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哪怕是小优那次, 也只在两次开房之后, 就顺其自然发展成了交往关系。
  ——那时候,姜颜林已经有四年的空窗期。
  用另一个人的体温来排解寂寞, 似乎是人性的劣根性之一。
  清醒者会从中察觉异样,自持者会从一开始就排除这个错误选项。
  而剩下的绝大多数, 总会轻易迷失在这种“被爱”的假象。
  有时候姜颜林也会想, 爱到底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天赋?
  但显而易见的是,很多人两者都不具有。
  ——既没有能力爱人,也没有能力爱自己。
  所以他们不断地在茫茫人海中筛选目标,锁定目标, 用各种甜言蜜语也好, 深情手段也罢,来让别人替他们完成“爱自己”这件事。
  很久以前,姜颜林其实也对“爱”一无所知。
  在还很懵懂的年纪,她对爱的所有理解,都来自于文学作品与影视剧。
  故事里的“爱”总是轰轰烈烈,荡气回肠。
  她会因为陆依萍从桥上一跃而下难过到哭一晚上,也会因为林月如将活下去的机会让给李逍遥和灵儿而怅然若失。
  于是在最幼稚的岁月里,自以为懂得了爱的真谛的小孩, 偷偷买了厚厚的日记本,在每个晚上用铅笔写下她对爱的所有想象。
  后来姜颜林非常庆幸, 母亲发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把她的日记本撕了个稀巴烂,让她专心读书,别写那些没用的东西。
  这样的黑历史要是留到今天,她在创作上的道心怕是要遭受重创。
  但姜颜林并不为那些萌芽的稚嫩梦想感到羞耻。
  她依然想得起来,那一本本用来记录想法的笔记本,写了多么厚,写了多么长。
  从小学到中学,横跨了无数个细碎的日夜,在晨读,在自习课,在午间休息,在写完作业后,每个睡前的夜深人静。
  而那时候的姜颜林,就已经隐隐意识到。
  ——创作需要亲历来供养。
  大概很多还没经历性启蒙的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
  随机挑选一个周围模样长得最乖的同学,把对方放进自己的恋爱幻想里,担当主演的重任。
  姜颜林从小学开始,就是个被文学作品严重荼毒的文艺少女。
  她毫不客气地挑选了自己的同桌——也是整个年级里模样最俊俏的小男孩。
  有了具体的人物,再制造一些日常相处的经历,姜颜林的幻想故事才能进行长达三年的创作。
  而在这段时间里,姜颜林一直笃信,自己是一个陷入恋爱了的女孩,她比周围所有人都更懂“爱”。
  直到初一那一年的年末,生日临近,发小怂恿姜颜林去把那个男孩约出来。
  “你光是写有什么用啊,你得主动出击啊!”
  那个年代,同龄的女孩不是在追星,就是在看港台偶像剧,姜颜林自诩清高,从不参与这些爱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她也觉得发小的话说得有道理,于是立刻行动,将那个在她的话本里当了三年主角的男孩约了出来。
  两人中学开始就已经不在一个学校,时隔很久,性格温和腼腆的老同桌还是答应了她,陪她出门过生日。
  姜颜林是个很有计划性的人,哪怕再心血来潮,也能做到面面俱到。
  她想起了自己和这位同桌曾经最大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于是很有针对性地为这一天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姜颜林把地点选在了那时候的一次大型动漫展。
  因为小学的那三年同桌时光,两人每天的话题就是聊最近看了什么漫画,追了什么新番,以至于班主任都觉得他俩不对劲,在最后一学期强行分开了两个人的座位。
  那时姜颜林很是扼腕了一段时间,写在笔记本里的故事也变成了悲伤忧郁的基调。
  动漫展在隔壁市区,两人一路坐地铁和公交,辗转好几次才抵达目的地。
  姜颜林为了这一天不可谓不用心,甚至特意穿了JK制服,戴了假发,化了妆,一路上引来侧目。
  老同桌是个话很少的人,一路上两人几乎没什么交流,直到进了展会,看着周围奇装异服的COSER,他才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这些人看起来好傻缺啊。”
  那一天,姜颜林直接让他回了家,转头去和被抛下的朋友发小逛了一天展。
  后来发小问姜颜林:“约会怎么样?”
  姜颜林冷笑了一声,“感觉很恶心,说不上来。”
  当天晚上,她就把对方的好友位删除,再也没提过这人的任何话题。
  大概就是在那一瞬间,姜颜林终于意识到。
  她从头到尾都是在制造一个恋爱幻想,所以需要一个演员来撑起框架,为她提供灵感罢了。
  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喜欢过他,之后也不可能再喜欢。
  自以为懂得“爱”的真谛的小孩,做了一个很长的异想天开的梦,在醒来之后才发现,其实自己屁都不懂。
  姜颜林一点悲伤的感觉也没有,只是把那些笔记本都锁起来,再也没翻开过。
  她依然爱幻想,依然会做梦,却不再随便拉一个路人甲来担当主演。
  甚至在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暇顾及这些少女情怀的白日梦,在不堪的现实里沉浮挣扎,直到压箱底的一卷卷书页也泛了黄,留下岁月的斑驳。
  “爱”到底是什么呢?
  十来岁的年纪,长达三年的异想天开的梦境里,姜颜林都没有找到过答案。
  所以她也不再寻找,不再好奇。
  可命运就是这样奇妙,一直追逐的东西迟迟见不到真章,等到抛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了,却又悄无声息地降临在头顶。
  那一年,姜颜林十六岁。
  那一年,她带着永久留下的伤病离开了校园。
  那一年,姜颜林遇到了第一个,让她无数次午夜醒来,也不得释怀的——沉默的收信人。
  二十三岁的那一年的冬天,姜颜林遇见了小优。
  临近长假,姜颜林给自己安排了去往港城的旅居计划。
  长达四年的暗无天日的工作强度,让她身心都到了极限,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姜颜林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转换调养。
  初到港城时,只有两三个朋友相聚,大家都很忙碌,姜颜林也不是个爱热闹的性格,倒也自得其乐。
  她每日在短租房里完成一点工作,就带着手机和相机出门闲逛,拍照收集素材,钻小巷子探店,放松心情。
  这样的日子很安逸,很能舒缓心情,于是不知不觉就让她习惯了生活节奏,险些忘了时间的流逝。
  直到某一天的晚上,姜颜林久违地开了直播,打算经营一下账号的粉丝粘性。
  开播时已经很晚,她一边工作一边闲聊,对所谓的直播带货也兴致缺缺,只会偶尔推荐一下自己用了觉得还可以的东西。
  时间一晃眼到了零点,邮箱里跳出邮件,朋友们的消息一个个发来,姜颜林才后知后觉想起,这一天是她的生日。
  很少有人知道,姜颜林最不喜欢过生日的同时,又最在乎生日。
  因为这一天,是她的出生给母亲带来一生的苦难的起点。
  但也是这一天,姜颜林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来自友人的爱。
  对于生物关系上的那位父亲,姜颜林已经没什么印象。
  毕竟也只在很小的时候见过两次,实在不值得花费口舌去提及。
  在稍微懂得一些事情的年纪,姜颜林也曾问过母亲一次:
  “世界上那么多人,你怎么就选了个这样的?”
  母亲就笑笑,说:“那时候我们都在同一个厂里,他刚来,我已经是主管,看他平时连饭都吃不起,觉得可怜,就忍不住多关照一下。”
  姜颜林就“噢”了一声,评价道:
  “农夫与蛇的故事。”
  姜颜林一直非常确信,母亲的人生重大转折点,就是遇见这条口蜜腹剑的“蛇”。
  在那之前,母亲虽然出身贫寒,但为人非常勤劳踏实,深得邻里街坊的信任,她不怕吃苦也不怕脏活累活,家里没给她任何帮扶,她也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厂里打拼到了管理层。
  那个年代的工厂主管,就已经是大好前途的开局,她还那么年轻,未来本该和和美美。
  但她一时的恻隐,引来了最巧言令色的蛇。
  于是在最好的年纪,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最大的谎言。
  姜颜林的外婆最起码有一件事是做对了的,那就是非常不喜欢母亲选择的结婚对象。
  但坠入爱河的人就是会一意孤行,谁也拦不住。
  直到被当作跳板,被留下一纸书信再人间蒸发后,也迟迟不敢相信这等绝情。
  “那时候你妈怀着你,一个人坐火车上广东去找他,找不到,他家里人都帮着他骗你妈,你妈回来的路上还被抢劫,能活着回来都是命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