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赵霁的寒暄下,王重阳当场就跪了。
  赵霁自以为已经和王重阳聊进心里,可以彼此交心互相引为知己的赵霁被王重阳这一跪跪得满脸诧异:……?!!咋了这是!?
  跪下的王重阳一脸凝重,语气低沉却分外真诚严肃:“陛下,贫道幼年居于北边,辽年年压境犯我大宋子民。
  贫道实在愤慨,确实带着乡邻组成过小支的军队自发抗辽。但所作所为皆是邻里乡亲为了护我大宋边境安宁,绝无逆反之意。
  之后贫道离开家乡通过武举时任阵前兵马校尉时,经历过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哪怕敌众我寡也未退一步。
  因着某些原因贫道辞官后,所有钱财均是贫道部下和以前邻里筹得。皆因为他们信任贫道,才交于贫道,为的是未雨绸缪,近几年时局不稳,万一再起战争,那些钱财和兵刃可供给前线兄弟。
  但纵使如此,贫道也万万没有谋逆之心啊!
  贫道前年搬出活死人墓,所有一切财物尽皆留在了活死人墓中。贫道分文未用。陛下自可派人去取。若陛下觉得贫道有罪,所有罪责贫道一人承担,贫道甘愿赴死,只望陛下勿要迁怒于那活死人墓中的住客。”
  赵霁听着王重阳的叙述。渐渐就明白王重阳为啥会突然给他跪了。
  青年时私自拥兵。
  退伍后又筹集大量钱款购置兵器?这不是谋反这是个啥?
  大宋重文轻武,说白了就是因为老赵家兵卒起家,实在是害怕了手下的将军们走老赵的老路。所以对于武将的压制是特别大的。刑罚罚起来也很严重。
  以上这些罪名,若是真坐实了,按大宋律,王重阳活不了。那些钱全充公不说,恰好住在活死人墓里守着那一堆钱的林朝英也得被抓起来,最轻判个琼面发配。
  赵霁看王重阳凝重的表情和决然的眼神。怎么看不出他已经做好了坦然面对死亡的准备?
  好奇地拖着下巴:“你当过阵前兵马校尉。年少轻狂私自集结小队可以说是年少轻狂,但当过兵后,既知筹钱屯兵器是杀头死罪,为何还要做?”
  王重阳双膝跪地,但脊梁绷得笔直,答出的话字字铿锵:“贫道驻守边疆时,年年军费经过层层盘剥,到了低层士卒手中已所剩无几。七年前燕云失陷,其中确有我方战备不利,但我大宋又何止输在战略?最后那战,贫道和诸位弟兄在临城死守整整七日,后方只送来一车搀着石子的稻米作为军粮!
  那战我们输了,临城全面失守。整个驻守临城的兵卒活下来的不足十人。贫道被人救起,醒后去追问上峰此事却被处了军法。再然后,等战事休了,贫道就辞了官衔回乡。
  这些年贫道囤积钱财,只为倘若我大宋再起大战,在前线的兄弟们最起码可以吃顿饱饭。可以不用那些木棍都能敲断的兵刃。”
  赵霁手指敲着膝盖,面无表情:“大胆!王重阳,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些什么吗?你不怕朕现在就杀了你?”
  王重阳豁达地坦然一笑:“贫道没有谋反之心,所作所为亦无愧于天。若陛下降罪,贫道愿以死明志。”
  赵霁:“诬陷朝廷命官,构陷朝廷,囤积钱财购置兵器,私自拥兵。你说你没有谋逆之心?”
  王重阳道:“贫道既然敢说,自然没有‘构陷’一说。守边的军费到底何如,贫道相信陛下英明自能够查明真相。”
  赵霁板着脸追问:“朕听说你武功高强?既然已经做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连面圣都能毫不慌张。那为何不跑?想来若你哪怕跑了,朕这整个皇宫都没有一人拦得住你。你自可逃出皇宫远离开封,回去携带钱财逃往其他国家。或者干脆隐姓埋名继续逍遥。”
  王重阳摇头:“贫道自知所做之事皆是大逆不道。但贫道实在是不忍临城之事再次上演。故而囤积了钱财。现如今陛下已全然知晓,若贫道逃了,那自愿给贫道钱财的往日下属,村民,住在活死人墓的友人都会受到牵连。一人做事一人当。”
  死战不退,却被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的经历让王重阳不怎么会死守法度,甚至选择了在违法的边缘左右横跳。
  但他终归是宋人。一腔爱国的热血并没有因为那次的失望而被浇灭。
  这两种情绪埋在他的心里,造就了现在这个满是矛盾的全真道士。
  他能坦然地违法,甚至自己家后院埋了那么多兵器的情况下都能毫无负担地来面圣。
  但你说他视法度为无物吧。事发之后,在完全能跑的情况下他却选择留下赴死。
  王重阳这人看似矛盾却其实他的为人处世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原则。说白了,他爱的是大宋而不是宋朝。他热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以说,活在大宋这片天空下的人们俱是他的软肋。
  哦豁。
  赵霁眯起了眼睛。
  抬手揪住了王重阳的小辫子:“朕听你所言,似乎真有此苦衷。那朕就派人彻查当年案件。若你说的是真的,朕定当严惩当年处世军官,且下旨告慰临城和那些年无辜战死的千万将士,且日后严查军队军饷开支来源。”
  王重阳眼睛一亮。挺直的背弯了下去,重重扣头:“贫道代临城和无辜死去的兄弟谢陛下恩典!”
  赵霁欢快地拨响了内心的小算盘:“别急着谢,你终归是触犯了我大宋律法,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罚你就任羽林军神威军,贴身护卫朕的安全。任期嘛……先干上三年。”
  “陛下!”小同子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也顾不得御前失仪,慌慌张张就要制止:“此时不可,万万不可呀陛下!”哪有把造反的反贼留在身边贴身护卫的道理?私藏兵器且屯兵的反贼就应该当场格杀呀!
  王重阳呆愣地把头抬起来。
  赵霁完全把小同子的话当不存在,撩起龙袍一步步迈下台阶走向跪在大殿上的王重阳。
  单说王重阳这人,放眼天下,能打得过他的能有几个人?华山论剑可是天下武学的高光时刻,王重阳可是在最高光时刻都能一骑绝尘的人物。王重阳若是要杀他赵霁,都不用犹豫,直接随手路边捡起个石头扔过来,怕是这个大殿都没人能挡得住。
  赵霁走到有些愣住的王重阳身边,弯着嘴角眉尖,柔声诱哄:“朕想要个强大的大宋,朕要朕的大宋万国来朝,天下向往。大宋不再缴纳岁币,人民和乐,百姓安居。你来了开封,看这开封的百姓,记住他们的惬意笑脸。朕终有一日要我大宋每一寸疆土的百姓都带上那笑颜。你既然恨边疆军费盘剥,那留下来,先给朕干上三年差使,亲手自己去掐断那些腌臜。”
  苍天为鉴。赵霁没穿越前明显就是入错了行。
  他要是去干励志讲师,就凭他那张脸和这种不知道哪里抄来的酸唧唧的词。没准事业飙升甚至都不会掉头发的。
  王重阳明显被赵霁给他画的大饼里面描绘的未来场景说动了。眼神震颤,非常想从此就跟着赵霁干了。
  但关键时刻,王重阳想到了人丁稀少的全真教,以及他参悟的道心。火苗熄灭了些。
  赵霁抓紧时间继续加火:“朕不逼你还俗。你依旧可以做道士打扮。若全真教有需要,朕可以放你半个月的假,你自可以回全真教处理教务。朕只留你三年。你不想看看丢失的燕云十六州是如何重归我大宋?你不想再去趟临城祭奠你的战友兄弟?”
  王重阳想。
  他都想疯了。
  临城一战是他毕生的遗憾和悔恨,是他心底的伤疤。他建活死人墓不再外出,都是因为临城那战他空有绝世武功却面对城破无力回天的失措,和对军队,对大宋朝廷的失望。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现如今,大宋的君主站在他面前,问他愿不愿意参与重新夺回燕云十六州,愿不愿意重新踏足那早已不属于宋朝的临城。王重阳胸口剧烈起伏,心潮澎湃热血上涌,一股激动的热流涌上眼眶,双手抱拳,字字铿锵有力:“臣!愿为陛下赴死!”
  好几年悟出来的道心?
  不要了!
  只要能重见大宋辉煌,道心什么的,等大宋辉煌之后再捡回来吧!
  赵霁扶住他的胳膊肘,把人扶起来,一脸圣母似的慈祥:“赴死就不用了,你去帮朕把欧阳锋和欧阳烈抓过来吧。”
  内心正壮怀激烈,热血地一塌糊涂的王重阳:……?嘎?
  第47章
  重振大宋的第一步, 到底怎么就成了生擒白驼山欧阳两兄弟了呢?
  赵霁给出了很完美的解释。因为那俩货串通敌国要搞大宋。
  虽然和想象中不太一样,但已经被洗脑了的王道长临危受命,去白驼山捉人。
  明明进宫的是三位道长,等出宫的时候就变成了两位道长和官拜四品的羽林军神威将军王重阳大人。
  刘混康有身份地位在, 心态还算平和。
  被赵谦找进来的那个道长瞪着王重阳, 眼珠子都要出来了。明明都是面圣, 为什么就只有你能一下就官拜四品?还是个武将官衔,你到底是走了什么后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