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题……通过这么曲折,这么隐蔽的方式从宫中而出。
  曾布不难猜测这到底是什么。
  然后,常年浸淫官场的他,不免想得更深了些。
  郭妃一个后宫嫔妃,纵使再受宠,也不可能得到这科举试题。
  后宫中最有可能在此时拿到试题的——唯陛下一人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陛下要试题做什么?
  想来,是要借这次科举培养自己势力。
  这也不是没有前例。
  曾布就是个端水大师。端水大师最能够发现端水同类。
  赵霁当初嘱咐章惇出题为难开封官员,转手却又把试题和答案交给了向太后和其他官员。一碗水端得极平极稳,即能够保证他的这个天怒人怨的考试能得到顶层官员的支持。又能不着痕迹地消磨新旧两党的势力。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曾布才做出了这种推测,并且深以为自己推测绝对正确。
  在他看来,陛下要这试题,是想给自己增加筹码。
  而郭妃又不知道用何手段,得到了试题,要推自己那个纨绔弟弟参加科举,走正统路子上位。再深了想,没准郭春兰的试题也是陛下给的。
  毕竟郭春兰封妃以后,郭家就用手段,给郭单睿更换考试籍贯,把他安排到了广南滬县,从滬县参加考试,得了个含金量特别低的进士身份。
  这事一发生在京城小圈都传遍了。都笑郭春兰上不了台面,吃相难看。
  但她吃相难看都坚持要做,为的还不都是科举?
  且,有赵霁前面用考核官员考题和向太后他们做交易的例子,曾布就这么一步步,想深了。
  继而,他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他必定不能落于他人之后。
  向太后偏向韩忠彦,旧党日益抬头。
  曾布是个铁铁的新派人士。
  但是新派章惇性格过于跋扈专权,不讨人喜欢,蔡卞老谋深算,让人看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既然这试题到了他的手里,曾布深觉不能辜负此次机会。
  科举是朝廷在选拔新鲜血液。如果陛下已经在暗处进行过一次暗地里的权利分配,他无疑是被踢出权利分配范围的。
  于是曾布直接拿了那些题,立刻安排了信得过的人,找到了沈秉坤,要沈秉坤从已经进京的士子中,选出文名最盛的人,骗到答案。
  曾布背后还安排了另外一批人,等沈秉坤找到的人写了答案之后,就派那批人把写出策论的人绑架到山上绑起来。
  进而筛选试探,口风紧的可以放走,口风不严或者骨头过硬的,就伪装成山贼鲨人,把人灭口。
  本来计划万全,却没料到会出这么多意外。
  那应该出现在贡院科举现场的郭单睿竟然没去科举。
  而那理应被绑走的三个人却不知道为何,出现在贡院门口了。曾布来不及彻查为什么派出去的人明明回报说一切正常,但这三个人还会出现。但那时候曾布众目睽睽之下不好公然派人出手。
  后来,三个人闹起来也是预料之中,但曾布还没有太过着急。监考官收了他给出的试题不会出漏子。在他的授意下,刑部的人也及时赶到。曾布听到刑部已经确认把人拿着的消息,曾一度以为他高枕无忧了,很是放心。
  况且,退一万步讲,假如还有意外,刑部如果再出岔子,他还可以去找圣上。圣上毕竟初登基,虽然表现非常好,在民间也有美名。但总归根基未稳。
  就算这事情万一捅到陛下面前,陛下就会发现他也在其中私自下手了。但想来陛下也不会愿意在南王发难的当下,朝中万众瞩目的科举再出变故。
  想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实很多时候并没有预想的丰满。
  赵霁一头雾水地,给了曾布一个非常骨感的现实。
  第140章
  赵霁直接无视了曾布忐忑的心情, 面无表情,甚至有点想呵呵地直接走流程下旨:“既然曾大人交代了,就彻查吧。包拯,要这三个人口述也好, 默写也好, 把他们昨天和今天两天所有策论论述写下来。等明天之后, 从开封府和刑部各提官员20名,把考试试卷每人看过,根据策论把有问题的人找出来。”
  包拯:“臣遵旨。”
  感受到被背叛的曾布:???陛下?
  赵霁压根没把目光落在他身上:“哦,对了等考生出来之后,从各处掉文书,通知皇城司配合。把所有地方上京的举人都找出来挨个核对, 看看除了沈秉坤外,是否还有其他人失踪。其他的朕不管,但是只要各地给开出过样貌文牒的,那就都算,挨个和在京士子核对,有核对不上的,哪怕这个人本来就没来参加此次科举, 哪怕中途被哪个人家留下成亲了, 朕都要确定这个人身在何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该彻查的地方一个都不放过。
  包拯肃然接旨:“是。”
  赵霁的第一道旨意, 意图是为了盘查此次泄题的范围大不大, 到底有多少人牵涉其中。
  第二道旨意,是害怕有些外乡的‘沈秉坤’从此失踪。
  在古代,出门远游发生意外的概率实在是太大了。
  山贼水匪横行,劫道掠财无数。
  家里孩子多的, 其中一个孩子出门好几年了无音讯,能找到的便努力去找,实在找不到的,就当他是死了,也不会去深究。
  既然彻查,赵霁就不许有外地版本的‘沈秉坤’,出现。
  来开封的外地士子虽多,但是把朝廷大量人力投入进去,在以特,务机构辅助,怎么也还是能够查清楚的。
  之后,赵霁没给半点喘息时间,继续道:“派人去请曾大人府里的相关人员过来吧。”
  包拯点头之后,就冲马汉使了个眼色。
  马汉才刚回来不久,得了脸色,立刻就又匆匆离开。
  赵霁又道:“只这一次,把所有世子论述文章张贴,供其他考生监督。”
  这事不是吩咐包拯的,小同子立刻道:“奴才这就去贡院宣旨。”
  “恩。”赵霁点头。
  小同子这次没自己去,把最近身边带着的小太监叫了出去。
  曾布被赵霁这一套雷厉风行的组合拳打懵了。
  只觉得陛下为什么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这个小皇帝好不讲武德!
  深深感觉被愚弄了的曾布一咬牙,发狠。
  既然圣上不仁,就别怪老臣不义!直接戳破了最后的那层窗户纸道:“老臣所说的贵人就是如今宫中的郭妃娘娘,而她族弟便是这堂下郭单睿!”
  预想中该慌乱的赵霁没反应,反而是一直直挺挺跪着的郭单睿猛地抬头:“曾布大人!您可不要血口喷人。开封府可是去我郭府叫的人,全开封的人都可以证明,我连贡院的门都没有踏进一步。”
  曾布咬牙。
  这也是他意外的地方。
  他想不透为什么郭妃废这么大力气给郭单睿谋了个进士身份,又给他偷了试题,可这郭单睿却没有进入贡院。
  但此时此刻,他顾不了这么多了。外面的人几乎就是全开封的耳朵和眼睛。他必须在这里,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所有责任都甩出去,冷哼道:“谁知道你是用在自己身上,还是用来谋了其他利益?”
  郭单睿高声反驳道:“那东西完整在我屋内,我从来没给任何人看过!苍天可鉴!!!”
  这句话说出口,就相当于默认了曾布的话。
  曾布还在担心郭单睿矢口否认他得到的东西上面有试题,如今对方既然承认了,那倒好说了许多。
  于是摸着胡子,往后退了两步。
  后面围观的百姓听到郭单睿的声音,轰杂的声音更大了。
  郭单睿抿着嘴唇。
  他的嘴唇极薄,如果说上挑的丹凤眼让这人看起来凶戾,那薄薄的嘴唇就会让第一眼看到他的人觉得这人薄情。
  可谁道看似薄情最多情。
  他咬着嘴唇,沉默了几息,然后磕头道:“郭妃娘娘只是一时糊涂。草民愿以性命担保,草民绝对没有让任何人碰过那东西。那东西在到了草民手里之后,如果曾被除了草民之外的第二个人看到,草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郭单睿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但是听得人到底是不是相信,还端要看其他人到底怎么想的。
  在郭单睿这里,有些事情既然说开了,他也就不藏着掖着,从他的角度,把事情补充全面。
  郭单睿这人,看起来混不吝,对外也完全一副老天第一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但是对自家人极为护短。家中自小就只有他和姐姐两个孩子,二人感情也很好。
  那日,他回到府里,听到下人回报说魏国公夫人来府上做客,顺便留下了一个姐姐专门托人带进来的东西。
  他甚是思念姐姐,听到下人来报,就连忙去看那东西,之后便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把玩。
  不久就摸出底部不对劲,再凑上去仔细一看,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也拎得清,知道有些事情做得,但是有些事情不可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