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3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厂长:“咱们自行车车间下年半就能建好,明年生产。这销往国外的一切手续,这两年办好,顺带把这弹簧床垫一起捎带着卖,你觉得可行吗?”
  既然要卖,一件是卖,两件也是卖。
  这叫什么。
  广撒网。
  杜思苦:“厂长,销往国外,那得做得更精致一些,用料也要更好一些……”加大成本。
  就是,“咱们厂有那么资金吗?”
  这才开展多少业务了。
  厂长:“你有什么好想法吗?
  杜思苦脑子一动:“咱们可以跟家具厂合作,风险平分,利润也平分。”
  家具厂啊。
  厂长得好好想想:“好,你回去做个方案拿过来。”
  杜思苦:“厂长,我这边忙着……”
  “那就把手头上的事放一放。”厂长直接打断,“我这边的事最要紧,去吧。”
  杜思苦去了。
  身后传来厂长的声音:“下个月给你加工资。”
  加工资!
  过年发工资的时候就加了五块钱的!
  现在又加,那一个月就有三十五块钱了!杜思苦有干劲了,她回头,“厂长,我保证完成任务!”
  厂长满意的点头。
  第143章 143
  ……
  晚上。
  杜思苦去了余凤敏的筒子楼, 余凤敏早就准备好了杜思苦要用的东西,袁秀红过来了,余凤敏喊她过来帮忙的。
  这弹簧床垫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缝, 袁秀红缝补的手艺比她们两个都要好。
  筒子楼这边的熄灯比女工宿舍那边晚一些。
  熄灯之后,她们三还没忙完。
  杜思苦:“要不咱们明天再继续吧。”手电筒得要人拿着才行, 如果是放着,那屋里只一小片是亮的, 不利于她们加工床垫。
  余凤敏问:“是不是把这最后一边的布安上去, 就算完工?”
  杜思苦:“是,不过, 现在光线不好,就怕布包裹得不紧密,出现缝隙。”
  “我有蜡烛!”余凤敏点了足足五根蜡烛, 旁边的小炉子火不够旺,她又换了些煤球, 让火烧得旺些, 这样屋里的温度才起来,屋里就不那么冷了。
  窗边是留了一点小缝的, 不怕炭火太旺,空气不流通。
  忙到近十一点, 杜思苦跟袁秀红都累瘫了,余凤敏也一样。不过, 她做为主家,还是强撑拿出了新盆子,给两人倒了水, 让两人洗洗。
  等会三人就在她家这边凑和睡一晚。
  洗完。
  杜思苦没忘把炉子封好。
  三人挤着睡, 特别暖和, 睡在中间的袁秀红还二天早上还是被热醒的。
  “快醒醒,都八点了!”
  昨天弄得太晚了,这一睁开眼就要迟到了。
  杜思苦赶紧起来。
  同一天。
  红光县,小河支队。
  杜二七点半就去了林场,严医生早早的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过年的时候他冶林场下放的同同志跟大队的人冶过病,没收钱。
  这些人送了不少东西,腌好的野鸡,晒好的菌子,还有从山上挖的笋子。
  严医生全部收好,这些都是要带回县里的。
  “东西拿齐了吗?”杜二问。
  严医生点点头。
  杜二道:“九点的班车,咱们快一点。”
  到了县里,严医生没去医院,而是直奔家里。他结婚了,有妻有儿,之前怕连累家里人,就搬了出来。
  前一阵革委会跟红卫小将闹得很凶,严医生到了林场后就一直没回家,过年都没回去。
  后来听林场外出的人说,外头挺太平的,严医生这才惊觉自己小题大作了,事情可能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糟。
  严医生家离医院不远。
  杜二帮严医生提着东西,他瞧严医生这一路回头看了他三次,便道:“等东西放下,我就走。”
  “好。”
  严医生放心了。
  严医生越走越快,眼看着快到他家了,忽然,他被人拉住了。他回头一看,见是杜二,脸色微变,“怎么了?”
  难道是杜二反悔了?
  杜二表情严肃:“你听。”
  前面有摔东西的声音,还有哭闹声。
  严医生惊疑不定,还是按杜二说的,侧耳仔细听了起来。
  真有声音!
  他往前望了望,声音是从他的方向传过来的!
  严医生脸色发白。
  杜二把东西给他,“我去看看。”
  严医生提着东西,站在原地,豆大的汗珠从脸上落下来。
  前面。
  杜二过去了,一看,果然是在抄家。
  他找旁边围观的人打听了一下。
  确实是严家。
  严家有个亲戚逃到岛上,被查出来了,现在这边的意思是说严家成分不干净……
  成分不干净。
  那得改造,得下放。
  杜二过去了,瞧了几眼,就找着领头的他,“这位同志,借一步说话。”说着,不知道从哪摸出一根烟来,递了过去,还用火柴帮着点了火。
  他脸上带笑,一脸和气。
  远处。
  严医生心里直打鼓,他站得更远了些,又不放心前面发生的事,时不时的过来瞧两眼,然后再缩回去。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
  杜二领着两人过来了。
  严医生眼睛都睁大了,他媳妇,他儿子!
  他儿子头上还有伤!
  严医生一下子冲了过去,“小奇,你头怎么了?”
  他媳妇红着眼:“你还知道关心儿子!”家里出事的时候偏不在,躲哪去了!
  杜二:“行了,咱们先离开这,回头你们商量一下,看是跟我去林场,还是去别的地方。”总归要下放的。
  严医生这次倒是想清楚了:“我们跟你去林场。”
  去林场,有杜二照顾他们。
  要是下放到别处,去大西北,或者去边疆,那可真是回都回不来了。
  杜二没立刻答应,“这事你们两口子好好商量一下,这可不是小事。”这次是要把户口迁过去的。
  今年的情况果然比去年更糟。
  阳市,杜家。
  “妈,你今天就走?”老五道,“明天可是元宵节,你真不在家里过?”
  明天正月十五。
  杜母道:“我坐下午的大巴车,明天去你姥姥家过节,我嫁到杜家这么些年,元宵节还没回过娘家呢。”
  她说完又问老五,“你真不跟我过去?”
  老五摇了摇头,“我就在家里过。”
  明天元宵节,她要是走了,那家里就剩奶奶跟她爸了,太冷清了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