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6节
“家里没什么事吧。”杜爷爷走着,随口一问。
“小姑离婚了。”杜家老三说。
姑姑跟奶奶在家聊这事的时候,没瞒人,他是知道的。
“离婚!”杜爷爷眼睛瞪了过去,“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就这几天,办没办完我不知道。”杜家老三又说,“我妈那边亲戚,我小姨家的表姐现在在我家住着。”
杜爷爷皱了眉,“怎么突然就过来了?”
“姨夫过来看病的,一家三口就都来了。”
“人没事吧。”
“没什么事,他们看完病回家了,就表姐留下了。”
没事就好。
杜爷爷年纪大了,老朋友们一个一个走了 ,现在听不得生病、医院这些东西。
一路说着,一路走了。
半个小时后,总算是到了家。
杜爷爷一回到家,就去找杜奶奶了,要问女儿离婚的事,这两口子过日子,打打闹闹很正常,就没听过谁家要离婚的。
机修厂。
报名表全部交上来了。
下班了,再有交上来的可就不收了。
总务那边收了表,分出人手,开始整理报名表。
总务这边的人手不够,又去找了几个跟总务科相熟的过来帮忙,小赖还去了一车间,准备把杜思苦叫过来。
要是帮忙,像昨天一样,包饭。
结果他去的时候,听一车间的人说,杜苦思被保卫科的吴队长叫过去了。
保卫科。
“你认认,是不是他们中的一个。”吴队长找着几个嫌疑人了,一共六个,背上都有伤。摔伤的、擦伤的,磕伤的、碰伤的,什么说法都有。
这次吴队长可不管了,直接把人都叫到保卫科,让杜思苦过来认脸。
就算模样认不出,那身高背影总能认出一样吧。
杜思苦看了一遍。
说实话,有三个偏矮,不像,还有两个瘦了些,也不像,最后一个,有那么一点像,可好像又壮了一些,还是个光头。
杜思苦对着那个光头看了又看。
那光头瞧了两眼杜思苦,头往旁边一抬。
也不知道吴队长叫他们过来干什么,莫不是相亲吧,这丫头片子一看就年纪不大,光头不喜欢这样的,他喜欢年纪大一点长得丰满一点的。
杜思苦看完后,对着吴队长摇了摇头。
都不是。
吴队长带着杜思苦出门,避开里面几人,再三问:“一个都不像?”
“不像。”
“你肯定?”
杜思苦点头。
她想起来昨天晚上袁秀红说的澡堂子,于是有了一个想法,“吴队长,你说澡堂子那边查,会不会更快一些。”
吴队长一拍脑袋,他怎么把这地方忘了。
澡堂子冬天最紧俏,难怪他一时没想起来。
吴队长决定去澡堂子看看。
“吴队长,庞月虹那边您查了吗,查得怎么样了?”
“查过了,她挺正常的,这两天不是在托儿所就是在食堂,再就是宿舍,没去别的地方。”庞月虹的对象也查过了,小孟,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晚上都在技术部那边加班,有职工看到。
有不在场证明。
听吴队长的意思,这两人嫌疑都不大。
“吴队长,要是一直找不着人,咱们会去派出所报案吗?”杜思苦问。
“应该不会去。”吴队长低声说,“这事要是报案了,就闹大了,女工宿舍那边只怕人心惶惶。”
而且传开后对女工有影响,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会瞎传。
吴队长:“你放心,现在女工宿舍关灯延迟了,早点回到宿舍就没事。”
上夜班的最好早上天亮后回来,可以在车间对付一晚上。
杜思苦从保卫科出来,心情有些沉重。
原本以为很快就解决的事,没想到进展并不顺利,而且,照这么下去只怕再查一周查不到人,就案子就该搁至了。
还有什么遗漏的呢?
如果那个人真是庞月虹的追求者,财务科的徐丽莲说庞月虹快结婚了,那个人会甘心吗,会不会……
杜思苦转身又回了保卫科。
“吴队长,我有一个想法。”
托儿所。
下班的工人过来接孩子,庞月虹等孩子们都被接走,才能回去。
还剩三个孩子 。
庞月虹又等了一会。
“月虹,孟同志来了。”托儿所的同事笑声从外头传来。
“我这边还有三个孩子,你帮我看一会,我马上回来。”庞月虹把孩子交给同事后,赶紧往托儿所外头走。
小孟就在托儿所门口。
“孟大哥。”庞月虹脸微微红。
“我去了财务科,跟田主管说好了,明天能预支一个月的工资。”小孟语气温和,庞月虹比他小五岁,长得又漂亮,多花些钱办彩礼是应该的。
为了预支工资的事,小孟去了财务科两趟,才把这事办成。
“这个就办会不会急了点?”庞月虹觉得有些快。
等年底发了奖金,这彩礼是不是能多买个缝纫机?
“下个月国庆,日子好,我妈说就着好日子办,讨个好彩头。”小孟问庞月虹,“你不愿意吗?”
小孟二十八了,之前为了工作耽误了婚事,家里人这两年催得急,到处托人介绍,这次好不容易快成了,自然是越快越好。
十一就办?
会不会太快了?
庞月虹有些心烦,小马那边还没有解决干净,要是让小马知道了,只怕又要跑来,万一把事情闹大了……
庞月虹不敢深想。
幸好小马不是机修厂的,平常进不来。
“国庆办你同意吗?”小孟又问了一遍。
庞月虹回过神,点点头:“行,就国庆吧。”她有一个条件,“我们结完婚是出来单过,对吧?”
“对。”
庞月虹放心了。
小孟人挺好,可他妈有些厉害,她不想跟婆婆一块住。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带着于月莺一脸疲惫的回来了,两人又累又饿,于月莺的脚后跟都磨起了水泡,路上喊了几次疼。
可惜杜母心事重重,压根就没注意到。
于月莺挺心寒的。
她陪姨妈跑了一天,大老远的来回折腾,她脚都磨得起水泡了,姨妈都不说关心一下。要是她妈,早就想着法的让她休息了。
天黑了。
杜母一天都不在,杜奶奶中午是在食堂吃的,到了晚上,杜爷爷都回了,杜母还没回,杜奶奶只好亲自下厨,让老三帮忙打下手,这才开始做。
因为买了鱼,要切鱼鳞,刨鱼肚,还要洗,还有切刀。
麻烦得很。
等杜母回来,这鱼汤都还在煮。
杜母进门坐下了,累狠了。
她喊人:“老五,给我倒杯温水。”又说,“给你表姐也倒一杯。”
老五从西屋出来了,拿了杯子,帮着倒了水,“妈,你一天去哪了?”顺手给表姐也倒了一杯。
表姐棒着脚,不知道在看什么。
杜母喝了一大口水,问老五:“老四去了哪个纺织厂你知道吗?”
“不知道。”老五摇头,“她只说找着工作了,其他的我哪知道啊。”她又补了一句,“我姐嫌觉得我年纪小,什么都不跟我说。”
“小姑离婚了。”杜家老三说。
姑姑跟奶奶在家聊这事的时候,没瞒人,他是知道的。
“离婚!”杜爷爷眼睛瞪了过去,“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就这几天,办没办完我不知道。”杜家老三又说,“我妈那边亲戚,我小姨家的表姐现在在我家住着。”
杜爷爷皱了眉,“怎么突然就过来了?”
“姨夫过来看病的,一家三口就都来了。”
“人没事吧。”
“没什么事,他们看完病回家了,就表姐留下了。”
没事就好。
杜爷爷年纪大了,老朋友们一个一个走了 ,现在听不得生病、医院这些东西。
一路说着,一路走了。
半个小时后,总算是到了家。
杜爷爷一回到家,就去找杜奶奶了,要问女儿离婚的事,这两口子过日子,打打闹闹很正常,就没听过谁家要离婚的。
机修厂。
报名表全部交上来了。
下班了,再有交上来的可就不收了。
总务那边收了表,分出人手,开始整理报名表。
总务这边的人手不够,又去找了几个跟总务科相熟的过来帮忙,小赖还去了一车间,准备把杜思苦叫过来。
要是帮忙,像昨天一样,包饭。
结果他去的时候,听一车间的人说,杜苦思被保卫科的吴队长叫过去了。
保卫科。
“你认认,是不是他们中的一个。”吴队长找着几个嫌疑人了,一共六个,背上都有伤。摔伤的、擦伤的,磕伤的、碰伤的,什么说法都有。
这次吴队长可不管了,直接把人都叫到保卫科,让杜思苦过来认脸。
就算模样认不出,那身高背影总能认出一样吧。
杜思苦看了一遍。
说实话,有三个偏矮,不像,还有两个瘦了些,也不像,最后一个,有那么一点像,可好像又壮了一些,还是个光头。
杜思苦对着那个光头看了又看。
那光头瞧了两眼杜思苦,头往旁边一抬。
也不知道吴队长叫他们过来干什么,莫不是相亲吧,这丫头片子一看就年纪不大,光头不喜欢这样的,他喜欢年纪大一点长得丰满一点的。
杜思苦看完后,对着吴队长摇了摇头。
都不是。
吴队长带着杜思苦出门,避开里面几人,再三问:“一个都不像?”
“不像。”
“你肯定?”
杜思苦点头。
她想起来昨天晚上袁秀红说的澡堂子,于是有了一个想法,“吴队长,你说澡堂子那边查,会不会更快一些。”
吴队长一拍脑袋,他怎么把这地方忘了。
澡堂子冬天最紧俏,难怪他一时没想起来。
吴队长决定去澡堂子看看。
“吴队长,庞月虹那边您查了吗,查得怎么样了?”
“查过了,她挺正常的,这两天不是在托儿所就是在食堂,再就是宿舍,没去别的地方。”庞月虹的对象也查过了,小孟,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晚上都在技术部那边加班,有职工看到。
有不在场证明。
听吴队长的意思,这两人嫌疑都不大。
“吴队长,要是一直找不着人,咱们会去派出所报案吗?”杜思苦问。
“应该不会去。”吴队长低声说,“这事要是报案了,就闹大了,女工宿舍那边只怕人心惶惶。”
而且传开后对女工有影响,有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会瞎传。
吴队长:“你放心,现在女工宿舍关灯延迟了,早点回到宿舍就没事。”
上夜班的最好早上天亮后回来,可以在车间对付一晚上。
杜思苦从保卫科出来,心情有些沉重。
原本以为很快就解决的事,没想到进展并不顺利,而且,照这么下去只怕再查一周查不到人,就案子就该搁至了。
还有什么遗漏的呢?
如果那个人真是庞月虹的追求者,财务科的徐丽莲说庞月虹快结婚了,那个人会甘心吗,会不会……
杜思苦转身又回了保卫科。
“吴队长,我有一个想法。”
托儿所。
下班的工人过来接孩子,庞月虹等孩子们都被接走,才能回去。
还剩三个孩子 。
庞月虹又等了一会。
“月虹,孟同志来了。”托儿所的同事笑声从外头传来。
“我这边还有三个孩子,你帮我看一会,我马上回来。”庞月虹把孩子交给同事后,赶紧往托儿所外头走。
小孟就在托儿所门口。
“孟大哥。”庞月虹脸微微红。
“我去了财务科,跟田主管说好了,明天能预支一个月的工资。”小孟语气温和,庞月虹比他小五岁,长得又漂亮,多花些钱办彩礼是应该的。
为了预支工资的事,小孟去了财务科两趟,才把这事办成。
“这个就办会不会急了点?”庞月虹觉得有些快。
等年底发了奖金,这彩礼是不是能多买个缝纫机?
“下个月国庆,日子好,我妈说就着好日子办,讨个好彩头。”小孟问庞月虹,“你不愿意吗?”
小孟二十八了,之前为了工作耽误了婚事,家里人这两年催得急,到处托人介绍,这次好不容易快成了,自然是越快越好。
十一就办?
会不会太快了?
庞月虹有些心烦,小马那边还没有解决干净,要是让小马知道了,只怕又要跑来,万一把事情闹大了……
庞月虹不敢深想。
幸好小马不是机修厂的,平常进不来。
“国庆办你同意吗?”小孟又问了一遍。
庞月虹回过神,点点头:“行,就国庆吧。”她有一个条件,“我们结完婚是出来单过,对吧?”
“对。”
庞月虹放心了。
小孟人挺好,可他妈有些厉害,她不想跟婆婆一块住。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带着于月莺一脸疲惫的回来了,两人又累又饿,于月莺的脚后跟都磨起了水泡,路上喊了几次疼。
可惜杜母心事重重,压根就没注意到。
于月莺挺心寒的。
她陪姨妈跑了一天,大老远的来回折腾,她脚都磨得起水泡了,姨妈都不说关心一下。要是她妈,早就想着法的让她休息了。
天黑了。
杜母一天都不在,杜奶奶中午是在食堂吃的,到了晚上,杜爷爷都回了,杜母还没回,杜奶奶只好亲自下厨,让老三帮忙打下手,这才开始做。
因为买了鱼,要切鱼鳞,刨鱼肚,还要洗,还有切刀。
麻烦得很。
等杜母回来,这鱼汤都还在煮。
杜母进门坐下了,累狠了。
她喊人:“老五,给我倒杯温水。”又说,“给你表姐也倒一杯。”
老五从西屋出来了,拿了杯子,帮着倒了水,“妈,你一天去哪了?”顺手给表姐也倒了一杯。
表姐棒着脚,不知道在看什么。
杜母喝了一大口水,问老五:“老四去了哪个纺织厂你知道吗?”
“不知道。”老五摇头,“她只说找着工作了,其他的我哪知道啊。”她又补了一句,“我姐嫌觉得我年纪小,什么都不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