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18节
胡娘子和辛嫂子两个人,对林杏月的手艺佩服的五体投地,听见她说吃经,都在那里认真听着。
一点儿也没有因着林杏月年纪小,就看轻了她。
等到了吃早食的点,早早就有不少丫鬟婆子过来排队。以往总是来小厨房吃饭的人发现,最近要是来的迟了,吃食还不够他们吃。
有一个老汉,姓冯,就在那里抱怨,“原先只想着小厨房做的吃食好一些,如今做的吃食好了,可东西又不够咱们吃。”
同他搭话的是个婆子,看着好几个主子院子能数得上的丫鬟婆子也过来,眼睛都快粘在她们身上,随意的瞥了一眼老汉,“总比那难以下咽的好,你且瞧瞧,这些从前眼高手低的,如今不是也乖乖的过来。”
婆子往那边努了努嘴,老汉就看到了何娘子院子里的小梅。
“还有那边,可是大老爷身边跑腿儿的小牛子?”
“哎哟哟,我还看见了三娘子身边的一个小丫鬟。”
平安和徐柏还在当差,两个人没法过来,就找了一个还没留头的小厮,叫小牛子的帮着跑腿。
两个人可是在房里翘首以盼,不知道今儿个能做出来什么好的吃食。
小梅也踮着脚往前看,她和半荟一早就约好了过来,那碗豆粥是让她对小厨房吃食有了改观,可也不知道是不是总是如此。
要是好一阵歹一阵,还和从前一样,她索性就不去前头排队。
半荟看到了是从竹筒里拿出来的东西,心情就激动起来,“是之前没看过的吃食,肯定是那月姐儿做的。”
一说这个,排队的人就都高兴起来,都开始说起来那竹筒拿出来的东西。
“是粟米!虽然竹筒做的吃食新鲜,怎么里面用的还是粟米。”
粟米他们可太熟悉了,那味道吃起来,怎么也不能和别的精细粮食比。
有人立刻失望了起来。
“有什么吃什么。”前面排队的黄婆子最听不得这个,“小厨房倒是想做了好的吃食来给咱们,那也要有这些东西才行。”
董顺家的日常苛刻就不少,恨不得粟米里掺着石头沙子来充数。
黄婆子的话说完,那边徐勇就应和了一声,两个人对视一眼,就都笑了出来。
好的厨娘可不挑食材,恰好林杏月就有这样的本事。
这次排在最前面的是大小王嬷嬷,胡娘子看见他们俩,麻利的给了俩人一个竹筒。
大王嬷嬷拿了也不走,想伸手再朝胡娘子要一个。
依照前几次的经验,今儿个吃食也是那月姐儿做出来的,味道既然好,要是不多拿一些,一会儿再想吃的话肯定就没了。
胡娘子不给,“咱们小厨房人少,都去大厨房帮忙了,能做出来这么些个已是不易,每人只能吃一个竹筒爆米。”
“只能吃一个?”后面的人纷纷开口说话,“这也太少了些。”
“就是,只是一个怎么够。”
说了几句,大家就又把矛头转向了大厨房和董顺家的,嫌她不做人。
松姐儿去大厨房的时候,一路都还撅着嘴,一来是因为林杏月不用去,她反而得过去帮忙干活。
二来就是,这几天吃不着林杏月做的吃食了。
她虽然总和林杏月较着劲,但吃了葱油面和豆粥之后,也知道她手艺很是不错。
也不知道小厨房今儿个要做了什么出来,会不会给她留着。
这样想着,倒有些羡慕留下来烧火的小云了。
小云这几天一直被林杏月投喂着,外头排队的人只有一个竹筒爆米,小厨房的人一下子就给小云留了两三个,让她慢慢吃。
小云一只在旁边烧火,一只手还在那里啃着苞米吃。
看林杏月的眼神也是亮晶晶。
外面的人虽然抱怨,可领竹筒苞米的时候一个也没落下,挨挨挤挤的排着队过来。
徐勇和黄婆子两个人都是不怕烫的,拿了竹筒爆米就开始吃,待粟米和竹子的清香在嘴里爆开,两个人都同时喟叹了一声。
也有慢条斯理吃着的,小梅和半荟还有那三娘子房里的碧儿,都是先吹上几口气,等没有那么烫了才下嘴。
“我头一次知道这粟米的味道也这样好。”
“可就是呢,我看着月姐儿的手艺,别说是粟米了,就没有她做不出来好吃的。”
“昨天我还听到几个人过去找月姐儿,说要买她做的腌菜,我当时还犹豫了一下。”
这时候想起来,可不就是后悔的很。
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让月姐儿做一些。
平安和徐柏两个人一直翘首以盼,终于看到小牛子提着食盒回来,两个人赶紧和福生顺子说了一声,回了屋子。
福生和顺子也没在意,他们两个稍微大一些,看徐柏和平安总像是看小孩一样。
“今儿个我姐姐做了什么吃的?”徐柏一进屋,就问了那小牛子。
小牛子虽然没留头,口角也是个伶俐的,先说了是竹筒苞米,又活灵活现的把在小厨房的时候看到人满为患的情景说了出来。
“好长时间不去小厨房,还以为哥哥叫我去的时候是听差了,等到了那里才知道还是我眼界小。”
这小牛子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尝了那竹筒爆米的味道,可是香的很。
再一想,之前隐隐约约听到府里下人们说的那些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徐柏的嘴角高高的翘起,就像是夸他一样,自豪的说,“也不看看是谁做的,我姐姐手艺是真没话说。”
这边徐柏和小厮说着话,那边平安已经开了竹筒吃起来,金黄油亮的粟米被他吃下去之后,味道一点点在嘴里化开,只恨就这么一个。
“要是让我放开了吃,十个八个我也是能吃下的。”
平安吃了一半的时候,就目光灼灼的盯着徐柏眼前的竹筒爆米,徐柏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想什么,赶紧把竹筒往自己身边拢了拢。
“这是我的,你可别打什么歪主意。”
平安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到咱们两个休假,到时候也好去找找咱姐。”
“总要七夕过去了才行。”
徐柏想着七夕过了,林杏月那边应该就不会那么忙,到时候他也好出门去找她,哪怕拿些腌菜回来。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啦求评论啦亲爱的们[比心]
19
第19章
◎真真好吃◎
大厨房也在咚咚地忙碌着,有做巧果的,也有给各个房里的主子们做着吃食。
这几天因为做巧果的事情,来大厨房找他们开小灶的丫鬟们少了许多,一些婆子挣不着私房钱,脸色就不好看。
等小厨房的人一来,他们忙把做巧果的活计分了出去,也不像以往那样用鼻孔看人,说话都和气了不少。
赵嬷嬷和里头不少人是老相识,做活的时候难免就聊了起来,就有人说起来他们小厨房最近闹出来的事情。
“我也听说那什么葱油面,真有那么好吃不成?”
赵嬷嬷才点了头,那边就有婆子讥笑,“又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个葱油面,想着也是用那葱榨的油出来,配了索饼而已。”
这婆子说的倒是不错,只是说话的语气让人听了不快,赵嬷嬷还没说什么,松姐儿就在一旁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她虽然和林杏月不对付,可葱油面那么好吃,她也不愿意让人贬低了去。
明明就是好吃的很,在这些鼻孔看人的婆子眼里,就成了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松姐儿有平春撑腰,说话就有些无所顾忌,直接道:“你没吃过,怎知不好吃?不会是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酸的吧?”
这婆子被一个小丫鬟这样下脸面,脸色也阴沉下来,刚要发作起来,那边李妈妈就插了话。
李妈妈虽然不是总管,可大厨房案头上的事儿也一应管着,加上她手艺好的很,那是老太太都夸过的。
不过这人嘴巴太大,只要让她听了的话,保准闹得人尽皆知。
她也知道自个儿的毛病,老太太那边的小灶间她就不去凑热闹,在这大厨房干得很自在。
她咳了一声,就说起来浆洗房的钱婆子,“那寡妇成日里妖妖娆娆,听说最近却收了心,好似找了个下家。”
一听这个,干活的就都竖起了耳朵,听李妈妈细细的说下去。
董婆子趁这时候拉了松姐儿一下,让她别在大厨房惹麻烦。
松姐儿撇撇嘴,没有再吭声,脑子里又不由自主的想到林杏月在小厨房要做的吃食。
过了一会儿,她又想起来什么,压低声音去和董婆子说话,“可千万别告诉她,我帮着她说话来着。”
说这话的时候,松姐儿脸还微微有些发红,觉得不好意思。
以往七夕头这几天,府里的丫鬟婆子都比往常要辛苦一些,不仅是活计更累,也是因为小厨房的人总会被借调去大厨房。
往常人手够的时候,做出来的吃食尚且如此,等人少了一大半,小厨房更是力不从心。
可今年和以往却大不相同,小厨房出了个手艺十分好的林杏月,用的食材见不得多好,但做出来的吃食却让人闻着就垂涎三尺。
“真真再没有这样好的日子了。”小王嬷嬷和大王嬷嬷感慨,“竟还有几分想着七夕不要过去。”
大王嬷嬷不爱说话,看表情和小王嬷嬷想的却是一样,就这么几天,两个人脸色都比以往红润了不少。
同样面色红润的还有平安和徐柏,林杏月后来知道那个没留头的小牛子是给这两人送饭的,每次都会特意多留出来一些。
这俩人吃的是肚儿滚圆,和苦哈哈的福生顺子一对比,简直不知快活多少。
福生和顺子比这俩人年岁要大,互相对视了一眼,就趁着天黑的时候把他们堵在了屋子里。
大老爷和大娘子的事情还没闹清,加上七夕的时候,西府要过来人,再有宫里的娘娘们也会差遣人来送东西,他们忙的是脚打后脑勺。
福生是最年长,他用下巴示意了一下,让顺子先开口。
“我记得你俩的月钱都送回了家,这几天也不见你们从外面叫了吃食来,是怎么吃饭的?”
顺子一开口,徐柏和平安两个人就嘿嘿笑了起来,两个人是个促狭的,只说是从小厨房叫了吃的来。
他们也不告诉顺子小厨房做的吃食多好,只看得顺子和福生一脸狐疑和不信。
一点儿也没有因着林杏月年纪小,就看轻了她。
等到了吃早食的点,早早就有不少丫鬟婆子过来排队。以往总是来小厨房吃饭的人发现,最近要是来的迟了,吃食还不够他们吃。
有一个老汉,姓冯,就在那里抱怨,“原先只想着小厨房做的吃食好一些,如今做的吃食好了,可东西又不够咱们吃。”
同他搭话的是个婆子,看着好几个主子院子能数得上的丫鬟婆子也过来,眼睛都快粘在她们身上,随意的瞥了一眼老汉,“总比那难以下咽的好,你且瞧瞧,这些从前眼高手低的,如今不是也乖乖的过来。”
婆子往那边努了努嘴,老汉就看到了何娘子院子里的小梅。
“还有那边,可是大老爷身边跑腿儿的小牛子?”
“哎哟哟,我还看见了三娘子身边的一个小丫鬟。”
平安和徐柏还在当差,两个人没法过来,就找了一个还没留头的小厮,叫小牛子的帮着跑腿。
两个人可是在房里翘首以盼,不知道今儿个能做出来什么好的吃食。
小梅也踮着脚往前看,她和半荟一早就约好了过来,那碗豆粥是让她对小厨房吃食有了改观,可也不知道是不是总是如此。
要是好一阵歹一阵,还和从前一样,她索性就不去前头排队。
半荟看到了是从竹筒里拿出来的东西,心情就激动起来,“是之前没看过的吃食,肯定是那月姐儿做的。”
一说这个,排队的人就都高兴起来,都开始说起来那竹筒拿出来的东西。
“是粟米!虽然竹筒做的吃食新鲜,怎么里面用的还是粟米。”
粟米他们可太熟悉了,那味道吃起来,怎么也不能和别的精细粮食比。
有人立刻失望了起来。
“有什么吃什么。”前面排队的黄婆子最听不得这个,“小厨房倒是想做了好的吃食来给咱们,那也要有这些东西才行。”
董顺家的日常苛刻就不少,恨不得粟米里掺着石头沙子来充数。
黄婆子的话说完,那边徐勇就应和了一声,两个人对视一眼,就都笑了出来。
好的厨娘可不挑食材,恰好林杏月就有这样的本事。
这次排在最前面的是大小王嬷嬷,胡娘子看见他们俩,麻利的给了俩人一个竹筒。
大王嬷嬷拿了也不走,想伸手再朝胡娘子要一个。
依照前几次的经验,今儿个吃食也是那月姐儿做出来的,味道既然好,要是不多拿一些,一会儿再想吃的话肯定就没了。
胡娘子不给,“咱们小厨房人少,都去大厨房帮忙了,能做出来这么些个已是不易,每人只能吃一个竹筒爆米。”
“只能吃一个?”后面的人纷纷开口说话,“这也太少了些。”
“就是,只是一个怎么够。”
说了几句,大家就又把矛头转向了大厨房和董顺家的,嫌她不做人。
松姐儿去大厨房的时候,一路都还撅着嘴,一来是因为林杏月不用去,她反而得过去帮忙干活。
二来就是,这几天吃不着林杏月做的吃食了。
她虽然总和林杏月较着劲,但吃了葱油面和豆粥之后,也知道她手艺很是不错。
也不知道小厨房今儿个要做了什么出来,会不会给她留着。
这样想着,倒有些羡慕留下来烧火的小云了。
小云这几天一直被林杏月投喂着,外头排队的人只有一个竹筒爆米,小厨房的人一下子就给小云留了两三个,让她慢慢吃。
小云一只在旁边烧火,一只手还在那里啃着苞米吃。
看林杏月的眼神也是亮晶晶。
外面的人虽然抱怨,可领竹筒苞米的时候一个也没落下,挨挨挤挤的排着队过来。
徐勇和黄婆子两个人都是不怕烫的,拿了竹筒爆米就开始吃,待粟米和竹子的清香在嘴里爆开,两个人都同时喟叹了一声。
也有慢条斯理吃着的,小梅和半荟还有那三娘子房里的碧儿,都是先吹上几口气,等没有那么烫了才下嘴。
“我头一次知道这粟米的味道也这样好。”
“可就是呢,我看着月姐儿的手艺,别说是粟米了,就没有她做不出来好吃的。”
“昨天我还听到几个人过去找月姐儿,说要买她做的腌菜,我当时还犹豫了一下。”
这时候想起来,可不就是后悔的很。
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让月姐儿做一些。
平安和徐柏两个人一直翘首以盼,终于看到小牛子提着食盒回来,两个人赶紧和福生顺子说了一声,回了屋子。
福生和顺子也没在意,他们两个稍微大一些,看徐柏和平安总像是看小孩一样。
“今儿个我姐姐做了什么吃的?”徐柏一进屋,就问了那小牛子。
小牛子虽然没留头,口角也是个伶俐的,先说了是竹筒苞米,又活灵活现的把在小厨房的时候看到人满为患的情景说了出来。
“好长时间不去小厨房,还以为哥哥叫我去的时候是听差了,等到了那里才知道还是我眼界小。”
这小牛子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尝了那竹筒爆米的味道,可是香的很。
再一想,之前隐隐约约听到府里下人们说的那些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徐柏的嘴角高高的翘起,就像是夸他一样,自豪的说,“也不看看是谁做的,我姐姐手艺是真没话说。”
这边徐柏和小厮说着话,那边平安已经开了竹筒吃起来,金黄油亮的粟米被他吃下去之后,味道一点点在嘴里化开,只恨就这么一个。
“要是让我放开了吃,十个八个我也是能吃下的。”
平安吃了一半的时候,就目光灼灼的盯着徐柏眼前的竹筒爆米,徐柏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想什么,赶紧把竹筒往自己身边拢了拢。
“这是我的,你可别打什么歪主意。”
平安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到咱们两个休假,到时候也好去找找咱姐。”
“总要七夕过去了才行。”
徐柏想着七夕过了,林杏月那边应该就不会那么忙,到时候他也好出门去找她,哪怕拿些腌菜回来。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啦求评论啦亲爱的们[比心]
19
第19章
◎真真好吃◎
大厨房也在咚咚地忙碌着,有做巧果的,也有给各个房里的主子们做着吃食。
这几天因为做巧果的事情,来大厨房找他们开小灶的丫鬟们少了许多,一些婆子挣不着私房钱,脸色就不好看。
等小厨房的人一来,他们忙把做巧果的活计分了出去,也不像以往那样用鼻孔看人,说话都和气了不少。
赵嬷嬷和里头不少人是老相识,做活的时候难免就聊了起来,就有人说起来他们小厨房最近闹出来的事情。
“我也听说那什么葱油面,真有那么好吃不成?”
赵嬷嬷才点了头,那边就有婆子讥笑,“又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个葱油面,想着也是用那葱榨的油出来,配了索饼而已。”
这婆子说的倒是不错,只是说话的语气让人听了不快,赵嬷嬷还没说什么,松姐儿就在一旁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她虽然和林杏月不对付,可葱油面那么好吃,她也不愿意让人贬低了去。
明明就是好吃的很,在这些鼻孔看人的婆子眼里,就成了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松姐儿有平春撑腰,说话就有些无所顾忌,直接道:“你没吃过,怎知不好吃?不会是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酸的吧?”
这婆子被一个小丫鬟这样下脸面,脸色也阴沉下来,刚要发作起来,那边李妈妈就插了话。
李妈妈虽然不是总管,可大厨房案头上的事儿也一应管着,加上她手艺好的很,那是老太太都夸过的。
不过这人嘴巴太大,只要让她听了的话,保准闹得人尽皆知。
她也知道自个儿的毛病,老太太那边的小灶间她就不去凑热闹,在这大厨房干得很自在。
她咳了一声,就说起来浆洗房的钱婆子,“那寡妇成日里妖妖娆娆,听说最近却收了心,好似找了个下家。”
一听这个,干活的就都竖起了耳朵,听李妈妈细细的说下去。
董婆子趁这时候拉了松姐儿一下,让她别在大厨房惹麻烦。
松姐儿撇撇嘴,没有再吭声,脑子里又不由自主的想到林杏月在小厨房要做的吃食。
过了一会儿,她又想起来什么,压低声音去和董婆子说话,“可千万别告诉她,我帮着她说话来着。”
说这话的时候,松姐儿脸还微微有些发红,觉得不好意思。
以往七夕头这几天,府里的丫鬟婆子都比往常要辛苦一些,不仅是活计更累,也是因为小厨房的人总会被借调去大厨房。
往常人手够的时候,做出来的吃食尚且如此,等人少了一大半,小厨房更是力不从心。
可今年和以往却大不相同,小厨房出了个手艺十分好的林杏月,用的食材见不得多好,但做出来的吃食却让人闻着就垂涎三尺。
“真真再没有这样好的日子了。”小王嬷嬷和大王嬷嬷感慨,“竟还有几分想着七夕不要过去。”
大王嬷嬷不爱说话,看表情和小王嬷嬷想的却是一样,就这么几天,两个人脸色都比以往红润了不少。
同样面色红润的还有平安和徐柏,林杏月后来知道那个没留头的小牛子是给这两人送饭的,每次都会特意多留出来一些。
这俩人吃的是肚儿滚圆,和苦哈哈的福生顺子一对比,简直不知快活多少。
福生和顺子比这俩人年岁要大,互相对视了一眼,就趁着天黑的时候把他们堵在了屋子里。
大老爷和大娘子的事情还没闹清,加上七夕的时候,西府要过来人,再有宫里的娘娘们也会差遣人来送东西,他们忙的是脚打后脑勺。
福生是最年长,他用下巴示意了一下,让顺子先开口。
“我记得你俩的月钱都送回了家,这几天也不见你们从外面叫了吃食来,是怎么吃饭的?”
顺子一开口,徐柏和平安两个人就嘿嘿笑了起来,两个人是个促狭的,只说是从小厨房叫了吃的来。
他们也不告诉顺子小厨房做的吃食多好,只看得顺子和福生一脸狐疑和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