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68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要举报了!”孔宁矢口否认。
  这个神经病,比她表哥更神经!
  孔宁丢下这话匆匆的拿着喜糖就走。
  出了饭店,看见垃圾桶,她就将那些喜糖丢了!
  刚刚那一瞬间,她确实冒起了举报他们的念头。
  不过周承森都这样说了,她哪里还敢?
  而且只办了两桌,举报也没有用。人多的家族出来吃饭也要分两桌。
  阮家的人不会这么蠢顶风作案的。
  她又想到周承森这个疯子比表哥更疯,而且他是一个有脑子的疯子,不像表哥发起疯来,没脑子!
  周承森发疯杀了她估计警察都找不到证据。
  想到这,孔宁彻底打消了举报的念头。
  算了,别去惹他!
  免得怎么死都不知道。
  想想上次被打都疼。
  第822章 婚前准备
  在京城办完了酒席,周家的人第二天一早就回小渔村了。
  江夏和周承磊是过了一个星期才回去,一个要上课,一个要去图书馆学习,去找教授请教。
  农历五月十八日这天,一家五口,带着外公外婆和二舅妈,小表妹几人一起回了小渔村。
  他们是傍晚到家,休息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江夏早上起床后就开始帮忙准备周承森的婚礼。
  搞卫生的搞卫生,借桌子的借桌子,借碗的借碗,布置新房的布置新房。
  周母还要找人明天一起去迎接新娘子和过来帮忙做流水席。
  周母拿着一叠红包,欢欢喜喜的出门去找人了。
  周承森带着几个孩子布置新房,在窗户,大门上贴囍字。
  周舟和周莹欢欢喜喜拿着囍字在窗户上比画:“小婶婶,这样子正了吗?”
  江夏、正和田采花、太奶奶等人在院子里周承磊和周承鑫借回来的桌子和碗筷。
  提前清洗干净备用,明天太多事要干了。
  闻言江夏抬头看了一眼:“正了,你们的眼力真好。”
  两丫头听了喜滋滋的开始定位,然后给囍字抹一点浆糊,踩在凳子上贴了上去。
  对帘贴了,囍字贴了,房子看着就特别喜庆。
  下午,江夏几个妇人开始做各种糕点:油糍,发糕,萝卜糕,糯米糍,咸水角,牛肉饼等等。
  周承森家的小院里有人在用石磨磨米浆,有人在刨萝卜丝,有人在揉面,有人在炒花生米,有人清洗猪蹄。
  部分菜式也要提前准备好,像是白云猪手,就要提前煮好,用白醋泡着,不然明天再做不入味。
  村里一个大娘正在磨米浆做萝卜糕,笑着问江夏:“小夏这么厉害也会做油糍吗?”
  “不太会,在学,可是太难了。”
  “你婆婆和大嫂是村里做油糍高手,她们做的油糍又大又圆,村里谁家要做油糍都请她们,让她们教教你。”
  “教过了,就是学不会,手笨。”江夏笑道。
  明明看着大家拿着一块面皮在虎口间转啊转,捏啊捏,一下子就捏出一个空心的圆球,以为很容易,可是自己做起来很难。
  别人捏出来油糍的又圆又胖,她捏出来的皱得像包子,还是那种皮薄发不起来的灌汤包,空心灌汤包。
  周母又教了她一下:“……你捏的时候力度和速度都要均匀,捏出形状后,让面自然的往下垂。捏到这大就开始收口,收好后这样一捏就行。这两个尖到时候一炸就平了。”
  “好。”然后江夏耐着性子,观察周母等人的速度和手势,试着做了十几个才找到了一点窍门,然后就一个比一个漂亮了。
  一百九十只油糍全部做好的时候,江夏总算成功做出了一个又圆又胖的油糍,而不是皱巴巴的像包子一样!
  这玩意是真的难学,比饺子难学多了。
  因为要将一块糯米面团捏成一个空心的,皮薄的,圆润饱满一点褶皱都没有的圆球并不容易,需要点技巧。
  想当初学包饺子,她一次就学会了。
  大家看着江夏总算学会了,笑道:“不愧是开食品厂的人,学东西就是快。”
  江夏笑了笑,她觉得这玩意绝对是她学得最慢的糕点。
  炸油糍的时候,第一锅先炸了三只。
  三只油糍放进热油里拿漏勺轻轻转动,白胖的油糍就会逐渐变大,变黄,直到油糍个头不再增大,表面变得金黄,就算炸好了。
  周母做的油糍炸出来每一只都像香瓜那么大,皮薄到近乎透明。
  她将三只油糍捞起来拿一个广口碗装起来放到灶君前,对江夏道:“第一锅要先孝敬灶君,后面的油糍炸出来才大。”
  江夏笑着应下:“好。”
  村里的大娘就觉着江夏乖巧伶俐,甭管她信不信,人家就是乖乖应下,不像自家的儿媳妇,说她们迷信,瞎扯!
  海边人家,世世代代出海打渔为生,是生是死都靠运气,反正她们是很信的。拜神拜阿公都特别虔诚。
  毫无意外江夏一开始做的油糍都发不起来,不像别人的又大又圆,只有最后一只才和别人的一样。
  不过油糍出油锅不久后就会塌下去了,那时候所有油糍都塌了,就没关系了,她做的看着只剩皮厚。
  油糍是刚出锅的时候最好吃,江夏一口气吃了三个。
  事实证明还是皮薄的更软更好吃。
  周承磊走了进来,看了一眼刚出锅的油糍,拈了一只皮最厚的,炸得快发黑的。
  江夏:“这种金黄的大的才好吃。”
  周承磊:“没事,我尝尝你做的。”
  他不爱吃这玩意,不是江夏做的,他都不吃。
  “……”
  这么肯定最丑的就是她做的?
  江夏又指着一只又大又圆的:“这个是我最后的成果。”
  周承磊果断夹起来去喂孩子们吃一点点了。
  这一天一家人忙到晚上十点才睡下,第二天江夏早上五点不到就起床了。
  今天就是接新娘的大日子,更忙了。
  江夏先在院子里采摘了一些红色的玫瑰,橙色和粉红色的月季,带着周舟和周莹布置接新娘子的婚车。
  田采花院子种的月季和玫瑰都剪了拿过来给江夏用了。
  两姐妹知道今天江夏要早早起床布置婚车,她们也调好了闹钟,跟着布置。
  江夏教两姐妹剪院子里的玫瑰花,来装扮花车:“小心点,玫瑰带刺,别刺伤了手。”
  周莹:“小婶婶是不是这样剪?”
  “对,就这么剪就行了,别剪到手。”江夏正在弄一束手捧花。
  很快,两个院子里的玫瑰花和月季花都被她们三人剪光了。
  五点半,临近天亮的时候,田采花也带了一大捧家里剪下来的花过来。
  “你要的玫瑰花,月季花都剪下来了,够不够?”
  江夏看了一眼:“应该差不多了。”
  红色的玫瑰花要用来布置婚车,江夏担心不够,所以手捧花是用刚刚绽放的粉色的月季和香槟金月季搭配起来,然后用浅金色丝带捆成了一束花。
  家里两个院子都种了很多品种的玫瑰花和月季花,包括周承森和田采花家里的院子也种了。
  院子里月季和玫瑰有些是江夏在穗交会园艺展上带回来的,有些是周承磊、江父、江冬、张馥妍,麦老知道她爱花,尤其爱玫瑰和月季,给她买的。
  就像用来做手捧花的杏粉色的“摩纳哥公主”,就是周承磊在穗交会的园艺展他看见了带回来的,当时买了一百二十块,还找何老写了批条,因为要处级批条。
  香槟金色的金奖章则是张馥妍妈妈从国外带回来的,送给她的。
  院子里还有一株淡紫色的“蓝月亮”,是麦老带回来给她种的,但是花只开了两朵,不够用,留着它们美化院子了。
  田采花好奇道:“布置婚车还要用到鲜花吗?不是挂朵大红花就好了?”
  第823章 车队
  江夏:“用鲜花布置更漂亮,一会儿大嫂就知道了。”
  田采花又问江夏:“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八点左右村里的婶娘叔伯才会过来干活,江夏特意早早起来布置花车的:“不用,我带着她们弄就行,大嫂先去吃早餐吧。”
  家里各种糕点,周母热了一些发糕,又煎了些萝卜糕和糯米糍做早餐。
  “那我先去吃早餐。”
  周舟和周莹看见江夏做好的手捧花,眼都大了。
  周舟轻轻的摸了摸那束手捧花:“好漂亮!小婶婶我也想要一束。”
  周莹:“我也想要一束。”
  江夏笑道:“改天等花开了小婶婶送你们一束,今天院子里的花都剪光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