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两件功劳,苏家就应赦免!否则,天道不公!
  “听大人安排!谢大人成全!”苏步成抬手,深深一揖,恭敬道。
  前面几次功劳皆以荒沟村村民替代,苏步成留在州府后,卢照时没隐瞒,也说了当初的顾虑与善意。
  苏步成很感激,只有惺惺相惜之人才会如此考虑,默默守护。
  “来,喝酒、喝酒!如此喜事,怎能无酒助兴?”卢照时高兴。
  这么多好东西诞生于自己治下,有荣与焉!只待这两季水稻收获,不用猜都知道自己一定有好消息。
  哪一样不是利国利民?这样都不能升迁,那什么样的政绩、功劳才升迁?
  三人碰杯后一饮而尽。
  卢照时感叹,“这么多年,也就这一年最痛快!最得劲儿!”
  “苏先生,吃菜呀!心事重重的?可是家中遇到麻烦?”王延年问。
  拆开信看完后,苏步成就有些神不守舍,也不知阿樱写了啥?
  “无甚!喝酒、喝酒!”苏步成笑笑,举杯与两位大人碰杯。
  “嗯,不对,苏先生,一定有事瞒着!说出来,我这刺史官职不高,梧州境内还是管用的,能帮的一定帮!”
  卢照时喝了几杯酒,难得放出豪言。
  “大人,可还记得大庾岭?”苏步成盯着卢照时,眼里闪着光。
  “大庾岭,十年前走过,那里道路险峻,好些商旅阻塞于此。
  只得人扛马驮小心行走,那一段路着实难行!苏先生怎突然提及?”卢照时不解。
  苏步成不说话,默默递过那封信。
  卢照时愣了一下,你的家书我能看?忍不住好奇,接过来看。
  王延年亦凑过来,匆匆看了几眼,发出惊呼,“天!这、这…”
  真的敢想,朝大庾岭下手!大庾岭啊!不是一座小山头!
  千百年来,一直是交通咽喉、军事要道,守军驻扎,没见谁说过要凿通大庾岭!
  这是喝了多少酒,才敢放出如此豪横之语?
  卢照时沉默着看完,坐那儿进入神游状态,脸上神色变幻莫测,眼睛亮闪闪。
  “老卢?”王延年伸手在卢照时眼前晃动,不会是癔症了吧?
  “想不到我卢照时也有机会建奇功!”卢照时一把拉住王延年晃动的手,喃喃自语。
  “老卢,冷静、冷静!”王延年劝道,“这是不可能的!阿樱是孩子,异想天开正常,你年龄不小,切记不可莽撞,贸然行事!”
  “不,鹤龄!人活一世图个啥?不就是名垂青史?”卢照时目光灼灼。
  “哪怕是失败,大庾岭上也会留下我卢照时的名字!我干!”
  苏老二修山路有经验,又有水泥,苏樱连工时、人手、费用大致都算出来。
  现成的功劳递到眼前,傻了才不接。
  “大人,醒醒!”王延年看着入魔的上司很是无语,“大庾岭不在梧州!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我省的!”卢照时回过神,“我们可以向上提请此建议,在此期间,派人去大庾岭勘验地形地貌。”
  “大人,你这不是抢人家驻地守军功劳?”王延年道。
  “我只愿此路不再阻遏南北,何来抢功之说?向上提请,若真怕被人抢功劳,那就让他们自己去修!”
  卢照时凛然道,“他们有那个技术,有那个胆量?”
  王延年被问的哑口无言,是啊,自己没能力,总不能阻止有能力的人去做!
  大庾岭都走过,通往岭南的道路不是只有大庾岭一条。
  还可取道衡阳、郴州北上,但这条道不但绕行,而且大部分为陆路,行走成本高,耗资巨大。
  商旅、行人多选择大庾岭,这条道阻遏在大庾岭,只在南雄北部到江西大余县梅岭一带要离开水路,走陆路。
  古人出行多选择水路,便捷、耗资低,且耗时短。
  只要大庾岭凿通,那么岭南通往中原的路将畅通无阻。
  那一段险峻不过十几里地,凿通不是不可能!
  “鹤龄,你我一把年纪,何不疯狂一次?我们一起上书,如何?”卢照时拉着王延年道。
  “我?”王延年没想到老友会拉上自己。
  “对!咱们一生干成这一件大事,不枉年少时立下的雄心壮志!”卢照时豪气干云。
  “好!我们一起!”王延年觉得自己疯了。
  老友发疯,自己没劝住,也跟着疯!
  是夜,三人共同起草了凿通大庾岭的奏疏,落下三人姓名,这一回苏步成堂堂正正落下自己的名字。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微斯人,吾与谁归?
  三位志同道合之人相视而笑,这才是为官之道!入仕多年,真正体会到为官的乐趣。
  第302章 特使到
  卢照时啧啧有声咂一口热茶,苏步成看一眼,想笑没敢笑。
  奏疏已派人送往岭南道朝集使冯诩,只待冯诩转呈朝廷批复。
  卢照时踌躇满志,像个初入仕的少年,压抑不住的兴奋。
  “闻达,走,去工坊看看秧马制的如何,马上收割,下一季栽秧即将开始。”卢照时道。
  三人有了共同心愿,共同秘密,卢照时唤苏步成的字闻达,以示亲近。
  “是,大人!”苏步成恪守本分,没有因此蹬鼻子上脸,依旧对卢照时毕恭毕敬。
  来到工坊,里面乒乒乓乓作响,秧马堆了不少。
  “大人!”见到卢照时,工坊管事躬身上前迎接。
  “嗯,秧马做的如何?”卢照时问。
  “已制作上百架!”管事陪笑道。
  “使用效果如何?”卢照时看着一架架似马非马的木架。
  座椅前有脚蹬,连接左右各两组齿轮,后齿轮向后转动,带动前齿轮朝前转动。
  前齿轮转动时带动前面横杆,横杆拨动挡板上的秧苗插入田里。
  前挡板上可摆放两组秧苗,一次可插两窝秧苗。
  拨杆可调整深浅,插秧的深度根据水田土质软硬调整。
  妥妥的手动版插秧机。
  “嗯,不错不错!”卢照时看着工匠操作一番,不住点头。
  有了这东西,农人省时省力,不用那么劳累,极大提升劳动效率。
  “给梧县拨三十台,二十台直接送荒沟村。”卢照时安排道。
  “是!”管事没问原由,这图纸出自荒沟村,交换条件不外免费送几台。
  “那个缫丝机、织布机何时做出来?”卢照时想起上次苏樱给的图纸。
  这可是彩丝织品用的,以后梧州最重头的产业!价值不菲,谁说岭南没有好东西?
  “缫丝机快,细节略作改动;织布机要多耽搁些时日,与现在用的踞机大不同,重新制作,还要调试改动细处。”管事回道。
  这一年来,工坊的活儿一直没停过,全是新奇之物,令一众匠人大开眼界。
  “嗯,尽快制出来,荒沟村有大用!”卢照时心情大好,和颜悦色。
  “是!”管事受宠若惊,第一次感受到刺史大人如此和蔼可亲。
  “大人、大人!”有皂吏连爬带滚的跑来。
  “何事如此惊慌?成何体统?”卢照时拧眉,堂堂州府怎会有这般不稳重的皂吏?
  “大、大人!快!快!有特使到,宣召苏先生!”皂吏磕磕巴巴道。
  卢照时愣住,看向一旁的苏步成,眼神莫名,不知特使来是好事还是…
  彩丝织品这般快送达京城?不对呀,算时间这会儿顶天刚抵达京城!
  难道是前面的事儿露馅儿?谁告的密?
  卢照时与苏步成惴惴不安,沉默着回到府衙,皂吏在大门候着,着急的来回踱步,不时看向远处。
  “大人,你可回来了!”皂吏着急上前,擦一把汗。
  “可知特使来,所为何事?”卢照时沉着问道。
  “小的不知!只说要宣召苏先生,录事参军王大人在陪客!让小的赶紧找到大人!
  小的不知大人去了何处,派人去好几处寻您!”皂吏回道。
  梧州这些年,第一次遇到京城特使来,偏偏当家人不在家,未见过如此阵仗的衙役们顿觉压力山大,慌里慌张在所难免。
  “走!”卢照时对苏步成道,“是祸躲不过,躲过不是祸!”
  苏步成面色不显,内心甚是忐忑。
  去年毫无征兆派人到乡下将正在忙碌的自己抓住,剥掉官服押走。
  今日来,又是何事?翻旧账,为去年灭蝗一事?已是流犯,罚无可罚,难不成掉脑袋?
  “二位特使,请尝尝冬瓜糖!五香豆干!我们梧州特产!”会客厅王延年招呼特使。
  两位特使风尘仆仆,面露疲惫之色。
  “嗯!”特使话不多,尝了冬瓜糖、豆干,又喝茶,不开口评价。
  “呵呵!这味道如何?”王延年没话找话,想套点儿话出来。
  “好!”特使蚌壳嘴,多的不蹦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