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3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火车站。
  八点。
  从红光县到阳市的绿皮火车到了。
  杜二提着行李下了火车。
  他从火车站出来后,没急着回家,倒是去了以前一起的朋友家。
  火车上烟味太重,他得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回家。
  要是爷爷不好,或许得去医院。
  杜二的这个朋友叫孟丁,他长得高,人瘦,腿跟竹杆似的,人送外号细杆。
  他是一个人住,他家就他一个儿子,父母去世得早,以前这屋子叫大伯占了去,那会他还在读初中。
  后来就没钱读了,后来他在大伯家过得不好,经常挨打,开始挨打得多,后来学会跑了。
  这越跑越快,大伯就打不着他了。
  他是十七岁的时候碰到杜二的,后来就跟着杜二混。
  熟了后,他才把自己的事告诉了杜二他们,家里的东西全被大伯家占去了。杜二他们知道这事后,就帮细杆把屋子给要了回来。
  把大伯一家给赶出去了。
  后来,这屋子就成了他们五个人的据点。
  细杆听到敲门声的时候,还以为是大伯家的两个儿子又来要屋子了。
  不想开门。
  “细杆,开门。”杜二在外头喊。
  细杆以为自己太想杜二了,产生了幻觉,可尽管这样,他还是一把拉开了屋子的大门。
  活生生的杜二就站在他家门口。
  细杆激动坏了:“杜哥,你回来了!”
  恨不得抱上去。
  杜二扒开他,“别黏黏糊糊的,我身上味重,等会要去医院,在你这边洗个澡,马上就走。”
  “杜哥,你好不容易回来,我找叫小齐他们过来,咱们好好聚聚,喝喝酒。”细杆太高兴了,他们一群人好久都没这么齐过了。
  杜二 :“我家里有事,得先回家,聚的事回头再说。”
  先回去看老头子死了没。
  先回家,老头子没死他爸会说是哪个医院的。
  杜二跟杜爷爷不合,可一想到老爷子要是没了,心里怪难受的。
  医院。
  “出院了,什么时候出的院?”
  老五在天黑前赶到了医院,可上去一看,杜奶奶已经出院了,再到楼下一看,爷爷也出院了。
  这两老人怎么回事。
  还没好呢,都出院了?
  老五跟身边的老三抱怨着,“我还说这轮椅奶奶能用上呢。”结果人都出院回家了。
  这轮椅真是白借了。
  还累得她跑了一整天,还麻烦三哥去接她。
  “借都借了,就算出院了,奶奶这一时半会也不好走动,回家能用上。”老三推着轮椅往外走,“你借了几天啊?”
  “借了两个星期。”老五跟在老三后面往外走,“我早上去医院的时候碰到钟小青了,才知道她爸是康复医院的,那边有轮椅。”
  要不是有钟小青牵线,她还借不来这轮椅呢。
  不过老五是学生,这借轮椅得给押金,不然借走了还不还怎么办?
  她没钱。
  只好找三哥帮忙。
  幸亏三哥兜里还有点钱。
  钟小青说了,一个轮椅一百块钱呢,押五十,算便宜了。
  老五说:“我跟钟小青关系好,她跟她爸说好了,只用交押金,等用完回去,押金就退给我们。”
  没有额外费用。
  还是钟小青讲义气。
  老三:“行了,累了一天吧,赶紧回家吧。”
  也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吃的。
  他说完,看了眼身后,“文秀,你说你不好好在家,跟着我们跑什么。”
  累吧。
  文秀说:“我还以为你去冰棒厂。”
  她妈今天肯定回冰棒厂了,她还想回去的。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还有最后一个菜,打个蛋花汤。
  她催杜父:“你去外头找找,看老五是不是去哪个同学家了?”这一天了,一个姑娘家到底去哪了。
  学校那边说老五没去上课。
  杜父道:“兴许是跟老三一块出去了 ,我去院里看看。”
  杜有军在杜爷爷那屋陪他们说话。
  五六年没见,杜奶奶有一辈子的话跟二儿子说,孙子孙女们好不好,今年过年回不回来?
  杜父从屋里走到院子,到了院门口,伸出半个身子往外头看。
  左边,没人。
  右边,有人来了。
  他再一看,这身形,这绿军装,是不是大儿子回来了!
  杜父赶紧往外走,想走近些,这样看得仔细。
  “爸。”
  来人认出杜父了,喊了一声。
  真是大儿子杜文回来了!
  杜父惊喜不已,手重重的落到杜文的肩上,“是不是老三给你发电报了?”
  “老三给通讯室打了电话。”杜文说,“杨莉(他媳妇)身子不舒服,这路程太远,我就没让她回来。”
  说到这,杜文赶紧问,“爷爷呢,现在怎么样了?”
  “在家呢,走,回家去!”杜父伸手帮杜文拿行李,东西不多,就一个手提的帆布行李包。
  杜父看到大儿子,话都多了,“你爷爷看到你,肯定高兴,你二叔也回了。”
  一家子人快齐了。
  “老二没回来?”杜文问。
  刚才他下火车出站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个人特别像老二,不过那人走得太快了,他追出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人影了。
  杜父叹了口气,“这小子跟你爷爷怄气呢。”
  说起来,“老二也不知道分到哪了,这想传消息过去那没法传啊。”又是乡下地方,莫说电话,电通没通还不一定呢。
  杜文跟着父亲回了家。
  进了屋,杜父朝厨房喊道,“彩月,阿文回来了! ”
  没过一会,就见杜母拿着锅铲跑出来,看到大儿子,鼻子发酸,上前去用手摸了又摸,真是她儿子回了!
  不是做梦!
  糟了。
  这饭是不是做少了?
  杜母一把扯下围裙,“你把锅里的汤倒到汤碗里,我去食堂看看,那边还有没有什么菜。”小朱(胖婶,铁路食堂的)这会应该还在食堂吧。
  儿子回来了,之前腊肉火腿肠不够吃了,要是有排骨才好呢。
  小朱有个亲戚在肉联厂,不知道那边还有没有肉。
  杜父赶紧拽住她,“明天再去了,这天都黑了,屋里的菜够了,不行你去跟隔壁借几个鸡蛋,给老大煎蛋吃。”
  还往哪找菜啊。
  杜母一听也是,转头去了沈家。
  出来时手里端着两个大碗,一个碗里头有鸡肉鸡汤,这是隔壁刘芸给儿子沈洋补身子用的,刚出锅的。
  另一个大碗里是米饭,沈家的饭煮得多,吃的人少,就匀了一些给她。
  杜母去得巧啊。
  她喜滋滋的回来了,“得亏沈洋在家,要不然咱阿文还喝不到这鸡汤呢。”
  哟,老三跟老五也回来了。
  杜母把两个碗放下才发现不对,老五边上是文秀,老三后面那个是谁?
  “老二!”杜母的嗓子几乎要喊破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