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可不认为自己的三女儿有这个本事,能让居委会改了名字。
  “不,她们知道这件事情,我昨天上午告诉她们的。她们肯定会想办法去更改人员的。”徐建英哭着道!毕竟谁愿意下乡啊,乡下那么苦。她又想到了报名那天她对工作人员说的那些话,要去又远又艰苦的地方。
  “不,我不要。我不能下乡…。”一想到了自己报的下乡的地址,那是条件最艰苦的陕北啊,还是她特意要求的。想到这里她的身子抖了抖。
  “我要去找三姐问清楚,她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也是她妹妹呀,她怎么能这么狠心……。”她站起来拔腿就往门外跑!
  她还没跑出大门,却被老大老二拦住了,“老四你跑什么?难道你要逃避下乡吗?你真的要连累得爸妈丢了工作才甘心吗?”
  “你们别拦我,我要去找三姐问清楚,她为什么要这样害我……。”徐建英泪眼朦胧的要推开他们,奈何到底是女子力气没有男子大,始终都挣扎不开。
  这时徐父和丁母听了老大的话也反应过来了,徐建英这是要逃啊!逃避下乡?这还得了?
  没听到居委会工作人员都说了吗,逃避下乡就思想觉悟不高,就会丢了父母职工工作。那就是反对国家政策,就是反革命,那可是会游行剃头下放的。
  没看到他们厂里的领导子女都积极响应政策下乡了吗?厂里领导都没有能耐办到的事情,他们可不认为他们一个小小的职业就可以办得到的。
  而且现在找工作的人那么多,厂里的员工恨不得长有八只眼睛盯着别人犯错让出工作位置呢。在这个事情上不能有任何失误,不然后果绝对是他们承受不了的。
  想到这里夫妻俩都双双打了个寒战,立刻吩咐他的儿子们。
  “老大,老二,老六,拦住老四,今晚给我看好了,明天送到火车上,看到火车开了才给我回来。淑华,你给她收拾收拾她的东西。”徐耀祖立刻吩咐。
  “你也别怪做我们父母的狠心,现在政策是如此,大家也不能为了你丢了职工的身份。我们都反抗不了,你要怨就怨生不逢时吧,更何况下乡报名还是你自己亲自去报的。”徐耀祖回过头来的徐建英说道。
  徐建英拼命的摇头,知道下定了决心,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父母的冷情冷心她是知道的,为了自己的工作前途放弃一个女儿,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事情!
  此时她泪流满面,悔恨难当。她为什么要去给徐晓晓报名啊,报名了还蠢得连检查都不检查一下,名字错了都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失误害了自己一辈子啊。
  而且自己还选了那样一个地方,又离家远地方又穷,还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家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就足可以想象日后的生活不会好过了。
  不过现在后悔也晚了,她把自己坑惨了!早知道这样就不给徐晓晓找那样一个地方了。徐建英想到这里就瘫软在了地上。
  这天晚上徐家人全家都没睡好,徐家三兄弟轮流守着徐建英,生怕她跑了,连上厕所都守在门外。丁淑华则是拿了一个大麻袋子,把徐建英的衣服鞋子包括她新买的雪花膏全部收拾好,放在大袋子里面。
  第138章 七零炮灰知青 17
  天蒙蒙亮的时候,丁淑华还是没忍心,起床给她做了几个粗粮饼子,让她带在路上吃。把之前的三十多块钱也加了十几块,凑了个五十整数,还有几张票,放在她的衣服口袋里。
  丁淑华对徐建英这个女儿还是尽了心的,至少比其他两个女儿要好太多了。等徐建英醒来之后,把她的床铺被盖枕头什么的也放到了那个大袋子里面。
  丁淑华检查了一下,确定把她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让三个儿子把徐建英连人带包送到火车站。
  徐家三兄弟也是尽职尽责,把徐建英送到了座位上。等火车要开了的时候,才下车,看着火车渐渐走远才放心,三兄弟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三人也是上了火车才知道这一趟火车的目的地,而他们这批知青大部分就是去陕北的。他们都知道那个地方是个什么情况的。
  三兄弟都纷纷打了个寒战,这女人狠起来真的是太恐怖了。他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弄错这次去陕北的是那个人,那个病弱的身子也不知道她能撑几天,这个徐建英比他们想象中的还狠。
  徐建英感觉火车渐渐动了,逃都也不能逃走了。她双目无神的看着外面,连其他人之前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她都没心思理会。只能随着火车把她带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方,开启陌生的生活。
  通过了一晚上的时间,徐建英也冷静下来了,也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了。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她当然也想到了,她是前天早上去通知徐建红她们的!就前天跟昨天两天的时间,三姐她们有这么大能耐吗?她也有些怀疑,难道真的是自己太大意弄错了?
  她仔细回想了那天报名的所有细节,还好像记得工作人员问过她一句,报名的人是女孩不?她当时是怎么回答来着?难道就是那里出错了?
  不管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深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就算如此,那也是她们的错,她是去给病秧子报名才弄错的。不然她又怎么可能会阴差阳错报错名而下乡?
  此时此刻她是恨着家人的,家里的所有人他都恨!这次下乡不管是自己的失误,还是她三姐动的手脚,但都不影响她对家里人的恨意。
  没想到她在家里这也争那也争,到最后还是逃不过被家人放弃的命运。她也在心里暗暗发誓,可千万别让她活着回来,不然她也会回报家里人对她的伤害!!
  徐晓晓没管老徐家那边的事情了,恩也好,怨也罢,只要他们不找过来纠缠她,就此也算了结了吧。
  她上班和同事们渐渐熟了之后,开始学着和同事们一样开始摸鱼。只是她摸鱼的方式和同事们不一样!同事们是看报纸打毛线衣,而她则是在写文章,写小故事,写小说,寄给报社。
  也顺便吃吃瓜,他们这个办公室加上她也就三男三女六个人,可瓜一点也不少。女人就聊邻居,聊亲戚,聊公婆孩子,每天都有不同的瓜甚至还有的跟连续剧似的。
  男人们就聊时事,聊抗日打仗剿匪英雄事迹,聊伟人的决策……当然也少不了八卦,倒是为徐晓晓的写作增加了不少素材。
  她也彻底知道了男人八卦起来一点也不比女人少。尤其张组长和秃顶来大叔,说起八卦那就跟说评书似的,就差一个小鼓了。连结尾都是“明天继续”或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徐晓晓在旁边就睁大眼睛竖着耳朵听着,时不时问然后呢?后面怎么样呢?还不忘给他们添添茶水,听到精彩之处就奋笔疾书。那表情就跟小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小模样,大大的满足了说八卦的人的诉说欲望!
  也就是眼镜男丁历就有些扫兴,时不时的冒一句“这是你捏造的吧”,“是你想象的吧”,“怎么可能呢?这根本就不合理呀…”不过大家都不怎么理他。
  兰姐悄悄的告诉徐晓晓,这个丁历看似人模狗样的,其实在家就是一个很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回到家就跟皇帝一样的,啥都不干。
  他老婆本来也是有工作的,追他老婆的时候也是百依百顺,要啥给啥,还承诺了一大堆。但是嫁了他就变了,刚怀孕之后,他就强烈要求老婆把工作给他弟弟。
  之后就让她一直在家里生孩子带孩子,结婚4年就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在家还要伺候公婆,照顾他们一家子老小,伺候的他不舒服饭菜做得不合他口味还会打他老婆。
  兰姐还用丁历作为反面例子告诫徐晓晓,以后找老公要睁大眼睛。千万不要找这样的男人,嫁个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女人们的灾难。
  而且她们的工作也不要随便给任何人,这可是在婆家生活的底气。说如果他老婆当初硬气些,没有把工作给他丈夫的弟弟,丁历和他的家人也不会这么猖狂的对待他老婆。
  而肖凤仙就是大女主一样的人了,她前夫是个军人,相亲认识的。因为级别不够,没有达到随军的条件。所以结婚之后她在老家一直在照顾她公婆,有时还得上工做农活。
  但是她丈夫却在受伤之后和医院护士好上了,写信回来想和她离婚。还说和她结婚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约,没有感情基础。
  肖凤仙立马就去部队和她丈夫闹上了,骂她丈夫是狼心狗肺,薄情寡义之人。她 还去领导面前告状,把事情闹得比较大,最后部队领导出面调解。
  后来婚也离了,但她得到了一笔不小的补偿。而她前夫本来因为那次受伤要升职的也没升成,并且几年之内也不得晋升。
  她也知道自己再回乡下日子也不会好过,父母虽然不会嫌弃她,但久而久之谁知道呢?而且兄嫂也不见得让她回家,她也不想让父母到时候在兄嫂面前难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