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09节
“大家一起学。”刘队长想的是,谁能学会就让谁安。
这么些脑子加起来,还不知道有几个能学会安装呢。
很快,杜思苦就开始教了起来,她直接让刘队长做的示范,然后自己讲解了一遍,最后,又让刘队长把防滑链拆开来。
“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也学了,但是学不会。
只有那两个算账的,学得快一些,大概是熟了。可这远远达不到刘队长的要求,“杜同志,你就费点心,再教教。”
那两个学会的是车队里的记账的,这大冬天也不能让这两个小身材的人出来整理防滑链吧。
杜思苦又教了三遍,多了一个学会的。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刘队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每个车都有自己的司机师傅,让师傅跟车上的工作人员负责他们那辆车。”杜思苦看得出来,驾驶员特别爱护自己的货车,所以让他们安自己开的那辆车,效率应该会高一些。
“没问题。”刘队长听杜思苦。
果然,这办法一改,一下子就有三个人学会了,另外几个也慢慢的脑子里有印像了。杜思苦又教了五六遍吧,大家差不多都会了。
也不是多难的事。
杜思苦总算能休息一会了。
刘队长本来还说请杜思苦吃晚饭的,可是粮食局的突然来了人,要他们现在就把粮食运出来。局里那边有事,一大早没人跟运输队对接。
这事来了,刘队长抽不开身,“小杜,我这边还说请你吃晚饭的,现在只怕是不行了。”刘队长抽出五块钱,“你辛苦一下,自个去外头吃点好的。”
“刘队长,这钱我不能收。”杜思苦虽然对五块钱很心动,但是这是原则问题。
刘队长把钱塞到杜思苦手里,“别客气,你们去别的厂修理都还另收费用呢。拿着吧,你这教了一下午,也累着了。”
他把钱一塞,转身就上了货车,伸出脑袋对运输队的一个年轻人道:“小罗,送杜同志回机修厂去。”
“好嘞!”年轻小伙一口答应。
铁路家属大院。
派出所的同志跟着杜母回来,在屋里找了一圈,都没看到杜母说的小姑娘。
“黄大姐,这没见到你说的那个孩子啊?”
“刚才还在这呢。”
杜母一琢磨:“我估摸着她是见着你们,怕了走了。”
之后,她就把派出所的同志领到铁路食堂了。
于月莺看到派出所的同志,脸色发怵,上回她就是被派出所的同志送回老家的!这次,于月莺活也不干了,把手套一摘,偷偷的跑了。
杜母领着派出所的同志找了半天,也没找着于月莺姐妹。
怎么一个两个都不在?
派出所的同志白跑了一趟。
不过,杜母发现,这次之后,于月娥再也没有来杜家了。
晚上。
她特意去了趟食堂,也没瞧见于月莺,便问朱婶:“于月莺呢?”
朱婶道:“刚才还在后面帮忙洗菜呢。”
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杜母第二天又来了。
巧了。
早上一回,中午一回,回回都没见着于月莺,更别说于月娥了。她让朱婶带她去食堂的宿舍。
去了后头一看,门锁着。
屋里不像是有人的样子。
杜母一下子明白了,这两姐妹在躲她。
现在知道怕了?
杜母倒也没有再去派出所的心思了,只要于家姐妹不赖在她家,不招惹她,她也不打算管于家姐妹的事。
晚上。
杜母跟杜父说了这事,“解决了,那小的以后不会再来了。”
杜父惊奇道,“之前说了好多遍都不管用,你这是怎么劝的?”
杜母道:“我把派出来的同志带过来了,她们肯定是知道了。”这于家两丫头本不是本地人,就算是于月莺,也只是个寄挂户口,更别说于月娥了。
都经不起查。
一晃,就到了十三号。
老五跟文秀的学校放假了。
也是这天。
杜得敏知道文秀放假不用去学校后,第二天,她就把程家人带过来了。
搬家!
“大嫂,我家具呢?”杜得敏看着空荡荡的西屋,脸色铁青。
大嫂莫不是贪她的家具,给卖了吧。
杜母往院里一指:“不在那吗,雨布盖着呢。”
这院里放着的是她的家具!
杜得敏都要气昏了。
这些天没少下雨,这盖个雨布有什么用,这桌腿椅子腿不也泡着水吗,这木家具泡了水,以后坏得快!
这可是没用几年的新东西!
第129章 129
……
“大嫂, 我的东西你就这么糟蹋!”杜得敏只怪自己平时太好说话,才会让杜母她把的东西随意处置。
杜母不冷不热:“你不是要结婚搬家吗,这东西放到院了里, 好搬。”
百天没过呢。
就急哄哄的搬到程家去,这傻子, 真当程家是什么福窝窝呢。
杜得敏气得跟杜母大吵了一架。
旁边。
小程对大程说:“哥,你瞧瞧, 这后头嫂子这脾气也不和善啊。”就样模样比死去的大嫂俊一些。
大程道:“要是我的东西被扔到院子里, 换我也生气。”
他还是护着杜得敏的。
小程撇了下嘴。
得,大哥现在是被这姓杜的迷了心窍, 这老房子着火,真是一发不可收拾。
文秀看着母亲跟舅妈吵起来,想上前拦, 被老五拉住了:“她们只是吵吵,又不会动手, 你去了反而容易伤到你, 咱们就看看吧。”
老五知道,小姑跟杜母真打起来, 小姑肯定不是她妈的对手。
不过,新姑父要是加入战局, 那可就不一定了。
当然了,新姑父这是来结亲的, 不是结仇的。
雨布掀开,桌椅一套,八成新, 还有一些矮柜梳妆台杂七杂八的东西, 都是好木料。要打一套这样的家具, 得花不少钱呢。
程家兄弟过来帮忙搬。
三轮车这次开到院里来了。
杜得敏道:“轻点,别把漆磨掉了,上次搬过来,那桌角漆都掉了一片。”这是跟小程说的。
大程心细,小程干活马虎,喜欢糊弄人。
杜母是肯定不会去帮忙的。
小姑子真要搬走,她才松了口气呢。可惜,今天只是搬家具,真要走,估计得等到十八号了,那天才是公公的百天呢。
“老五,屋里还有两个小凳子,在我那屋,你搬过来。”杜得敏喊道。
老五转身进去,她知道是哪两把小凳子。
文秀跟上。
杜母却是不肯,她瞧着杜得敏:“那凳子是家里的,不能搬。”
“那是我陪嫁的。”
“当初是你不要留在娘家的,过年那一阵人多,你把凳子都搬走了,大伙坐哪?”杜母道,“当初那是小郭同意留在这边的。”
意思是,杜得敏一个人说了不算。
杜得敏听到小郭这个名字脸皮一跳,她飞快的看了一眼大程。
“大嫂,大程单位要分房子,我这陪嫁总得多带点。”杜得敏把分房两个字说得极重,“我屋里那床,领证之后也要搬走的。”
反正,都搬走!
不留!
要不然,等到过年,那些侄儿们回来又是给他们用,杜得敏不愿意。她现在瞧大嫂不顺眼,大嫂生的孩子也不讨喜,她现在一个都不喜欢。
杜母诧异:“哟,那你以后不回娘家了?这床一搬走,你回来可就只能打地铺了。”这小姑子是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啊。
这么些脑子加起来,还不知道有几个能学会安装呢。
很快,杜思苦就开始教了起来,她直接让刘队长做的示范,然后自己讲解了一遍,最后,又让刘队长把防滑链拆开来。
“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也学了,但是学不会。
只有那两个算账的,学得快一些,大概是熟了。可这远远达不到刘队长的要求,“杜同志,你就费点心,再教教。”
那两个学会的是车队里的记账的,这大冬天也不能让这两个小身材的人出来整理防滑链吧。
杜思苦又教了三遍,多了一个学会的。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刘队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每个车都有自己的司机师傅,让师傅跟车上的工作人员负责他们那辆车。”杜思苦看得出来,驾驶员特别爱护自己的货车,所以让他们安自己开的那辆车,效率应该会高一些。
“没问题。”刘队长听杜思苦。
果然,这办法一改,一下子就有三个人学会了,另外几个也慢慢的脑子里有印像了。杜思苦又教了五六遍吧,大家差不多都会了。
也不是多难的事。
杜思苦总算能休息一会了。
刘队长本来还说请杜思苦吃晚饭的,可是粮食局的突然来了人,要他们现在就把粮食运出来。局里那边有事,一大早没人跟运输队对接。
这事来了,刘队长抽不开身,“小杜,我这边还说请你吃晚饭的,现在只怕是不行了。”刘队长抽出五块钱,“你辛苦一下,自个去外头吃点好的。”
“刘队长,这钱我不能收。”杜思苦虽然对五块钱很心动,但是这是原则问题。
刘队长把钱塞到杜思苦手里,“别客气,你们去别的厂修理都还另收费用呢。拿着吧,你这教了一下午,也累着了。”
他把钱一塞,转身就上了货车,伸出脑袋对运输队的一个年轻人道:“小罗,送杜同志回机修厂去。”
“好嘞!”年轻小伙一口答应。
铁路家属大院。
派出所的同志跟着杜母回来,在屋里找了一圈,都没看到杜母说的小姑娘。
“黄大姐,这没见到你说的那个孩子啊?”
“刚才还在这呢。”
杜母一琢磨:“我估摸着她是见着你们,怕了走了。”
之后,她就把派出所的同志领到铁路食堂了。
于月莺看到派出所的同志,脸色发怵,上回她就是被派出所的同志送回老家的!这次,于月莺活也不干了,把手套一摘,偷偷的跑了。
杜母领着派出所的同志找了半天,也没找着于月莺姐妹。
怎么一个两个都不在?
派出所的同志白跑了一趟。
不过,杜母发现,这次之后,于月娥再也没有来杜家了。
晚上。
她特意去了趟食堂,也没瞧见于月莺,便问朱婶:“于月莺呢?”
朱婶道:“刚才还在后面帮忙洗菜呢。”
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杜母第二天又来了。
巧了。
早上一回,中午一回,回回都没见着于月莺,更别说于月娥了。她让朱婶带她去食堂的宿舍。
去了后头一看,门锁着。
屋里不像是有人的样子。
杜母一下子明白了,这两姐妹在躲她。
现在知道怕了?
杜母倒也没有再去派出所的心思了,只要于家姐妹不赖在她家,不招惹她,她也不打算管于家姐妹的事。
晚上。
杜母跟杜父说了这事,“解决了,那小的以后不会再来了。”
杜父惊奇道,“之前说了好多遍都不管用,你这是怎么劝的?”
杜母道:“我把派出来的同志带过来了,她们肯定是知道了。”这于家两丫头本不是本地人,就算是于月莺,也只是个寄挂户口,更别说于月娥了。
都经不起查。
一晃,就到了十三号。
老五跟文秀的学校放假了。
也是这天。
杜得敏知道文秀放假不用去学校后,第二天,她就把程家人带过来了。
搬家!
“大嫂,我家具呢?”杜得敏看着空荡荡的西屋,脸色铁青。
大嫂莫不是贪她的家具,给卖了吧。
杜母往院里一指:“不在那吗,雨布盖着呢。”
这院里放着的是她的家具!
杜得敏都要气昏了。
这些天没少下雨,这盖个雨布有什么用,这桌腿椅子腿不也泡着水吗,这木家具泡了水,以后坏得快!
这可是没用几年的新东西!
第129章 129
……
“大嫂, 我的东西你就这么糟蹋!”杜得敏只怪自己平时太好说话,才会让杜母她把的东西随意处置。
杜母不冷不热:“你不是要结婚搬家吗,这东西放到院了里, 好搬。”
百天没过呢。
就急哄哄的搬到程家去,这傻子, 真当程家是什么福窝窝呢。
杜得敏气得跟杜母大吵了一架。
旁边。
小程对大程说:“哥,你瞧瞧, 这后头嫂子这脾气也不和善啊。”就样模样比死去的大嫂俊一些。
大程道:“要是我的东西被扔到院子里, 换我也生气。”
他还是护着杜得敏的。
小程撇了下嘴。
得,大哥现在是被这姓杜的迷了心窍, 这老房子着火,真是一发不可收拾。
文秀看着母亲跟舅妈吵起来,想上前拦, 被老五拉住了:“她们只是吵吵,又不会动手, 你去了反而容易伤到你, 咱们就看看吧。”
老五知道,小姑跟杜母真打起来, 小姑肯定不是她妈的对手。
不过,新姑父要是加入战局, 那可就不一定了。
当然了,新姑父这是来结亲的, 不是结仇的。
雨布掀开,桌椅一套,八成新, 还有一些矮柜梳妆台杂七杂八的东西, 都是好木料。要打一套这样的家具, 得花不少钱呢。
程家兄弟过来帮忙搬。
三轮车这次开到院里来了。
杜得敏道:“轻点,别把漆磨掉了,上次搬过来,那桌角漆都掉了一片。”这是跟小程说的。
大程心细,小程干活马虎,喜欢糊弄人。
杜母是肯定不会去帮忙的。
小姑子真要搬走,她才松了口气呢。可惜,今天只是搬家具,真要走,估计得等到十八号了,那天才是公公的百天呢。
“老五,屋里还有两个小凳子,在我那屋,你搬过来。”杜得敏喊道。
老五转身进去,她知道是哪两把小凳子。
文秀跟上。
杜母却是不肯,她瞧着杜得敏:“那凳子是家里的,不能搬。”
“那是我陪嫁的。”
“当初是你不要留在娘家的,过年那一阵人多,你把凳子都搬走了,大伙坐哪?”杜母道,“当初那是小郭同意留在这边的。”
意思是,杜得敏一个人说了不算。
杜得敏听到小郭这个名字脸皮一跳,她飞快的看了一眼大程。
“大嫂,大程单位要分房子,我这陪嫁总得多带点。”杜得敏把分房两个字说得极重,“我屋里那床,领证之后也要搬走的。”
反正,都搬走!
不留!
要不然,等到过年,那些侄儿们回来又是给他们用,杜得敏不愿意。她现在瞧大嫂不顺眼,大嫂生的孩子也不讨喜,她现在一个都不喜欢。
杜母诧异:“哟,那你以后不回娘家了?这床一搬走,你回来可就只能打地铺了。”这小姑子是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