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手握权柄和世家的向太后现如今不管政事,正在逐步放权。
  但是她放权的部分并没有完全归赵霁,而是部分流入二府两院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大人们的手中。
  赵霁他哥,赵霁他爹。这两辈皇帝再世,章惇都几乎称得上一家独大,很少有人能治他,以至于这小老头最辉煌的那几年也确实干了很多不是人的事情,留下了巨多包括黄药师他家在内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但赵霁他哥去世,皇权相对完整地转入向太后手中。向太后拿到权利第一件事就是支持旧法,顺便搞这个曾经让她差点被废在宫里的章惇。
  章惇权柄被去,这部分权利很自然被韩忠彦接手。
  这些都属于顺其自然,没有斗争的自然流转。
  按理说,被稀释了许多次的皇权应该是受到了这几个老头的掣肘的。
  可实际情况就是,无论是皇城内血雨腥风的那一晚,还是太平王已经尘埃落定的判罚,亦或者是工部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银子。这些都先斩后奏一样,是先发生了,然后相关的东西才出现在他们的案几上的。
  不难想象,几个年纪一把的老头看到那些案卷,心脏和血压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外乎——
  “什么!?太平王世子刺杀陛下?”
  “哦,被陛下抓住了。”
  嘶——太平王世子武逆,太平王难脱其咎。
  “哦,太平王被贬为庶人了。”
  “什么!?太平王世子越狱了?”
  岂有此理——这些逆贼可还把大宋放在眼里!
  “哦,陛下已经派人去抓了。”
  “呀!太平王被赐死了!?”
  “哦,陛下颁布优抚措施了,稳住太平王带来的人不成问题。”
  ……
  等等以上这些。
  搞得这些大人都非常没有参与感。
  好像一下从执行董事变成了股东大会的股东。
  从一个决策者,到只负责在事后指导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参与者。
  四个老头除了韩忠彦这个人在欧阳锋折腾起来的白驼山事件里面,对赵霁和江湖人有稍微的接触和了解外。
  其他三个人的血压数值大起大落,变成了一道非常容易猝死的风景线。
  倒不是规定皇帝就一定得没有权利。
  但是他们还好好活着呆在府里喘气呢,陛下半点没经过他们,而且一众看起来就非常严重的朝廷事宜却让群江湖人做了的不适感真的是让人如鲠在喉。需要我们的时候要我们处理厚厚的折子,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就直接把事情处理完了只给个通报结果。
  就算陛下想玩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这个戏码,但是河还没彻底过去就开始拆桥。这种行为未免也太过分了!
  是以,四个人这满腹的牢骚,在赵霁刚问出口的那个瞬间,就喷薄而出。
  “陛下,短短两天便是上百万两的银子,未免也太——”反赵斗士,曾,点燃了战斗的号角。
  赵霁早有准备,听到曾布这问话,一个侧身,小同子从后面凑上前来,头埋地很低,双手举高高过头顶,把一个长条棍装的物品呈了上来。这东西正是赵霁讨价还价后,接着工部粗略多做出来的几个白水晶镜片,要朱停改的简陋版望远镜。
  虽说视线不清晰,且能看到的距离也不算太远,但是也足够了。
  曾布疑惑地接过小同子递过来的东西。
  赵霁道:“曾大人可以把眼睛放在短的这头。”
  曾布按照赵霁的指示,把一边放到眼前。
  只一眼,就立刻吓得立刻拿开了这个东西。
  透过这个东西向远处看去,遥远的东西变得近在眼前,分毫毕现。
  赵霁要的就是曾布这反应。见他如此,轻描淡写道:“这就是银子的出处。朕手下能人异士发现了一批图纸,上面详细记载了一批武器。朕越过户部直接走私库,为的便是让工部赶工出武器样品。”
  其他几个老头珍而重之地轮番用过那粗制滥造赶工的望远镜,一个个面色严肃谨慎,珍而重之地把望远镜放回了小同子端着的托盘上。
  赵霁心知花钱这个问题,他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了。
  话又说回来,曾布也不会真的就因为这一个东西就放下对他花钱如流水的质疑。
  后面的临时大朝会肯定还会有人把这事情提出来。
  到时候赵霁就可以顺便把这些事情丢给陆小凤和朱停以及工部的官员们了。
  曾布的事情说完,就到了蔡卞。
  蔡卞是来求赵霁重新,从旧出题的。
  章惇按照赵霁的科举出题建议,把自己和他考试院的一帮人反锁进院子,闭门不出出题。
  但是以蔡卞为首的文官和言官却以为,此次的科举不应用赵霁推崇的新试卷,而是应该用旧式考题。
  第127章
  原因无他, 实在是现在的大宋实在是太需要一场隆重,且举国欢庆的盛世。
  蔡卞不否认以赵霁推崇的新方法新试题选拔出来的人或许会优秀。
  可是没打一声招呼,闷声整出来的试题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做题的人实在是太严苛了。
  是,你啥话都不说就把考题和方式都给换了, 就凭我大宋人才济济, 确实最后肯定会有那么一两个天才中选。
  但陛下你瞅瞅外面, 看看整个开封,摸着你自己的良心问问,在开封和周边住着的士子们有几个能做出你那些变,态,题目的?
  实际上,很多饱经赵霁折磨的官员都能想到来到开封考试的那些学子在看到陛下专属试题瞬间的崩溃。
  寒窗苦读数十载。
  一朝会试, 本来畅想着春风得意马蹄疾。
  结果呢,试卷上每个字都认识,拼起来就不认识了。
  蔡卞人尚算中年,狐狸成精。
  不想掺和这个浑水。
  可怎奈背后施压。
  这事被逼到这档口,他已经是骑虎难下,不提不行。
  蔡卞说的这个情况赵霁知道。
  之所以知道这情况还一意孤行,就是因为他改试卷的初衷就是为了测试人的能力。
  华夏从来都是一个不怕应试教育的地方。
  如果提前知道考卷。
  哪怕这考卷再如何考察能力, 都有些小机灵鬼儿能人异士把它从能力测试变回应试教育。
  ……
  一开始, 赵霁是这么想的。
  但仅是不同往日。
  赵霁在面对此时此刻蔡卞提出的这个意见,还是免不了陷入了沉思。
  国泰民安的时候, 赵霁可以毫不畏惧。在什么都没发生的时候, 这次的科举确实可以随便他霍霍。
  可西南难民,南王叛乱,西夏边关压境。
  如此外忧内患。
  他要是推陈出新,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把自己给新灭国了。
  士子这种群体, 少年意气,年少气盛。很容易被煽动起来。
  蔡卞:“臣以为,陛下的考核办法可以依旧推行,但是这次的试题——是不是可以暂时遵循旧制。等下次恩科,再改题目,想也不迟。”
  赵霁听着蔡卞的一通分析,点头应是:“依蔡大人所言。”
  最后,为宫九而来的两位。
  这问题反倒对于赵霁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宫九是不可能翻身的。
  小会确定下来几件大事的方向,恰好也到了时间。
  几人连忙移步文德殿,赵霁却在路上被工部拦了一下。
  “陛下留步!”
  赵霁觉得这两人眼熟,仔细辨认便认出是他指派给宫高丽公主的两个辅助官员。
  便停下来打算听两人所言。
  那两人跪在地上,神态十分慌张。
  “陛下,真的不能再继续这样了!”
  “这次还好,若是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赵霁皱着眉头,却在听到两人口中说出的某个词汇的刹那眼睛一亮。
  眉头也渐渐舒展。
  “那就让她停了吧。”
  “陛下,既然这样,是否其他也——”
  “不用。”赵霁摆手。“其他照旧,她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别再让她搞那个什么香粉就可以了。”
  等那两人离开赵霁的视线。
  赵霁立刻双手抱胸,托着下巴,努力挤压自己大脑中曾经存在过的知识点们。
  若是按照他曾经久远的记忆力来,或许真的能暂时绝了西夏的问题。
  不,不止西夏。
  大宋的边界线将在不短的时间内固若金汤牢不可催。
  管他高丽西夏辽,谁伸猪蹄子就剁谁的。
  越想越靠谱,等到了殿外,赵霁已经大概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也在脑海里规划好了集中对策方针。
  放下心中大石的皇帝高高兴兴地迈进了文德殿。
  当他进入文德殿的时候,殿内就已经挤满了文官和武官。
  不过甚至不用去仔细辨别他们身上的朝服,赵霁就很轻易地可以区分他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