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60节
杜思苦:“你要是有事你就先去,我自己去转转。”
袁秀红摇头,“还是我陪你一起吧。厂里这五年多了很多新面孔,不一定认得你。”但是认得她。
首先,她是医生。
再者,她是阮子柏的妻子,阮副厂长的儿媳妇。
厂里人一般不会为难她的。
纵然她跟阮副厂长的关系没那么融洽,但终归是阮家的人。
“好。”
之后,杜思苦去了总务那边,巧了,赖主任在这边呢。
“赖主任。”杜思苦在门口敲了敲。
门是开的。
小赖一瞧,见是杜思苦,一下子就笑了,把办公室里办事的人打发出去后,亲自去门口,“小杜,赶紧进来坐。”
回来了好啊。
杜思苦跟袁秀红进了总务室。
小赖顺手把门关上。
总务管后勤,油水不少,这个位置不少人眼红。
“学业完成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小赖笑得眼睛都成一条缝了,“户籍得从学校转回来吧,什么时候转?”
小杜去大学上了几年学,肯定更有本事了。
杜思苦直接说了:“小赖,我这边情况你是知道的,听秀红说,筒子楼那边还是你帮了忙,才没让他们把东西扔出来。”
小赖收了笑。
杜思苦:“要是厂里需要,我肯定回来。但如果只是干一般工人的活,我觉得那就没有必要了。”
更何况,连房子都收回去了。
要是回来,那这分的筒子楼的房子总得还回来吧。
还要,这读了大学回来,工资也得涨一涨吧。
小赖语气颇为无奈,“我跟顾主任肯定会帮你争取的。”
杜思苦在保密单位干了几年,这手上的技术,这高精尖的活,还有设计这方面那是突飞猛进,她是想接着干技术的,得给她发挥的空间。
如要是前厂长那样支持她,她肯定愿意回来。
可现在的厂长,杜思苦不熟,但看现在机修厂的效益跟规模就知道,这个厂长还是差了些。
袁秀红道:“听说床垫厂那边发展得很好,文佳玉已经过去了。”
床垫厂是以前的包副厂长在管。
现在是包厂长了。
包厂长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很厉害,现在床垫厂的规模已经是国内数一数二了。
出口这方便更是全国领先。
杜思苦有自己的坚持。
要去能发挥她的技术才能的地方。
厂长办公室。
“哪个小杜?”
“就是厂里推荐上大学的,虽说是个人才,但是品性不行。”
第213章 213
……
“怎么说?”
“这位杜同志, 是以前禇钳工的徒弟,年轻人有干劲,脑子灵活。前厂长还在那会, 挺看重这个杜同志的。”这人故意磨蹭了一会,才说, “这杜同志跟家里关系不好,她爸来过咱们厂好几回, 不说别的, 这家里老人病了,这杜同志都没说回去看看……”
这人是工宣队的。
当初杜父来厂里的时候, 就是他接待的,杜思苦的情况他清楚,当时杜思苦是‘离校失踪’, 并不是他所说的故意不回去看。
但是吧,这话就不能实说。
这杜同志功劳大, 这回来往哪搁?他可听说了, 这杜同志是跟新车间的顾主任是一伙的,跟阮副厂的的儿媳妇关系好得很。要是阮副厂长跟顾主任搭上线了, 那他们这边的工作可就被动了。
不能让那杜同志回来。
工宣队的查过杜思苦的履历,还有一件事:“这杜同志才工作两三年, 就拿了优秀员工,分了房, 这事,”他低声说,“只怕有猫腻, 我打听过, 这位杜同志跟前厂长的关系不错。”
那意思是杜思苦靠关系的。
这几番话下来, 鲁厂长对杜思苦的印像挺差的。
他问道:“这位杜同志,现在回来了?”
“是,当初她被厂里推荐上大学,”工宣队的同志说,“这也是不太符合推荐名额的,我们查过,中途她还退了学籍,具体做什么不知道。”
大学读没读完都不知道。
鲁厂长了解了。
机修厂,新车间。
杜思苦见到了顾主任,几年没见,顾主任脸上都瞧出岁月的痕迹了,看来厂里的烦心事不少。
“顾主任好。”
顾主任看到杜思苦,神情一松:“回来了。”
杜思苦往车间里头瞧了瞧:“现在厂里订单怎么样?”问的是自行车的订单。
瞧着工人干劲不如以前足了。
这话问到点上了。
顾主任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起来了,“还行吧。”以前有大单子来,厂里的同志加班加点的完成任务。单子多,厂里赚得多,工人们工资就高。
可鲁厂长来了没两年,就给改了。
工人不能太劳累,订单量大那也不能加班。
不加班就不能安时交工,这下次还怎么合作?
好在顾主任据理力争,车间工人加班这事都是工人自愿,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好在是保住了几个老客户。
“别在这聊了,这会不早了,去食堂坐坐。”顾主任说道。
中午他请客。
杜思苦几人就跟着去了。
到了食堂。
杜思苦发现掌勺的彭师傅不在了,这是,换人了?
“彭师傅呢?”
“去年带着小徒弟去了国营大饭店。”顾主任说。
徒弟?
庞清燕?
杜思苦道:“现在的主厨是谁?”
“彭师傅的大徒弟。”顾主任笑了,“彭师傅在厂里的时间可不短。”临走时,有人盯上了彭师傅这大厨的位置,到底是棋差一招。
他道,“这厨房的菜口味没怎么变。”当然了,徒弟的手艺还是比不过师傅的。
顾主任点的小炒。
现在食堂有单独的包间了,这边建了一个二楼,共五个包间,今天顾主任过来,就占了一个。
袁秀红坐在杜思苦旁边,不怎么说话。
顾主任问杜思苦:“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吗?”
想回来,容易。
但是现在机修厂的工作环镜一般,像杜思苦这样的人才留下来大概率会被打压。
杜思苦:“下午我想见见厂长,看看情况。”
随时调整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顾主任道:“鲁厂长是个一板一眼的人,跟他说话,最好顺着。”
他嘴上这样说,可是自己都没做到。
没办法,要是按鲁厂长的意思管生产管车间,那机修厂只怕会更差。
顾主任为了厂里好,但是要按自己的方式方法来。
鲁厂长那边瞧顾主任也觉得是个刺头。更觉得这顾主任是老厂长留下的钉子,想拔很久了。
杜思苦明白。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就不必提到明面上说。
下午。
杜思苦去了领导办公室那边,还是小赖领她过去的,顾主任跟鲁厂长的关系一般,他领人过去不好。
袁秀红吃完饭,去找阮子柏了,这好不容易来一趟,总得见见。
袁秀红摇头,“还是我陪你一起吧。厂里这五年多了很多新面孔,不一定认得你。”但是认得她。
首先,她是医生。
再者,她是阮子柏的妻子,阮副厂长的儿媳妇。
厂里人一般不会为难她的。
纵然她跟阮副厂长的关系没那么融洽,但终归是阮家的人。
“好。”
之后,杜思苦去了总务那边,巧了,赖主任在这边呢。
“赖主任。”杜思苦在门口敲了敲。
门是开的。
小赖一瞧,见是杜思苦,一下子就笑了,把办公室里办事的人打发出去后,亲自去门口,“小杜,赶紧进来坐。”
回来了好啊。
杜思苦跟袁秀红进了总务室。
小赖顺手把门关上。
总务管后勤,油水不少,这个位置不少人眼红。
“学业完成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小赖笑得眼睛都成一条缝了,“户籍得从学校转回来吧,什么时候转?”
小杜去大学上了几年学,肯定更有本事了。
杜思苦直接说了:“小赖,我这边情况你是知道的,听秀红说,筒子楼那边还是你帮了忙,才没让他们把东西扔出来。”
小赖收了笑。
杜思苦:“要是厂里需要,我肯定回来。但如果只是干一般工人的活,我觉得那就没有必要了。”
更何况,连房子都收回去了。
要是回来,那这分的筒子楼的房子总得还回来吧。
还要,这读了大学回来,工资也得涨一涨吧。
小赖语气颇为无奈,“我跟顾主任肯定会帮你争取的。”
杜思苦在保密单位干了几年,这手上的技术,这高精尖的活,还有设计这方面那是突飞猛进,她是想接着干技术的,得给她发挥的空间。
如要是前厂长那样支持她,她肯定愿意回来。
可现在的厂长,杜思苦不熟,但看现在机修厂的效益跟规模就知道,这个厂长还是差了些。
袁秀红道:“听说床垫厂那边发展得很好,文佳玉已经过去了。”
床垫厂是以前的包副厂长在管。
现在是包厂长了。
包厂长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很厉害,现在床垫厂的规模已经是国内数一数二了。
出口这方便更是全国领先。
杜思苦有自己的坚持。
要去能发挥她的技术才能的地方。
厂长办公室。
“哪个小杜?”
“就是厂里推荐上大学的,虽说是个人才,但是品性不行。”
第213章 213
……
“怎么说?”
“这位杜同志, 是以前禇钳工的徒弟,年轻人有干劲,脑子灵活。前厂长还在那会, 挺看重这个杜同志的。”这人故意磨蹭了一会,才说, “这杜同志跟家里关系不好,她爸来过咱们厂好几回, 不说别的, 这家里老人病了,这杜同志都没说回去看看……”
这人是工宣队的。
当初杜父来厂里的时候, 就是他接待的,杜思苦的情况他清楚,当时杜思苦是‘离校失踪’, 并不是他所说的故意不回去看。
但是吧,这话就不能实说。
这杜同志功劳大, 这回来往哪搁?他可听说了, 这杜同志是跟新车间的顾主任是一伙的,跟阮副厂的的儿媳妇关系好得很。要是阮副厂长跟顾主任搭上线了, 那他们这边的工作可就被动了。
不能让那杜同志回来。
工宣队的查过杜思苦的履历,还有一件事:“这杜同志才工作两三年, 就拿了优秀员工,分了房, 这事,”他低声说,“只怕有猫腻, 我打听过, 这位杜同志跟前厂长的关系不错。”
那意思是杜思苦靠关系的。
这几番话下来, 鲁厂长对杜思苦的印像挺差的。
他问道:“这位杜同志,现在回来了?”
“是,当初她被厂里推荐上大学,”工宣队的同志说,“这也是不太符合推荐名额的,我们查过,中途她还退了学籍,具体做什么不知道。”
大学读没读完都不知道。
鲁厂长了解了。
机修厂,新车间。
杜思苦见到了顾主任,几年没见,顾主任脸上都瞧出岁月的痕迹了,看来厂里的烦心事不少。
“顾主任好。”
顾主任看到杜思苦,神情一松:“回来了。”
杜思苦往车间里头瞧了瞧:“现在厂里订单怎么样?”问的是自行车的订单。
瞧着工人干劲不如以前足了。
这话问到点上了。
顾主任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起来了,“还行吧。”以前有大单子来,厂里的同志加班加点的完成任务。单子多,厂里赚得多,工人们工资就高。
可鲁厂长来了没两年,就给改了。
工人不能太劳累,订单量大那也不能加班。
不加班就不能安时交工,这下次还怎么合作?
好在顾主任据理力争,车间工人加班这事都是工人自愿,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好在是保住了几个老客户。
“别在这聊了,这会不早了,去食堂坐坐。”顾主任说道。
中午他请客。
杜思苦几人就跟着去了。
到了食堂。
杜思苦发现掌勺的彭师傅不在了,这是,换人了?
“彭师傅呢?”
“去年带着小徒弟去了国营大饭店。”顾主任说。
徒弟?
庞清燕?
杜思苦道:“现在的主厨是谁?”
“彭师傅的大徒弟。”顾主任笑了,“彭师傅在厂里的时间可不短。”临走时,有人盯上了彭师傅这大厨的位置,到底是棋差一招。
他道,“这厨房的菜口味没怎么变。”当然了,徒弟的手艺还是比不过师傅的。
顾主任点的小炒。
现在食堂有单独的包间了,这边建了一个二楼,共五个包间,今天顾主任过来,就占了一个。
袁秀红坐在杜思苦旁边,不怎么说话。
顾主任问杜思苦:“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吗?”
想回来,容易。
但是现在机修厂的工作环镜一般,像杜思苦这样的人才留下来大概率会被打压。
杜思苦:“下午我想见见厂长,看看情况。”
随时调整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顾主任道:“鲁厂长是个一板一眼的人,跟他说话,最好顺着。”
他嘴上这样说,可是自己都没做到。
没办法,要是按鲁厂长的意思管生产管车间,那机修厂只怕会更差。
顾主任为了厂里好,但是要按自己的方式方法来。
鲁厂长那边瞧顾主任也觉得是个刺头。更觉得这顾主任是老厂长留下的钉子,想拔很久了。
杜思苦明白。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就不必提到明面上说。
下午。
杜思苦去了领导办公室那边,还是小赖领她过去的,顾主任跟鲁厂长的关系一般,他领人过去不好。
袁秀红吃完饭,去找阮子柏了,这好不容易来一趟,总得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