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没想到他真能把朱老太救回来。
朱老太听了仝兰梅的话,知道是宋沅救了自己,鼻子里冷哼一声,眼珠又是一转,像是想到了什么新的办法,却终究也没有再说什么。
朱雨雨面上有些燥热,她为自己刚才的不饶人而羞愧,偷偷看了眼宋沅,却发现对方神色平淡,丝毫没有要来为难自己的样子,这才放了心。
一场闹剧进行到这里,就几乎要收场了。
仝兰梅建议朱老太再留院观察几天,朱老太死活不愿意——马上要过年了,待在医院哪成啊!
最后双方各让一步,朱老太全身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了病因,便拿了些药回家去了。
看到医药费账单,自然又免不了一通发牢骚。
而周文志已经灰溜溜离场,走的时候牙都咬得咯吱咯吱响,还不怀好意地看了宋沅一眼,肚子里像是又在酝酿什么阴谋。
沈利还在找去市里的车,蒋素英赶去寻他了。
大家都散去了,宋沅才回到沈利之前的病房,放空精神躺在床板上,长吁了一口气。
身体虽然疲累,他内心却是无比的舒畅。
好像是第一次,他真正尝到了治病救人的甜头。
第24章 大年
没多久,平安镇就迎来了真正的春节。
大年三十这一天,宋沅特意起了个大早,帮母亲将房间里里外外大扫除了一遍,他又找来浆糊,和沈利一起贴春联和窗花。
当他问沈利沈家要不要也贴一下时,冬日阳光下少年的黑发泛着冷光,脸上淡淡的疤痕若隐若现,他摇摇头说:“不用。”
破败的沈家房屋就由它破败下去吧,注入任何新春的活力都是无用功。
宋沅点点头,继续抚平玻璃上的红窗花。
他透过擦得干净的玻璃向外看去,发现院子里许多人来来往往,都笑得一团和气。
不论他们秉性如何,可到了年节,都戴上一层笑意盈盈的面具,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
1998年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吗?
下午三四点,蒋素英就包好了饺子,招呼宋沅沈利一块来吃。
饺子不咸不淡,味道一般,宋沅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屋外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还有一些大人和小孩的欢呼声。
按照平安镇的习俗,下午半晌时放了鞭炮吃了饺子,孩子们就可以去撒欢了。
宋沅想起那盏莲花灯笼,帮蒋素英洗了碗后,便飞奔回里屋,把灯笼拿了出来。
蒋素英见儿子还是一副小孩儿样子,便从布兜里拿出几块钱交给宋沅,“你和小利也上街玩儿会去吧,但是不要太晚,一会儿春晚该开始了。”
宋沅“哎”了一声,拉着沈利一起往外走。
冬季的天黑得格外早,他们走出去十几分钟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
还好有灯笼,打开开关,莲花便绽放开来,散发出柔和暖黄的灯光。
街上还有很多提着不同样式灯笼的小孩,皆是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地在他们身旁飞奔而过。
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平安镇的大街小巷里汇聚成一条条涌动的河流,缓缓流淌。
“糖葫芦!卖糖葫芦喽!”一个推着老式自行车的老爷爷吆喝起来,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大大的稻草垛,上面插满了红彤彤的冰糖葫芦。
立马有一群穿成了球的小孩如小麻雀一样滚过去,红通通的小手举起一张张五角钞票,围着老爷爷叽叽喳喳:
“我要一个!”
“我也要!”“我要那串最大的!”
宋沅眼睛一亮,拉着沈利挤过去,在一群矮矮的小孩中间,两个人显得很突出。
他递过五角钱,脆生生喊道:“爷爷,麻烦来两串糖葫芦,要大的!”
“咦~要大的?你一个大人还吃糖葫芦呀?”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一手提一个灯笼,一手拿一串糖葫芦,吸了吸鼻涕望着他说。
宋沅俯下身,学着小女孩的腔调笑道:“我是大人呀?那我是大人,更得吃大的了!”
沈利把糖葫芦递给宋沅,宋沅接过来,朝小女孩晃了晃自己手里的糖葫芦,吐舌扮了个鬼脸。
小女孩傲娇地“哼”了一声走了。
宋沅又看向手里的冰糖葫芦,颗颗爆满的山楂上裹着一层糖衣,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他咬了一口,酸甜的口感立刻在舌尖上散开,这种纯手工制作的老式糖葫芦真的好吃到心里去了。
宋沅眯起眼睛享受,余光瞥到沈利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
“沈利,你不吃吗?”他又咬了一口,边吃边问。
沈利这才收回了目光,小口咬下自己的那串。
此时,“轰”的一声,夜空突然被照亮,街上的人纷纷抬头看,原来是有人放起了烟花。
五光十色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给1997年最后一个夜晚染上了绚烂的色彩。
光线照亮了宋沅的脸,他笑眼弯弯,对沈利说:“回家喽!看春晚去!”
*
大年初一,宋沅一睁眼,嘴里便被塞了一口冰凉的东西。
嚼下去,是酸甜的橘子。
“好困啊……”宋沅吞下沈利递来的那瓣橘子,嘟囔着靠在沈利的肩膀上。
窗外漆黑一片,凌晨五点,已经有人结伴去拜年了。
“小利,沅沅,快起来吃饺子了!”
蒋素英在卧室外敲敲门。
北方过年,一天三顿都是饺子,吃不完的饺子曾一度是宋沅年少时的噩梦。
他伸了个懒腰,抱着沈利的胳膊,以一副极为依赖的姿态靠在沈利怀里,柔软的发顶蹭了蹭沈利的颈窝。
他大概是睡蒙了,丝毫不觉得这般亲密有何不可。
沈利也没推开他。
宋沅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回答:“来啦来啦。”
刚起床的声音微微沙哑,尾音却又带了点撒娇的意味,可爱得紧。
沈利空着的手抬起来,轻轻拍了拍宋沅的背,沉声说:“先去吃早饭,待会儿还能再睡。”
宋沅却不听劝,耍赖般抱紧了他的胳膊,摇头道:“不、不要,我太困了……”
沈利无奈道:“乖一点,我给你穿鞋。”
这话一出,宋沅一个激灵,瞬间清醒了。
他没想到沈利会用这种近乎于“宠溺”的语气对他说话,总有种小狼狗大佬养成忠犬型总裁的感觉?!
宋沅的两颊隐隐发烫,他从沈利怀里直直地坐起来,摆摆手,“不用不用,我现在就起,现在就起。”
他打着哈哈,手忙脚乱地穿袜子穿衣服,却没注意到身后沈利越来越幽深的眼神。
早上五点半,无精打采的宋沅准时出现在饭桌旁。
蒋素英把一碗饺子推给他,“快吃,吃完得去你姥姥家拜年去。”
说到这里,她下意识抬眼打量了一下沈利的脸色,后者神色如常,帮宋沅倒醋。
沈利的家人全都不在了,他只是一个半大小孩,按平安镇的传统,自然也不需要四处去拜年。
蒋素英唯一担心的是,沈利会难过。
可看他那样子,应该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蒋素英松了口气,却见困得迷糊的宋沅去触碰滚烫的汤碗,他吓了一哆嗦,瞬间收回了手,可指尖还是被烫得通红。
他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愤愤地把手伸给沈利看。
沈利皱着眉,满眼都是心疼,捧过他的指头,轻轻地向宋沅烫痛了的位置吹气。
“这样好点了吗?”
“嗯。”
本想起身去拿药膏的蒋素英又坐下了,她吃了一口咸菜,内心却有种奇异的感觉。
沅沅和小利日夜相处下来,比一般的朋友要亲近些,也是应该的。
可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一顿饭下来,她的眼神总落到两人中间,饶是宋沅再迟钝也看出来了,开口问道:“妈,你怎么了,好像有话要说?”
蒋素英顿了一下,连忙找补道:“哦,没什么,我就是想去你姥姥家拜年的时候,得买点儿什么。”
说着,她去里屋拿来两个红包,分别递给宋沅和沈利。
“你们都不许不收,这是学业红包,督促你们新的一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宋沅和沈利飞快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
“谢谢妈。”
“谢谢阿姨。”
好像是意识到同时开口有点搞笑,两人又一起偷笑起来。
蒋素英看着这副场景,只能欣慰地想:宋沅能有个知心好友,确实也不错。
收拾了碗筷,又问好了顺风车的价格,蒋素英便带着宋沅一起回娘家。
沈利一个人待在家里,临走时宋沅还拉着他的手说:“我会很快就回来的。”
蒋素英只能感叹他们感情好。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路程,转过一片杂树林,远远地看见一处村落。
朱老太听了仝兰梅的话,知道是宋沅救了自己,鼻子里冷哼一声,眼珠又是一转,像是想到了什么新的办法,却终究也没有再说什么。
朱雨雨面上有些燥热,她为自己刚才的不饶人而羞愧,偷偷看了眼宋沅,却发现对方神色平淡,丝毫没有要来为难自己的样子,这才放了心。
一场闹剧进行到这里,就几乎要收场了。
仝兰梅建议朱老太再留院观察几天,朱老太死活不愿意——马上要过年了,待在医院哪成啊!
最后双方各让一步,朱老太全身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了病因,便拿了些药回家去了。
看到医药费账单,自然又免不了一通发牢骚。
而周文志已经灰溜溜离场,走的时候牙都咬得咯吱咯吱响,还不怀好意地看了宋沅一眼,肚子里像是又在酝酿什么阴谋。
沈利还在找去市里的车,蒋素英赶去寻他了。
大家都散去了,宋沅才回到沈利之前的病房,放空精神躺在床板上,长吁了一口气。
身体虽然疲累,他内心却是无比的舒畅。
好像是第一次,他真正尝到了治病救人的甜头。
第24章 大年
没多久,平安镇就迎来了真正的春节。
大年三十这一天,宋沅特意起了个大早,帮母亲将房间里里外外大扫除了一遍,他又找来浆糊,和沈利一起贴春联和窗花。
当他问沈利沈家要不要也贴一下时,冬日阳光下少年的黑发泛着冷光,脸上淡淡的疤痕若隐若现,他摇摇头说:“不用。”
破败的沈家房屋就由它破败下去吧,注入任何新春的活力都是无用功。
宋沅点点头,继续抚平玻璃上的红窗花。
他透过擦得干净的玻璃向外看去,发现院子里许多人来来往往,都笑得一团和气。
不论他们秉性如何,可到了年节,都戴上一层笑意盈盈的面具,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
1998年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吗?
下午三四点,蒋素英就包好了饺子,招呼宋沅沈利一块来吃。
饺子不咸不淡,味道一般,宋沅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屋外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还有一些大人和小孩的欢呼声。
按照平安镇的习俗,下午半晌时放了鞭炮吃了饺子,孩子们就可以去撒欢了。
宋沅想起那盏莲花灯笼,帮蒋素英洗了碗后,便飞奔回里屋,把灯笼拿了出来。
蒋素英见儿子还是一副小孩儿样子,便从布兜里拿出几块钱交给宋沅,“你和小利也上街玩儿会去吧,但是不要太晚,一会儿春晚该开始了。”
宋沅“哎”了一声,拉着沈利一起往外走。
冬季的天黑得格外早,他们走出去十几分钟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
还好有灯笼,打开开关,莲花便绽放开来,散发出柔和暖黄的灯光。
街上还有很多提着不同样式灯笼的小孩,皆是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地在他们身旁飞奔而过。
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平安镇的大街小巷里汇聚成一条条涌动的河流,缓缓流淌。
“糖葫芦!卖糖葫芦喽!”一个推着老式自行车的老爷爷吆喝起来,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大大的稻草垛,上面插满了红彤彤的冰糖葫芦。
立马有一群穿成了球的小孩如小麻雀一样滚过去,红通通的小手举起一张张五角钞票,围着老爷爷叽叽喳喳:
“我要一个!”
“我也要!”“我要那串最大的!”
宋沅眼睛一亮,拉着沈利挤过去,在一群矮矮的小孩中间,两个人显得很突出。
他递过五角钱,脆生生喊道:“爷爷,麻烦来两串糖葫芦,要大的!”
“咦~要大的?你一个大人还吃糖葫芦呀?”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一手提一个灯笼,一手拿一串糖葫芦,吸了吸鼻涕望着他说。
宋沅俯下身,学着小女孩的腔调笑道:“我是大人呀?那我是大人,更得吃大的了!”
沈利把糖葫芦递给宋沅,宋沅接过来,朝小女孩晃了晃自己手里的糖葫芦,吐舌扮了个鬼脸。
小女孩傲娇地“哼”了一声走了。
宋沅又看向手里的冰糖葫芦,颗颗爆满的山楂上裹着一层糖衣,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他咬了一口,酸甜的口感立刻在舌尖上散开,这种纯手工制作的老式糖葫芦真的好吃到心里去了。
宋沅眯起眼睛享受,余光瞥到沈利正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
“沈利,你不吃吗?”他又咬了一口,边吃边问。
沈利这才收回了目光,小口咬下自己的那串。
此时,“轰”的一声,夜空突然被照亮,街上的人纷纷抬头看,原来是有人放起了烟花。
五光十色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给1997年最后一个夜晚染上了绚烂的色彩。
光线照亮了宋沅的脸,他笑眼弯弯,对沈利说:“回家喽!看春晚去!”
*
大年初一,宋沅一睁眼,嘴里便被塞了一口冰凉的东西。
嚼下去,是酸甜的橘子。
“好困啊……”宋沅吞下沈利递来的那瓣橘子,嘟囔着靠在沈利的肩膀上。
窗外漆黑一片,凌晨五点,已经有人结伴去拜年了。
“小利,沅沅,快起来吃饺子了!”
蒋素英在卧室外敲敲门。
北方过年,一天三顿都是饺子,吃不完的饺子曾一度是宋沅年少时的噩梦。
他伸了个懒腰,抱着沈利的胳膊,以一副极为依赖的姿态靠在沈利怀里,柔软的发顶蹭了蹭沈利的颈窝。
他大概是睡蒙了,丝毫不觉得这般亲密有何不可。
沈利也没推开他。
宋沅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回答:“来啦来啦。”
刚起床的声音微微沙哑,尾音却又带了点撒娇的意味,可爱得紧。
沈利空着的手抬起来,轻轻拍了拍宋沅的背,沉声说:“先去吃早饭,待会儿还能再睡。”
宋沅却不听劝,耍赖般抱紧了他的胳膊,摇头道:“不、不要,我太困了……”
沈利无奈道:“乖一点,我给你穿鞋。”
这话一出,宋沅一个激灵,瞬间清醒了。
他没想到沈利会用这种近乎于“宠溺”的语气对他说话,总有种小狼狗大佬养成忠犬型总裁的感觉?!
宋沅的两颊隐隐发烫,他从沈利怀里直直地坐起来,摆摆手,“不用不用,我现在就起,现在就起。”
他打着哈哈,手忙脚乱地穿袜子穿衣服,却没注意到身后沈利越来越幽深的眼神。
早上五点半,无精打采的宋沅准时出现在饭桌旁。
蒋素英把一碗饺子推给他,“快吃,吃完得去你姥姥家拜年去。”
说到这里,她下意识抬眼打量了一下沈利的脸色,后者神色如常,帮宋沅倒醋。
沈利的家人全都不在了,他只是一个半大小孩,按平安镇的传统,自然也不需要四处去拜年。
蒋素英唯一担心的是,沈利会难过。
可看他那样子,应该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蒋素英松了口气,却见困得迷糊的宋沅去触碰滚烫的汤碗,他吓了一哆嗦,瞬间收回了手,可指尖还是被烫得通红。
他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愤愤地把手伸给沈利看。
沈利皱着眉,满眼都是心疼,捧过他的指头,轻轻地向宋沅烫痛了的位置吹气。
“这样好点了吗?”
“嗯。”
本想起身去拿药膏的蒋素英又坐下了,她吃了一口咸菜,内心却有种奇异的感觉。
沅沅和小利日夜相处下来,比一般的朋友要亲近些,也是应该的。
可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一顿饭下来,她的眼神总落到两人中间,饶是宋沅再迟钝也看出来了,开口问道:“妈,你怎么了,好像有话要说?”
蒋素英顿了一下,连忙找补道:“哦,没什么,我就是想去你姥姥家拜年的时候,得买点儿什么。”
说着,她去里屋拿来两个红包,分别递给宋沅和沈利。
“你们都不许不收,这是学业红包,督促你们新的一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宋沅和沈利飞快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
“谢谢妈。”
“谢谢阿姨。”
好像是意识到同时开口有点搞笑,两人又一起偷笑起来。
蒋素英看着这副场景,只能欣慰地想:宋沅能有个知心好友,确实也不错。
收拾了碗筷,又问好了顺风车的价格,蒋素英便带着宋沅一起回娘家。
沈利一个人待在家里,临走时宋沅还拉着他的手说:“我会很快就回来的。”
蒋素英只能感叹他们感情好。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路程,转过一片杂树林,远远地看见一处村落。