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299节
已经有人转身逃了,但很快被匈奴骑兵冲上去乱砍乱杀,逼着他们继续向前。
终于有人冲到了营地附近。
“杀!”银枪军副督王雀儿一跃而上,长枪闪电般刺出,接连毙杀两人。
其他人有样学样,几乎不用招呼,长枪迅疾如龙,车阵外的匈奴步兵一片片倒下。
偶尔几个强悍之辈,挥舞着钝器横扫,将银枪军士卒打得口鼻吐血,栽落车下,也很快被刺死在地。
邵勋下了高台,掣起步弓,闲庭信步般地游走着。
距离太近了,弓都不用拉满,轻轻射出一箭,往往能换来一声惨叫。
当一壶三十支箭射完时,贼军终于坚持不住,撂下了大几百具尸体,仓皇退去。
“咚咚咚……”鼓声响起。
营地被打开了三个缺口,段雄带着骁骑军近千骑冲了出去,追杀溃敌。
匈奴骑兵立刻行动了起来,试图阻截。
段良立刻带着百余具装甲骑出阵,直朝匈奴轻骑横击而去。
战斗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邵勋又登上了高台,目光转向涧水东岸。
无尽的烟尘之中,匈奴人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一部分骑兵冲在最前面,施展拿手的骑射绝技,在鹿角外围绕行,硬顶着伤亡,时不时射出一箭。
而在他们身后,整整三千匈奴骑兵齐齐下马,挥舞着乱七八糟的器械,朝鹿角、拒马大阵冲了过来。
很显然,这是不肯轻易放邵军过河了。
是啊,东西两岸齐齐夹击,步骑皆有,四面合围,再让邵勋轻易过河,大汉的脸往哪搁?
没有血的代价,不可能让任何一方罢手了。
涧水静静流淌着,仿佛流的不是水,而是血一般。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无能为力
“呜——”角声响起。
密集的箭矢飞了出去,首先对准的便是那些正在外围绕行骑射的骑兵。
很快,府兵将装填完的弩矢激发,直对正面杀来的匈奴步兵。
轻骑兵哪有什么像样的甲具?有件皮甲就不错了,遑论铁甲!
因此,弓弩造成的打击效果十分可观。
方才府兵射了一轮单兵弩,银枪军士卒射了三轮弓,不但将骑射手们给驱逐了,还把正面下马步战的匈奴兵给射了个七零八落。
射完弓弩后,绝大部分人拿起长枪、重剑、大盾、环首刀、长柄斧、木棓等器械,肃立在鹿角、辎重车后面。
只有少量臂力过人的士卒依然掣着步弓,准备等敌人靠近一点,换省力的方式射箭。
第一波匈奴兵已经冲了过来,甚至能够看得清他们的样貌了。
或髡发,或束发,甚至还有辫发的——很显然,不是并不全是真·匈奴人,或者说绝大部分是杂胡。
战斗立时打响。
伍长季收拿着杆勾马腿的钩镰枪,直接把敌兵的脑袋勾了过来,什长赵槐手起刀落,脑袋“嘭”地一声掉落脚下。
对面一杆长枪刺来,大盾没能遮护得住,擦着赵槐的耳畔穿过。
旁边袍泽立刻挺刺,正中敌人咽喉。
不意对面来了个力大无穷之人,木棓带着呼啸的风声,直接扫倒两人,并砸在第三人的脑袋上,此人一声不吭地倒了下去。
“嗖!”一箭飞来,正中大力士的面门。
大力士痛得大叫,直接伸手去拽箭杆,旁边一柄环首刀直接斩在他的手臂上,几乎令其齐肘而断。
匈奴那边又刺来一杆长枪,被大盾遮住。
一杆长柯斧从天而降,直接将刺枪之人击倒。
鹿角内外,短兵相接的场面此起彼伏,非常血腥。
双方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汇流成泊,脚踩在上面“啪嗒啪嗒”作响。
金三挺着一杆沉重的步槊,先是横扫一番,直接荡开三四根长枪,左右两人快步前上,长枪一刺即收,然后再挺刺。
数息之间,已然刺倒四人。
一名身披重甲的匈奴人怒吼着冲了进来,完全不顾胸前空门大开,只挥舞着沉重的大戟,瞬间劈倒一人,然后又蹂身而上,锋利的戟刃划过一名银枪军士卒的喉咙,鲜血狂飙而出。
“啊!”正当他继续前冲的时候,脚背、膝盖各中一枪,痛地跪倒在地。
“呼!”长柯斧横扫而至,几乎将他半个脖子都给削了下来。
“嗖!”一箭刁钻地飞来,刚刚还在挥舞长柯斧的银枪军老卒中箭,仰面倒地。
“嗖!嗖!”银枪军弓手们很快发现了突施冷箭之人,一左一右拈弓搭箭,瞬间将其击毙。
五百府兵又射完一轮弩后,匈奴骑射手顶不住伤亡,纷纷远去。
常粲没有丝毫犹豫,下令弃弩用剑,越过鹿角,从左右两翼包抄了过去。
冲到近前的匈奴人还剩两千上下,拥挤得不行。
面前的人不断倒下,后面的人奋勇上前,神色癫狂无比。
这一仗,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耗,哪怕用几个人换对方一条命,也是值得的。
而且他们无路可退,后方两百步外,还有三千名正宗的匈奴五部骑兵列阵督战。若不战而退,这些人是真敢直接冲杀过来的。
从左右包抄而至的府兵主打一个快字,冲入人群之后,重剑劈斩、横扫,一口气不带歇的。
而他们的举动,终于让匈奴步兵从癫狂中冷静了下来。
前面的人茫然不知,还在与银枪军互相砍杀,后面的人却已经开始溃退,向后逃去。
府兵们也不管那些溃逃的敌军,只包抄至后方,与银枪军前后夹击,将未及逃窜的匈奴人一一斩杀。
匈奴骑兵有了动静,慢慢开始加速。
不过到底是留了一手,没有真的冲杀那些溃兵,而是向两侧绕开,再冲向晋军这边。
但这么一耽搁,却已经来不及逮住越阵而出的府兵了。
他们从缺口内撤回,银枪军弓手上前来了一轮齐射。
匈奴骑兵悻悻地丢下了数十具尸体,向后退去。
场中又安静了下来。
短短两百步的距离上,横七竖八躺着无数人马尸体。
而在鹿角大阵两翼,还各躺着二三百具匈奴骑射手的尸体,从早至午无人清理。
风呼啸而过,呜咽不已,仿佛在为双方的死难者吟唱挽歌。
汉安阳王刘厉驻马高坡,无言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没有用!
真的没有用!
三千轻骑兵下马步战,直接撞了个粉身碎骨。
他看得很清楚,对面的战兵只有两千余人,能远射、会近战,还全员披铠,配合默契。
别说三千人了,再加一倍,六千人也冲不破——除非这是六千训练有素的重甲步兵。
但这会从哪里来这么多重甲步兵?
大汉确实有善战的精锐步卒,但那是护卫天子的羽林、虎贲将士,这会应该还在大司空呼延翼帐下,有没有出大阳还不知道呢。
洛阳附近的步卒,只有赵固、王弥这两部。
前者是坞堡丁壮,战力本来就不强。
后者两年败三次,好不容易练出来一点人,马上又被杀得尸横遍野,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精兵?
步兵不行,只有骑兵,那就是一条腿走路,真的不行。
幸运的是,晋军也是一条腿走路,他们的骑兵不行。
如果要选的话,刘厉会选骑兵,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非常主动。
而非常不幸的是,刘厉的骑兵现在失去了主动权,他们必须打,不能走。
第三轮进攻开始了……
******
涧水西岸,战斗结束得甚早。
在具装甲骑冲出的那一刻,匈奴轻骑果断放弃了冲锋,转而四散开来,试图利用速度耗死晋人的甲骑。
段雄统率的轻骑没给他们这个机会,一轮凶猛的冲锋,直接将试图聚集起来的匈奴轻骑击散。
具装甲骑转而蹂躏了一下匈奴溃卒,如同泥头车撞进了人群中一样,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他们反复冲击了两次,直到一股匈奴轻骑绕了个大圈,试图兜住他们之时,才火速退回了营地,处于步兵弓弩保护之下。
不一会儿,段雄也带着轻骑兵返回。
战斗在事实上结束了。
涧水西岸的不到四千轻骑,外加临时调过来的四五千赵固部步兵,完全拿不下营地内的数千晋军。
这个仗还怎么打下去?
午后,王弥也登上了一处高坡,俯瞰战场。
他是刚刚赶来的。
终于有人冲到了营地附近。
“杀!”银枪军副督王雀儿一跃而上,长枪闪电般刺出,接连毙杀两人。
其他人有样学样,几乎不用招呼,长枪迅疾如龙,车阵外的匈奴步兵一片片倒下。
偶尔几个强悍之辈,挥舞着钝器横扫,将银枪军士卒打得口鼻吐血,栽落车下,也很快被刺死在地。
邵勋下了高台,掣起步弓,闲庭信步般地游走着。
距离太近了,弓都不用拉满,轻轻射出一箭,往往能换来一声惨叫。
当一壶三十支箭射完时,贼军终于坚持不住,撂下了大几百具尸体,仓皇退去。
“咚咚咚……”鼓声响起。
营地被打开了三个缺口,段雄带着骁骑军近千骑冲了出去,追杀溃敌。
匈奴骑兵立刻行动了起来,试图阻截。
段良立刻带着百余具装甲骑出阵,直朝匈奴轻骑横击而去。
战斗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邵勋又登上了高台,目光转向涧水东岸。
无尽的烟尘之中,匈奴人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一部分骑兵冲在最前面,施展拿手的骑射绝技,在鹿角外围绕行,硬顶着伤亡,时不时射出一箭。
而在他们身后,整整三千匈奴骑兵齐齐下马,挥舞着乱七八糟的器械,朝鹿角、拒马大阵冲了过来。
很显然,这是不肯轻易放邵军过河了。
是啊,东西两岸齐齐夹击,步骑皆有,四面合围,再让邵勋轻易过河,大汉的脸往哪搁?
没有血的代价,不可能让任何一方罢手了。
涧水静静流淌着,仿佛流的不是水,而是血一般。
第一百一十四章 无能为力
“呜——”角声响起。
密集的箭矢飞了出去,首先对准的便是那些正在外围绕行骑射的骑兵。
很快,府兵将装填完的弩矢激发,直对正面杀来的匈奴步兵。
轻骑兵哪有什么像样的甲具?有件皮甲就不错了,遑论铁甲!
因此,弓弩造成的打击效果十分可观。
方才府兵射了一轮单兵弩,银枪军士卒射了三轮弓,不但将骑射手们给驱逐了,还把正面下马步战的匈奴兵给射了个七零八落。
射完弓弩后,绝大部分人拿起长枪、重剑、大盾、环首刀、长柄斧、木棓等器械,肃立在鹿角、辎重车后面。
只有少量臂力过人的士卒依然掣着步弓,准备等敌人靠近一点,换省力的方式射箭。
第一波匈奴兵已经冲了过来,甚至能够看得清他们的样貌了。
或髡发,或束发,甚至还有辫发的——很显然,不是并不全是真·匈奴人,或者说绝大部分是杂胡。
战斗立时打响。
伍长季收拿着杆勾马腿的钩镰枪,直接把敌兵的脑袋勾了过来,什长赵槐手起刀落,脑袋“嘭”地一声掉落脚下。
对面一杆长枪刺来,大盾没能遮护得住,擦着赵槐的耳畔穿过。
旁边袍泽立刻挺刺,正中敌人咽喉。
不意对面来了个力大无穷之人,木棓带着呼啸的风声,直接扫倒两人,并砸在第三人的脑袋上,此人一声不吭地倒了下去。
“嗖!”一箭飞来,正中大力士的面门。
大力士痛得大叫,直接伸手去拽箭杆,旁边一柄环首刀直接斩在他的手臂上,几乎令其齐肘而断。
匈奴那边又刺来一杆长枪,被大盾遮住。
一杆长柯斧从天而降,直接将刺枪之人击倒。
鹿角内外,短兵相接的场面此起彼伏,非常血腥。
双方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汇流成泊,脚踩在上面“啪嗒啪嗒”作响。
金三挺着一杆沉重的步槊,先是横扫一番,直接荡开三四根长枪,左右两人快步前上,长枪一刺即收,然后再挺刺。
数息之间,已然刺倒四人。
一名身披重甲的匈奴人怒吼着冲了进来,完全不顾胸前空门大开,只挥舞着沉重的大戟,瞬间劈倒一人,然后又蹂身而上,锋利的戟刃划过一名银枪军士卒的喉咙,鲜血狂飙而出。
“啊!”正当他继续前冲的时候,脚背、膝盖各中一枪,痛地跪倒在地。
“呼!”长柯斧横扫而至,几乎将他半个脖子都给削了下来。
“嗖!”一箭刁钻地飞来,刚刚还在挥舞长柯斧的银枪军老卒中箭,仰面倒地。
“嗖!嗖!”银枪军弓手们很快发现了突施冷箭之人,一左一右拈弓搭箭,瞬间将其击毙。
五百府兵又射完一轮弩后,匈奴骑射手顶不住伤亡,纷纷远去。
常粲没有丝毫犹豫,下令弃弩用剑,越过鹿角,从左右两翼包抄了过去。
冲到近前的匈奴人还剩两千上下,拥挤得不行。
面前的人不断倒下,后面的人奋勇上前,神色癫狂无比。
这一仗,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耗,哪怕用几个人换对方一条命,也是值得的。
而且他们无路可退,后方两百步外,还有三千名正宗的匈奴五部骑兵列阵督战。若不战而退,这些人是真敢直接冲杀过来的。
从左右包抄而至的府兵主打一个快字,冲入人群之后,重剑劈斩、横扫,一口气不带歇的。
而他们的举动,终于让匈奴步兵从癫狂中冷静了下来。
前面的人茫然不知,还在与银枪军互相砍杀,后面的人却已经开始溃退,向后逃去。
府兵们也不管那些溃逃的敌军,只包抄至后方,与银枪军前后夹击,将未及逃窜的匈奴人一一斩杀。
匈奴骑兵有了动静,慢慢开始加速。
不过到底是留了一手,没有真的冲杀那些溃兵,而是向两侧绕开,再冲向晋军这边。
但这么一耽搁,却已经来不及逮住越阵而出的府兵了。
他们从缺口内撤回,银枪军弓手上前来了一轮齐射。
匈奴骑兵悻悻地丢下了数十具尸体,向后退去。
场中又安静了下来。
短短两百步的距离上,横七竖八躺着无数人马尸体。
而在鹿角大阵两翼,还各躺着二三百具匈奴骑射手的尸体,从早至午无人清理。
风呼啸而过,呜咽不已,仿佛在为双方的死难者吟唱挽歌。
汉安阳王刘厉驻马高坡,无言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没有用!
真的没有用!
三千轻骑兵下马步战,直接撞了个粉身碎骨。
他看得很清楚,对面的战兵只有两千余人,能远射、会近战,还全员披铠,配合默契。
别说三千人了,再加一倍,六千人也冲不破——除非这是六千训练有素的重甲步兵。
但这会从哪里来这么多重甲步兵?
大汉确实有善战的精锐步卒,但那是护卫天子的羽林、虎贲将士,这会应该还在大司空呼延翼帐下,有没有出大阳还不知道呢。
洛阳附近的步卒,只有赵固、王弥这两部。
前者是坞堡丁壮,战力本来就不强。
后者两年败三次,好不容易练出来一点人,马上又被杀得尸横遍野,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精兵?
步兵不行,只有骑兵,那就是一条腿走路,真的不行。
幸运的是,晋军也是一条腿走路,他们的骑兵不行。
如果要选的话,刘厉会选骑兵,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非常主动。
而非常不幸的是,刘厉的骑兵现在失去了主动权,他们必须打,不能走。
第三轮进攻开始了……
******
涧水西岸,战斗结束得甚早。
在具装甲骑冲出的那一刻,匈奴轻骑果断放弃了冲锋,转而四散开来,试图利用速度耗死晋人的甲骑。
段雄统率的轻骑没给他们这个机会,一轮凶猛的冲锋,直接将试图聚集起来的匈奴轻骑击散。
具装甲骑转而蹂躏了一下匈奴溃卒,如同泥头车撞进了人群中一样,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他们反复冲击了两次,直到一股匈奴轻骑绕了个大圈,试图兜住他们之时,才火速退回了营地,处于步兵弓弩保护之下。
不一会儿,段雄也带着轻骑兵返回。
战斗在事实上结束了。
涧水西岸的不到四千轻骑,外加临时调过来的四五千赵固部步兵,完全拿不下营地内的数千晋军。
这个仗还怎么打下去?
午后,王弥也登上了一处高坡,俯瞰战场。
他是刚刚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