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小太监在愣中之后,发现包拯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才回答,只不过这回答的语气多少有点讪讪:“是……这是……这是咱们的一点小爱好。”
  宫中寂寞。
  但是又哪里是只有宫内的女人寂寞?
  皇宫就这么大点,寂寞是通病。
  这小太监在这种寂寞之中就养成了八卦的毛病。
  对这宫中各种八卦的掌控程度更是堪比狗仔。
  包拯来了兴致,摸着下巴询问:“那你还知道什么和此事相关的传言?”
  小太监听到包拯这么问,立刻来了精神:“有呀。其实皇——”
  下人不可妄议贵人。
  小太监的话被自己硬生生斩断,然后又缩了回去。
  但是八卦的兴头被提起,不说完又着实是难受。
  犹犹豫豫,那小太监拉着包拯后退两步,讨饶:“包大人,我说的事也是信口胡说,也做不得准,有可能也是空穴来风。您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呀。”
  包拯一听,这是有线索阿!也跟着气氛,神神秘秘道:“公公放心,包拯绝对收口如瓶。”说完了还冲着小太监挤挤眼睛,有种一起犯错误的既视感。
  这种态度和神态让着小太监很快放松,但是说的事情又牵扯到皇后,还是拼命压低声音,把话几乎都含进了嗓子眼里:“皇后娘娘的精神,有些不对劲儿。”
  包拯听到这,愣住了。
  他今天刚见到皇后,看皇后的样子和状态,可半分不像是不对劲儿的样子。
  不止对劲儿极了,而且还对劲儿地不可思议。
  被郭妃陷害,刚出生的孩子生死不知。
  这种情况下,皇后不止快速恢复,而且从病床上爬起来恢复精神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自己孩子,而是来威胁包拯,阻止包拯查案,压迫案情进度,要郭春兰死。
  是什么样的情况能让恨意大于怀胎十月的母爱?
  包拯这才意识到,他觉得皇后不对劲的地方。
  因为皇后太淡定了。
  一般母亲失去孩子,首先都是去有病乱投医,四处寻找。遍寻不到,开始失望,失望到绝望,最后才会把所有负面情绪全部转化成恨意投射到某人身上。
  而皇后似乎是直接跳过了种种过程直奔结果。
  这就是皇后最为反常的地方。
  包拯想通这一点,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联系这小太监说的,接着追问:“你们说的不对劲,是哪些地方?”
  小太监道:“奴才也说不准,都是些道听途说,道听途说。”
  越是这么解释,只能说明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就越是不可思议。
  于是包拯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
  热爱吃瓜的人总是无法压抑自己八卦的本质。
  小太监啰嗦了这么多,到了最后还是神神秘秘说了:“其实皇后娘娘怀有身孕的时候比郭妃要早,咱们听到些其他奴才瞎说,皇后身边的宫女早就发现皇后月信时间不对,问皇后,是皇后亲自把事情压下来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
  小太监声音更小了些:“后来皇后身体不适,请了太医,太医看后,皇后不知道用什么手段,依旧把事情压了下来,没让事情上报。”
  这消息就离谱。
  且不说皇后有了身孕为什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单就皇后要压消息,太医就真乖乖冒着杀头风险闭嘴,这就让听的人难以置信。
  但是包拯没有质疑小太监的这段话。
  八卦里面有时候饱含特别多的案情线索,他现在厉声呵斥,只会吓得这小太监再也不跟他多说一句。
  于是包拯努力整理面部表情,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倒吸凉气的表情:“真的?”
  小太监看到包拯的表情,仿佛得到了鼓励,继续道:“那段时间,皇后的情绪总是时好时坏,心情很忧郁,并且总是告诉身边的宫女,她的饮食有问题。盘查过饮食之后,又觉得旁边的盆栽有问题,或者熏香有问题。最后干脆就什么都不用了,连吃食都是最贴心的大丫鬟每次守着小厨房看着他们一步步做,才能下咽。”
  这些征兆,如果赵霁在场,一定立刻就能反应过来皇后到底是怎么了。
  但站在这里的是包拯,其实也相差不多。
  虽然他没有现代人系统的医学常识,但是还是眯着眼睛盯着空白处再次陷入沉思。
  展昭追问道:“还有呢"
  小太监说:“后来有两个宫女讨论郭妃没去找皇后问安的事情,被皇后听去了只言片语,立刻就找人打了那两个宫女,把人几乎打到半死,罚判到其他地方去干粗活了。”
  包拯道:“你形容的,似乎皇后有些……”包拯斟酌用词:“癔症。但,我看皇后似乎没有表现?”
  小太监道:“那也只是一开始,后来,徐选侍和陈才人经常去皇后寝宫给皇后问安,也经常开导皇后,渐渐皇后的情绪就好了。”
  这故事听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疑点。
  只不过就是皇后怀孕初期患得患失,最后在宫妃的陪伴下好转的故事。
  但是这故事里面加上了失踪的徐选侍和陈才人,那这故事就像是变了味似的,好好一个治愈故事也让人听得心里直犯嘀咕。
  第145章
  就算两个人听了一肚子的或许可能满是线索的八卦, 但这些八卦的真实性很难验证,且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有人拐进这个胡同就消失了。
  宫里的羽林卫早在那次宫九夜闯皇宫之后就被渐渐增加了许多拥有武功的好手。
  张惠芝的口述之中,她亲眼看到有人走进来,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她追过来也没有看到人。
  包拯他们现在站立的这胡同不算太长, 是一个倒着的L形状, L型的拐角处没有门,也无法通行。
  巷子入口处到L拐角大概100来步的距离,拐角处到这个小门大约有一百五十步的距离。
  这皇宫内院的宫墙不像外围,不会高到那么离谱。
  只有这段距离的话,理论上要是有人转到拐弯之后的视角盲区,想要纵身跳起来翻墙离开, 绝对会被经过的人一眼看到,所以这也不可能。
  再说,靠近这个小门的十几步,地面都能看到灰尘。
  这里如果有人曾经经过,那脚印也会清清楚楚地证明有人来过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呢?
  包拯手摸着下巴,向后退了两步。
  一边思索,一边往回去的路上走。
  企图再多发现一些其他蛛丝马迹。
  小太监寸步不离地紧紧跟着包拯:“包大人, 您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包拯听到这问题, 反应了一下,欲摇头, 说些什么。胳膊却被一把拉住。
  被拉住的包拯转头看向拉他的展昭, 见到展昭向他比了一个手势。
  开封府班底早就养成了默契。
  看展昭的手势,包拯瞬间了然,面色沉重。
  展昭的手势是说,外面有埋伏。人数还不少。
  这里是皇宫禁内, 若说什么有异心的人,也早就在诸葛神侯的全面排查之下揪出来了。
  埋伏的手笔肯定是来源于宫内的‘自己人’。
  而包拯身后的小太监见两人突然不走了,张嘴欲言:“包大人?怎么了?”
  展昭连忙伸手想要让那人噤声。
  但已经来不及了。
  埋伏的人隔着墙听到小太监的话,立刻行动。
  一把刀在即将全黑的空中闪过一道亮眼的白色,率先向着三人的方向砍来。
  展昭一手拉着包大人的胳膊,一手拎着尚还在反应中的小太监的衣领,一个飞身,用轻功带着二人后撤到了那刀影的攻击范围之外。
  包拯毫无武功,但对展昭全身心信任,被展昭拉住虽有片刻惊慌,但是没有乱。
  小太监突然被人扼住了命运的后衣领,害怕极了,双手在空中挥舞拼命想要找点什么东西抓住。
  这也是展昭区别对待的原因。人惊慌之下乱抓,如果展昭被抓住,关键时刻非常影响出手。
  小太监在空中抓了一把空气,还没来得及抓第二把,自己就落地了。
  展昭把二人放下之后,拔刀一个箭步蹿到了前面,用身体挡住二人,做戒备的姿势。
  埋伏三人的人手此时也已经涌了进来。
  站在对面的是七个人,身上穿的是羽林卫的轻铠甲。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来处没有丝毫遮挡,也不在乎让被他们埋伏的包拯等人看见他们的样貌和身份。
  包拯借着天边最后一丝泛着红光的光线,和对方在漫天霞光中对视,态度不卑不亢。
  他没带眼镜,双眼看不清楚,在看对方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眯起眼睛。这种动作曾经被赵霁认为是腹黑。
  同样,也给对方一种包拯正在沉思且深不可测的错觉。
  气势十足十,给人带来错觉的包拯在双方对峙之中开口:“诸位大人找包拯有何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