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50节
门开了。
余凤敏一下子就进去了,她把玉红膏给了阮思雨,“等你脸上的疤结痂脱落了,每天都要涂这个玉红膏,厚厚的涂,不要省着用。”
阮思雨伤的是左脸,这会脸上包着纱布。
她接过玉红膏,紧紧握着,“真不会留疤?”
余凤敏伸出自己的手,“我是没留疤的,不过,袁医生说了,你这伤在脸上,脸上皮肤薄,估计得更久一些。”
袁秀红还说了,阮思雨的疤虽然不大,但是伤口深,容易留疤。
阮思雨看到余凤敏的手,稍稍安心。
余凤敏带来了一个消息:“总丁工离婚之后,丁婉跟她妈去外地了,说是走得很急。”
阮思雨皱着眉。
两人聊了半下午,都是余凤敏在说,阮思雨在听,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别人家的事。像是女工宿舍的有个姓陈的,年纪不小,这里找过来了,给女儿又说了一个对象,虽然是离过婚的,但是吧人老实。
那陈家人在机修厂保卫科那闹了一通,被拦住了,后来又找上来闹了几天,说只要见闺女一面。结果这闺女一来,那陈家人拉着人就要走!
“那个姓陈的女工说是过年都没回家呢。”余凤敏说,“估计就是为了躲着家里人。”
阮思雨听着这些事,心里的难受少了一些。
别人的事也不比她轻松多少。
阮母中途敲了两回门,一是倒了茶水送进来,二是送些瓜果过来。
两回她都瞧着阮思雨跟姓余的同事聊得不错,能说能答,不像之前那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关就是一天,一句话都不说。
这下终于放心。
她决定等会跟小余说说,以后让小余多过来陪陪思雨。
阮副厂长办公室。
“小宋,这次我家孩子受了伤,打击很大。这相亲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该强求。”阮副厂长说,“但是呢,这脸伤对姑娘家来说是大事,我怕孩子受不住。你呢,就当帮帮我们家,这亲事先应下来,等回头我闺女好了,我再把实情告诉她,你看呢?”
阮副厂长姿态放得很低。
宋良很为难:“副厂长,这拿婚姻大事……”
阮副厂长:“就几个月,不会碍你什么事的。”他又说道,“你先前还说了,工作为重,不想找对象。你想想,你马上就要去拖拉机厂了,那边为了留住你,未必不会介绍对象。”
宋良仔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先前就听那边技术科的袁主任提过,他有个侄女,长得不错……
宋良叹了口气。
阮副厂长见宋良有些松动,赶紧道,“咱们这边是假的,等我闺女好了,这婚事就解除。到时候你再找,也不影响,对不对?”
阮副厂长劝了半天,又说自己女儿最近的状态:“她受伤后,没出过屋子,一闷就是一天,好几次都跟我爱人说,不想法了。小宋啊,你就帮帮我们……”
爱女心切。
“我家思雨对你有好感,这次她受伤,要是知道你愿意跟她在一起,这心里肯定高兴。外人也不会说三道四的。”
最后,宋良终于松口,答应了。
不过有个要求,不要外传,本来他答应也是看在阮副厂长的面子上,只是为了安抚阮思雨的情绪。
六月。
拖拉机培训班的五位同学要去考试了,文佳玉,小何同志,以及小赖,保卫科的小刘。鹏子哥的小舅子叶华也去了。
杜思苦本来想拦着叶华的,后来一想,就让他试试。
这基础不过关,去了也是陪考。
就当是买次考试经验了。
一周一次的拖拉机培训增加到了两次,其他时间,就正常对待。
杜思苦还有自己的工作,三车间的自行车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了,自行车样品出来后,要骑上去试,刚开始肯定有不满意的地方,这要慢慢调整机床的参数。
反正是两边忙着。
机修厂在建的新车间那边也是一天一个样,车间机床高,那边的顶都建得高。在建的车间从那边另开了一个门,那边算是西门,比大门这边小一些,运输车跟砖瓦水泥都是从那边进的。这样就不会影响机修厂这边的工人。
声音还是有些吵的。
同时,厂卫生院也在建了,这边比车间那边慢一些。
向医生天天跑卫生局,有些手续还没有下来,他得催。
机修厂这边包副厂长去工商部门注册了弹簧床垫的商标。说起这个商标,他还是跟厂长商量过才定下的,原本他想叫‘好梦’,被厂长否决了。
最叫‘东方’床垫。
厂长心里的想法是,这是要运到外国去卖的,要赚外汇,起个我们国的特色名字就好。让人一眼就能瞧出来。
包副厂长把这商标的事办好后,才把卷簧机器运到家具厂。
“床垫?”家具厂这边也是定做床垫的,所以,机修厂这边提出床垫的业务他们没有意见,但是,这弹簧床垫他们以前没见过啊。
包副厂长把在机修厂做好的样品抬了过来,给他们看。
“就是这样式的。”
“这样,你们先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回头我们厂的技术员杜同志过来,你们再问问她。”包副厂长说。
六月中旬。
拖拉机培训班的几位学员在杜思苦的带领下,去了农机站。农机站的同志还记得杜思苦,这位小同志去年考的拖拉机驾驶证,一下子就过了。
基础扎实得很。
杜思苦还在这边考点碰到了拖拉机厂的小孙。
小孙看到杜思苦也是高兴得很,有一堆的话想说,他们拖拉机厂最近进出严得很,这次出来考试也是准备了一堆的材料。
真是的。
也不知道厂里在搞什么鬼。
“小孙,你先去考试,有什么话等你考完通过了我们再说。”杜思苦怕小孙聊得忘了时间。
“那你可别先走啊。”小孙性子憨厚,听了杜思苦的话去了。
今天考试的人多,下午又是上车驾驶。
天快黑了,大伙才考完。
杜思苦发现,大家考完之后,一个个都垮着脸,这个当口不好问,不然就更响影心情了。
“你们先回去,我这边等个朋友。”
杜思苦说。
过了一会,小孙过来了,他心情倒是不错。
“我这次肯定能过!”
小孙还问杜思苦,“下个月就要收早稻了,杜师傅,你今年还去大队吗?”
杜思苦想了想:“不知道,看厂里安排吧。”要是太忙肯定就不去了,当然了,拖拉机厂培训班的几位要是七月能拿到驾驶证,可以让他们去。
天快黑了。
两人吃了顿饭,杜思苦又问了一下她三哥的事。
小孙倒是不清楚,保卫科那边的人一个个都板着脸,不好接近,小孙平常都不爱去。
这次农机站的驾驶证考试完了之后,杜思苦就接到通知要去家具厂,禇老没过去,丁总工要要带禇老去趟化工厂。
最近化工厂的化肥、农药用量很大,那边的机器日夜运转故障了,这边要过去帮忙抢修。
“家具厂,那边有住的地方吗?”袁秀红问杜思苦,“你晚上回来吗?”
家具厂他们厂不算特别远。
杜思苦:“要是有住的地方,我就先不回来。”每天来来回回的跑,挺累的。
她整理了一下行李,这次带的都是薄一些的衣服,冬天厚衣服已经洗干净收起来了。说起来,上次去纺织厂为机修厂买布料,她们几个人私下买了一些,正好用来做薄衣服。
杜思苦做不出什么好看的样式,还是同住在宿舍的陈同志,说是接做衣服的活,杜思苦拿了布料去请她帮忙做的。
说起来,杜思苦跟这个陈同志还算熟,过年的时候都在宿舍一起过的。
有几分交情。
很快。
杜思苦就带着行李去了家具厂。
六月下旬。
兵团。
杜母在这边已经一个月了,孩子倒是好带。这会天气好,水也不冻手,洗尿布早上晒,下午就干了。
杜母在这边就有一件事特别不顺心,就是儿媳妇杨莉的奶水不够。
她给煮鱼汤,这儿媳妇还不愿意吃。
这可是下奶的好东西,儿媳妇还说闻着味腥,不想吃。
这没奶,不吃能行吗?!
杨莉非说闻着那味想吐,结果杜母非让她吃,她还真吐了。
杜母阴晴怪气的说了儿媳妇一通。
余凤敏一下子就进去了,她把玉红膏给了阮思雨,“等你脸上的疤结痂脱落了,每天都要涂这个玉红膏,厚厚的涂,不要省着用。”
阮思雨伤的是左脸,这会脸上包着纱布。
她接过玉红膏,紧紧握着,“真不会留疤?”
余凤敏伸出自己的手,“我是没留疤的,不过,袁医生说了,你这伤在脸上,脸上皮肤薄,估计得更久一些。”
袁秀红还说了,阮思雨的疤虽然不大,但是伤口深,容易留疤。
阮思雨看到余凤敏的手,稍稍安心。
余凤敏带来了一个消息:“总丁工离婚之后,丁婉跟她妈去外地了,说是走得很急。”
阮思雨皱着眉。
两人聊了半下午,都是余凤敏在说,阮思雨在听,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别人家的事。像是女工宿舍的有个姓陈的,年纪不小,这里找过来了,给女儿又说了一个对象,虽然是离过婚的,但是吧人老实。
那陈家人在机修厂保卫科那闹了一通,被拦住了,后来又找上来闹了几天,说只要见闺女一面。结果这闺女一来,那陈家人拉着人就要走!
“那个姓陈的女工说是过年都没回家呢。”余凤敏说,“估计就是为了躲着家里人。”
阮思雨听着这些事,心里的难受少了一些。
别人的事也不比她轻松多少。
阮母中途敲了两回门,一是倒了茶水送进来,二是送些瓜果过来。
两回她都瞧着阮思雨跟姓余的同事聊得不错,能说能答,不像之前那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关就是一天,一句话都不说。
这下终于放心。
她决定等会跟小余说说,以后让小余多过来陪陪思雨。
阮副厂长办公室。
“小宋,这次我家孩子受了伤,打击很大。这相亲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该强求。”阮副厂长说,“但是呢,这脸伤对姑娘家来说是大事,我怕孩子受不住。你呢,就当帮帮我们家,这亲事先应下来,等回头我闺女好了,我再把实情告诉她,你看呢?”
阮副厂长姿态放得很低。
宋良很为难:“副厂长,这拿婚姻大事……”
阮副厂长:“就几个月,不会碍你什么事的。”他又说道,“你先前还说了,工作为重,不想找对象。你想想,你马上就要去拖拉机厂了,那边为了留住你,未必不会介绍对象。”
宋良仔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先前就听那边技术科的袁主任提过,他有个侄女,长得不错……
宋良叹了口气。
阮副厂长见宋良有些松动,赶紧道,“咱们这边是假的,等我闺女好了,这婚事就解除。到时候你再找,也不影响,对不对?”
阮副厂长劝了半天,又说自己女儿最近的状态:“她受伤后,没出过屋子,一闷就是一天,好几次都跟我爱人说,不想法了。小宋啊,你就帮帮我们……”
爱女心切。
“我家思雨对你有好感,这次她受伤,要是知道你愿意跟她在一起,这心里肯定高兴。外人也不会说三道四的。”
最后,宋良终于松口,答应了。
不过有个要求,不要外传,本来他答应也是看在阮副厂长的面子上,只是为了安抚阮思雨的情绪。
六月。
拖拉机培训班的五位同学要去考试了,文佳玉,小何同志,以及小赖,保卫科的小刘。鹏子哥的小舅子叶华也去了。
杜思苦本来想拦着叶华的,后来一想,就让他试试。
这基础不过关,去了也是陪考。
就当是买次考试经验了。
一周一次的拖拉机培训增加到了两次,其他时间,就正常对待。
杜思苦还有自己的工作,三车间的自行车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了,自行车样品出来后,要骑上去试,刚开始肯定有不满意的地方,这要慢慢调整机床的参数。
反正是两边忙着。
机修厂在建的新车间那边也是一天一个样,车间机床高,那边的顶都建得高。在建的车间从那边另开了一个门,那边算是西门,比大门这边小一些,运输车跟砖瓦水泥都是从那边进的。这样就不会影响机修厂这边的工人。
声音还是有些吵的。
同时,厂卫生院也在建了,这边比车间那边慢一些。
向医生天天跑卫生局,有些手续还没有下来,他得催。
机修厂这边包副厂长去工商部门注册了弹簧床垫的商标。说起这个商标,他还是跟厂长商量过才定下的,原本他想叫‘好梦’,被厂长否决了。
最叫‘东方’床垫。
厂长心里的想法是,这是要运到外国去卖的,要赚外汇,起个我们国的特色名字就好。让人一眼就能瞧出来。
包副厂长把这商标的事办好后,才把卷簧机器运到家具厂。
“床垫?”家具厂这边也是定做床垫的,所以,机修厂这边提出床垫的业务他们没有意见,但是,这弹簧床垫他们以前没见过啊。
包副厂长把在机修厂做好的样品抬了过来,给他们看。
“就是这样式的。”
“这样,你们先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回头我们厂的技术员杜同志过来,你们再问问她。”包副厂长说。
六月中旬。
拖拉机培训班的几位学员在杜思苦的带领下,去了农机站。农机站的同志还记得杜思苦,这位小同志去年考的拖拉机驾驶证,一下子就过了。
基础扎实得很。
杜思苦还在这边考点碰到了拖拉机厂的小孙。
小孙看到杜思苦也是高兴得很,有一堆的话想说,他们拖拉机厂最近进出严得很,这次出来考试也是准备了一堆的材料。
真是的。
也不知道厂里在搞什么鬼。
“小孙,你先去考试,有什么话等你考完通过了我们再说。”杜思苦怕小孙聊得忘了时间。
“那你可别先走啊。”小孙性子憨厚,听了杜思苦的话去了。
今天考试的人多,下午又是上车驾驶。
天快黑了,大伙才考完。
杜思苦发现,大家考完之后,一个个都垮着脸,这个当口不好问,不然就更响影心情了。
“你们先回去,我这边等个朋友。”
杜思苦说。
过了一会,小孙过来了,他心情倒是不错。
“我这次肯定能过!”
小孙还问杜思苦,“下个月就要收早稻了,杜师傅,你今年还去大队吗?”
杜思苦想了想:“不知道,看厂里安排吧。”要是太忙肯定就不去了,当然了,拖拉机厂培训班的几位要是七月能拿到驾驶证,可以让他们去。
天快黑了。
两人吃了顿饭,杜思苦又问了一下她三哥的事。
小孙倒是不清楚,保卫科那边的人一个个都板着脸,不好接近,小孙平常都不爱去。
这次农机站的驾驶证考试完了之后,杜思苦就接到通知要去家具厂,禇老没过去,丁总工要要带禇老去趟化工厂。
最近化工厂的化肥、农药用量很大,那边的机器日夜运转故障了,这边要过去帮忙抢修。
“家具厂,那边有住的地方吗?”袁秀红问杜思苦,“你晚上回来吗?”
家具厂他们厂不算特别远。
杜思苦:“要是有住的地方,我就先不回来。”每天来来回回的跑,挺累的。
她整理了一下行李,这次带的都是薄一些的衣服,冬天厚衣服已经洗干净收起来了。说起来,上次去纺织厂为机修厂买布料,她们几个人私下买了一些,正好用来做薄衣服。
杜思苦做不出什么好看的样式,还是同住在宿舍的陈同志,说是接做衣服的活,杜思苦拿了布料去请她帮忙做的。
说起来,杜思苦跟这个陈同志还算熟,过年的时候都在宿舍一起过的。
有几分交情。
很快。
杜思苦就带着行李去了家具厂。
六月下旬。
兵团。
杜母在这边已经一个月了,孩子倒是好带。这会天气好,水也不冻手,洗尿布早上晒,下午就干了。
杜母在这边就有一件事特别不顺心,就是儿媳妇杨莉的奶水不够。
她给煮鱼汤,这儿媳妇还不愿意吃。
这可是下奶的好东西,儿媳妇还说闻着味腥,不想吃。
这没奶,不吃能行吗?!
杨莉非说闻着那味想吐,结果杜母非让她吃,她还真吐了。
杜母阴晴怪气的说了儿媳妇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