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4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月。
  阳市,机修厂。
  老厂长退休了,厂里办了欢送会,办得很热闹。
  新厂长没有从副厂长中提,是上头另派了人下来,姓鲁,是个严肃中正的人,四十九岁,一张国字脸很威严。
  新厂长来的那天阮副厂长请了假。
  新厂长原以为是机修厂这位副厂长给他下马威,没想到这位副厂是真病了,还进了医院,他去医院看过。
  这位阮副厂长面色憔悴,像是生了大病。
  “阮厂,好好养病,厂里有我呢。”鲁厂长语气一板一眼。
  阮副厂长听到话,勉强挤出笑脸。
  心里那股气一下在心头,实在是咽不下。
  他在厂里走动了近一年,上上下下的打点,结果被一个外人摘了桃子,怎么能不急不气?
  鲁厂长走后。
  阮夫人拍着阮副厂长的肩,劝道:“别想那些烦心事了,现在啊,你安心养病最重要。”她道,“这身体垮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阮副厂长叹了口气。
  都是命。
  鲁厂长上任有一段时间了,他工作上倒是认真,就是不如前厂长那样大胆,是个保守派。
  除了机修厂已有的产业外,任何新东西他都不批。
  像是厂卫生院那位向副厂长提交的医院申请,直接被鲁厂长给打回来了。
  一上没必要,二是太花钱。
  而且,鲁厂长了解过,这厂卫生院也是才建成没多久,提成医院,哪里招人?再说了,哪有那么多病人?
  这开支不够,只怕还要厂里掏钱。
  这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工资是怎么回事?”鲁厂长叫了财务产的田主管过来。
  “这几位是推荐上大学的,厂里给发基本工资。还有这几位,原本厂里的员工,支援三线建设去了……”
  “工资都停了。”鲁厂长表情严肃,“都不在厂里,也没上工,多发钱做什么。”
  推荐上大学的,大学有补贴。
  三线建设的,那边肯定要给吃喝的,这边过年的补贴就不必给了。
  田主管道:“厂长,这突然停了也不好,要不咱们这个月照发,然后给他们去封信,告诉他们停工资的事,总得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鲁厂长沉思。
  田主管:“他们也是为厂里做过贡献的老员工。”
  “行吧。”鲁厂长勉强同意。
  没过几天。
  鲁厂长把食堂的彭师傅叫过来了,说要搞一个忆苦思甜的活动,要搞三天。
  “这一天三顿的饭,就用野菜,苦团子,陈年糙米吧。记住,这是忆苦饭,不要加油盐,越难吃越好。”
  这是很厂里很重要的活动,所有的员工跟家属都要参加。
  要是敢吐出来,那就是思想教育有问题。
  余凤敏在吃了两天的忆苦饭后,实在是受不了了。什么狗屁忆苦饭,这是要把人饿死,她当天晚上就回了家。
  第三天她没去。
  之后,受到了厂里的批评,这次是记过,要是下次,可就要当众批评了。
  余凤敏憋屈极了。
  “爸,我不想去机修厂了。”余凤敏,“那里太远了,我想离家近点,要不你给我找个离家近的轻闲的工作吧。”
  余主任听到这话,一脸高兴,“没问题,小朱那边怎么想的?还要在机修厂吗?”两人分开可不好。
  “我回头问问他。”
  余凤敏想着,杜思苦都去外地了,袁秀红也不在厂里,现在厂里也没什么让她留恋的了,何必要那边受这破罪。
  至于分的房子,不就是一个两室吗。
  等她爸给她找了新工作,难道新单位就不分房了?
  四月中旬。
  袁秀红收到了杜思苦的信,一共两封,是封是给她写的,另一封是让她转交给杜老三的。
  袁秀红拆开了自己的那封信。
  杜思苦在信上说,接下来她很忙,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写信过来了,不过不用担心她,她这边一切都好。
  信中还写了一些她们大学生在机床厂实习的事。
  那些胆大的大学生还有的把手指切了,好在及时送去医院,接上了。
  虽然手指头没那么灵活,但是还能用。
  不能写信了。
  她看完信后,忙完医院的工作,晚上抽了空,去了趟杜家。
  第203章 203
  ……
  “这是杜思苦寄来的信。”
  杜老三这时已经下班回家, 袁秀红送完信就走了。杜思苦寄来的信有时候是邮差送,有时候是袁秀红送,杜老三早就习惯。
  他拆开信看了。
  杜思苦在信中询问了一下杜老三的近况, 之后便说了学校那边生活忙碌,可能会去其他偏远地方‘实习’, 寄信不再方便。
  五月。
  余凤敏从机修厂离职,去了国营百货公司上班, 这可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国营百货公司里还有不少外国进口货, 余凤敏去的是电器柜台。
  像是电风扇,电视机这样的大件都在这里卖。
  这些都是紧俏货, 有工业劵、排队都没有用,有些好货都是给干部们留的。
  自从余凤敏在国营百货公司上班后,与阮思雨的关系倒是更近了。
  阮思雨还在机修厂图书馆。
  “厂里怎么样了?”余凤敏问。
  “还不是那样, ”阮思雨道,“图书馆这边还是跟以前一样轻闲。”就是, 厂里成立工宣队后, 好多书都不让摆了。
  阮思雨是来国营百货公司买东西的,余凤敏在这边上班后, 她买一些国外进口货方便许多。
  余凤敏电器柜台这边货都卖完了,没什么卖的, 等下一批货到了,才会忙起来。这会她轻闲得很。
  就与阮思雨聊了起来。
  聊到最后, 阮思雨找余凤敏打听袁秀红的事,“这位袁医生你现在还联系吗?”父亲病好之后,对二哥的婚事就松了口。
  这袁秀红是人民医院的医生, 医术也好, 也二哥也算般配。
  “联系啊, 她挺好的,怎么了?”余凤敏瞧阮思雨,“你家里不是反对他们在一起吗?”
  “那是以前,这次我爸病好了,人就变了。”阮思雨笑着说,“他啊,现在就想着让二哥早点结婚,想抱孙子了。”
  余凤敏笑了,后面没提袁秀红,把话题引到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说起自己儿子,余凤敏那是滔滔不绝。
  半年后。
  人民医院。
  “袁秀红,科室外头有位男同志找你,姓杜。”
  姓杜?
  袁秀红看完病人后,便去看了看。
  是杜老三。
  袁秀红道:“我这边还有好几个病,得看完才有空,你看是中午过来,还是等晚上……”她在医院,肯定是以病人为重。
  不知道谁给她安了一个‘产科圣手’的美名,反正这之后过来看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人越多,这疑难杂症就多,这医术就慢慢上来了。
  “那我中午再过来。”
  杜老三没走远,在医院附近找了位置休息,瞧着太阳当空了,这才又回来了。
  袁秀红也正好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
  杜老三说明了来意,“我家老四跟你联系过吗,她有半年没给家里写信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又说,“按理说,今年应该毕业的。”
  袁秀红这半年也没收到过杜思苦的来信,她寄过两封信过去,都没有回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