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56节
六月。
隔壁沈家闹得是鸡飞狗跳。
沈洋的户口在粮食局,母亲刘芸生病的这段期间,沈洋已经给单位打了结婚申请,只等何美姿办完离婚,就跟何美姿领证。
这事他是悄悄办的,可是还是被家里人发现了。
沈洋的二叔是粮食局的领导,他要领证,他们单位部门领导便把这事跟沈洋二叔说了,二叔知道后,便特意问了沈父两口子。
当初沈洋跟何美姿摆酒,后来分开,再到程干事找上门,这一堆烂摊子事都是沈二叔扫的尾,要不然沈洋这粮食局的工作还真不一定保得住。
何美姿都结婚有孩子了,如今天沈洋要娶她。
沈二叔不可能当不知道。
就这样。
沈母刘芸知道了沈洋想偷偷结婚的事,死活不同意。
沈洋这次却是铁了心,既然事情摆到明面上了,那他索性就摊牌了,非娶何美姿不可。两人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还想在一起,那说明是缘分。
现在的沈洋可不是以前的沈洋了,他脑子里装的会是上辈子与何美姿的遗憾,这辈子有机会重来,两人能在一起,他肯定会抓住一切机会的。
至于父母不同意。
沈洋觉得,这日子是他在过,又不是他父母在过,人总要有取舍的。
刘芸现在看到儿子沈洋心里就有火。为这事,沈家两老口跟沈洋僵挂了一个多月,最后,刘芸松了口:“好,你要结婚可以,你把你这粮食局的工作让给你弟弟,让沈江从乡下回来。”
沈洋一口答应。
下半年动荡时代就该结束了,八十年代更是市场经济,只要有本事,还愁赚不到钱吗?
顶工作这事容易,沈二叔现在还是粮食局的领导呢。
另一边。
沈洋让家里同意婚事后,第一时间就把这好消息分享了给何美姿。
何美姿一脸笑意的看着他,眼中满是‘你好厉害’,沈洋看着这样的眼神,只觉得全身充满干劲。
上辈子,他婚姻过得不幸福,杜思苦很少用这种眼神看他。
到了后来,除了要钱,压根就不会主动与他说话。
能结婚了。
何美姿当然高兴,她准备这两天就回程家去把离婚的事给办了。她之所以拖到现在,主要是因为沈洋家里这边反对,要是一直反对,她跟程干事离了婚,那以后怎么办?
孩子谁养?
她娘家人怎么办?
好在,沈洋是个有本事的,这次沈洋还是成功的说服了家里人。
“不过,我妈有个条件。”沈洋对何美姿说,“不过你放心,这事不什么大事。”
何美姿心里却是一紧,“什么条件?”
难道是要生个孩子?
她已经有一个孩子了,还是个男孩,她不想再生了。要是再生一个,以后沈洋会对孩子好吗,她不敢保证。
“我妈说让沈江回来,接了我粮食局的工作。”
何美姿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
工作不要了?
给弟弟沈江?
又听沈洋说:“我是这样想的,当初单位给我分了福利房。现在我离开单位了,就怕这房子要收回去,我想着还不如把这房子一块给了沈江。到时候让二叔帮帮忙……”
何美姿看着沈洋,半天没说话。
工作让了,房子也给?
这人是傻子吗?
三十多的人了,怎么想的?
工作,房子,想要活得好,缺了哪样都不行。
何美姿轻声问:“那咱们住哪?”
“住我爸妈那。”沈洋说,“先过渡一阵,等我琢磨琢磨以后干什么行业。”八九十年代是淘金的年代,不管做什么都赚钱,哪怕是头猪,踩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
“沈洋,你应该记得,当初咱们结婚那会,我跟你妈处不好。”何美姿声音温柔,“都是一桩桩的小事,可放在一块,难免拌嘴。”
美姿跟他妈处不好?
什么时候的事?
沈洋都不记得了,他脑子里这会记得的全是杜思苦到沈家后,操持家务,带孩子,里外一把好手。纵然他妈有些挑剔,但是,总的来说,婆媳俩还是相处的不错。
唯一的矛盾就是他妹妹结婚后把孩子扔到了娘家,让杜思苦一起带着,四个孩子,难免厚此薄彼。
当然了,这次他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了。
毕竟,他现在可没有孩子。
“美姿 ,你放心,我妈这人就是嘴巴厉害些,心地还是好的。”沈洋说,“有我在,你放心。”
何美姿看着沈洋,仔细的打量。
放心?
放哪门子的心?
何美姿嫁给程干事十来年了,这男人是什么德性她会不知道?嘴上说得好听,等真在一起了,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男的天生就站在婆家那一边。
嫁进门的媳妇是外人。
程家如此,沈家未必不是这样。
何美姿:“沈洋,我觉得这事我们还是冷静的想一想,我觉得你为了我跟家里人闹掰不合适。要是这样结婚,我这心里这关过不去。”
没工作,没房了,跟公婆住一起,还要被挑理。
何美姿又不傻。
她要的是有正式工作有单位分房,能养得起她跟孩子的男人,不是眼前这个连工作都保不住、只会说的沈洋。
没工作,成天在街上晃悠的,那是二流子。
这婚,何美姿没离。
她不离,沈洋自然结不成。
半个月后。
何美姿知道沈江回来了,得了沈洋单位的住房后,更是断了跟沈洋的联系,直接不露面了。
杜家。
老五回来的日子定了,是七月,也就是下个月。
杜母忙得脚不沾地,屋子里里外外要打扫不说,还要重新刷一遍,还有院子,得好好的弄一弄,挂衣绳也得换成新的。
院里的那几棵树,叶子太密了,得把挨着房子的那块给锯了。
杜父自个买了腻子粉,正在屋里刮呢。
“是杜全家吗,有他的信。”
“给我。”
杜母擦擦手,去邮递员那接了信。
她一看。
还是老五的信,不过单独寄给老三的?
杜母拆了信。
这字太小,她看不清。
她回屋去找了杜父,“老杜,你瞧瞧这信上写的什么?”
杜父放下手上的活,让杜母展着信,他念了出来。
“三哥,你能联系上我姐吗?我跟魏舟准备见完家长之后尽快把婚事办了,我希望结婚能得到全家人的祝福。”
信中还说,大哥二哥那通知过了,都说好了,七月份会赶回来。
信不算长。
杜父念完后,沉默了。
杜母低声说:“老四这事……”
杜父听不得杜母提老四,亲奶奶下葬都不回,这几年没往家里捎半点消息,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要是死了,也就罢了。
可老四要是活着,这样对家里,比白眼狼还不如,那还回来干什么。
说起来。
这白眼狼嘛。
也不是说谁,就像于月莺,原先在杜家住过一段时间的,她过年都知道往杜家寄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全乎这名声。
当然了,这人是没来过杜家一次。
过年寄东西来的时候,于月莺写过一封信,信中特意强调,她嫁得很好,希望杜家人不要去打扰她。
杜母拿着信:“这老五想要老四回来,见个面,你说怎么办?这喜事当头,老四真回来了,你还要赶人不成?那不是让老五对象家里看笑话吗。”
杜父:“这信就甭给老三了。”
隔壁沈家闹得是鸡飞狗跳。
沈洋的户口在粮食局,母亲刘芸生病的这段期间,沈洋已经给单位打了结婚申请,只等何美姿办完离婚,就跟何美姿领证。
这事他是悄悄办的,可是还是被家里人发现了。
沈洋的二叔是粮食局的领导,他要领证,他们单位部门领导便把这事跟沈洋二叔说了,二叔知道后,便特意问了沈父两口子。
当初沈洋跟何美姿摆酒,后来分开,再到程干事找上门,这一堆烂摊子事都是沈二叔扫的尾,要不然沈洋这粮食局的工作还真不一定保得住。
何美姿都结婚有孩子了,如今天沈洋要娶她。
沈二叔不可能当不知道。
就这样。
沈母刘芸知道了沈洋想偷偷结婚的事,死活不同意。
沈洋这次却是铁了心,既然事情摆到明面上了,那他索性就摊牌了,非娶何美姿不可。两人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还想在一起,那说明是缘分。
现在的沈洋可不是以前的沈洋了,他脑子里装的会是上辈子与何美姿的遗憾,这辈子有机会重来,两人能在一起,他肯定会抓住一切机会的。
至于父母不同意。
沈洋觉得,这日子是他在过,又不是他父母在过,人总要有取舍的。
刘芸现在看到儿子沈洋心里就有火。为这事,沈家两老口跟沈洋僵挂了一个多月,最后,刘芸松了口:“好,你要结婚可以,你把你这粮食局的工作让给你弟弟,让沈江从乡下回来。”
沈洋一口答应。
下半年动荡时代就该结束了,八十年代更是市场经济,只要有本事,还愁赚不到钱吗?
顶工作这事容易,沈二叔现在还是粮食局的领导呢。
另一边。
沈洋让家里同意婚事后,第一时间就把这好消息分享了给何美姿。
何美姿一脸笑意的看着他,眼中满是‘你好厉害’,沈洋看着这样的眼神,只觉得全身充满干劲。
上辈子,他婚姻过得不幸福,杜思苦很少用这种眼神看他。
到了后来,除了要钱,压根就不会主动与他说话。
能结婚了。
何美姿当然高兴,她准备这两天就回程家去把离婚的事给办了。她之所以拖到现在,主要是因为沈洋家里这边反对,要是一直反对,她跟程干事离了婚,那以后怎么办?
孩子谁养?
她娘家人怎么办?
好在,沈洋是个有本事的,这次沈洋还是成功的说服了家里人。
“不过,我妈有个条件。”沈洋对何美姿说,“不过你放心,这事不什么大事。”
何美姿心里却是一紧,“什么条件?”
难道是要生个孩子?
她已经有一个孩子了,还是个男孩,她不想再生了。要是再生一个,以后沈洋会对孩子好吗,她不敢保证。
“我妈说让沈江回来,接了我粮食局的工作。”
何美姿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
工作不要了?
给弟弟沈江?
又听沈洋说:“我是这样想的,当初单位给我分了福利房。现在我离开单位了,就怕这房子要收回去,我想着还不如把这房子一块给了沈江。到时候让二叔帮帮忙……”
何美姿看着沈洋,半天没说话。
工作让了,房子也给?
这人是傻子吗?
三十多的人了,怎么想的?
工作,房子,想要活得好,缺了哪样都不行。
何美姿轻声问:“那咱们住哪?”
“住我爸妈那。”沈洋说,“先过渡一阵,等我琢磨琢磨以后干什么行业。”八九十年代是淘金的年代,不管做什么都赚钱,哪怕是头猪,踩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
“沈洋,你应该记得,当初咱们结婚那会,我跟你妈处不好。”何美姿声音温柔,“都是一桩桩的小事,可放在一块,难免拌嘴。”
美姿跟他妈处不好?
什么时候的事?
沈洋都不记得了,他脑子里这会记得的全是杜思苦到沈家后,操持家务,带孩子,里外一把好手。纵然他妈有些挑剔,但是,总的来说,婆媳俩还是相处的不错。
唯一的矛盾就是他妹妹结婚后把孩子扔到了娘家,让杜思苦一起带着,四个孩子,难免厚此薄彼。
当然了,这次他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了。
毕竟,他现在可没有孩子。
“美姿 ,你放心,我妈这人就是嘴巴厉害些,心地还是好的。”沈洋说,“有我在,你放心。”
何美姿看着沈洋,仔细的打量。
放心?
放哪门子的心?
何美姿嫁给程干事十来年了,这男人是什么德性她会不知道?嘴上说得好听,等真在一起了,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男的天生就站在婆家那一边。
嫁进门的媳妇是外人。
程家如此,沈家未必不是这样。
何美姿:“沈洋,我觉得这事我们还是冷静的想一想,我觉得你为了我跟家里人闹掰不合适。要是这样结婚,我这心里这关过不去。”
没工作,没房了,跟公婆住一起,还要被挑理。
何美姿又不傻。
她要的是有正式工作有单位分房,能养得起她跟孩子的男人,不是眼前这个连工作都保不住、只会说的沈洋。
没工作,成天在街上晃悠的,那是二流子。
这婚,何美姿没离。
她不离,沈洋自然结不成。
半个月后。
何美姿知道沈江回来了,得了沈洋单位的住房后,更是断了跟沈洋的联系,直接不露面了。
杜家。
老五回来的日子定了,是七月,也就是下个月。
杜母忙得脚不沾地,屋子里里外外要打扫不说,还要重新刷一遍,还有院子,得好好的弄一弄,挂衣绳也得换成新的。
院里的那几棵树,叶子太密了,得把挨着房子的那块给锯了。
杜父自个买了腻子粉,正在屋里刮呢。
“是杜全家吗,有他的信。”
“给我。”
杜母擦擦手,去邮递员那接了信。
她一看。
还是老五的信,不过单独寄给老三的?
杜母拆了信。
这字太小,她看不清。
她回屋去找了杜父,“老杜,你瞧瞧这信上写的什么?”
杜父放下手上的活,让杜母展着信,他念了出来。
“三哥,你能联系上我姐吗?我跟魏舟准备见完家长之后尽快把婚事办了,我希望结婚能得到全家人的祝福。”
信中还说,大哥二哥那通知过了,都说好了,七月份会赶回来。
信不算长。
杜父念完后,沉默了。
杜母低声说:“老四这事……”
杜父听不得杜母提老四,亲奶奶下葬都不回,这几年没往家里捎半点消息,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要是死了,也就罢了。
可老四要是活着,这样对家里,比白眼狼还不如,那还回来干什么。
说起来。
这白眼狼嘛。
也不是说谁,就像于月莺,原先在杜家住过一段时间的,她过年都知道往杜家寄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全乎这名声。
当然了,这人是没来过杜家一次。
过年寄东西来的时候,于月莺写过一封信,信中特意强调,她嫁得很好,希望杜家人不要去打扰她。
杜母拿着信:“这老五想要老四回来,见个面,你说怎么办?这喜事当头,老四真回来了,你还要赶人不成?那不是让老五对象家里看笑话吗。”
杜父:“这信就甭给老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