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6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乐岚姬抿嘴一笑,先是矜持地走了几步,待靠近邵勋时,被猛地拉入他怀中。
  邵勋轻嗅着她脖颈间的馨香,然后扭头看了一眼金谷园,又看了看远方地平线上的洛阳城郭。
  别了,洛阳。
  别了,裴灵雁、羊献容、庾文君。
  我先去给砖头刻字了,我还会回来的。
  (本卷结束)
  第二卷 草木悉枯人作食,衣冠南渡各驱侵。
  第一章 县令
  春雨过后,漫山红霞。
  汝州、平顶山这一片,在春秋时是应国的地界。
  此国以鹰为图腾,乃西周时武王宗室应侯封地。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一眨眼千年已过,古应国早就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这片土地上的人还在,他们开垦出了荒芜的土地,发展出了灿烂的文化,建立起了更为庞大的帝国。
  苍老又年轻的应国,如今迎来了一位新的客人。
  梁县多桥。
  一大早,新任县令羊曼就骑马过了薄后桥,组织县吏丈量土地。
  县吏们唯唯诺诺,听清楚命令后,纷纷散去。
  羊曼看着他们的背影,沉默不语。
  这是个苦差事,没人愿意干,甚至就连他本人,都不太乐意。
  梁县没有非常有名望的士族,甚至整个河南郡都没几个世家大族——纵有,现在也慢慢迁走了。
  但没有原生的世家大族,本地却有不少从京中迁来的贵人。
  洛阳战乱不休,很多公卿感到害怕,但又舍不得离开京城,于是就往郊县使劲,占地建别院的比比皆是。
  杜家三代人之前就在宜阳落脚,本朝又大力建设一泉坞,好好一个京兆杜氏,居然成了宜阳县的坐地虎。
  像邵勋那样堂而皇之地利用洛阳旁边的膏腴之地种粮食的,其实是少数。跑到郊县的公卿贵族,估计暗地里还在耻笑邵某人,金谷园好是好,灌渠齐全,田地肥沃,还有水碓,可一旦战争来袭,保得住吗?
  比起其他郊县,如偃师、缑氏、巩县、新城等地,梁县终究远了点,来此地落脚的公卿巨室不多,多的反而是一般小士族。而且,他们也没打算在梁县长期落脚,观望之心甚浓,一个不好,就脚底抹油往南阳、襄阳方向去了。
  因此,从他们手里清理田亩,还是相对容易的。
  但羊曼依然很烦。
  作为泰山羊氏的新一代“俊异”,他本不打算现在就出仕,即便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
  无奈族中有耆老劝说,最后捏着鼻子认了,离乡来到梁县。
  反正是个县令罢了,若不合自己心意,甩手就走,官也不要了。
  现在他心里就不太爽,于是找了间酒肆,坐下来休息。
  随从们一拥而上,铺地毯的铺地毯,搬案几的搬案几,拿食器的拿食器。
  若非身处荒郊野外,这会还得有丝竹之声……
  乡野小店,食物粗陋,甚至有些不堪入目。
  好在店家能言善道,知情识趣,这才让羊曼没有当场拂袖而去。
  “相传汉时薄后回乡,官府便在汝水上修了座石桥,曰‘薄后桥’,便是此桥了。”店家手脚麻利地做好了拿手菜,端过来之后,谄媚地说道:“郏城那边亦有一座,却已损毁。”
  羊曼扫了一眼,没动筷,而是问道:“此桥甚新,怕非原桥吧?”
  “明公果是慧眼,一下就看出来了。”店家继续拍着浅白的马屁,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把嘴角给扯裂。
  “可有名胜古迹?”羊曼问道。
  “没。”
  羊曼没兴趣了,自顾自想事情。
  仆人亦从后厨出来,端上来了一道菜,乃用河中捕获的肥鱼,切成鱼脍后,与山野小菜一起炖煮。
  羊曼这才动筷,吃了几片后,轻轻点了点头。
  仆人默默退下。
  店家目瞪口呆地看着羊曼。
  县令却不知出自哪家,排场这么大。走到哪里,居然都带着厨子、食器、酒具、案几等物事,与他们这些小门小户却不一样。
  眼见着羊曼不理他,他也悄然离去。
  羊曼一直在酒肆内待到傍晚,终于见到了第一个过来诉苦的人。
  “羊公!”一个满脸虬髯的大汉直接拜倒在地,委屈道:“何故清丈田地?”
  羊曼也很无奈,是啊,何故清丈田地呢?多年来不就这样的吗?
  朝廷颁布的占田法,从来不就是个笑话吗?何必折腾呢?
  但他也是无法,只能做这个恶人了。
  “李利,你家何必霸着那些田呢?反正也无庄客耕作,只能长草,不如放出来,也能免去一场灾祸。”羊曼一甩袍袖,倒背着双手,站在酒肆门口,看着远处的山川草木,说道。
  “羊公。”李利一脸纠结,道:“长满草,也可以拿来放牧啊。再者,还有很多是良田呢……”
  “你还好意思说!”羊曼霍然转身,拿手指点着李利,斥道:“你家一大半地都来得不清不楚,当我不知晓?前年有杨氏举家南迁襄阳,他家留下的宅院、田地是不是被你收走了?”
  “羊公?”李利嗫嚅了两下,没敢说话。
  上月县令置宴,遍邀本县士人、豪强,李利去了。当时觉得羊公很好说话,也很健谈,待人更有如沐春风之感。
  回来后,逢人便说不愧是泰山羊氏子弟,自有一股风度,众皆以为然。
  可谁成想,翻起脸来,却直接变了一个人。
  见李利一副衰样,羊曼也叹了口气,提点了他两句:“材官将军邵勋要地,可不是我为难你等。有些巧取豪夺来的地,吐出来一点。强编为部曲的庄客,放散一部分。言尽于此,好好想想吧。”
  一个没有门第、没有官职的豪强,却趁着世道混乱的机会,拼命侵占田地、强收部曲。也就没人治他,真遇到什么心狠手辣之辈,完全可以让他举家遭难。
  材官将军邵勋就是这类人了。
  他统领的牙门军有五千二百余人,这可不是什么过路的军队,而是在梁县长期驻扎。纵然不舍得拿大军攻李利家的坞堡,但你总要出堡种田的吧?有的是办法拿捏你。
  与这种长期屯驻的军头作对,委实不理智。不如好好谈谈,看看人家开出了什么条件。
  李利很快被轰走了。
  他走之后,很快又来了第二批、第三批人……
  ******
  一叶扁舟悄然靠岸。
  绿意盎然的杨柳丛中,邵勋、唐剑、黄彪、吴前、陈有根等人说说笑笑走了出来。
  “郎君果然说话算话。”陈有根咧嘴大笑道:“说给地,就给地啊。”
  “郎君何时说话不算话了?”黄彪瞟了一眼陈有根,道。
  “黄彪尔母婢,怎么老是对我阴阳怪气?”陈有根大怒:“上次在洛阳就是。老子不想和你计较,你还来劲了是吧?”
  黄彪冷笑一声,道:“你对我大呼小叫没有关系,若惊扰了主母,可就不美了。”
  “什么主母?不过是——”陈有根说到一半,赶忙来了个急刹车。
  不动脑子话赶话就是这样。妈的,又被黄彪这个坏种摆了一道。
  “够了。”邵勋说了一句,然后带着众人进了一处宅院。
  宅院坐落于汝水北岸,掩映在红花绿柳之中。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个荷塘。
  时已三月,清风徐徐,水波荡漾。
  荷叶之下,蛙鸣阵阵。
  绿树旁边,鱼跃水面。
  池塘边的一个亭子内,乐岚姬指使着几个成都王府出来的仆婢准备餐食。
  来到梁县、广成泽这种河南水乡,首先要吃的便是鱼了。
  邵勋不喜吃鱼脍,乐氏便亲手做了鱼羹。
  汝水两岸居然还开辟了部分稻田——这股风潮应该是更北面的新城等地引领的——那么自然少不了稻米粥。
  除此之外,便是寻常的肉食、牛羊乳、果蔬之物。
  邵勋天天锤炼武技,还要在她身上使劲,乐氏开心之余,几乎把几本食疏菜谱翻烂了,变着法给他补身子。
  她唯一不太开心的,大概就是邵勋总喜欢在后面。
  有时候一个人胡思乱想,她总觉得郎君喜欢的是她的臀,而不是她的人,颇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几人落座之后,乐氏悄然隐去。
  邵勋右手食指在石桌上轻轻敲击了两下,众人便屏气凝神,肃容恭听。
  “禹山坞那边,先调三百人过来。具体哪些人先来,陈有根你做主。”邵勋说道。
  “诺。”陈有根应下了。
  “说是分一百五十亩,不一定能足额。”邵勋又道:“但应大差不离,一百亩以上肯定是有的。至于如何耕作,自己看着办。家里人种也好,募部曲耕作也罢,都可以。但有一条,技艺锤炼不能落下。每年有几次全军会操,届时考较武艺,若不行,府兵就别当了,让给别人吧。”
  “诺。”陈有根心中一凛,默默思考首批人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