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就是这样,她依然能认出这是什么东西。
  牙雕。
  准确的说是象牙雕刻品。
  这根象牙是真的很大一支,也难怪会用这么大的匣子。
  整支象牙非常的洁白、晶莹,即便在海水下沉寂了可能近千年,但是依然没有影响到它的品质。
  而在整支象牙上,从上到下雕刻的是一个个的佛陀。
  各种式样的佛像,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或坐或动的样子。
  林彩蝶也不是完全的没见过好东西,尤其是穿越回来后,有价值的好东西也见过不少。
  像是大千和白石的画都有在手的。
  但是她必须承认,这根牙雕相比那些真正的精品,依然不落下风。
  这个实在是太精美了,尽管属于外邦的工艺,但是依然让林彩蝶震撼。
  观赏了好一会,林彩蝶又快速的打开另一个匣子。
  果然,里边也是一支雕满佛陀的象牙,两支象牙是一对,相互呼应。
  完美的艺术品。
  林彩蝶很珍重的把这对象牙收了起来,匣子也重新擦拭。
  就是刮去表层的一层烂木,里边也是和小箱子一样,芯材坚挺。
  这箱子和匣子,里边肯定也有水分,林彩蝶打算用阴干的方式处理。
  这个时候,林彩蝶其实也有些着急,空间虽好,但是现在她的好东西也多了,还真没地方收。
  现在她迫切需要一些装收藏的家伙事,也更迫切的是在这空间中建一座建筑。
  哪怕就是仓库呢。
  毕竟山窟的容量有限。
  但是现在的技术想建还真不容易,尤其是很多好物件,林彩蝶也不懂保存方式,她挺怕因为自己不懂而造成损失。
  但是眼下也确实没别的办法,她已经非常尽心尽力的维护这些东西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差距了,在后世,最起码可以买到那种装配式的建筑材料,要比现在用砖头建房方便的多。
  第316章 这次赚的多
  东西都看过了,该收拾的也收拾了,林彩蝶又把几个箱子挪到山窟的外间,然后把零散捡到的那些金币银子之类的也归类了一下,然后才准备休息。
  这么晚了在休息,林彩蝶也不觉得怎么样,在海珠空间里休息,几个小时就能休息足。
  今天可谓是收获满满,去找香鱼,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遇到一艘古商船,还是从外邦回来的。
  收获的虽然都是外邦的,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品,还有很多精品。
  林彩蝶躺在床上还久久不能入睡,心里多少也有些激动。
  林彩蝶不知道这些东西在后世的价值,虽然是古董,但毕竟都是国外的。
  但是即便不值钱,她将来也可以自己收藏,或者学那位马老师,自己做个博物馆,收藏馆的也行。
  当然,林彩蝶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两个,一个是自己经历过后世,现在再来操作,已经占了先机。
  很多后世的大收藏家,多数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起步的,自己不弱于人。
  另外一个优势是海底有无数的宝藏,保真,同时也资源独享。
  劣势也有两个。
  其一是林彩蝶的专业知识太低,对于古玩、文物等在鉴别、分类、知识上比较匮乏,在海里捞捞还行,要是出去买,把握不好价格。
  第二就是渔村这里位置较为偏僻,不像京市、沪市和其他大城市一样,对于老物件、老东西比较少,也很难形成购买渠道。
  林彩蝶心里已经决定了,找机会还真得学学这方面的知识。
  等到渔场稳定了后,自己也可以在这方面发展一下。
  林彩蝶连带笑容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林彩蝶起床后,杨三妹已经开始做饭了。
  洗漱过后,林彩蝶看了下,也不用自己再上手了。
  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自在,家里的活本身比较少,杨三妹也算是提前退休了。
  现在杨三妹要是回村子里,都是那群老姐妹的羡慕对象,都说她开始享福了。
  杨三妹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每天做做饭,杨三妹自己也觉得乐在其中。
  林彩蝶转身去院子里活动了一下,林彩凤也起来了,洗漱后也凑了过来。
  “大姐该出月子了吧,后天就出正月了。咱爹不是说今天都喊回来吗,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林彩蝶:“等下去问一下,大姐夫让多坐几天。”
  林彩凤:“那也不是这时候啊,人家不都是做了手术后才再坐几天小月子吗。”
  这年代生了两个,肯定会被催着去做节育手术,一般做完后也会再养些日子。
  林彩蝶:“估计大姐夫就是躲这个手术呢。”
  林彩凤也没说啥,毕竟是两口子的日子,有些人家就是宁愿罚款也想多生。
  林彩霞这一胎已经到一个月了,连满月都没办呢。
  林彩蝶还打算给小奶娃子打个小金锁呢。
  不过正好赶上过年,很多地方都不营业。
  林彩蝶想着下次去镇上或者县里,就多打几个。
  除了这个小奶娃,给其他孩子也准备一个,可以不是金的,银的总得安排上。
  林彩蝶倒是记得,上辈子林彩霞最后还是去做了手术,村委根本不会给她这个机会躲过去。
  当时好像说了,若是不做手术就追加罚款,而且也会有人专门盯着他家。
  没办法了,林彩霞去镇上做了手术。
  其实她们不知道,林彩霞已经出了月子了,昨天已经洗澡了。
  而且今天本来也要过来看看的。
  “吃饭了。”
  杨三妹站在走廊处的窗户口喊了一声。
  两人也赶紧过去,小阿泽这时候还在睡,每天早上林彩凤都比较赶的吃饭,就怕阿泽醒了。
  林卫国这时候都坐在餐厅了。
  餐桌上一盘切开的咸鸭蛋,几碗稀饭,还有一碟咸菜,一碗鱼汤。
  这年代吃咸蛋,多数都是中间刀切一下。
  杨三妹说是因为好看,吃着也方便。
  林彩蝶觉得就是因为物资匮乏,切开显得多。
  不过她也不会改变老人的这一习惯。
  吃饭的时候,林卫国说道:“也不知道正阳和峥嵘什么时候能到,你俩等下看看,帮着你娘看看,安排下什么饭菜。”
  林彩蝶:“家里有啥吃啥呗,我等下去街道上看看,周末应该有来卖货的。”
  “行,那你回头找时间,看下这次出海的账单,我等下去阿达那里把昨天的单子结了。”
  林彩蝶点头:“行。”
  林卫国:“你修那码头快点修好就好了,现在大船在海上停着,我这总不放心,等下我还得看看去。”
  林彩蝶:“舱门锁上就没事,村里人也不会有谁动吧。”
  林卫国扒了一口稀饭:“那我也得去看看。”
  林彩蝶不管:“那你回来时看看又卖啥的吧,我就不去村里了,还有,你去看看大姐,啥时候出月子。”
  林卫国:“行,我知道了。”
  吃完饭,林卫国放下碗筷急匆匆的走了。
  杨三妹看林彩蝶姐妹俩也要吃完了,就挥手:“吃完就去忙你们的,我等下收拾就行。”
  林彩凤去照看阿泽去了,林彩蝶则是回到房间算账了。
  把单子按时间排好,然后看了下,这次出海一共卖了4次。
  分别大概卖了960元、1120元、750元、1860元。当然具体数字是有零有整的。
  虽然都是收鲜船收的,价格低,不过他们运气好,遇到大货鱼群了。
  金枪鱼就卖了两次,还不算码头这次的。
  林彩蝶也算了一下,4次一共卖了4697.35元。
  将近5000块了,这些已经和上次出海差不多了。
  要是算上阿达那里的,这次出海的总收入能达到6500元。
  除了船工工资外,船上总开支是672元,包括油、食物、冰等等。
  基本上,这次利润将近6000.
  林彩蝶也高兴,这样看来,要是买个大船,出海几次差不多就能回本了。
  县里造船厂的大船,26米到28米的基本上也就一万五六的价格,要是这种打渔效率,那买船就是赚钱啊。
  第317章 猪头
  当然林彩蝶考虑的也过于理想化了,像她这艘设备这么全,这么自动化的,现在市里造船厂也没有。
  不过,即便如此,也就是效率上慢点。
  这年代买船,基本上干一年就回本是没啥问题的。
  现在出海可不是后世那种,一网上来垃圾比鱼获多,现在海洋资源还十分丰富,大网下去1000斤还是没问题的。
  要不咋说国人的生产力提升了呢,就十多年,差点给国内领海捞绝种。
  国家不得不施行休渔政策来给海洋资源一个喘息的繁衍之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