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围剿叛逆南王父子的人马还尚在路上,结果一转身南王就叫了与之交好的白云城叶孤城来劫私闯皇宫的宫九的狱。这种举动甚至已经不算是挑衅,是飞起来在爆锤作为皇帝的赵霁的脸!
  且不说对方完全不自省自行请罪反而劫狱的举动,就说距离开封,封地所在如此遥远的南王又是如何能知道宫九被关起来了,且能这么迅速下令劫狱?
  这说明在劫狱之前南王必定就在开封附近。
  宫九的事情悬而未决,本以为扑腾不了多久马上就要嗝屁的南王又跳出来兴风作浪。
  这许多的琐事堆积在一起,让本就压力巨大的赵霁倍感压力剧增。
  太阳穴也开始一抽一抽地疼。
  啧!
  回到文德殿的赵霁靠在座位上,用右手撑着头,手指不轻不重地揉着太阳穴。
  脑子嗡嗡作响,所有压力似乎一股脑朝他扑了过来。
  啧!
  赵霁皱着眉头,第不知道多少次不自觉发出心烦意乱的不满声。
  贵妃和皇后眼看就要临盆,赵霁凭借宫九易容成小太监的举动,直觉觉得他在这后宫埋了个定时炸弹。本来宫九被擒,这炸弹自然成了哑弹,谁料到这种关头,宫九竟然跑了。
  白云城需要剿,南王需要平,西南的乱民需要解决,兵力不足将才不足,且而此时国库空虚。
  赵霁原本指望着的由高丽公主解树制造的第一批挣外汇的奢侈品今天清晨才会有第一批上市,就算它必然会发展和崛起,可时间紧迫,需要用兵和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在一切形势都迫在眉睫的逼迫之下,似乎远水很难解得了近渴。除非解树创造奇迹,在三天之内把她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东西做到大卖。
  而文举省试也已经拟题完毕,预计下周就要开场。偏偏此时发生了这种事情。
  赵霁在皇宫内建水牢之时,就已经引起了大批朝臣不满的声音,许多言官都层上谏。
  直到武林中人的那些官员们看起来‘邪门’的武功暴露在诸位大人的眼皮底下,诸葛正我和羽林卫又恰好证明了他们的武功,才将将压下了朝臣们反对的声音。
  可今天之事肯定是瞒不下去的。
  一旦水牢被劫,宫九出逃这事被捅到朝廷——
  哦,对,就在昨天下朝之前,宫九的身份还是堂堂世子。
  一夜之间,世子夜闯皇宫威逼皇帝,被抓住关了水牢,结果天刚亮就被劫走了。
  艹——
  赵霁越揉头越疼。
  本来他还想用太平王,用不败的精神领袖去延续边陲武将的不败光环。
  现下太平王却是不可能再用了。
  哪怕贬为庶人都没用了。
  ……
  哎……
  幸好今天休沐,没有大朝会,而小朝会因要顾忌诸位已经成了老头的大人们的身体,一般都是下午。赵霁能够偷出些许时间坐在这里慢慢整理那些乱到已经无法梳理的思路。
  整理个屁!
  某一刻,赵霁这么对自己说道:“跑吧。”
  他是赶鸭子上架的皇帝。
  以前是跑不了,现在他既有武功傍身,他男人又是宗师级别大佬,要钱有钱要武功有武功。
  北宋灭亡?金兵南下?生灵涂炭?
  那有如何?
  他只是个现代996的上班族,被打了又怎样?
  赵霁当皇帝的时候,坐在皇椅上,抬眼望去,每次朝廷上下吵成一团的时候,又有哪些人是真的为了大宋?无非就是门阀利益之间的争执罢了。
  这么一想,这些事情凭什么要他一个人背负?
  他不如和他男人仗剑天涯来得痛快。
  家国大事确实不是他这种现代芯子的冒牌货能够承担的。
  “启禀陛下。”赵霁听到底下有人这么说道。
  想放弃想得入神的赵霁第一反应就是‘滚。’
  G字音刚出,他便突然发觉不对。
  怎么是女人?
  赵霁愕然抬头,就见崔明的遗孀正跪在门口不远处。
  看清来人的赵霁心中的惊讶更甚“……你怎么来了?”
  白驼山的阴谋却牵扯进了无辜的崔明,幸好崔明的妻子逃出一劫,当初被赵霁安排在后宫任职女官。
  但女官不进前堂,她又为何会出现在文德殿中?
  崔明的妻子把头埋得极低,双手放在身前地面上,额头触碰着手背,轻轻道:“陛下要找的人……臣女或许知道现在身在何处。”
  赵霁莫名:“什么人?”
  她道:“臣原系崇州人士,继母却是江南人士。臣女无意间听闻陛下欲在江南寻人……陛下所描述之人,和我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继母堂兄之子颇为相似。便写书信回家乡相邀,那人确实名叫黄药师,此时已人在开封。”
  赵霁的头又开始疼了:“你可知罪?”
  一介后宫的女官,妄自探听朝堂事务不说,还揣度圣意。
  崔董氏低垂的头一直都没有抬起来,但从嘴巴里传出的声音却一如既往地坚定有力:“臣女之罪,求陛下赐死臣。但那年轻人此时便就身处开封,臣女死前为愿陛下去见上一见。”
  赵霁放开揉着额头的手,目光落在崔董氏的身上:“你和黄药师是何渊源?”
  崔董氏:“我二人只一面之缘,毫无关系。”
  赵霁:“你为你继母奔走?”
  崔董氏:“继母虽待我不算苛刻,但我嫁来开封之后,继母便完全同我断绝了联系。”
  崔董氏已经入宫有些日子了,该懂的规矩也都应该懂了。赵霁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触犯这么多宫规,只为向他举荐一个不止真假的‘黄药师’。
  当初赵霁下令也非常模糊,并没有说明找到此人是重用还是杀了,她若是求利,不可能铤而走险。
  赵霁反问:“为什么?”
  坐上的帝王质问的声音中夹杂着怒气,崔董氏感受着天子之怒,身体不由自主因着天子之怒颤抖惶恐,但内心却相反一片平静,冷静道。“臣女别无他求,只想为陛下分忧。”
  崔明去了之后,她确实早就已经看淡了生死。
  报仇之后,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便是当初她跪在文德殿之时,抬头看到的陛下的那抹笑容。
  今天,同样跪在文德殿上,被教导了许多规矩礼仪的她已经不会抬头再看陛下了,但无妨,只要能为陛下分忧,她死而无悔。
  第117章
  世界上总有种人, 他们的灵魂中便深深烙印着‘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崔明如此,崔董氏也是如此。
  赵霁没有读懂崔董氏不顾自身生死想要报恩的心情。
  只是从不远处趴在地上,全身轻微颤抖的女人身上看到了曾经的崔明。
  然后想到了李寻欢, 宋慈, 诸葛正我, 四大名捕,王重阳,包拯……
  不知不觉间,他的身后已经站了如此多的江湖人,他们因为信任他,所以聚集起来, 不遗余力,只为了一句口号似的‘一切为了大宋’。
  不,或许不止,向太后,章惇,曾布,韩忠彦, 他们现在虽然依旧维持着世家门阀的基本立场, 但却为了他已经做出了许多违背自己世家的事情。
  他被劫走离开开封,向太后甚至会帮他遮掩。这个一心想要退休的老太太最终什么话都没说, 只默默接过了他走后的所有工作。
  赵霁心头沉甸甸的, 想走连夜逃走的想法渐渐被另一种饱胀而酸涩的情感消磨殆尽。
  他的身后站着如此多相信他的人,一切还未到山穷水尽。
  若是他此时抽身,倘若之后的某天,他路过开封, 还有没有脸去几乎算作为他而死的崔明墓碑前放上一捧花束?还有没有脸再见为了收复大宋失地抛家舍业的王重阳?还有没有脸见如今正在神侯府养伤的铁手追命?
  如果非有个人一定要逃,那为什么是我!
  赵霁深呼吸,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抬头对着下面的崔董氏道:“去传人进宫。”
  低垂着头的崔董氏听到赵霁的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声引种尽是抑制不住的欢喜:“是,谢陛下。”
  ————
  在这更早之前,宫九被劫狱的同时,皇宫内风起云涌,但皇宫外却是一片祥和。
  今天的开封和之前的就像是之前许许多多日常的复制粘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唯一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科举在即,许多学子统统聚集在了开封等待那个特殊日子的到来。
  开封汇聚了来自整个大宋五湖四海的学子。
  自然就比往日要更加热闹上许多。
  而这些学子来到开封,有些关系的便会求上当地官员一封举荐入住太学,有亲友的便大多数投奔亲友,没有亲友但有些银两的便会在开封各处的客栈住下,一切寒门士子实在囊中羞涩,便也都三五成群选择寄住在开封城外的一些小庙之中。
  随着天色渐渐变亮,客栈几间房间就出现了诵读的声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