻欢。
可坏处是李寻欢从二次元纸片人变成三次元后,更多妖魔鬼怪都开始了纸片人复活盛典。今天又来个白驼山在他眼前蹦来蹦去怒刷存在感。
能苟到今天这一步,他觉得他已经用尽了全力。可今天一看,却终归还是格局小了。
西夏,大理,西域,辽,高丽……
他们哪个都很可能成为赵霁在北宋末年向前路上的致命陷阱。拥有一个全局观的视角是一个帝王必备的功课。可他没有。
如今回忆,宋朝哪怕最鼎盛时期都非国力最强,如果不是南宋坚持的时间长,后面西夏又一定程度阻止了草原的铁蹄,加上辽早早灭国,金坚持不久等等原因,甚至他所处的这段历史未必会以宋命名,说不准就叫辽了。
宋除了建立之初兵强马壮,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自认是辽的弟弟国。更别说西边还有个和宋接壤几乎隔几年就要打几次的西夏。
在今天之前,看似温和的周边环境让赵霁天真地以为自己发展国内就算是地狱模式了。
今天,现实照着他脑门狠狠来了一锤子,狠狠揭开看似平静水面之下的暗潮汹涌。并告诉他:呵,太天真了。我就是给你开了个普通模式让你体验一下。地狱模式才刚刚开启。
让人焦头烂额的内政都还没走上正轨,残酷而又血粼粼的现实就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他要面临的不止有内忧,很可能还有外患。
真正让赵霁心态爆炸的不止是他今天才发现他以前没关注的‘外交’问题。更是这些地方背后将代表的巨大工作量。
退一步讲,就算小九是看错了或者想错了。那自杀的探子其实不是其他国家来的,就是个单纯的境内江湖人士。但这不代表北边那些地方不是他今天要面对的问题,以后也永远不会是他问题。
按赵霁的记忆走,老完颜家可就是这几年造的反。
原本历史,宋是馋现在属于辽的燕云十六州,和老完颜做了笔交易,帮助女真造反。
谁想到老完颜倒是真的把燕云十六州给了。但一鼓作气把辽端了以后,休养了几年就开始压着宋往死里打。硬生生把个版图不怎么大的‘北宋’打成了更迷你的‘南宋’。连东京汴梁开封最后都没能守住。
攻略都塞到手里了。有了真实的前车之鉴,赵霁现在就得考虑大宋在以后的某一天面对女真的使臣应该采取的态度。还得在那天来临之前尽快掌握话语权。
如果真到了那天,他若像现在一样说个方案,底下一堆老头站出来“陛下,臣觉得不妥。”那他还是无论能想出什么办法都没用。
那怎么才能掌握话语权?
唯有更努力地加班。
赵霁:……
他知道要加班,也做好了加班的准备了。但谁也没告诉他要这个加班法!去,他,奈奈个熊,的,加,班!
赵霁沉浸在放弃人生的贤者时间,按照惯例开始了短暂的每天一丧。偷偷在皇椅上案几下歪着脚尖咸鱼瘫。几个呼吸的时间后又很快坐正。强打精神,自己给自己洗脑。
不要丧,要积极。苟下去就是胜利。
他瘫也只瘫了那么几个呼吸的时间,想得是反正有东西挡着,外面站着的几个都看不到。
但赵霁却百密一疏,忽略了唯一一个还跪在地上的视线盲区。
‘小九’跪在地上,头压得很低,眼角余光正好能看到案几下面的内容。就见那小皇帝上半身威严地坐着,脸上的表情似乎也是严肃端庄。但就见案几下面,明黄的靴子晃动几下。之后便见上半身危襟正坐的陛下,双腿却借着案几的遮挡,盘成了上炕的老大爷,脚心相对,脚踝想歪压在地上,两腿外八字打开不说双腿还晃了两下。
“启禀陛下,奴才……”搜身的小太监突然跪下,支支吾吾。
这是有发现他。赵霁眼睛一亮:“你知道些什么?”
小太监被赵霁这么专注地看着,下巴以下的脖子全红了。再抬眼睛,瞳孔含了满满水汽,鼻子旁边的脸颊也是一大片不自然的潮红:“奴才也只是猜测,或许也做不得数吧。”
赵霁心里头怪怪的。
是不是朕的GAY达出问题了?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个小太监想GAY我?
他一个太监,想GAY我?????
赵霁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区间,把头脑里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全扔出去,正儿八经询问:“你说,朕恕你无罪。”
小太监深深吸了一口气,又把头埋进自己胸口,声音极低极低地道:“奴才五六岁的时候在北边生活,正好赶上蝗灾,地里颗粒无收。日子是在过不下去了,奴才父母才带着奴才来到开封。奴才在北边见过那个地方纹纹身的军士。说是只有真正的勇士才配在身上纹纹身。那是荣耀。”
赵霁追问:“北边?哪个北边?”
小太监声音飘渺,似乎是哭了,说话声音里都带着轻微抽噎:“奴……奴才……忘了。”
赵霁:“那你父母呢?传他们进来见朕。”
小太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呜……奴才父母早就死了,奴才活不下去才自求进宫。”
突然从天而降的线索又这么突然地完全断了。
这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就在赵霁以为崔明是死于‘政,治’斗争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了钱叶帮和白驼山。
就在赵霁已经觉得这一切都是江湖门派阴谋的时候,突然又杀出来个‘疑似他国卧底’,硬生生把事件又拔高到了‘国战’程度。
赵霁觉得他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一堆事情挤在他脑仁里,撑得他脑子疼。恍恍惚惚地,顺嘴就问了那小太监一句:“你叫什么?”
小太监老实又顺从答曰:“回陛下,奴才师傅一直叫奴才小九。”
赵霁被挤爆的脑袋冒出一个念头——七?九?
更快地,所有的信息一拥而上,把他的某些疑惑挤开,踢到一边,攻占了他大脑的全部内存。
在他有限的地图记忆中。大宋的‘北方’目前是三个政权。
一个辽,一个高丽,一个西夏。
高丽的武力值基本为零,且和大宋隔着一道渤海湾,又有辽在边境压着。实在是不像做出吃饱了没事干出来祸祸别国事的人。
剩下辽和西夏两方政权。
西夏和宋最近是年年在打。虽然两国都是有输有赢,明面上宋输的次数更多些,但实际上通过这些战争,宋不断侵蚀了西夏不少的土地。西夏有这个嫌疑。
而辽——
讲真,宋朝在辽面前就是个弟弟。当然,宋弟弟也早就自称弟弟很久了。辽要想弄,一,下,他的宋弟弟,直接挥兵南下就得了。干嘛绕这么多弯子。故,辽动机不大。
但就是这几年的工夫,辽境内的女真族完颜他一家要造反。辽的动机不大,但是辽境内的金确实有可能挑拨宋辽关系,好让宋在他完颜家造反的空档给他站站台撑撑腰。所以女真的嫌疑也不小。
越想越觉得都有可能,又都没有可能。小九说的是真的?一个小孩子孩童时的记忆到底能不能作数?
头都炸了的赵霁十分想死。
不想干了。
真的不想干了。
再次在线求个皇帝辞职的最佳方案。
特别急,生死攸关人命关天的那种急。:)
我摊牌了,我就是个废物点心能力渣。
登基前赵霁还有脸骂原壳子里的赵霁太废物点心。现在他明白了,这个皇位绝壁就是谁坐谁废物。北宋末年的皇帝,想当咸鱼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咸鱼躺。但是想不被灭国地苟着,却是一路前行步步皆是坑。
赵霁自以为千算万算,却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说白了就是他的格局不够。
一个前世的加班狗,无论他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个劳累过度猝死的加班狗。他的视野还是太窄。
论能力,他甚至可能真的还不如看似吃喝玩乐,但从小在皇宫长大,经历过政治浸染熏陶的真赵霁。
第24章
登基之后赵霁的目光只集中在大宋境内。
所作出的对策也无非是些针对世家削权,保新政党,安抚旧政官员,消减冗官负面影响,还减少农民税负以避免北宋末年后期消耗国力的那连番的农民起义的出现。
只这些做法就已经让他有些焦头烂额。
他根基不稳,论后台只有一个扶他上位的向太后。可向太后能扶他上位,他一旦过分了,向太后一样可以赶他滚蛋。
还有更麻烦的是他无人可用。跟着端王的他凡是能叫的上名字的,都是能刻在石碑上遗臭万年的混蛋们,不混蛋的他又叫不上名字也不知道实力。好不容易挖到个崔明,已经被催命催死了。
偏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保持他原来的人设不崩,避免别人起疑。最后还得为了后世子孙文化传承,避免明珠蒙尘。把赵霁原来挖掘的艺术大师们给从民间揪出来。
唯一让他有些高兴的就是遇到了活着的纸片人李寻欢。
可坏处是李寻欢从二次元纸片人变成三次元后,更多妖魔鬼怪都开始了纸片人复活盛典。今天又来个白驼山在他眼前蹦来蹦去怒刷存在感。
能苟到今天这一步,他觉得他已经用尽了全力。可今天一看,却终归还是格局小了。
西夏,大理,西域,辽,高丽……
他们哪个都很可能成为赵霁在北宋末年向前路上的致命陷阱。拥有一个全局观的视角是一个帝王必备的功课。可他没有。
如今回忆,宋朝哪怕最鼎盛时期都非国力最强,如果不是南宋坚持的时间长,后面西夏又一定程度阻止了草原的铁蹄,加上辽早早灭国,金坚持不久等等原因,甚至他所处的这段历史未必会以宋命名,说不准就叫辽了。
宋除了建立之初兵强马壮,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自认是辽的弟弟国。更别说西边还有个和宋接壤几乎隔几年就要打几次的西夏。
在今天之前,看似温和的周边环境让赵霁天真地以为自己发展国内就算是地狱模式了。
今天,现实照着他脑门狠狠来了一锤子,狠狠揭开看似平静水面之下的暗潮汹涌。并告诉他:呵,太天真了。我就是给你开了个普通模式让你体验一下。地狱模式才刚刚开启。
让人焦头烂额的内政都还没走上正轨,残酷而又血粼粼的现实就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他要面临的不止有内忧,很可能还有外患。
真正让赵霁心态爆炸的不止是他今天才发现他以前没关注的‘外交’问题。更是这些地方背后将代表的巨大工作量。
退一步讲,就算小九是看错了或者想错了。那自杀的探子其实不是其他国家来的,就是个单纯的境内江湖人士。但这不代表北边那些地方不是他今天要面对的问题,以后也永远不会是他问题。
按赵霁的记忆走,老完颜家可就是这几年造的反。
原本历史,宋是馋现在属于辽的燕云十六州,和老完颜做了笔交易,帮助女真造反。
谁想到老完颜倒是真的把燕云十六州给了。但一鼓作气把辽端了以后,休养了几年就开始压着宋往死里打。硬生生把个版图不怎么大的‘北宋’打成了更迷你的‘南宋’。连东京汴梁开封最后都没能守住。
攻略都塞到手里了。有了真实的前车之鉴,赵霁现在就得考虑大宋在以后的某一天面对女真的使臣应该采取的态度。还得在那天来临之前尽快掌握话语权。
如果真到了那天,他若像现在一样说个方案,底下一堆老头站出来“陛下,臣觉得不妥。”那他还是无论能想出什么办法都没用。
那怎么才能掌握话语权?
唯有更努力地加班。
赵霁:……
他知道要加班,也做好了加班的准备了。但谁也没告诉他要这个加班法!去,他,奈奈个熊,的,加,班!
赵霁沉浸在放弃人生的贤者时间,按照惯例开始了短暂的每天一丧。偷偷在皇椅上案几下歪着脚尖咸鱼瘫。几个呼吸的时间后又很快坐正。强打精神,自己给自己洗脑。
不要丧,要积极。苟下去就是胜利。
他瘫也只瘫了那么几个呼吸的时间,想得是反正有东西挡着,外面站着的几个都看不到。
但赵霁却百密一疏,忽略了唯一一个还跪在地上的视线盲区。
‘小九’跪在地上,头压得很低,眼角余光正好能看到案几下面的内容。就见那小皇帝上半身威严地坐着,脸上的表情似乎也是严肃端庄。但就见案几下面,明黄的靴子晃动几下。之后便见上半身危襟正坐的陛下,双腿却借着案几的遮挡,盘成了上炕的老大爷,脚心相对,脚踝想歪压在地上,两腿外八字打开不说双腿还晃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